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无双战将-第3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在河南境内活动的情报部门发回的消息,出席新六十七军成立的毛太祖跟朱老总,同样觉得难以置信。他们很清楚,黄河决堤意味着什么。

    消息属实吗?

    决堤的情况已经被证实!只是具体因何原因决的堤,目前还未查明。不过,根据我们在河南境内的情报人员反馈的消息,在决堤之时确有小鬼子的轰炸机出现。

    最近日军的第十四师团,一直在猛烈驻防那里的中央军部队。他们在华北的轰炸机,也不时的会配合部队进攻。现在黄河决口,据说第十四师团也损失惨重。

    同样在一旁的何正道,听到这个消息依旧难以平静的道:“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何在土肥原师团进攻前,中央军会撤出他们在开封等地驻守的部队了。”

    此话一出,朱老总眼神一凌的道:“小何,你的意思是?”

    总司令,希望是我多心了!不过,从中央军发出的通电中,我们那怕知道真相,只怕也不能说出来。这个时候,若是让百姓知道真相,后果会是什么样子呢?

    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此次的黄河决堤事件,依旧是中央军为阻击日军而自导自演的一场悲剧。可何正道多少觉得,这事跟中央军只怕脱不了关系。

    但最重要的,他现在总算明白,为何前世花园口决堤事件,一直都被密而不宣。现在想了想,若是当时八路军将事实真相公开,虽然能打击中央军。

    可最终得利的,依旧只会是小鬼子。以水代兵,看上去很无奈,可伤害的却是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自此之后,黄泛区的百姓也可谓灾难连连。

    听着何正道带有一丝愤怒说出的话,毛太祖也明白何正道话中的意思。如果因黄河决堤的百姓知道,这是抗战部队做的事情,他们将会多么的伤心跟痛恨抗战部队。

    半响过后毛太祖才道:“我们这个民族,还真是多灾多难啊!”

    对于这样的感叹,何正道也不好说什么,却还是道:“主席,我们现在能做的事情,就是尽最大能力解救这些难民。大水之后必有大灾,此事必须慎重对待。

    虽然我们现在的能力,不能挽救所有灾区的百姓。但我还是希望,我们能伸出援手,多救援一些灾区的百姓。我们根据地,还有不少地方能够安置百姓。

    除此之外,徐老总的117师,也必须小心黄河水泛澜给他们带去的影响。水火无情,中央军早有准备,撤离黄泛区的部队。而我们的部队,也必须尽快撤出来。

    有条件的话,让117师协助灾民转移工作。另外联络一下阎西山,希望晋绥军能开一个口子,让灾民从新乡等地进入我们的根据地。粮食方面,我们必须筹集一批才行。”

    这话说出这话,朱老总很快道:“小何这个建议很有必要!此次黄河决堤改道,相信短时间中央军是不可能封堵住缺口,下游百姓的生命财产都将受到威胁。

    如果这事真是中央军做的,在救灾方面只怕他们也不太可能接收太多受灾的百姓。眼下我们虽然条件不太好,但这两年储备的粮食也不少,应该能救助一批百姓。”

    可以!关于救灾的事情,老总负责军队方面的,我会责成后勤方面筹措粮食,另外跟晋绥军方面联络。还有,趁此机会让127师派遣一团主力进驻新乡。

    若是土肥原的师团损失惨重,命令董镇堂跟徐项前,一定要想尽办法围剿这支日军。在打击日军的时候,部队全力营救灾区的百姓。尽我们能力,能救多少算多少吧!

    因为这件突发的事情,毛太祖跟朱老总只能提前离开榆林。对于新六十七军成立的事情,两人也就宣布了一下任命,后续的事情全部交由何正道自行处理。

    送走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开的两人,何正道召集新六十七军的党委成员,以及边区政委的负责人,召开了一次紧急的会议,商量关于组建部队的工作。

    当然,其中同样很重要的,便是筹措一批粮食运往距离灾民比较近韩城地区。那里也将是救助灾民的最前线,通过那边源源不断接受逃难而来的灾民。

    关于部队扩编的事情,接下来由我跟参谋长全力负责。政委跟罗主任,只怕要抽出一点精力,组织一下粮食筹备,以及接受灾民的工作。

    在这件事情上,胜军到时也留在榆林,负责一下相关的工作。如果到时中央接收的灾民有分配到我们这里的,一律优先安置到绥远那些有开垦条件的地方。

    至于部队扩编的事情,由我跟罗参谋长,接下来从根据地各守备部队中生产筛选。全纵队团级以上守备部队,都将参与接下来的军中大比武,优秀者补充进三个步兵师。

    现在这个时间,刚刚好是我们根据地抢收小麦的时节,各边区政府的工作,就是做好收粮储备的事情。不光是小麦,其实能吃的粗粮,有多少收多少。

    告诉各守备部队,粮食从此刻开始,做为专项物资禁止私人收购跟销售,一律做为军管物资严格限制。这年头,手中有粮心中才能不慌。

    听着何正道的话,边区政委的负责人,略显惊讶的道:“何司令,收粮的工作,我们可以负责跟去做工作。但资金方面,我们可能有一定的难处。

    单单榆林地区的小麦产量,今年只怕比去年还要高不少。百姓除了上交一定的税粮外,多出来的粮食,如果没有资金收购的话,他们未必肯卖给我们。”

    尽管边区政府收的税收不多,但对于很多分放给百姓的田地,自然也要收取一定的公粮。而这两年,各守备部队也做了不少的工作,让百姓在种粮方面也获得不少的便利。

    其中由何正道发动的水窖行动,便让不少百姓获得了便利。而一些水利工程的开建,同样让老百姓原本贫瘠的土地,在产量上也获得不少的提升。

    只是老百姓对于收粮打白条,多少还是有点不情愿的。在他们看来,如果政府不能给钱收粮的话,他们更喜欢将粮食卖给粮贩,那样也能赚的不少钱。

    眼下何正道将粮食做为军用物资进行专管,便意识着在榆林从事粮食买卖的商人,将无法从榆林收到一粒粮食。而何正道这样做,其实也是有一定准备的。

    首先粮食在这个年代,确实堪称救命的东西。除此之外,黄河决堤过后的河南,还将迎来真正的天灾。很多河南人,在未来的几年里也将为了活命而逃荒。

    若是能多储备一些粮食的话,或许能多救助一些灾民。有了人口的话,相信对于榆林以及绥远两地的民生,也将起到不小的作用。

    资金的话,到时我会跟中央申请一批。在粮食收购价格上,也不能让百姓太吃亏。对于军管期间的粮食私下买卖,都必须多进行一些宣传。

    在根据地从事粮食经营的商户,我们应该多鼓励他们从其它的地方收粮。至于我们这里,只怕短时间他们都将无粮可收。未来几年内,我们的粮食只怕都只能自产自销了!

    有了何正道这句话,边区负责人同样知道,灾年之中如果政府不能掌控粮食渠道,很有可能造成社会秩序的大混乱。这种情况下,粮食专管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未完待续。

第四七五章 着想与未来!() 
(ps: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听说很有效哦!)

    尽管对于新六十七军,有可能会被派往武汉参战会战是出于猜测。((可何正道在经过一番思考后,同样觉得那怕想进攻东北,也有必要再忍耐一段时间。

    做为抗日战争的转折点,武汉会战尽管还是以失败告终。可也就是这次会战结束之后,日军对于短时间解决华夏抗战部队的幻想,也被彻底的打破。

    在后世很多人看来,武汉会战结束之后,四处点燃战火的侵华日军,看似占领了很多重要城市。可实际上,他们也开始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保守。

    也正是这次的大会战,让不少日军看到,在他们已经占领的后方,大批的抗日武装成长起来,大片的国土其实又被抗战部队收复。

    用后世一句话来形容,或许可以说日军这个时候,真正感觉到‘步子迈太大,扯着蛋了’。

    如果中央军真要调八路军南下参加武汉会战,那么八路军方面也能趁机提一些条件。至少借助这个机会,将部队扩展到湖北地区,还是非常有可能的。

    若是能在湖北扎稳脚根,未来便能跟在赣豫皖活动的游击队联成一片。这也算是,将一根钉子扎进了中央军的固有地盘,甚至能跟新四军相互呼应。

    正是考虑到这些因素,何正道觉得将战略重心放到准备武汉会战的事情上,还是可以的。至少从目前的情况看,八路军收复华北的时机尚不成熟。

    连华北都没收复,就去考虑收复东北的事情,何正道也觉得有些太过异想天开了。这个时候,想来八路军还是需要低调展,潜心修炼‘内功’才行。

    随着黄河决堤改道,原本岌岌可危的郑州突然变得安全了起来。之前收缩防守的中央军,也开始在老蒋的命令下,沿着奔腾的黄河水对土肥原师团实施围剿。

    伴随中央军通电表示,黄河决堤是因为日军的轰炸所造成,自然激起了全民的愤慨。黄河水患,本身就是历代王朝都为之头疼的事情。

    而这一次,在中央军的宣传之下,小鬼子为了打击中央军所实施的狂轰烂炸策略,最终炸开了花园口附近的黄河堤坝,导致黄河水瞬间转向冲刷着下流的百姓田园住所。

    面对,同样在调查此事原因的八路军方面,还是第一时间出了谴责日军暴行的通电。同时宣布,将竭尽全力救助受灾的难民。

    至于日军方面,面对这样的指责自然不会承认。只可惜,这件事情在真相没有被公开之前,日军必须为此次炸开黄河堤坝的事情而负责了。

    在八路军方面开始为救助灾民而忙碌之时,原本想攻陷郑州威逼武汉的日军,最终不得不暂时放弃这一计划。可以说,至此徐州会战也可宣布正式结束了。

    同样需要时间休整的日军,也开始为武汉会战而排兵布阵。而这个时候,陪同罗锐青视察根据地守备部队,检查各守备部队比武情况的何正道,却觉得应该早做布置。

    回到榆林之后,召集政委萧进光跟政治主任罗农桓开了一个临时军事会议道:“鉴于目前徐州会战已经结束,日军跟中央军也开始在武汉排兵布阵。

    从目前我们所知日军兵力调动,我们大致可以推测出,日军将采取进攻合围的战术逼进武汉。这意味着,武汉会战不光会在湖北打响,江西、河南、安徽都将沦为战区。

    如果到时中央军,真的打算调我们参加武汉会战,那我们最有可能进入的战区,应该是湖北战区。做为保卫武汉的部队,参与到这场大会战之中。

    在视察部队的时候,我跟参谋长也进行过讨论,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派遣一支精锐的小部队提前进入湖北境内。那怕中央军有可能不调我们过去,也有派些眼线过去。”

    做为华中重要的军事重镇,武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日军占据了武汉,也将对暂避西南的重庆政府形成有效的封堵。甚至有条件的话,日军会伺机攻掠西南。

    只不过,川蜀之地易守难攻的地形,也将对日军的大进攻造成重大的困扰。可以说,日军想要攻进重庆的话,付出的代价或许会乎他们的想象。

    这种情况下,拿下武汉打开重庆的南大门,对日军也显得非常重要。那怕不能攻进重庆,也将令日军的进攻战线推进至国府的眼皮下,对其形成有效的震慑。

    听着何正道说出的话,萧进光适时的道:“这个时候,只怕湖北境内集结了中央军的大批部队。如果我们派遣部队过去的话,被他们知道的话会不会有麻烦?”

    对于这样的担心,何正道笑着道:“有这种可能!所以,我打算派遣精锐的小分队过去。除了派遣一个军刀特战分队外,再从侦察旅抽调一些部队过去。

    这些部队过去之后,除了能够替大部队了解战场形势之外,还能提前侦察中央军跟日军的进攻及其布防情况。有这样的小分队在里面,对于前线的情况我们也能早有准备。

    那怕最终我的推测失误,中央军不调我们过去参与会战。政委也应该知道,了解那里的战场形势,对于我们而言也是非常有利的。更何况,游击战本身就是我们的强项。”

    面对何正道的解释,政治主任罗农桓思索一会便道:“军长,派遣小分队过去,确实有利于我们提前掌握战场的形势。但部队的后勤怎么办?那里可不是敌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