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7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翔点点头,自言自语道,“这个杨怀仁倒是像个有大智慧的。”

    他缓缓放下手上的毛笔,看着书桌上自己刚刚写下的两行字,陷入了沉思。

    内心踟蹰了很久,陈翔才叹道,“若是下一次他们再来,便请他们进来吧。”

    门房没搞懂自家老爷的心思,便退了下去,回到正门前,却发现杨怀仁并没有走,而是在陈府门外,看着一帮总角小童唱着什么童谣嬉戏。

    门房觉得奇怪,便重新回去回报了陈翔,陈翔也觉得是有蹊跷,便随着门房来到门前,从门缝里向外观察。

    陈翔虽然贵为交趾宰相,生活却并不奢靡,陈府的院落也只是普普通通,和寻常富贵人家的院落规模无异,比其他朝中大员的府邸来可就差远了。

    他家住的地方,虽不是闹市,却是和许多平民百姓做了邻居,门前刚好有一处不大的空地,往常也有许多邻里的孩童在此处玩耍。

    陈翔好奇是什么吸引了杨怀仁驻足,却发现邻里街坊的孩子们在玩角色扮演,扮演的正是那一日杨怀仁手持权杖用光明杀死僵尸的一幕。

    陈翔当日也在场,在城墙上看到了那奇迹般的一幕,虽然他内心里知道这一定是杨怀仁的把戏,但却搞不明白他是怎么做的。

    但这一切在寻常百姓眼里,就是神迹了,也是杨怀仁给他们带走了灾难,带来了平和的生活。

    孩童们从大人口中听了这个故事之后,从心底里崇拜了杨怀仁,于是玩耍时扮演杨怀仁的神迹,也就不算稀奇了。

    孩童们也不认识杨怀仁,见有几个大人好奇地围观他们玩耍,便兴高采烈地向他们解释他们玩的是什么,接着便讲述着那一日的神迹,好像他们亲眼所见一般。

    杨怀仁自然听得津津有味,心说孩子们叽叽喳喳讲述的内容,比他安排的那场大戏可精彩多了。

    只是有些地方孩子们讲的也太过夸张了,简直把他当做了天神一般厉害,场面夸大到杨怀仁都不敢相信了,所以他又忍不住去出言纠正孩子们。

    不料孩子们根本不买账,还信誓旦旦地说道,“你亲眼看见了嘛?别看我们还小,可我们确实亲眼见到了的。

    那天白袍王爷骑着白色的飞马手持法杖从天而降,念了光明咒语,那些来自地狱的僵尸便被咒语给念死了。

    这还不算最厉害的,那天本来乌云滚滚,遮天蔽日,像是末日来临一般,可白袍王爷来了之后,乌云立即就被吓跑了!”

    杨怀仁忍不住给孩子们竖起了大拇指,心说你牛,你比我还能忽悠。

    这一切被陈翔看在眼里,这一刻他忽然觉得杨怀仁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心机重重,或者多么喜欢玩权谋。

    在孩子们眼里,他就是个普通的过路大叔,脸上挂着人畜无害的笑容,从来不是什么天神,也不是什么王爷。

    陈翔长出了一口气,心道这或许才是杨怀仁真正的模样吧,看着普通,却又非凡。

    比起李乾德来,这样的人或许才更像是一个智者,把他放到哪里,他都能自然而然的融入进去,所以为什么说仁者无敌呢?

    陈翔看来,杨怀仁或许玩了什么把戏,但人家的终极目的是不伤害升龙城的百姓的情况下拿下城池。

    这便是仁的表现了,和李乾德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肆意放出可怕的恶魔的举动来,人家或许从一开始就赢了。

    陈翔推开门走出来,走到杨怀仁身后的时候恭敬地行了礼,“草民陈翔,见过王爷。”

    杨怀仁转过身来也有些诧异,刚才陈翔还对他闭门不见,现在才刚过了没多久,怎么就主动出来拜见了?

    他自然知道门房会偷听了他们的谈话,然后回报给陈翔知道,但却没想到陈翔竟立即出门来见他了,也幸亏他没有立即回去。

    杨怀仁还礼,“陈相公乃是交趾宰相,如何自称草民?”

    陈翔惨然一笑,“亡国之臣,难道还不是草民吗?”

    杨怀仁若有所思,陈翔抬手请道,“先前草民礼数有失,还望王爷见谅,请王爷到寒舍一聚,草民定当亲自为王爷斟茶道歉。”

    “道歉就不用了。”杨怀仁说着,也随着陈翔走进了陈府。

    陈府不算很大,起码杨怀仁觉得,和陈翔的宰相地位是完全配不上的。

    不过待客的前堂里倒是颇有宋人文人的味道,古旧的桌椅,简朴的装饰,墙上几幅字画并没有署名,想来应该是陈翔自己的作品。

    杨怀仁不怎么懂字画,却知道陈翔这种人能把自己的墨宝挂起来,应该有种孤芳自赏的雅趣。

    或许他的内心世界里,也是孤芳自赏的吧,交趾的文官可不比大宋的文官,大宋的文官就算喜欢内斗,却也保留着一种文人的骄傲和底线。

    就像眼下,交趾郡王李乾德完了,交趾朝廷上的大多数官员考虑的还是自己的利益,杨怀仁为了稳定局面重新请他们出来当官,他们虽然表现的感恩戴德,确实欣然前往。

    唯独陈翔独自在家闭门不出,对李乾德的死,有一种深深的愧疚之意。

    或许这显得他有些愚忠,不过从一个文人的道德层面讲,他比那些墙头草们可高尚的多了。

    像他这样的文人,交趾本就不多,也难怪陈翔会有一种孤独感。

    他身为交趾宰相,自然会感激李乾德的知遇之恩,但在交趾的权力结构里,统治者大权在握,宰相更像一个有名无实的傀儡。

    陈翔身为宰辅却无法施展自身的能力和抱负,却又必须感激李乾德的知遇之恩,这就让他内心纠结了。

    当杨怀仁无意间看到了书桌上好似刚刚写完的一幅字的时候,便更加确信了他对陈翔的判断。

    。

第1572章:拜访陈翔(中)() 
那幅字上写的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这句话出自范文正公的《岳阳楼记》,在大宋的文人中有极其高的评价和影响力,后来文官口中经常说的庙堂之高江湖之远,便出自此处。

    杨怀仁对这句话最深刻的印象,来自于初中语文课本里的文言文《岳阳楼记》,课后作业要求全文背诵,杨怀仁当时因为没能背熟而挨了不少四眼语文老师的训斥。

    这句话的意思不难理解,表达的是一个有志之人忧国忧民的感慨。

    陈翔也是个文人,虽然他在交趾当宰相,实际上他也是个宋人,年轻的时候也是在大宋中过举的。

    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没有能顺利出仕,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交趾,又辗转经年成为交趾的宰相。

    让杨怀仁奇怪的是,《岳阳楼记》里最出名的还并不是这句话,而是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陈翔作为一个文人,赋闲在家的时候写写书法不出奇,不过他写出来的东西,应该就是他现在的心境了。

    先天下之忧而忧那句更多的是表达一种人生抱负,庙堂之高江湖之远这句表达的更多的是一种忧虑。

    或许这就是陈翔此刻的心态了,杨怀仁想到了这里,便渐渐猜到了陈翔此时的心境,对邀请他重新出山帮忙稳定交趾的局面,有了更大的信心。

    只不过这年代的文人嘛,都有一种别样的矜持,即便内心里是有想法的,却总不愿意主动说出口,偏偏要等着人家再三请求才装作勉强答应。

    陈翔请杨怀仁等落座之后,也绝口不提杨怀仁的来意,既然杨怀仁注意到了那幅字,陈翔便闲谈起书法来。

    杨怀仁可没心思跟他谈书法,就他那手字跟狗啃的似的,谈书法他也说不出什么高深的见地来。

    天霸弟弟人直爽,对陈翔顾左右而言他非常不耐烦,见杨怀仁也无意谈论书法,焦躁道,“陈老倌儿,我哥哥这趟是来请你出山的,你是聪明人,不应该猜不出来吧?”

    陈翔一脸诧异地望着天霸弟弟,却没有说话。

    杨怀仁还没来得及拦住天霸弟弟大嘴巴乱说话,天霸弟弟却又瞪着眼斥道,“我哥哥亲自来请你出来当官,还自比三顾草庐请诸葛亮的典故,你可知道?

    这可是把你比作诸葛亮了啊,这是给了你天大的面子了,你还不老老实实兜着,在这里卖的哪门子关子?

    难不成真要我哥哥来三次不成?”

    “天霸,不得无礼。”杨怀仁喝止了天霸弟弟,又回身对陈翔赔礼。

    陈翔并不生气,倒忽然笑了起来,“敢问王爷,这位便是传说中的‘地狱阎罗’将军吧?”

    没等杨怀仁回答,天霸弟弟惊疑道,“啊?你认得我?”

    陈翔道,“虽然老朽是第一次与将军见面,却是早已听过将军大名,将军一对千斤重锤无人可挡,如今交趾人谁人不知?”

    天霸弟弟乐了,竟有些谦虚道,“呵呵,千斤重锤到不至于,一柄也就一百多斤而已。”

    陈翔对杨怀仁赞道,“王爷手下猛将如云,老朽佩服。”

    杨怀仁道,“陈相公谬赞了。”

    陈翔接着问道,“王爷此次率军征伐交趾,果真是为了问罪李乾德吗?老朽怕不仅仅是如此吧?”

    这话语机锋转的太快,问的杨怀仁有点措手不及。

    陈翔接着道,“从王爷的表情里,老朽已经猜到了。王爷说的问罪是假,征服交趾是真吧?”

    杨怀仁见陈翔说的如此直接,反倒觉得轻松了不少,也省了他多费口舌说些客套话了。

    “陈相公慧眼如炬。”

    陈翔见杨怀仁竟直接承认了,并无任何推脱之意,也是吃了一惊,这也让他非常佩服杨怀仁的坦荡。

    他又道,“按道理说,交趾虽然远不如大宋,但在南洋也算是独树一帜的强国,之前老朽的印象里,宋军也绝没有王爷麾下的武德军的威猛。

    王爷此举,可以说是胆略兼人啊。怕是天朝的陛下,也没想到王爷能获得如此的成功吧?”

    杨怀仁毫不避讳的点了点头,“陈相公说的不错,说直白点,陛下就是让我来教训一下李乾德,让他乖乖听话的。

    结果本王也没想到交趾军队竟如此不堪一击,李乾德又做出那些泯灭人性的事情来,逼的本王下了决断,才有了现在的局面。”

    陈翔边叹气边微笑着,表情是说不出来的无奈和惋惜,“王爷过谦了,老朽所料不假,王爷从一开始早就打定了主意要让交趾灭亡了。

    这一点王爷还可以自己骗自己,可却骗不了老朽,也骗不了李乾德,从王爷来到升龙城外,李乾德就意识到宋军兵临城下,绝不是问罪那么简单了。

    所以他不得不做出最后的一搏,也便有了那件令人不齿之事。

    虽然这件事老朽也不赞成李乾德的做法,但老朽毕竟受李乾德知遇之恩,如今李乾德惨死,老朽要做忠臣,只能随他而去。

    如今还苟延残喘在世,已经让老朽无颜见人了,只是因为老朽还担心一件事,所以才没有自裁罢了。”

    杨怀仁相信陈翔说的话,古时候很多文人有一种至高之上的道德情操,主子死了,要跟着主子去殉葬的大有人在。

    不过杨怀仁也明白陈翔之所以说自己苟延残喘的理由,于是说道,“陈相公怕我做出屠城之事,所以准备好了死间之计?”

    杨怀仁也只是忽然猜到了什么,于是脱口而出,事后想想,这件事还真是挺可怕的。

    陈翔一直很镇定,听到这句话才露出惊慌之色,凝视着杨怀仁的双眼道,“王爷果然聪明,竟然能想到这一层,难怪这么年轻便当上了大宋的王爷。

    好在王爷宅心仁厚,拯救了升龙城内的百姓,同时也拯救了你自己。”

    得到陈翔的肯定之后,杨怀仁此时背后已经渗出一身冷汗。

    他心里明白,如果陈翔设计害他,说他征服交趾是为了造反,是有很多种途径把这种事传到大宋朝廷和皇帝耳朵里去的。

    。

第1573章:拜访陈翔(下)() 
杨怀仁可能想不出陈翔是用什么方法来用死间之计,但却相信陈翔真的会这么做,这年代的文人,论起斗争中的权谋来,可比杨怀仁强多了。

    杨怀仁也毫不怀疑这个特殊年代的人的斗争欲、望。

    大宋扬文抑武,但大宋确实历史上最喜欢争斗的一个时期,这里不仅仅是指的武人之间的武艺切磋,而是说整个社会风貌,都喜欢斗。

    东京城里最受欢迎的运动无非是角抵和蹴鞠,角抵比较直接,两个赤身果体的大汉摔跤,这是一种斗。

    蹴鞠是踢球,却又和后世的踢足球有很大的区别,虽然比赛场上也是分成两帮人,争夺一个皮球,然后以把球踢进风流眼的数目分出胜负。

    但这年代的蹴鞠可没有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