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8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煦果然被逼的说出来那样的无奈的话来,作为一个皇帝,是很难想象他会对一个臣子用求情的口气说出那样的话来的。

    可宋朝就是这样,皇权受到了极大的束缚,文人治国有好处,也自然有它的弊端。

    原本这种类似君主立宪的初级阶段的统治模式,比西方早了四百年,只可惜封建时代的大环境不允许它进一步的发展,否则那个日不落帝国,也落不到一个大西洋岛国的头上。

    所以有时候与其说靖康之耻是人为造成的,不如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杨怀仁想拒绝原本的历史,要改变的东西还有很多,即便是他自己,也搞不懂他做的够不够,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

    赵煦又一次语塞,他依旧无法舍弃刘清菁,所以只能继续在理与情的深深漩涡中纠结。

    倒是苏公公对管秋漓的忽然出现依旧耿耿于怀,这或许跟当年那件事是他亲自参与的有很大的关系。

    当年他带人去孟皇后宫中封锁消息斩杀宫人的时候,依稀记得那些宫人惨死之前说过些什么。

    他们说孟皇后诞下了龙子,只不过龙子在哪儿,似乎他们又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苏公公没法去验证,只能当他们是临死之前求生的疯狂胡话而已,但对于刘清菁说孟皇后生了一个奸邪之物的说法,苏公公显然也是无法验证的,所以他也没有认同。

    就算孟皇后真生了个奇怪的东西,那总要有这个东西存在,让他或者其他人能验证一下,也好对皇帝有个事实确凿的交代。

    但是当时并没有。

    不管是孟皇后因为生了这个奇怪的奸邪之物羞愧难当当时便弄死了它,或者是刘清菁觉得此物会祸乱后宫派人处理了它,现在都无从考证了。

    皇帝在怒极之下只是想着不能让这件事传扬出去,苏公公只能谨遵皇命,按照人数一夜之间杀光孟皇后宫中的所有人,然后秘密送出宫去掩埋。

    事情做得干净利索,起码在当时,苏公公是这么认为的,连隔壁的宫院里都没有人具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那一晚混乱了一阵,便重新恢复了平静。

    而第二天,孟皇后便被迁出宫院了,而原本宫院中的人,也再没有人见过他们。

    宫里这种事是时常会发生的,大家都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但却具体搞不清来龙去脉,也不敢私下里谈论,于是就默默地让这件事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

    当年孟皇后不久后被废后,连两宫皇太后都没有出面干涉,别人就更不敢谈论什么了。

    至于“旁惑邪言,阴挟媚道”这种废后的理由,自然是冠冕堂皇的,历来都是如此,谁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奇怪之处。

    可苏公公现在回忆起这件他不愿意回忆的事情来,整个人心里好似翻江倒海似的,却如何也不能平静了。

    管秋漓的出现,或许让赵煦心中也会产生一些波澜,他也会疑惑也会懊悔,但他不会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苏公公原本也不会,可是管秋漓的出现,让苏公公彻底抓狂了。

    他幻想了好多种可能,有一种可能让他差点惊骇得大喊出来——万一当年孟皇后真的生下了一个正常的孩子呢?

    那些宫人临死前说的话,如果是真的呢?他们说孟皇后诞下了龙子,也就是说,孟皇后生的是个儿子!

    这对如今的赵煦意味着什么,苏公公自然清楚明白。

    赵煦可能还有子嗣,那么朝堂上众臣为难赵煦的议储之事,也就显然不存在了,而赵煦的皇位有个正统的继承人,这对于赵煦的意义更是巨大的。

    所以苏公公也顾不上他的身份了,更不管杨怀仁在搞什么,赵煦又在持续的纠结之中无法自拔,他冒然开口问道,“管公公,你是如何活下来的?!”

    包括赵煦在内,几位老臣也是被苏公公突如其来的话惊诧到了,他们搞不懂两个太监,何故在皇帝和朝中重臣面前纠结一件看似无关的事情。

    只有杨怀仁微微露出了笑意,管秋漓察觉到这个笑意,也知道是他出场了。

    管秋漓移步到赵煦面前,先行了大礼,才开口说道,“陛下可还记得老奴?”

    赵煦对管秋漓的老脸似乎已经印象不深了,但是刚才他走路的时候,明显听到了木头击打地面的声音,却让赵煦记忆犹新。

    “当年昭慈皇后宫中有一位假腿的职事公公,就是你吧?”

    管秋漓点点头,“正是老奴。”

    赵煦皱了皱眉头,“朕记忆里,你本来应该已经死了。”

    管秋漓又点了点头,“陛下说的没错,老奴本来应该是个死人的,只可惜因为孟皇后交代了老奴一件重要的事情,所以老奴当年没有死。”

    苏公公忽然问道,“咱家记得当年昭慈皇后宫中七十二名内侍和女使,全部死光了,并没有人逃脱。”

    管秋漓笑了笑,“苏公公当年也没有数错,但我就是没有死。”

    苏公公又问,“现在我回忆起来,我清晰地记得当时是有一个戴木头假腿的太监,是在死尸之中的。”

    管秋漓又笑,“公公还是没有记错,只不过那个人不是我。我找个了别的公公,杀了他然后把他的腿砍下来,然后用我备用的一条木头假腿给他装上,扔在死尸堆里充数罢了。

    也幸亏当时场面混乱,苏公公又时间紧迫,急着完成陛下交代下来的任务,所以只是点算了死人的数目,对于那些贱命之人,验证的却不是那么仔细……”

第1753章:杨怀仁大闹皇宫(十九)() 
“你当年看到了一个戴假腿之人便很自然想到了是我,却没仔细检查,那个死尸的腿是刚刚被砍掉,假腿是临时才安上的。”

    苏公公面露惭愧之色,不过当时的情况,没有时间给他把所有死人都验明正身。

    他又问,“那当时昭慈皇后寝殿里死的那几个人,应该是管公公杀的吧?”

    管秋漓轻蔑一笑,瞅了一眼刘清菁,“几个被收买了诬陷昭慈皇后的贱人,他们死的太简单了。”

    苏公公立即明白了,除了当时刘青箐以妃嫔的身份暗害皇后这种事有点出格之外,其余的部分,宫里每隔一段时间就在上演这样的争宠大戏,他见识的够多了。

    赵煦自然明白管秋漓看昭怀皇后是什么意思,不过单凭他一家之言,也难免有信口雌黄的可能。

    他亲口问道,“那孟婉儿当时真的生了一个男孩?”

    管秋漓表情重新严肃下来,带着点质问的口气反问道,“那是自然,难道陛下真的以为昭慈皇后娘娘会生下一个狸猫或者其他的怪东西吗?”

    赵煦被问的哑口无言,这种事确实太诡异了,他也想到了真宗朝时狸猫换太子的事情。

    这件内宫秘闻本来是秘不外宣的,后来机缘巧合之下让包龙图得知真相,才有了之后仁宗和生母相认的事情。

    后来戏曲中的情节自然是戏剧化的成分不少,不过这件事确实事实存在的,只不过过程可能更加隐秘,也更加离奇而已,至于具体细节,已经无从考证了。

    但在当时,这件事在皇室中是广为人知的,赵煦自然知道这种皇家丑事,不宜为人道也。

    只是没想到这种事竟然也发生在他的身上,这就让他自觉愧对祖宗了。

    他看了看刘清菁,刘清菁紧张之下也是心虚,竟不敢去直视赵煦的眼睛,虽然脑袋摇得跟拨浪鼓儿似的,可目光却是躲躲闪闪。

    赵煦非常了解刘清菁,从她下意识的反应里,他便知道这件事是八、九不离十了。

    这让赵煦非常心痛,也感到深深的自责,也渐渐开始在内心深处真正意识到刘清菁这些年在后宫里做了什么,引领了什么样的坏风气。

    这样一个女人,不管他是多么的爱惜,也明白她不适合继续坐在皇后的位置上了。

    他或许可以为了一份男女之间的感情在纠结,但一旦事情影响到他们赵氏皇族的传承这种根本问题,他也实在没法继续包庇刘清菁了。

    为了知道更多的真相和细节,他强忍住情绪上的波动,又问道,“那孩子呢?现在如何?”

    管秋漓忽然把头叩下去,却不再说话了。

    赵煦心急如焚,另外几位大臣听到这里,也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了,他们似乎比赵煦还着急,七嘴八舌抢着问道,“管阁领,你倒是快点接着说啊!”

    管秋漓还是不肯开口,急的几位相公们不知如何是好,还是蔡卞想到,既然管秋漓如今是杨怀仁的亲卫,或许杨怀仁应该知道这件事中的一些内情。

    于是他腆着脸硬挤出点笑意来对杨怀仁道,“既然大将军收留了管阁领,还留在身边当了最亲近的侍卫,相信当时对于管阁领的身世,大将军应该也有所了解吧?”

    杨怀仁心说刚才你老蔡还跟我针锋相对,这会儿又一脸巴结逢迎的样子来求我说话,你的老脸皮倒是很厚嘛。

    他客气地答道,“蔡相公,草民如今已经辞官,也不再是什么大将军了。何况涉及昭慈皇后的事情,学生一个草民,也不好多说闲话。”

    “这,这哪里是闲话呢?假若大将军,呃……杨贤侄知道一些内情,不如说出来让大家都知道啊。”蔡卞已经一脸哀求之色了。

    杨怀仁耸耸肩,又指了指管秋漓,那意识是,他这个当事人都不说,我一个外人更不好说了。

    蔡卞见杨怀仁铁了心置身事外,只好又去陪着其他老臣去求管秋漓。

    管秋漓忍耐了好久,忽然开口说道,“老奴自知凭老奴的身份,是绝不敢和陛下谈条件的。

    但为了昭慈皇后的孩子的安危着想,只要刘清菁还在皇后之位,请赎老奴不敢交代孩子的下落。”

    赵煦差点气得一口老血喷出来,管秋漓嘴上说的恭敬,他说什么不敢跟官家谈条件的话,却是实实在在的在威胁官家。

    什么为了孩子的安危着想不能说的话,更是逼着赵煦废掉昭怀皇后刘清菁了。

    苏公公替皇帝说话,“管公公你大可以放心,有陛下给你做主,还有诸位相公在这里,你说出皇子的下落,是绝对不敢有人暗中加害的。”

    管秋漓嗤笑一声,“苏公公,你是小看了别人的能力,还是觉得我管秋漓是个蠢货?”

    苏公公被怼的牙齿都要咬烂了,却也知道单凭他一句保证,似乎也不足以打动管秋漓。

    赵煦终究不是蠢货,他看向了杨怀仁,目光里的意味很复杂,确实有些装可怜,想打动杨怀仁的意思。

    杨怀仁低下头去装作没看见,却开口道,“草民插个话,草民觉得这位管公公的话说的还是在理的。

    我一个草民的身份,自然不敢和皇后娘娘争斗下去,这要是出了宫,自然是要远遁深山,再不敢回到京城的,不然我的小命不保,那可就太冤了。”

    这话听不出是找谁作为目标对话,却又听着像对每一个人说话,也隐隐有提醒管秋漓的意思,让场面更加焦灼了。

    章惇早已经怒火攻心,要是以往,以他的脾气早就对管秋漓大打出手来逼问他孩子的下落了。

    或者他为了保住刘清菁,会破口大骂管秋漓一个阉人信口雌黄,多年前的旧事早已经没了什么真凭实据,他分明是在扰乱视听。

    可眼下的局面他又不敢发作,毕竟如今朝堂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议储之事,这关系到朝廷乃至整个大宋的局势稳定。

    而且他们几位老臣争论议储,争得的是兄终弟及,由赵煦的哪位皇弟来继承帝位的事情。

    但现在局面完全不同了,如果赵煦还有皇嗣在世,继承皇位也根本也没有那几个王爷什么事儿了。

第1754章:杨怀仁大闹皇宫(二十)() 
如果是这样,他们还分派站队的,显得是多么可笑。

    但事分两面,单凭一个早年间宫中的老公公的一面之词,似乎也不能确定真的有这么一个皇帝的亲生儿子的存在。

    一想到管秋漓如今是杨怀仁身边的贴身侍卫,章惇内心里也不排除这是杨怀仁另外的计谋。

    对于杨怀仁否认自己意图谋反的事情,章惇不管别人信不信,他是没法信的,自古以来手握兵权的人,也难免会多多少少生出些野心。

    皇帝身体健康那都是免不了的事情,何况如今赵煦身体羸弱,早已经药石无灵了呢?

    加上赵煦膝下犹虚,皇室的没落那是大家眼看着的事实,这种时候像杨怀仁这种只身在外又手握兵权之人,如果对皇位没有一点儿的想法,章惇还真是不信。

    但是从现在的事态发展,章惇也想到了另一种可能,杨怀仁或许为了自己的名声,或者处于别的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