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7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爷的思想宏伟大气,与儒释道三家中的和的思想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王爷年纪轻轻竟有如此见识,贫道佩服,佩服啊。”

    老和尚也凑话,“是啊,王爷的想法可谓为了天下苍生谋福祉,贫僧舔为佛门弟子,实在是惭愧。”

    杨怀仁忙摆摆手道,“二位可别这样,小子只不过一时酒后之言,二位大师谦虚了。”

    他想了想,忽然觉得如果老和尚和老道士把他的这番话传扬出去会引起更大的争论,甚至是动荡,会给他带来难以预料的影响,于是他又对老和尚和老道士施礼道:

    “小子的高谈阔论,还有许多不合时宜之处,还望大师和真人不要道与旁人听。”

    老和尚和老道士自然知道杨怀仁话中的深意,也还了一礼道,“那是自然,王爷不必担心。”

    杨怀仁这才从新露出小模样来,“既然如此,不如小子待会儿回家专门给两位做两道菜,请二位好好品尝品尝。”

    话题说回到吃上来,老和尚和老道士也轻松了不少,老道士谢道,“王爷肯亲自下厨给贫道这等人吃,可是太抬举老道了。”

    老和尚也点头表示谢意,杨怀仁笑道,“说起来二位都是小子的尊长,刚才的谈话,同样也对小子有很多帮助,小子亲自下厨向大师和真人表示感谢,那都是应该的。”

    老和尚问道,“贫僧在王爷府上叨扰许久,随园里有的菜式,贫僧几乎都应吃遍了,不知这次王爷又准备了什么样的美食呢?”

    杨怀仁想了想,微笑着说,“其实我能想到这两道菜,也是受了两位的启发,一道是酥鱼,算是我的家乡菜。

    另一道名字我且先不说,如果我能做的出来,便请两位前辈品尝,若是我做不出来,当时候还要请两位不要掀起小子说了大话。”

    老道士惊讶道,“哦?这天底下还有王爷做不出来的菜?这太奇怪了。”

    杨怀仁道,“那让然了,厨艺和其他的技艺一样,同样是学无止境的,天下菜式数之不尽,小子不会做的菜那是多了去了。

    就说刚才那两道菜,其实并不是我的拿手菜。只是想到某些事,似乎和这两道菜有些必然的联系,所以我才想到要做这两道菜试试。

    而且,这两道菜听起来简单,其实制作和入味的过程相当复杂,小子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稍后我会命人准备材料,今天做一道酥鱼,但是今天却吃不上这道菜,等明日再做第二道。”

    “啊?”

    老和尚和老道士听杨怀仁这么说,也惊讶了一下,老道士问道,“这天底下还有今日做了吃不上的菜?确实有点怪啊。”

    老和尚也有些讶异,“对啊,还有,王爷说的第二道菜,用的什么材料那么稀奇,准备材料竟然也要准备一天?”

    杨怀仁佯作很高深的样子,也是故意挑逗老和尚和老道士的胃口,“呵呵,等明日两位吃上这两道菜的时候便知道了。

    今天嘛,哈哈,就让我先卖个关子。”

    ……

    时间已经是过午,西湖边的游人依然络绎不绝,只不过不起上午的情景来,春日午后的和煦日光让大家都变得慵懒了一些。

    人缓缓地在湖边青草地上徜徉,鸟儿伏在杨柳枝上打着瞌睡,也懒得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了,连湖中的小舟,也有一桨没一桨的荡着,似是随波逐流。

    杨怀仁继续陪着老和尚和老道士游湖,同时也派人去帮他准备了那两道菜的材料。

    回到家的时候,杨怀仁送两位老人回房休息,便来到了厨房。

    莲儿领着父亲和羊父游湖早已经回来了,羊乐天见师父进了厨房,也不好一直陪着二丫头,加上他也积攒了不少厨艺方面的问题要向师父请教,也跟着来了厨房。

    杨怀仁倒是正好缺帮手,羊乐天父子俩能给他来当下手,还真是让他节省了不少力气。

    羊乐天爷俩本来也都不是话多的人,也只有面对杨怀仁的时候,他们才觉得格外亲近,能像对家人一样的随意谈天说地。

    羊父好像向领导汇报似的,把他从辽国回到大宋后的生活说给杨怀仁听,包括他在随园的工作状况,还有他的一些家事。

    在他心里,虽然杨怀仁一直不让他那么认为,但他一直都把杨怀仁当做了他整个家庭的救命恩人。

    以前他为了爱情抛弃妻子,在辽国遇到了那样的状况,本以为一辈子都没法拯救韩三娘出来,就更别说能和心上人喜结连理了。

    但现在好了,杨怀仁把他们救了出来,保护他们回到大宋,还给了他凭自身本事养活自己,重新过上正常的生活的机会,他自然心怀感激。

    如今他和韩三娘成了亲,还得到儿子的原谅和祝福,羊父感慨上天待他不薄,派了一个恩人来拯救了他的人生和家庭。

    羊父说起他和韩三娘成亲的事情来,杨怀仁也是不断的祝福,只是面对羊父不厌其烦的道谢,杨怀仁的耳朵快听出老茧来了。

    他能理解羊父的心意,于是说道,“按年纪和辈分,我还得喊您一声伯父。”

    羊父自然不敢接,急忙要开口拒绝,杨怀仁摆摆手示意他先把话听完,“我还就这么叫了,您也别觉得有什么。

    之前我也说了,乐天是我的徒弟,咱们本来就是一家人,我救你也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您不用像刚才那样谢个不停。

    何况如今乐天成了我未来妹夫,咱们就更是一家人了。

    既然是一家人,就不要分彼此,我在你们面前也不是什么王爷,您就把我当一个亲戚或者朋友,我也能自在一些,您说呢?”

第1566章:酥鱼() 
酥鱼这道菜产生于宋代,这跟宋代出现成熟的榨油技术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制作酥鱼的第一个步骤,就是用大量的油来炸鱼。

    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菜式,做法上也根据地域的不同有一些不同。

    但烹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基本是一样的,无非是先炸后煮,不一样的地方大致在于鱼类食材的选择,以及地方口味不同产生的调味上的差异。

    例如邯郸以及周边地区的著名菜式骨酥鱼,选用的是本地滏阳河中的鲫鱼;山、东沿海盛产带鱼,所以选用带鱼作为主材;江浙地方上则喜欢用当地的草鱼作为材料。

    因为这个季节草鱼不够肥美,杨怀仁选用了一种同样非常适合做酥鱼的小型鱼类——凤尾鱼。

    凤尾鱼是一种洄游性海洋小型鱼类,学名凤鲚,这么说可能还是有人不明白这是一种什么鱼,不过有一种被人通过凤鲚培养出来的观赏鱼类大家应该很熟悉,叫做孔雀鱼。

    因为凤尾鱼的鱼尾像凤凰一样,五颜六色的尾巴发散非常美丽,所以叫做凤尾鱼。

    野生的凤尾鱼成年个体大概在三到六寸长,平时生活在我国的东海区域,每年的春末夏初则成群的通过江河洄游回淡水区域交配产卵。

    四月份已经可以在江河中捕捞到凤尾鱼了,也正是凤尾鱼最鲜美的时候,所以杨怀仁选用凤尾鱼作为自作酥鱼的鱼类食材。

    凤尾鱼一般被百姓制作成小咸鱼使用,或许是因为凤尾鱼体型细长瘦小,显得没有多少肉,所以做小咸鱼,也是符合它的特点的。

    但实际上凤尾鱼虽然小,但它的肉质却非常细嫩可口,用酥的烹制方式,更能让鱼肉的味道变得更加鲜美。

    新鲜捕捞的凤尾鱼去除鱼头然后刨开鱼腹洗净内脏,注意洗鱼的时候要保留鱼的下颚,带鱼籽的鱼,鱼籽可以保留,然后沥水后加少许盐简单腌制一会儿。

    接着把沥干水分的凤尾鱼上油锅炸鱼,这里注意,要把小型的凤尾鱼炸出酥的口感,油温必须掌握的很好。

    不能因为油温太热把鱼快速的炸熟炸干,也不能因为油温太低而导致鱼炸不透,保持八成熟的油温正好。

    当然,根据所选鱼类食材的不同,油温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控制油温的目的在于把鱼真正炸透,特别是鱼骨经过炸之后,变得酥脆,可以直接食用。

    如果是体型较大的鱼类食材,比如草鱼,需要进行改刀,让热油能接触到鱼骨才行。

    凤尾鱼炸至外皮金黄,等到颜色继续加深开始变暗,鱼肉明显有紧实感的时候,便可以捞出来了。

    这时候的油炸凤尾鱼其实就可以直接食用了,口感上是酥脆了,不过因为没有复杂的调味,口味上还是单调了些。

    一般制作酥鱼,并不是只为了一道菜,一般是做一大锅作为过年的菜式,可以随时根据这一餐的食用量取出来装盘食用,所以做一次的分量相对比较大。

    多炸几锅,把炸好的凤尾鱼放在一边沥油,这时候油炸凤尾鱼已经失去了大部分水分。

    另起一大锅,烧热放入底油,把事先准备的葱姜蒜以及花椒放进去爆炒出香味,然后倒入半锅清水。

    水烧开后加入葱段、生姜块、八角、茴香、陈皮和月桂(皮和叶都可以),煮沸烧小半个时辰,让味料的味道融入到热汤之中。

    之后捞出明显的味料和料渣,把炸好的凤尾鱼加入到这一大锅味料丰富的汤中,接着加入适量盐煮开。

    另起一锅,用少许油熬制糖霜,熬至焦糖汁倒入烹制凤尾鱼的大锅中,然后倒入黄酒。

    这里盐和糖的比例大概是一比十,糖和黄酒的分量差不多相等。

    然后再加入酱油和白酒,酱油在这里其实起到盐的作用,所以根据前边盐的使用量,如果酱油盐味不够大,可以多加一些,白酒的分量大概是糖的两倍就可以了。

    根据不同地方口味的不同,也可以加入大量米醋,或者用辣椒来调味,味道会根据加入味料的不同产生微妙的变化,这个根据个人口味就可以了。

    杨怀仁是比较喜欢微微的醋味和辣味的,所以米醋和干辣椒都加了一些。

    然后就是上盖,改大火为中火,慢煮两到三个时辰。

    中火煮的目的在于保留鱼肉的鲜,同时通过水煮让鱼肉返嫩,如果用大火直接加热,可能用的时间短不少,但是鱼肉这样大火煮出来,略显死吧,没了松软嫩滑的口感。

    当然,后世这个步骤要简单的多,直接用高压锅,一刻钟的时间加压煮制就可以了,眼下没有那个条件,只能用传统的中火慢煮的方式。

    这道酥鱼直到大家晚饭过后,才算烹制好了,不过就算没有错过了晚饭的饭点,刚做出来的酥鱼也不适合直接食用。

    因为油炸过的凤尾鱼其实很难入味,或者说味道不容易入透,所以不适合平时常说的“趁热吃”。

    趁热吃的话,味道还停留在汤汁中,鱼肉里边的味道显得比较单薄,没有丰富的口感。

    把做好的酥鱼盛出来,放到木盆或者木桶中,加盖放到一边,让它自然冷却。

    冷却的过程,实际上不仅仅是一个入味的过程,还是一个让鱼肉微微发酵,用老百姓常用的话说,是一个醒肉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鱼肉发酵把鱼肉鲜美的味道进一步散发出来,同时汤汁的混合香料味道也在冷却后渐渐融入到鱼肉之中。

    经过一夜之后,酥鱼的味道才算基本形成,如果想要味道融合的更加完美,放置在阴凉处两天之后,等汤汁凝结成胶状,这时候才是最美味的时候。

    酥鱼的口感嫩滑,鱼肉本身的鲜美味道融合甜、咸、酸和辣,符合的香味在空腔中炸开的感觉简直不要太爽。

    更有趣的,是吃鱼不用分鱼刺儿,鱼骨都已经酥软了,鱼刺根本就不会感觉出来,对于很多喜欢吃鱼又不喜欢挑刺的人来说,这道菜也是最让他们喜爱的吃鱼的方式。

第1657章:油爆双脆(上)() 
杨怀仁要准备的第二道菜,是油爆双脆。

    油爆双脆的名字大家可能很熟悉,这是一道著名的鲁菜。

    从名字来看,这道菜似乎非常简单,主料是猪肚和鸡胗,用热油爆炒的方式把两种主料混合烹制出来就可以了。

    但实际上,这道菜不仅仅是天下闻名的一道美味,更是中国菜、甚至是全世界的菜式中最难烹制的一道菜。

    油爆双脆的难度,在于处理这道菜的每一个细节,包括选材、刀工和火候等等,任何一个细节处理的不完美,这道菜就算是毁了。

    后世有很多美食纪录片里也好,杂谈异志的文字中也好,可能听过很多次油爆双脆的名字。

    其中给出的做法和细节上的夸张描述里,都让人对这道菜产生了许多关于厨艺的最高境界以及美味的无限遐想。

    但不论纪录片还是杂谈的文字里,对这道菜的理解,还是浮于表面了,可以不客气的说,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