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无双战将-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朱老总的谦让,毛太祖想了想道:“为了避免中央军扯皮,就叫冀东抗日纵队。暂时给他们一个主力师的扩充编制,往后若是有所发展,到时也省的再改番号!”

    随着中央的电报传回何正道这里,何正道很快道:“电令,让三师一团的许明远,以最快的速度,赶来纵队指挥部报到,有一个新的作战任务给他。

    另外给胡有亮他们发电报,让其派遣两个小队侦察日军在华北方面的兵力调动情况。其余两个小队,由他亲自带领前往冀东的滦县,跟那里的冀热边特务取得联络。

    等到冀东纵队抵达,由他担任纵队参谋长兼纵队侦察营的营长,配合即将组建冀东抗日根据地的三师一团展开敌后作战。并视情况,扩充特战分队的规模。”

    两封电报发出之后,收到电报的三师一团团长许明远,多少显得有些不太清楚。为何这个时候,何正道将其召回榆林。但从命令上看,想来应该是有什么任务。

    反观三师的师长姜山,却笑着道:“别瞎猜测!如果预料不错,你这次去见司令员,想来有秘密任务。看来这个大年,你是要去别的地方过了。”

    而此刻远在北平城的军也特战队第二分队的分队长胡有亮,看着何正道发来的电报,同样很意外般道:“司令员要在冀东建立抗日根据地?”

    其它队员听到这个情况,同样有些意外的道:“队长,那我们是不是不能回去了?”

    ‘短时间,看来是回不去了!根据司令员的命令,我将担任冀东抗日纵队的参谋长,同样兼任纵队侦察营的营长。想来你们,也要开始带兵了。’

    对于这样的决定,胡有亮尽管觉得有些意外,却多少知道。八路军主力,目前开始在沦陷期建立抗日根据地,想来是在下一步大棋,在北方各地进行布局。

    做为军刀特战队的分队长,宋玉平如今远在南方建立军刀分部,那么他这个二分队的分队长,想来也是要在冀东,建立一个军刀特战队的分部。

    更为重要的,这次的任命,也意味着他们在军中的职务得与提升。他们也将由战斗队员,慢慢向军事指挥员过渡。而他们指挥的部队,或许都是八路军未来最为精锐的部队!

    这也意味着,堪称何正道一心打造出来的嫡系军也特战队,未来也将成为何正道在军中,最为倚仗的助力之一啊!(未完待续。)

第三二零章 兵工厂发展() 
尽管距离新年没多久,可身为独立纵队司令的何正道,依旧觉得每天都忙的脚不沾地。除了纵队的事情,很多需要他负责外,兵工厂那摊子事他也要承担起来。

    虽说前番从太原搬运回来的机器设备,令兵工厂的各项生产及研究,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可对于何正道而言,目前兵工厂更多都处于摸索阶段。

    唯一值得高兴的是,从太原拆回来的子弹生产线,目前已经成功的生产出供应冲锋枪的子弹。但限于原材料供应有所不足,子弹的产量同样不高。

    可即便如此,目前兵工厂每天生产的子弹跟冲锋枪,也开始陆续装备八路军的警卫部队。对于这款冲锋枪,根据何正道的要求,都制定了非常严格的专人专管制度。

    除了子弹得与成功生产之外,利用原有的小型炼钢设备,兵工厂已经成功研制出高标准的碳钢跟钨钢。为接下来生产制式步枪,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

    总之,在获得太原兵工厂的设备之后,从全国甚至于海外邀请的专家,都迸发了极大的研究热情。尤其在钢铁方面,积累了不少高性质钢材的炼制经验。

    但关于组建钢铁厂的事情,目前还处于筹备期间。只不过,前期选址的工作,目前尚在进行当中。等年后,估计何正道也要去宝鸡待上一段时间。

    目前从太原抢回来的炼钢设备,都已经转运至宝鸡。就等钢铁厂建立起来之后,将这些设备重新安装起来,开始提升八路军在钢铁方面的产量。

    甚至为了研制高性能的火药,何正道同样给负责相关研究的专家布置了任务。因为在何正道看来,高性能的火药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前番太原陷落之后,那怕阎西山将不少设备,转运到临汾等地。可太原兵工厂的不少技工,如今都在榆林兵工厂工作,替八路军生产武器跟弹药。

    就目前的情况看,限制八路军兵工厂发展的束缚,除了原材料比较稀缺之外,最重要还是钢铁方面的短缺。正是看到这种情况,目前中央及总部都钢铁厂都寄以厚望。

    虽然目前兵工厂,在高性能钢材方面有所欠缺。可对何正道而言,积累一些相应的研制技术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目前兵工厂科研组,研制的项目同样不少。

    但若说目前成果最喜人的,应该是医学化工方面的进步。考虑到目前国内很多特效药,都需要从国外进口,甚至有些抗菌药有钱也未必能买到。

    为改变这种情况,同时也为了给八路军创收,何正道就想着将这些特效药研制出来。那怕对于这些药物如何研制,何正道并不是太清楚。

    可他相信,只要给予支持跟投入,类似磺胺这种国外已经研制出来的物资抗菌药,应该也是能够研制出来的。而如今,首批磺胺已经进入临床实验的阶段。

    除此之外,从金鸡纳树中提炼奎宁的技术,目前化工研究所已经完全掌握。这也意味着,八路军在一些特效药上,基本上能够做到自给自足。

    随着越来越多有国外留学资历的学者,被陆续邀请到榆林研究院。这些热衷于研究的专家,对于八路军花费如此大力气,支持他们搞研究自然也是非常的兴奋。

    这年头,华夏很多军阀似乎都更喜欢从国外买成品。对于投入资金搞研究,似乎都显得有些不太热衷。原因是,这样的资金投入也不少。

    可对于何正道而言,除了设备跟原材料以及食宿外,很多应邀而来的专家们,似乎都不太看重所谓的工资。对他们而言,能提供这样一个地方,他们就很高兴了。

    原本之前对这样大投入搞研究,同样存在不少置疑的人,在看到这些投入资金的研究项目陆续出成果时。才真正意识到,这是真正的小投入,大收益!

    目前单单奎宁的销量,就跟八路军换来急需的资金,还有急需的物资。若是磺胺临床实验结束,相信这个药品也会给八路军带来巨大的收益。

    就在年关将至之时,兵工厂的厂长语气有些急切般道:“司令员,实验枪已经造出来了!经过我们的实验,已经达到你所需要的要求。可以过来验收了!”

    听到这话的何正道,同样心中一喜道:“好,我马上带人过来!”

    ‘通信员,把朱飞叫上,等下去趟兵工厂!’

    没多久,两辆汽车便抵达搬迁至榆林城外的兵工厂。对于这座兵工厂,何正道无疑非常的重视。生活在兵工厂周围的百姓,大多都是部队及兵工厂的家属。

    整个兵工厂除了院子之外,包括厂房跟实验室全部构筑于窑洞之中。在兵工厂附近,何正道甚至布置了一个主力团的兵力进行警戒,还有一个特战分队常年战备值班。

    只要进入兵工厂外围,以村级民兵为名组建的巡逻队,便会警戒进入兵工厂的任何人员跟车辆。甚至于,以往能在榆林乡村卖货的商人,都被禁止进入这个区域。

    选择将兵工厂设立在这里,更多也是看中兵工厂旁边的一条河,水源还是比较充足。围绕这条河,何正道在河中筑坝,修建了一个水利发电厂。

    正是这个水利发电厂,给兵工厂发展提供了充沛的电力供应。那怕这样花费的代价不低,可现在看来还是非常值得的。

    甚至兵工厂的物资运输,都是由侦察旅直接负责押送。在兵工厂上班的工作跟家属,大多都被限制在周边区域活动,未得到允许的情况下,也是禁止随意进入这个军事禁区。

    实际上,目前设立在榆林城中的那个兵工厂,更多只是一个零部件加工厂。兵工厂真正的核心设备跟人员,全部搬入这个新构筑的地下兵工厂之中。

    带着朱飞及几名特战队员,何正道将萧进光也一起拉上,乘座汽车经过节节检查之后,顺利的进入兵工厂的地下停车库,并见到了等候在这里的厂长秦泰。

    看着下车的两人,秦泰也很高兴的道:“司令员,政委,不辱使命。最新研制出来的三支实验用枪,各项性能已经达标。就等两位的检验了!”

    ‘好,秦厂长,辛苦了!’

    在秦泰跟一众兵工厂管理的引领下,何正道跟萧进光来到同样构建于地下的兵工厂轻武器研发中心。对于何正道的到来,正在工作的专家们同样很高兴。

    笑着道:“何司令,你终于舍得过来了。看看吧!这三把枪,各项性能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只不过,这枪的造价还有对优质钢铁的需求,只怕不会小哦!”

    听着这些武器专家的话,何正道同样笑着道:“这只是我们的实验用枪,为定型摸索消耗肯定不小。但先进行技术积累,将各项技术储备完善好,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旦我们的大型钢铁厂顺利开建,未来制约我们发展的优质钢材,相信也会大批量生产的。这样一来,无论是钢材还是步枪的造价,都会得到很好解决的。

    对了,我上次提的建议怎么样?有没有提高枪管的耐磨性?要知道,这款枪未来将成为八路军的制式步枪,枪管是否经久耐用,也是很重要的标准之一呢!”

    面对何正道的询问,专家很高兴的道:“这还多亏司令员的建议呢!我们早前用钨钢做出来的枪管,虽然各方面的要求都不错,但连续射击之下,精度便有所下降。

    后来我们按司令员说的,给枪管渡了一层铬之后,发现这个问题得到很好解决。目前生产的枪管,连续打一百发子弹,精度都不会有太多的改变。

    最重要的,枪管的寿命也延长了不少。目前做出的三支实验用枪,都打过三千发子弹,枪膛磨损的情况同样不大。正是如此,我们才想让司令员过来验收一下的!”

    看着摆在实验室的三支步枪,何正道同样显得很高兴。那怕目前只是试验用枪,但他同样知道这杆步枪对于八路军而言,到底有多么的重要。

    目前这款尚未命名的步兵,如果有后世的军迷在,一眼便能看出这便是建国后解放军的制式步枪。解放军使用的首款五六式制式步枪,同样来自苏联的半自动步枪。

    拎起这杆步枪的何正道,熟练的拉动枪栓,做了一个举枪瞄准的动作。看着身边朱飞等人的兴奋,立刻道:“秦厂长,搬一箱子弹去实验靶场,做一次检验吧!”

    ‘好!’

    将手中的步枪递给朱飞道:“这款步枪,如果不出意外,你们特战队将是首批使用的人。等下验枪,还是由你们负责。看看这款枪,跟你们用的三八大盖跟中正式,有何不同!”

    ‘是,司令员!’

    做为八路军最为精锐的部队,军刀特战队员都很清楚,兵工厂有什么新武器的话,大多都会首先优先装备军刀进行战场实验。

    不经过战场检验的枪支,就做为一款制式步枪的话,无疑有些太过孟浪了。可对于何正道而言,这种装弹十发的半自动步枪,同样并非特战队标配步枪。

    但有了半自动的步枪,未来全自动的步枪还远吗?(未完待续。)

第三二一章 新的步枪!() 
清楚想要造枪,就必须有优质钢材,经过何正道不惜血本的试炼。以往大多进口的枪管,如今榆林钢铁厂也能炼制出来,各项指标同样不输进口的枪管。

    按理说,何正道完全可以将步枪定型一步到位,直接生产全自动的步枪。可何正道非常清楚,就目前这种情况下,生产全自动步枪根本不符合八路军的需求。

    先不说自动步枪的造枪更高昂,单单子弹方面就会拖垮本不富裕的八路军财政。而且在自动步枪的使用上,何正道相信对普通士兵而言,有些要求太高了。

    前世带过新兵的何正道,很清楚对于一些新兵而言,自动步枪除非调整到单发模式。不然,他们很难掌握点射的技能,尤其在战场这种令人高度紧张的情况下。

    那怕后期何正道会让兵工厂研制一些自动步枪,这些枪也仅限于军刀跟全军的侦察警卫部队使用。基层部队的话,何正道觉得有冲锋枪其实已经差不多了。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何正道否决了兵工厂原本想仿制莫幸纳甘的建议,直接上马后世被做为礼宾枪使用的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十发弹容,很适合基层部队使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