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8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抬眼瞅了瞅鬼姐,眼神里还是有些感激之情,再朝鬼姐背后望了一眼杨怀仁,眼神里便变成了一种鄙夷和不屑。

    她的眼神再回到神色焦急的鬼姐脸上,忽然间竟笑了起来,“公主殿下,我们对不住您,今生欠了您的,下辈子我们一定会加倍报答。”

    鬼姐双手指头掐着女使的肩膀,手指都快要插进了她的肉里,使劲摇了摇她骂道,“谁要听这个?!”

    女使笑里带着些许超脱了的光彩,“公主,我劝您还是不要追了,您的孩子这会儿估计已经走出千里之外了,您又如何追的上?”

    鬼姐气急,“胡说!你们从家里带走孩子到现在才不过三个多时辰,如何走出千里之外?难不成你们会飞不成?”

    女使笑道,“哈哈,哈哈,我们会飞,当然会飞!哈哈,哈哈……”

    笑着笑着,女使忽然奋力咬了自己的舌头,鬼姐再想掰开她嘴巴救她,显然已经迟了,只见女使脸色通红变青紫,竟已经憋死了。

第1686章:失去踪迹(上)() 
鬼姐看着死去的契丹女使,心中说不出来的委屈。

    这一年里,鬼姐和她们相处的还是很不错的,也从来没摆过公主的架子,给她们任何的脸色看。

    虽然知道她们忽然被父亲派来了杨家,更大的任务大概是监视杨怀仁,不过鬼姐嘴上从来不曾揭穿她们。

    毕竟大家都是契丹人,也同样是女人,契丹女人的社会地位和大宋的女人相比还不如,所以鬼姐一直觉得,女人没有为难女人的道理。

    何况鬼姐也知道她们也从杨家打探不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杨怀仁呢,又是个大方的,但凡是这些契丹女人需要的东西,从来不曾克扣过,甚至是比杨家其他的女使仆子们待遇还好。

    可就是这样,也没换来她们的忠心,她们还如此狠毒的带走了她最在乎的儿子,这让鬼姐怎么能不伤心?

    看着她们死了,鬼姐也搞不清心中的感觉是痛惜还是痛快,嘴上只能断断续续地说着,“疯了,都疯了……”

    杨怀仁或许还没有这样的经历,但想象一下,也不是不能理解。

    就好像他在交趾的时候,也认识了不少在交趾当官的汉人,如果这些汉人把他当做了仇敌去针锋相对,那种感觉可想而知。

    被人背叛很难受,被自己信任的,特别是同族的人背叛,就更难受。

    可他也想不出要说些什么才能让鬼姐好受一些,只能站在这些契丹女人的角度劝说道,“或许她们,真的是身不由己吧。

    换做是我,如果我的家人,不论是母亲还是老婆孩子,亦或是兄弟和战友被人拿捏在手里朝不保夕,我也会做出一些我不愿意做的事情。

    人生总是有诸多不顺和无奈,谁都可以仰天长啸说我命由我不由天,可这世上又真的有几个人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呢?

    就说你父亲,他要咱们的孩儿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你我心中都清清楚楚的,他若还有其他办法保护和延续他的权力,或许他也不会做出这种事。”

    鬼姐想起父亲来,只剩下叹息,父亲的想法,她懂,她太懂了,换做是她站在那样的位置上,或许做出来的事情比她父亲还要更绝。

    她抬头看着杨怀仁的眼睛,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换了旁的男人,自己的孩子被老丈人绑架了,是说不出这么冷静的话的。

    不过鬼姐也不傻,她能看出来杨怀仁说了这些话,也纯粹是为了安慰她的情绪。

    对于耶律跋窝台的做法,从杨怀仁的角度出发,是可以理解的,但若是从一个父亲的角度来看,杨怀仁实在是狠毒了他的。

    鬼姐更知道,杨怀仁对她和他们的孩子的感情,肯定是真挚的,但是杨怀仁对耶律跋窝台,实在谈不上有翁婿之情。

    老丈人用如此手段绑了自己的外孙,杨怀仁这个当女婿的心里应该是恨不得把这个不着调的老丈人千刀万剐才对。

    不管如何,鬼姐情绪好转了一些,杨怀仁也知道眼下最耽误不起的就是时间,他吩咐几个人留下来处理屋里的十一具契丹女使的尸体,其他人立即上马继续追赶。

    二十几骑出秀州,进入苏州境内,可一路走来,却再也没有了任何的消息。

    鬼姐心中越来越慌,杨怀仁也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难道从秀州开始,追击的方向就开始错了?

    队伍过吴县,一直到奔袭到苏州城外,已经是黄昏时分了。

    胯下的马儿需要休息一下,骑马的人一路颠簸过来,也需要歇息片刻了。

    苏州城里随便找了一家客栈落脚,杨怀仁打算让大家吃口饭喝口水,然后在天黑之前出苏州城继续向北追击。

    在歇息的这片刻工夫里,杨怀仁也开始考虑那些疑问,究竟为什么带走孩子的契丹女使忽然间失去了踪迹。

    实际上不光是他这里,另外几路追击的队伍也开始失去了追击的目标。

    天霸弟弟还要往常州武德军大营赶路,所以一路上也不敢停下来,小七在他身后细细梳理所有北上的路线。

    两人都遇到过佯作带了孩子的契丹女使的队伍,可围捕之后,也都发现那些女人抱着的襁褓里,并没有真正的孩子。

    至于韵儿等人,她们带人向南向西追击,根本连契丹女人的影儿都没见着,眼看就要日落,她们也觉得既然没有任何踪迹,说明契丹女人应该是北上了,所以便有回过头来向北支援。

    所有人都产生了和杨怀仁一样的疑惑,可短时间内大家之间也无法产生有效的联系,只能自己动脑子想办法,然后决定下一步追击的路线。

    实际上八十多人的契丹女使分成了八支队伍分头逃走,大多数已经被杨怀仁派出来的追击队伍发现了行踪然后围捕了。

    被围捕之后的契丹女使们都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为了自己的家族和家人能够得到救赎,她们都选择了用自己的生命来延误杨怀仁追赶的速度。

    她们之中的六支队伍已经全军覆灭了,其中大多数也是为了不留下来当活口被言行逼问,选择了自行了断。

    只剩下两支契丹女使的队伍还在逃窜之中……

    杨怀仁知道他也是紧张慌乱,越是脑子不好用,于是他尽量让自己静下心来,也渐渐找到了一些思绪。

    一是契丹女使人数也不算多,她们又分开逃跑,所以一开始是很容易发现她们之中的某一支队伍的踪迹的。

    但当很多人被追击的人围捕之后,剩下的人越来越少,所以踪迹也就不那么好找到了。

    二是剩下不多的仍旧在逃跑的契丹女使之中,必定有些精明的人。

    她们早上掳走了孩子逃跑的时候,或许是因为走的匆忙,所以没有换下身上本来的女使的衣衫,所以很容易和追击者描述的逃跑女使的形容对上号,这才容易打探到这些队伍的动向。

    但那些精明的契丹女人意识到这一点,或许在逃跑的过程中,已经找机会把身上的衣衫换了下来。

    可以想象,穿着整齐的女使衣服抱着孩子走在路上,还是很惹人注意的,但换了普通民妇的衣衫抱着孩子在大街上走,就不那么显眼了。

第1687章:失去踪迹(下)() 
三是那些很容易被发现了踪迹的契丹女使,现在回忆起她们的行为模式来,杨怀仁越想越觉得她们最初的目的就是拖延时间。

    而家里契丹女使的几个头目,至今都没发现她们的踪迹,说明孩子应该在她们手里,留下来送死拖延时间的,都是些小角色罢了。

    最后,杨怀仁想到的是契丹女使化整为零,除了分散开吸引追击者的注意力可以极大的拖延时间之外,逃跑的队伍越小,也越是容易隐藏行踪。

    所以杨怀仁开始觉得,真正带着孩子逃走的契丹女使,可能有另外一种心机。

    比如其他女使队伍都是差不多十人左右一队,故意让杨怀仁他们追上,当杨怀仁开始认为契丹女使都是这样十人左右一队逃走的时候,真正带走了孩子的那个契丹老妈子头领,实际上可能是两三个人一队。

    这样一来,大家追击的时候按照印象或者猜测里的标准去寻找十人一队的女人队伍,或许就掉进了人家设计好的陷阱里。

    大家啊都去打听和注意十人一队的队伍,却不去仔细观察两三个人的队伍,加入她们真的已经换了普通民妇的衣衫,怕是早已经遇上过,也可能错过了。

    杨怀仁越想越觉得这种可能很大,契丹女使逃走,不可能全部步行,必定有人是雇了车马的。

    既然雇了车马,就要有人赶车,江南地方上是没有独立出租的车马的,都是大型的车马行在出租马车。

    这样一来,通过几家比较大的车马行内部发布消息,来查找有可疑的雇主,从而得到契丹老妈子的踪迹,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杨怀仁心中盘算清楚,把想法给鬼姐说了一遍。

    鬼姐也恍然大悟,“对啊,官人说的事情,我也觉得大有可能。虽然我不怎么出门,可我也知道,车行的马车虽然快捷,可也绝对没有咱们这么直接骑马奔袭的快。

    何况拉车的驮马更没有咱们骑着的马体力好,驮马要时常休息的,若是带走了咱们孩儿的妈子雇了马车,也只能白天赶路。

    就算她要连夜赶路,人家车夫也要爱惜自己的马儿的,也就是说,她若是要连夜赶路的话只能到地方后换乘另一辆马车。

    这样一来,咱们只要去车马行打听,说不能就能得到线索。”

    二人说着话,一个亲卫忽然进来报告,门外童贯求见。

    杨怀仁心说童贯这家伙是怎么知道他来了苏州了?难道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幼子被掳走的事情?

    杨怀仁没有工夫瞎耽误,也不想童贯这样的人掺和到这件事情里来,便打算寒暄应付他几句,把他打发了便是。

    没想到童贯一进门,便跪地拜道,“王爷府上出事,咱家得知后便立即赶来效命!”

    杨怀仁和鬼姐都吃了一惊,此时他们一直是保密的,也在暗中行事,这才刚进了苏州城两三刻的工夫,童贯又是如何知道的?

    童贯加快了速度解释了一番,杨怀仁才知道,童贯虽然只是江南织造局的首领太监,可他在苏州城内的势力,可是不容小觑的。

    童贯在短短几年内能在苏州地方上建立这样的势力,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过却不难理解。

    本来童贯就是打着杨怀仁的心腹的旗号行事,自然让苏州地方官员都忌惮他三分。

    二来是赵献球死了之后,童贯没了掣肘,也可以肆无忌惮的建立自己在江南的势力。

    若说整个江南或许还有点夸张,不过苏州境内建立属于他的势力,他在边军做过监军,还是有这样的本事的。

    三是童贯以前就只到内卫的存在,后来投入杨怀仁门下,也自然有了风神卫的身份,虽然只是外围的风神卫,可他还是可以通过风神卫的势力来为自己打算的。

    之后也就不难理解了,童贯这种人,和普通的官员还不同,经历过宫中和边军中的历练,他为人行事都十分小心谨慎。

    什么人进出苏州城,特别是一些大人物,他若是连这点事情都搞不明白,他这半辈子也就白混了。

    江南本就没有那么多马,车行里也是牛车多马车上,拉车的驮马也是那种矮子马,像杨怀仁这样一行二十几人骑着健马进了苏州城,被童贯的眼线看见了禀报给他,也不算奇怪。

    童贯这么聪明的人,一想到江南还有人家能有二十几匹健马的,除了杨怀仁,恐怕也没有别人了。

    加上杨怀仁进城的时候同样学在秀州城的样子,也雇了一家较大的脚行派人散出去在城内搜寻契丹女使的下落,童贯要知道这些消息似乎也不难。

    把所有事情结合在一起,童贯一想到杨怀仁在找带着孩子的女使,再联想杨家来了百余名辽国皇帝派来的契丹女使和妈子们,也便能搞清楚杨家发生了什么事了。

    杨怀仁虽然瞧不太上童贯这种阉人的阴柔做派,不过一直以来,童贯并没有像他前世记忆里那样做出来任何卖国求荣的事。

    反倒是因为投靠了他这棵大树,做了不少事情,都还是替他考虑,甚至帮他排忧解难的,所以杨怀仁对童贯的印象还算不差。

    再想想毕竟多一个脑子灵活的人想办法出主意,也或许能让他从新的角度去考虑为什么契丹女使忽然没了踪迹,便不再在意童贯已经知道了这件事。

    童贯自是聪明的,能从许多间接的线索猜到杨怀仁家里发生了什么事,这就很不简单。

    而童贯没有躲起来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