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7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也曾经想过很多办法,试图来削弱辽国的军事能力,比如用计谋让他们内讧……”

第1651章:老道士的质疑(下)() 
说到这里杨怀仁摇了摇头,“可惜不算是很成功,还被人算计进去了。”

    老道士还算比较了解最近辽国发生的事情,结合杨怀仁的情况,不自觉地笑了,“王爷的意思,是被安国公主给算计了?”

    杨怀仁也笑了起来,“呵呵,是啊,本想着算计人家呢,结果被人家个算计了。不过从结果来看,虽然我的计划没有成功,但结果还是不错的。

    其实根本不需要我特地去挑拨什么,辽国的皇族以及贵族勋戚之间,也并不是那么太平。

    耶律洪基的死讯传出来,说是他得病去世的,可具体什么情况,老百姓不知道,一般人不敢深究,可怎么回事嘛,相信聪明人都应该猜到了。”

    老道士叹道,“是啊,強枝弱干,必然会导致乾坤颠倒。耶律洪基子孙单薄,其他有势的皇族不觊觎契丹皇位,那才是真出了鬼了。

    在贫道看来,耶律跋窝台继位称帝,看起来似乎没有经历太多的风浪,但实际上在辽国的内部,暗处已经是波涛汹涌了。”

    杨怀仁点点头,“真人说的不错,耶律洪基是因为没有有才能的子嗣继承他的皇位,才导致了一场宫廷政变的发生。

    可惜耶律跋窝台同样没有子嗣,唯独一个公主,还嫁到了大宋来,呵呵。”

    老和尚接话道,“其实这样也好,耶律洪基虽然年迈,但还是非常强势的,如今耶律跋窝台也是很强势,可是他这种强势和耶律洪基在位时的强势有有所不同。

    耶律跋窝台毕竟没有耶律洪基那样的雄才大略,单纯依靠暂时的武力,貌似是控制了辽国的局势。

    但这种大权在握怎么看怎么都让人觉得是一种假象,要是深究起来,他这个皇帝之位可是得来的名不正言不顺的。

    他继位不久,不论是依靠武力还是收买拉拢,暂时是控制了局面,可这种局面是不稳定的,暗中积聚的力量,总有一天要爆发出来的。

    特别是耶律跋窝台同样没有儿子,贫僧估摸着,他也即将步耶律洪基的后尘,这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罢了。”

    杨怀仁道,“这一切,对我们大宋来说,都是好事,一方面辽国新皇帝忙于应付国内事务,没有办法腾出手来对大宋有所企图。

    这便给了大宋一段充足的时间来准备,如今禁军已经有了一定的作战经验,如果单纯是防御北方的进攻,加上武德军的存在,我们的能力也勉强足够了。

    但要说到收复燕云十六州,那就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了,除非用五到十年时间做足充分的准备,练就百万雄师,否则收回燕云的事情,直接不用去考虑。

    这种规模的战争,几乎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必须要考虑到百姓和国家整个经济的承受能力。

    目前来看,大宋还负担不起这样的一场战争,朝廷在变法,我个人是不看好的,但大宋的整体经济发展还不错,有些问题,也不是关键问题。

    如果能顺利积攒几年的钱粮,同时提升军队的战斗力,未来的某一天,收回燕云也不是不可能的。

    当然,这也要看北方的局势,我们做好了准备,北方又出现了不错的时机,发动一场战争,也不是不可行的。”

    老道士叹了口气,“只是到时候不管谁胜谁负,生灵涂炭是免不了了,遭受苦难的还是无辜的百姓。”

    老和尚也闭上眼睛,默念道,“我佛慈悲。”

    杨怀仁见话说到这份上了,老和尚和老道士应该也都能理解了他为什么要往辽国卖糖了。

    “真人,既然说到这里了,您应该能明白我为什么要往辽国卖糖,同时也尽量限制辽国商人来大宋采购茶叶了吧?”

    老道士先点了点头,接着又摇了摇头,“理解归理解,但在贫道的视线里,还看不到王爷所期盼的那种成果。

    或许王爷的办法可行,也或许不可行,王爷既然要这么做,贫道也不好多说什么。”

    从话语里听,老道士其实已经有了些动摇,他起先对杨怀仁的这种特殊方式的质疑,也并没有嘲笑的意思。

    只是在他的思想里,杨怀仁的方法实在没有什么历史可以借鉴,在没有实践来论证的情况下,杨怀仁的做法怎么看都像是做无用功。

    人有想法是好的,只是当这种想法太夸张,太超出了一般人的认知范围,便很难被接受和认可了。

    杨怀仁其实不需要什么辩解,老道士对他质疑,其实提出的很多理由,也让他更能从其他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通过别人的意见,在实施计划的时候能不断修正,并查缺补漏,总是有益的。

    “现在说结果,总是不好说的,连我自己也没有办法保证将来会怎么样,这个办法能产生效果,不管多大,自然都是好的。

    就算我做了无用功,赔了钱没赚到好,也是我自己愿意的,也并不伤害任何人。

    从我的角度看,敌人削弱一分,就等于我们自身强大了一分,此消彼长之下,对大宋总是有利的。”

    老道士也不再争辩,他也早看出来杨怀仁是个打定了主意,就绝对不会轻易回头的人。

    他甚至默默的认为,大宋或许就是太缺少像杨怀仁一样的人了,那些文人墨客们总是把头抬得很高来显示他们的爱国情操。

    但爱国,并不是你写几句诗词表达表达你的意思,就能起到实际效果的,高尚的爱国情操也从里不是说说就行了的,从来也没听说过高声颂唱诗歌把国家颂唱强大了的。

    而真正能踏踏实实静下心来做些实事的人,真的太少了。

    朝堂上最有权柄的人还在忙着权力争斗,他们的才华一定是不小的,不然他们也熬不到那么高的地位。

    但他们的才华都用在了不正确的地方,才导致了下边人有样学样,都学会了动嘴皮子工夫,都去钻营,都去以权谋私,而真正为国为民做了实事的人,已经不多了。

    老道士觉得杨怀仁的方法好不好,其实不是关键的,关键的是他真的去做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1652章:猛虎与恶狼(上)() 
正因为如此,老道士对杨怀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在他眼里,杨怀仁这样的权势和地位,完全可以不去管这些事。

    或者像其他人一样,过些舒坦日子,人也会轻松不少,没有必要费劲心思去做这些事。

    但杨怀仁的做法和想法,确实让老道士内心里钦佩不已,这世上有爱国情怀的人多了,但真正有情怀又有责任感的人,却很罕见了。

    “王爷,并不是老道非要质疑你,而是有些事情,以老道的层次去看,真的不太能理解。

    强军,那是为了战,王爷卖糖给辽国,又是为了不战。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确是兵家的上上之道,只是用谋用到这种地步的,贫道真的闻所未闻。”

    杨怀仁是能理解老道士的视角的,时代的局限性,确实让人很难理解他的某些做法。

    他笑道,“真人,这还不算最难理解的,我心中的想法里,最难理解的事情还有很多呢,你信吗?”

    老道一脸诧异,接着微微一笑,“愿闻其详。”

    杨怀仁一脸正经道,“如果我说我这么做,很大的可能并不是削弱了契丹人,而是拯救了契丹人,你信吗?”

    老道士彻底迷糊了,连老和尚也惊呆了。

    “此话怎讲?”老道士皱起了眉头,他发觉他越来越搞不懂杨怀仁了。

    杨怀仁道,“宋人希望收回燕云十六州,这是辽国人都知道的事情;辽国人对大宋的大好江山虎视眈眈,同样也是宋人众所周知的事情。

    可就在大家都觉得两虎相争的时候,其实两虎背后还隐藏着另外的恶狼。

    恶狼或许不是猛虎的对手,但当猛虎孱弱的时候,或者猛虎打了盹儿了,恶狼就厉害了。”

    老道士睁大了眼睛,疑惑道,“王爷所说的两只猛虎,形容的是大宋和辽国,这一点贫道还能听得明白,可猛虎身后的恶狼有是谁?它们真的存在吗?”

    杨怀仁反问道,“难道不存在吗?

    对大宋来说,原本交趾就是一头恶狼,而且不仅如此,原来的西夏,不就是一头恶狼?

    还有如今隔海相望的倭国,说不定将来的某一天,就是一头无恶不作的大恶狼。”

    老道士砸吧着嘴,“西夏,或许还算的上,不过这头狼已经被打死了,以老道看来,党项人是无论如何也翻不起什么浪花儿来了。

    至于倭国嘛,呵呵,也许王爷真有的多虑了,倭国不过弹丸之地罢了,就算放开这一点不提,单单是汪洋大海,就阻隔了倭国成为恶狼的可能。”

    杨怀仁不知道怎么反驳他,老道士提出来的理由,确实有他的道理,在这个年代的人看来,倭国太小了。

    大家认为的小,不是说他们真正见识过倭国的风貌,知道倭国弱小,而是从他们自己的意识里,就没有把倭国放在眼里。

    而且在这个时代,人们对海洋的宽广没有具体的概念,只是觉得大海一望无际,更没法想象从海上来的军队能有多少人,又有多么强大。

    可对杨怀仁来说,他知道历史发生了什么,所以是站在更高的高度上看,所以才有了这么一番话。

    他想了想,没法跟古代人说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国土的广阔与否,或许是判断一个国家大不大、强不强的标准之一,但绝不是唯一的标准。

    国家的强大,而不仅仅是以军事力量来衡量的,标准很多,也很复杂,综合国力的概念,古人是不那么容易能理解的。

    这一点杨怀仁找不到合适的话来说服老道士,只能改变方向,去说辽国的事情。

    “真人,我只能说,这世上从来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去衡量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

    我原来只是一个小厨子,几年时间过后,我已经是一位位高权重的王爷,变化和改变之快,难道不能说明问题吗?

    这世上的强弱分明,是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和历史的变革所改变的,现在的强者将来可能一文不名,现在弱者也可以变得无比强大,这都是说不准的。

    交趾本来在宋人眼里,同样是个弹丸之国,也不过是个臣属国罢了,可在我率军征服交趾之前,交趾和大宋之间的摩擦,大宋哪一次赚到便宜了?

    如果没有让交趾灭亡,让它重新成为大宋疆土的一部分,将来会怎么样,谁又能说得准呢?

    所以未雨绸缪,总是不会错的。江湖上有句话,叫先下手为强,相信真人一定听说过,这句话说的也许粗鄙了一些,但道理是没错的。

    比如辽国境内,许许多多的游牧部族,契丹人也一直很忌惮他们,一直都用一种高压政策压迫着他们,就是这种危机意识在作怪。

    可正因为有这种危机意识,才让辽国的军事一直很强大,反观俺们大宋,就是因为危机意识太淡薄了,所以才导致不太重视武人,更不重视武备。

    孟亚圣还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呢,这个道理,相信大师和真人不会反驳吧?”

    老和尚和老道士虽然脸上还是有些疑惑,却也走心地点了点头。

    杨怀仁接着解释,“我之所以说我要拯救契丹人,就是因为辽国背后的恶狼,已经蠢蠢欲动了。

    目前看俩,对契丹人在北方草原的统治造成威胁的,一个是女真人,一个是蒙古人。”

    老道士忽然插话道,“女真和蒙古?王爷是不是多虑了?蒙古人倒是不少,有几十万之众,只可惜蒙古部族众多,他们之间还在为了草场而不断争斗,怎么可能威胁强大的契丹人?

    就更不用说女真人了,表面上女真人所生活的区域非常广阔,但不论白头山还是它东面的广阔区域,实际上都是蛮荒之地。

    女真人的生活也极其艰苦,还在为了生存和大自然搏斗,他们的人数也不过区区十几二十万人,如何能成为千万契丹人背后的恶狼?”

    杨怀仁笑道,“真人你还别不信,如今蒙古和女真或许看起来还很弱小,但用不了几十年的光景,他们会变得比契丹人更强大的。”

第1563章:猛虎与恶狼(中)() 
笑天老道撇嘴一笑,“呵呵,王爷的假设还真是大胆啊,这一点嘛,贫道也是不能苟同。”

    杨怀仁也不介意,老道士没说杨怀仁白天发大梦,已经是很客气了。

    老和尚在一旁琢磨了一下,道,“王爷的想法也许听起来的确有些夸张,不过谁又敢说这样的观点不是暮鼓晨钟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