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8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怀仁默默地告诉自己,心理上的准备他已经做过不少了,不管见了赵煦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他都要镇定冷静的去面对最不好的局面。

    马车在官道上疾驰,后边跟着二十几骑,荡起万千尘土形成了一股沙尘团。

    过往的百姓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看到那些健壮的战马和英姿勃勃的骑士们,下意识地便往道路两边躲避。

    马车进东门的时候,苏公公还在催促着车夫再快一些,只是杨怀仁心里有些异样的心情,心说早上开启城门的时候他才刚出城,到了下午又要进城了。

    城里百姓可没有乡下人那么好脾气,被突如其来的马车吓的仓皇跳到路边,免不了摔个跟头。

    他们自然顺口骂几句,根本不管车驾的样式是不是宫中出来的。

    但当他们忽然间发现那些骑兵根本不是禁军那些骑兵的样子之时,胸口似乎被一股压力顶着似的,让他们不得不闭紧了嘴巴。

    他们分明感受到了那些骑士的身上,带着一股肃杀之气!

    

第1733章:宫门袛侯(上)() 
马车行至宫门,杨怀仁不等苏公公,下车便急匆匆往宫门内走。

    若是以前,杨怀仁佩金鱼袋子,是可以出入宫门的,今日来的急,只穿了便服,没有佩带金鱼袋,走到宫门口便被侍卫拦了下来。

    这也不怪人家宫门袛侯,人家也是按规矩行事,毕竟这里是皇宫禁地,没有规矩那才叫有问题。

    杨怀仁的亲兵立即上来喝骂那些宫门禁卫,把一帮人给骂糊涂了。

    这也难怪,杨怀仁离京多年,此时当值的宫门袛侯不认得他也不算稀奇,只是他们被一帮穿着厢军制服的军汉如此喝骂,自然心中不服气。

    领头的袛侯也反过来大喝道,“哪里来的腌臜泼才,敢在皇宫大内门前闹事,就不怕被抄家灭祖吗?”

    杨怀仁的亲兵也是为了维护自家大帅颜面,自然不把几个普通的宫门袛侯放在眼中,回骂道,“陛下急召我家大帅进攻,尔等若是耽误了此等大事,怕要被抄家灭祖的是你们才对!”

    宫门袛侯嗤笑一声,“几个贼配军,敢在皇宫禁卫面前撒野,只怕是你们获得不耐烦了。”

    说罢便喝令手下人戒备,几杆金色枪头的长枪横过来拦在杨怀仁面前,宫墙上的弩手见势不妙,也忙把八牛弩转过来瞄了下来。

    苏公公没想到会闹出这等事来,忙过来给众人解围,宫门袛侯见是皇帝身边的太监总管出面,这才明白来人是谁。

    禁卫里或许有些新人没见过杨怀仁本人,但杨怀仁的事情他们确实没有人不知道,这会儿再看杨怀仁,忽然觉得和他们印象里杨怀仁的样子有些不相符。

    正常人都会认为一位驰骋沙场的大帅应该是威武雄壮的,可眼前的便服男子,虽然也开始蓄须,但看起来仍旧很年轻。

    特别是他一直表情淡淡的,完全没有一位大将军应该有的那种杀气腾腾的感觉,反倒像一个普通的文官那般的模样。

    虽然心中对此有些怀疑,不过对于苏公公的话,他们还不敢不信,所以他们还是急忙退到一边。

    只是他们是退开了,但对杨怀仁等一群人还是充满了防备之心。

    杨怀仁一直一言不发,这时候才笑了笑,赞道,“宫门袛侯很称职,他们做的对。”

    这句话让那些宫门禁卫很吃惊,按说他们阻拦了杨怀仁这样的大人物进宫,似乎是当中驳了他的面子的。

    按照这些大人物的性格,他一定会记恨在心的,实在没有依旧笑眯眯的,还开口称赞他们的道理。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对杨怀仁的看法上又有了新的认识,回头想想,谁说当大帅的人就一定是那种五大三粗虎背熊腰的壮汉了?

    而且按道理来说,最有本事的更不见得就是靠武力来解决问题的人,很多时候,哪怕是在战场之上,智慧往往显得比武力更加重要。

    至于杨怀仁能说这种话,也说明了他是个明理之人,而绝不是小肚鸡肠毫无胸怀之辈,能这么平淡的面对一切,似乎更说明了这个人值得人敬佩。

    再想想也便明白他的亲卫为何对他如此忠心耿耿了。

    杨怀仁想法就简单多了,皇宫里的禁卫,在很多时候比城外琼林苑里的禁军显得更加重要。

    皇宫里若是出了什么变故,他们才是主要的武装力量,虽然人数不多,却是能起到关键作用的。

    如果他们不能守规矩按制度办事,那才真让杨怀仁担心,现在看来,他们做的还不错,想来殿前司的禁卫,应该还控制在赵煦自己手里。

    这让杨怀仁放心不少,但接下来他往宫里走,他身后的亲兵又被拦下来了,宫门袛侯向杨怀仁报告道,“末将禀大将军话,照规矩,苏公公领大将军一人进宫是可以的。

    但大将军的随身亲卫,并非属于禁军序列,是绝对不能入宫的。”

    亲卫笑道,“这位将军可能还不知道吧?陛下早已颁旨,武德军重归二十四卫禁军序列,某乃是龙武卫麾下禁军将士了。

    你可别看我们现在穿的衣袍是地方厢军的服制,那也只是因为陛下急召大帅和武德军进京,事出突然,我们还没来得及更换服制罢了。”

    宫门袛侯想了想,“那也不行,禁军有权进宫,可也不是说什么人都能进宫的,你们仍旧不属于殿前指挥使司的编制,没有陛下的特令,请赎在下还是不能让你们进宫!”

    亲卫有点急了,“你的理由也忒多,吾等乃是大帅贴身护卫,大帅去哪儿,我们便跟到哪儿,否则大帅出了事,我们也没法交代。”

    宫门袛侯觉得他这话说的太没道理,有点耍无赖了,厉色道,“规矩就是规矩,说不能让你们进,就绝对不能让你们进去!”

    杨怀仁停下脚步,似是看热闹似的在看他们在宫门前争执,一旁的苏公公心中焦急,一开始还以为是杨怀仁的这二十几个亲卫久离京畿,早就忘了禁军里的规矩。

    但后来亲卫说的话太无赖,苏公公也忽然意识到情况不对,杨怀仁的麾下将士以令行禁止著称,不可能不懂这些规矩的。

    所以现在故意在宫门前跟宫门袛侯闹别扭,他们应该没有这样的胆量,似乎更像是杨怀仁在用这种方式在试探如今殿前司禁卫是个什么样子。

    苏公公退到杨怀仁身边,急切道,“王爷,陛下还在等咱们呢,您看……”

    杨怀仁从苏公公的眼神里也看出来他已经看明白怎么回事了,这才笑了笑道,“按军制,左卫将军可随身携带不超过二十名亲卫进宫,苏公公不信可以去查礼制。”

    这话让苏公公和宫门袛侯吃了一惊,这才想到杨怀仁如今的身份是左卫大将军,出于对左卫大将军的优待,还真是有这么个特例的。

    宫门袛侯这下尴尬了,这会儿工夫他已经连续得罪了两回杨怀仁,怕是他这宫门袛侯,也要做到头了。

    杨怀仁笑道,“本帅也不诳你们,本帅的确可以带兵进宫,不过本帅的亲兵必须把武器留在宫外。”

第1734章:宫门袛侯(下)() 
杨怀仁话音刚落,亲兵中的二十人便立即解下随身携带的武器,所有人动作整齐划一,卸下来的武器也整齐的放在一旁,剩下几人留下来看管。

    而那二十个人,早已经列队完毕了,领头的亲兵甚至对宫门袛侯说道,“吾等已经解除武器,请袛侯检查。”

    宫门袛侯和他手下的禁卫光是看到那些稀奇古怪的武器就感到吃惊了,随身的刀具只有一件,但更多的却是一些精巧的手弩,还有一些他们都看不懂是什么的武器。

    再去看杨怀仁的二十个亲卫,除了身上衣甲,实在也没有能藏武器的地方了,根本就不用再检查。

    宫门袛侯这会儿有种被人算计了的感觉,好在他这会儿也冷静下来,想一想杨怀仁吩咐他的贴身亲兵这么做,似乎并不是刻意再找他们麻烦。

    更像是杨怀仁在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试探他们,虽然看起来是他们得罪了杨怀仁了,但如果他猜想的不错,他不但没有得罪杨怀仁,反而因为尽职尽责,给杨怀仁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

    果然不出所料,杨怀仁回头向宫门袛侯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宫门袛侯心情忽然变得有点紧张,虽然说能在皇宫大内成为一名袛侯是非常光荣的事情,但他也明白,这种荣耀似乎也只是浮于表面。

    对一个军人来说,能被层层选拔成为禁军,然后进入殿前指挥使司,在外人看来已经足够风光了,也足够他光宗耀祖。

    但很可惜的是,大宋这些年忽然有了一支叫武德军的军队,进入这只军队,才真正有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

    不管你穿的多么华丽,站在多么高贵的地方,但说到底也只是一个看门的人而已,看门人那不是真正的军人,只有真正上阵杀敌,那才是真正的军人。

    武德军在这一点上就和普通的军队,甚至包括禁军在内有很大的不同了。

    禁军今年来也不是没有过战争经历,但当时参加过征西战争的老兵回想起来,给新兵们讲述的时候,才发现当年在西夏其实也没有打上几仗。

    甚至很多参加过当年战争的人都回忆不起西夏人是什么样子了,只记得两军本来对峙着,忽然间西夏军队就忽然崩溃了。

    西夏人自己和自己打了起来,宋军更像是去收拾残局享受胜利果实的。

    这种缺乏真正作战经历的故事,似乎不太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就连想象出的画面,都好似失去了不少色彩一般,不那么完美。

    可武德军就不同了,从在江南实打实的和山贼、路匪和海盗作战,到后来大军出动征伐交趾,那些传回来的故事可是真实而细致的,和禁军的故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连听故事的人,都觉得人家武德军的战争故事更加又参与感和画面感,甚至心里想着,这才是打仗,当敌人的血与肉飞溅得你满身满脸的时候,才能让男人血液里最火热的部分爆发出来。

    然后杨怀仁的形象问题,就显得不是那么很特别了,至于他是猛将还是儒帅,似乎也不那么重要了。

    而且兵书上也有说过,一支强大的军队中,将才易得,可帅才却难得,杨怀仁大概就是那种难得的帅才吧。

    所以用将才的样子去幻想一个帅才,本身就是犯了经验主义错误的,帅才挥斥方遒,决胜千里,是不需要亲自上阵打仗的。

    但他在战争中起到的作用,却是将才无法比拟的,他一句话可以让敌人碎尸万段,一句话也能让自己人少牺牲不少。

    宫门袛侯忽然间觉得杨怀仁的样子高大了许多,只是问话的语气中所蕴含的气场,都让他不得不低下头去。

    他小心回答道,“末将有幸和大帅同姓,名叫杨晋贤。”

    杨怀仁看着这个只有二十出头的年轻小将,很肯定的点了点头,“哦,杨晋贤,晋中之贤,这名字好。

    对了,你是……代州人?”

    杨怀仁想到的是世代守卫雁门关的代州杨氏,这个家族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杨家将的族支。

    杨晋贤答道,“回禀大帅的话,末将正是代州杨氏,和杨令公的杨家,算一算祖上还是沾亲的。”

    这种话虽然有点攀附将门的嫌疑,但杨怀仁却并不觉得话讨人厌,反而觉得因为一个大家族中曾经出现过一个忠臣名门,拿出来给自己脸上贴金不算是坏事。

    杨怀仁忽然道,“要是让你来武德军从一个小校干起,你可愿意?”

    杨晋贤愣了一下,他现在正在当差,不好直接单膝跪地回答这种他心中早已经期盼了很久的问题,却也下意识的身体一颤,立即弓身答了一句,“末将愿意。”

    杨怀仁笑道,“很好,很好。”

    然后也没再说什么,转身对焦急的苏公公道,“公公,咱们去面圣吧。”

    苏公公有点哑口无言的意思,天底下能在宫门处拉拢一个殿前指挥使司的宫门袛侯的人,杨怀仁大概是开天辟地头一个了。

    这种事一般人还真想不出来,也就杨怀仁有这样的胆子和魄力了,不过回头想想,赵煦给他的密旨里说让他统领天下兵马。

    这统领天下兵马的意思里,自然包括统领禁军和宫廷侍卫之权,所以杨怀仁要调用某个人进武德军,也就是现在龙武卫和虎贲卫,其他人似乎也说不出他有什么不对来。

    杨怀仁的亲兵似乎也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杨怀仁这个当大帅的,从来是想到什么就干什么的,虽然有些随性,却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可其他宫门禁卫却有点痴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