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无双战将-第3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前来迎接的朱老总,同为上将的何应钦笑着道:“玉阶兄,真没想到,还要劳烦你亲自过来。看来这一次,我给你们添了不少麻烦啊!”

    ‘何部长太客气了!你可是我们两军合作之后,首位到访的上将呢!随便派个将领迎接,只怕传出去,又会有人说我们失礼了。只不过,我们条件简陋,还请何部长别介意!’

    ‘无妨!这一次过来,确实是我们给你们添麻烦了。说起来,一年多前我到过这里一次。一年之后再来,我发现这里的变化蛮大的,看来贵军在治理地方上还是有建树啊!’

    一年多前何应钦为了迎接因西安事变而扣押的老蒋,也曾带领部队兵临潼关之外。后面跟张学良还有杨虎城谈妥之后,他也曾进入过潼关,却也没能待多久。

    面对何应钦略有深意的话,朱老总却很洒脱的道:“地方上的事,那是地方上的人负责。我就是个武夫,除了懂点领兵打仗,这地方上的事情我知晓的并不多。

    眼下这世道,别说我们这潼关一地,整个国家都在发生着大变,我们这座小城有点变化也很正常。更何况,这段铁路在这里,对我们作用还是蛮大的。”

    做为陕西一个重要的兵家必争之地,潼关这里也有火车站。虽说这条铁路,目前往外的很长一段都被炸毁了。但西安境内的这一条,八路军依旧保护了下来。

    虽然目前这条铁路,尚未修建到甘肃兰州境内。从潼关到宝鸡这一段的铁路,还是给附近周边各城的运输,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些进入陕西的物资,也大多都会运抵潼关之后,再陆续的运送到西安以及其它各城。而陕西不少物资,同样会从潼关这里运到其它地方去。

    这样一来,这条属于八路军控制的小铁路,目前反倒运行的很红火。不少从山西招聘来的铁路职工,在这条小铁路上还是找到了工作,依旧做着铁路职工的事情。

    为了避免让这支中央军的代表团,看到太多的事情。此次朱老总亲自来潼关迎接,同样也是乘座火车。这样的话,既能做到一定程度保密,又不用舟车劳顿。

    如果步行的话,从潼关抵达西安还是需要走上一天左右的时间。若是乘座火车的话,几个小时便能抵达。对于这样的安排,何应钦自然不好说什么。

    坐在火车上,何应钦也很感叹般道:“看来这条铁路,你们保护的很好嘛!”

    ‘我们没办法控制的,那只能将其炸毁,总不能让小鬼子利用我们的铁路运兵运东西。现在这段铁路,我们其实也费了不少心思保护,小鬼子偶尔也会派空军进行轰炸。

    也正是考虑到小鬼子的飞机,我们又没什么防空武器,只能在傍晚时分开车。这样的话,也能确保这趟火车的安全。平时小鬼子的飞机出现,我们铁路一样停止运行。’

    就在朱老总简单介绍了一下,目前八路军对陇海铁路潼关至宝鸡段的事情,简单的做了一些说明时。何应钦却突然问出一个,国民政府那边同样很关心的问题。

    ‘玉阶兄,我听说你们目前正在修铁路,打算将这条铁路一直修复至兰州吗?’

    对于这样的询问,朱老总笑着道:“看来何部长,很关心我们陕西的军政建设嘛!这条铁路,本身终点就是修到兰州那边的,我们目前也确实有这个想法。

    之前我们从其它地方拆到不少铁轨,想试着继续修通这条铁路。只是何部长应该知道,这条铁路从宝鸡到天水这一段,洋鬼子的专家都觉得很难修通。

    路况非常差不说,最重要就是修桥或者挖山洞,我们的技术水平都不够。除此之外,资金方面我们筹备了一批,但想要修通这条铁路,只怕是个无底洞。

    目前我们抽了一批人在进行勘探,希望能选一条相对好修的新线路。如果勘探的结果不容乐观,或许这段还未修通的铁路,我们也只能暂时放弃。

    若是能修通这条铁路,对于我们还是有帮助的。事实上,若是能修通潼关至兰州这条铁路,对于我们都是有好处的。只不过,资金跟技术上都有困难啊!”

    修铁路这样的事情,虽说在民国已经不是很新鲜。但对于整天哭穷的八路军而言,无疑是一项大工程。毕竟,想修建一条铁路,所需花费的资金自然不再少数。

    可目前甘肃的天水地区,同样也是八路军所控制。如果能打通西安至天水地区的铁路运输线,对于八路军而言还是非常重要的。

    但要说对中央军一点好处没有,自然也是不可能的。至少中央军跟甘肃方面运输一些物资的话,也会显得更方便许多,不用什么都通过陆路运输了。

    见朱老总没否认修铁路的事情,何应钦想了想这个其实也很正常。这么大的事情,想瞒住中央军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甚至中央军,还有不少人希望八路军去修。

    至少在有些人看来,八路军若是把资金用到修铁路的事情上,那么他们投入部队扩张的钱就少了。毕竟,想修一段铁路,需要花费的资金同样不是小数目呢!

    那怕现如今,八路军从其它地方,拆了不少整条的铁轨运到陕西来。但国民政府同样知道,宝鸡至天水这一段的铁路,因为地理的限制修建难度非常大。

    这样一来,想修建这一段所需要投入的资金,比其它地方自然就更多了!

    ‘是啊!若是能修通这条铁路,对于我们两方还是有帮助的。只是将来若是修通这条铁路,我们要运输什么东西的话,还希望贵军方面能多提供一些帮助啊!’

    ‘只要是有利于抗战的事情,我们义不容辞!’

    实际上,国民政府也想过要派人接管这条铁路。可对于八路军而言,这样的事情自然不会同意。眼下铁路在八路军的控制区,让国民政府派人管理又算怎么回事呢?

    至于将来铁路修通,中央军想要往甘肃方面派遣部队,同样需要征得八路军的同意才行。至少目前的甘肃,对于八路军而言,同样只差对其展开进攻了。

    甘肃与四川接壤的地区,基本上都属于八路军的根据地。而驻守甘肃方面的中央军跟地方军,同样不敢轻易跟八路军起冲突,反倒全力投入防御的事情上。

    至于宁夏的马家军跟青海的马家军,那怕他们都有势力渗透进甘肃。但实际上,如今甘肃的整体形容,对于中央军而言都非常不利,他们的话语权也是最小的。

    除了两马之外,八路军已经控制了将近半个甘肃地区。只不过,对于甘肃这样的贫瘠之地,中央军也不是很重视,却希望一直保留他们的话语权。

    若是将来形容有变的话,剩下那些八路军没有控制的地区,将成为两马与八路军互相争夺的地方。这样一来,八路军跟两马交恶也就成了必然。

    关于这种算计,八路军方面同样知道。只是现如今,八路军也不想把关系搞僵。只要两马跟驻扎甘肃的中央军不挑衅,八路军同样守在自己的地盘上埋头发展。

    毕竟,全面抗战开启之后,任何掀起内战的事情,都会受到全民谴责的。这一点八路军知道,两马又何尝不知呢?(未完待续。)

第四五三章 招待与哭穷(四更求月票!)() 
陪同何应钦进入陕西的代表团成员,大多都是军方的代表。~,除了何应钦的贴身卫士之外,还有几家报社的记者。当然,这些报纸都是替中央军摇旗呐喊的报纸。

    看着此次八路军用来迎接他们的火车,不少前来做访问的记者,都觉得有些意外。那怕他们也没想到,八路军现在竟然连火车都有了。

    虽说民国之后乘座火车出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可抗战爆发之后,华夏境内修建的铁路,大多都被日军所控制。想乘座火车出行,也变得很不容易了。

    傍晚的时分上车,抵达西安火车站的时候,整个火车站已经处于戒严的状态。看着站立在火车站台的八路军,不少记者同样忍不住举起相机进行拍照。

    从火车上下来的何应钦,看着八路军的副总指挥跟参谋长都到站台迎接,同样显得有些意外。毕竟,在没来的时候,何应钦觉得八路军不冷落他,已经很不错了。

    至少何应钦相信,以八路军的情报能力,不难知道问八路军索要日军战俘,就出自他的建议。眼下老蒋派他过来谈判,八路军对他还不恨之入骨。

    可眼下的情形,怎么看都不像是冷落他的样子。反倒让何应钦觉得,八路军给他这位军政部长很高的迎接待遇,让他都觉得看上去似乎有点不真实。

    同彭老总还有左全握手之后,左全也笑着道:“何部长,我们在城里已经给你们安排了住所。另外诸位代表团的同志,一路舟车劳顿,等下还请一起用个便饭。”

    ‘劳烦左将军了!’

    在站台简单闲聊几句之后,从重庆赶来的国民代表团一行,在总部警卫团的护送下,很顺利的入驻了八路军提前替他们准备好的招待所。

    看着安排的房间还有准备好的晚宴,何应钦跟代表团一行都觉得很满意。而做为地主的朱老总,同样笑着道:“诸位,我们八路军条件有限,没准备什么太多的好东西。

    这些饭菜,都是比较常见的家常菜,我让厨房的人多弄了几个,大家晚上就将就吃一顿。没什么大鱼大肉,但这样的宴请标准,已经是我们最高规格的了!”

    同样简单洗漱的代表团一行,看着每桌摆满的八菜一汤,其余八个菜还是三荤五素,确实称不上什么丰盛的宴请。但对于肚子有点饿的代表团众人,还是觉得很满意。

    只是听到朱老总说,这个已经是他们最高规格的招待宴席,不少人都觉得有些意外。毕竟,这样的宴席放到国民政府宴请人的时候,就会显得太过寒酸了。

    反观何应钦则笑着道:“玉阶兄,让你们破费了!”

    ‘破费谈不上!这些猪肉、鸡肉,都是我们部队自己养的,这些鱼也是让人从河里捞的。只不过,平时这些东西我们也舍不得吃,大多只有部队会餐或加餐的时候吃。

    我们的军费有限,能让部队的官兵吃饱,我们就很高兴了。至于想吃好的话,只怕是没办法做到了。没办法,我们也只能自立更生,养的东西偶尔打打牙祭了。’

    事实上,朱老总的话倒也没忽悠。但目前部队所用的肉食,大多都是部队养的,倒也是实话。只不过,养这些东西的部队,实际上就是何正道创办的军垦农场。

    到榆林视察过的朱老总,看到这些由伤残士兵管理的军垦农场,做到自给自足之外,还能给部队后勤减轻不少压力,甚至还能创造不少收入便动心了。

    派遣专人到榆林军垦农场学习之后,很快在西安等地找了一些地方,建立起军垦农场。一些在前线作战负伤退役的官兵,大多都被安置在军垦农场。

    虽然军垦农场,平时更多做的是农事。但对于这些伤兵而言,他们依旧有枪依旧穿军装。甚至平时,还会组织出操等训练。对于这些伤兵而言,他们依旧觉得在部队。

    甚至为了让这些退役的伤残军人,安心的在军垦农场做事,部队也专门组织人,替一些年龄大的伤残老兵娶媳妇。这样一来,伤残士兵对部队无疑更加忠诚。

    相反的,对于八路军而言,这些伤残士兵有了好的安置,也减轻了部队的压力。甚至随着这些军垦农场不断建立完善起来,八路军的后勤压力也减轻了许多。

    以往都需要地方政府供应粮食物资的他们,如今有了军垦农场,部队官兵的生活条件无疑改善了许多。而军垦农场的存在,让很多官兵都少了许多后顾之忧。

    对于很多当兵的年青人而言,他们不怕死。毕竟,死了之后一了白了,部队也会给他们的家属发放一笔抚恤金。可残了的话,则有可能拖累家人。

    现在有了军垦农场,那怕他们在战场上负伤致残,依旧能在军垦农场找到养活自己,甚至于补贴家人的事情做。甚至现如今,很多官兵都有些羡慕军垦农场那些伤残老兵。

    只是朱老总这番话,落到何应钦等人的耳中,却多少有些意外的道:“朱总司令,你们的部队还养猪养鸡吗?”

    ‘是啊!这听上去可能有点丢人,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们八路军是穷出了名的,平时战场缴获的那点物资跟钱,大多都不够花。想改善部队伙食,没钱可不行!

    没办法,那就只能安排一些不适宜上战场的士兵,专门养养猪喂喂鸡。革命分工不同,也没什么好奇怪的。这样的话,我们也能减少一点军费上的开支嘛!’

    用来打仗的部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