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璜台志-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淳亲王听完,略一思量,也觉得有理,终是压下了怒气,挥手让李忠退出去,扫了众人一眼,目光落在洛氏身上,冷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夏妃长出了一口气,看见洛氏一脸的惶恐,略带快意的说道:“这楼儿马上就要落冠了,怎还如此不懂事,累的洛姐姐操心。”

    萱妃冷哼一声:“什么不懂事,年轻人为了意中人难免争强好胜,往日里就是杀人放火也不见得要发这么大脾气,今日不过是当街争斗而已,于家公子是什么东西卓城谁人不知,哼,怕是担心太师府兴师问罪吧,堂堂淳亲王府竟也要仰着别人的鼻息行事。”

    “萱姐姐,小点声。”兰妃劝道。

    洛氏感激的看了一眼萱妃,道:“等楼儿回来了,还要请各位妹妹好好帮我开导劝劝楼儿,以后万不能再这样,下次要再发生这样的事,真不知道王爷会怎样责罚楼儿了。”说完哽咽起来。

    萱妃一听见哭哭啼啼就烦,起身出屋,剩下兰妃和夏妃劝着洛氏莫要担心,等李落回来了好好说说。

    长明宫,亥时。

    李落正和万隆帝下着棋,宫女内侍都退了出去,只有萧百死站在下面,映出一道长长的身影,烛光一动,影子也跟着扭动一下,显得格外的诡异。

    万隆帝长长的叹了一声道:“楼儿,你的棋艺是比伯父高出好多,只守不攻,朕的棋子寸步难行,如果是在战场,恐怕朕的子都被你吃了。”

    李落笑道:“伯父,楼儿没有赢啊。”

    “哈哈,好一个不赢,却比赢更难。”万隆帝将棋子一推,“不下了。”

    李落伸伸腰,将棋子分开放入了棋篓中。承德皇帝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说道:“今日晚些时候你父王差人来宫里寻你,被朕拦了出去。”

    李落捡棋子的手微微一顿,没有说话,承德皇帝自顾自的接着说道:“今日你的这巴掌打得好,太师最近是越来越放肆了,哼,这天下还是朕的天下,有朕护着你,倒要看看他于乘云能奈你何?”

    李落抬头,看着万隆帝,没有说话,万隆帝问道:“这于秀轩没有伤到楼儿吧?若不然,朕便下旨将凌家姑娘赐婚与你。”

    李落摇摇头,说道:“于秀轩只是说三个月内,我会跪着求他。”

    “不知死活,莫以为自己是皇帝么?”万隆帝怒极反笑,看到李落和萧百死都没有应声,李承德双目寒芒乍现,嚯地一声站起身来,来回踱了几步,问道:“如何?”

    “枢密院,都卫统领,官山营,冢宰府的钱粮。”李落淡淡回道。

    烛光微微晃动几下,殿中阴影与烛光照处交相呼应,犬牙交错,萧百死突然觉得一缕冷气渗进了自己背脊之中,一时冷的连血都凝住了。

第三十一章 卓城暗流() 
淳亲王本以为李落最多不过一两日就该回府了,不想连着过了三天,李落还是不见踪影,到宫中打听,这李落已不在万寿宫,更甚者竟然连太后也不知道李落的行踪,唯一知道李落下落的万隆帝这几日和宫中几个新入宫的嫔妃夜夜欢歌,通宵达旦,已是数日不曾上朝,淳亲王只好悻悻作罢,暗自气闷。

    这日晚膳,淳亲王阴沉着脸一言不发,谁也不敢触他的霉头,一时气氛颇为压抑。正在众人用饭之际,管家李忠匆匆走了进来,一礼道:“王爷,宫中急信。”说完向几位王妃微微躬身。

    淳亲王双眉一挑,起身道:“去书房。”说罢便离开了采雅轩,留下众人议论纷纷。洛氏六神无主的看了一眼兰妃,说道:“兰妹妹。”

    兰妃微微一笑,道:“洛姐姐,放心吧,不会是楼儿,若是楼儿,李管家怎也要向你说一声。”

    “哦,万一要是楼儿闯了大祸可怎么办?”

    “洛姐姐,切莫慌乱,一会我去书房看看。”兰妃止住洛氏,宽解道。

    淳亲王书房。

    “你说什么?”淳亲王倒吸了一口凉气。

    “王爷,皇上刚刚连下三旨,封皇城朱雀大街上的两个侧门,仅留正门;由七皇子玄慈任都卫统领一职;官山营即日集结,七日后午时在定天台兴师,增兵西府。”李忠将方才所述之言又再说了一遍。

    “皇兄这是什么意思?为何之前朝中没有半点风声?”淳亲王沉吟道。

    李忠低着头回道:“王爷,皇上俱是先传令谕,之后才下得圣旨,这会宫门已经封上了。”

    “可有李落的消息?”

    “回王爷,没有,宫里的消息谁都没有见过小王爷。”

    淳亲王略觉诧异,不过很快便放在脑后,琢磨起万隆帝的三道圣旨,皱眉问道:“除此外,可还有其他的异常之事?”

    李忠想了想,回到:“王爷,皇上下旨之前应该没有和任何人商量,就是太师府也不知道,刚才从太师府传来消息,太师极是吃惊,已经遣人入宫打探了。”

    “皇兄到底想做什么?”淳亲王皱紧了眉头。

    正在这时下人来报,兰妃求见。淳亲王眼前一亮,说道:“请她进来。”

    兰妃走入书房,见淳亲王和李忠一脸凝重,心中一惊,问道:“王爷,可是出了什么事?”

    淳亲王嗯了一声,看着兰妃说道:“洛妃让你来的吧?”

    兰妃脸色微微一红,回道:“洛姐姐担心怕是楼儿在宫中闯祸,特让我来看看。”

    “妇人之见,”淳亲王冷哼一声,转而和声对兰妃说道:“知你性子,向来不会对朝廷之事感兴趣,楼儿没事,不过。”淳亲王见兰妃面露欣喜,便拉长了声音说道。

    兰妃微微一愣,面露古怪,抿嘴笑道:“若有别的事情,王爷不妨说出来,不要憋在心里,说不定妾身还能帮王爷一二,不过王爷可不能再生楼儿的气了。”

    淳亲王尴尬一笑道:“今日还真有些事想请露微帮我指点指点。”说完正了正颜,沉声说道:“皇上今日下旨封了朱雀街上的两个侧门,并让七皇子玄慈任都卫统领一职,还要增兵西府。”

    兰妃惊咦一声,皱起了眉头,说道:“皇上好大的动静。”

    “不错,皇兄向来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谁也不想今日连下三旨,而且事前谁都不曾知悉,皇后恐也被蒙在鼓里。”

    “增兵西府?兵从何来?”兰妃追问道。

    “官山营。”淳亲王回道。

    “官山营。”兰妃喃喃念道,“这官山营的将领是谁?”

    “官山营是为保护王城所设的一支军队,人数约在万余左右,历来都是由皇亲国戚任统领一职,如今的统领正是牧王李承文。本王与他见面的次数颇多,但交情不深,不过牧王向来一直是太后的心腹。”说完淳亲王浑身一震,道:“露微,你是说皇兄不是要增兵西府,而是要增兵卓城?”

    兰妃苦笑一声道:“按王爷所说,这官山营该不是去西府,那只能是卓城了。”

    淳亲王深吸一口气,骇然说道:“皇兄是要平乱!”

    正在众人惊骇莫名之时,突然一个虎卫急急赶了过来,说有要事禀报,传进屋后虎卫看见兰妃也在,一时愣住,不知该说不该说。李忠低喝一声道:“快说。”

    虎卫忙道:“启禀王爷、王妃,刚才从卓城府尹和都卫所传来消息,司徒吕大人昨夜落水,淹死在沉香河中,都卫所和府尹大人正在调查落水原因,初断应为失足所致。皇上已下旨厚葬,并命宗伯杨大人暂代枢密院参知。”

    “什么!?”书房内几人都是面面相觑,都能看见对方眼中的惊骇之色。

    “好了,你退下吧,有其他消息,随时来报。”淳亲王向虎卫说道,“记住,不许外传,若有泄漏,以泄露军机论罪。”

    “是,末将得令。”虎卫拱手向淳亲王行军礼,退了出去。

    淳亲王转对李忠说道:“李忠。”

    “小人在。”

    “你命人在卓城四处打探,再令虎卫严加警戒,凤舞营将士调入府中,记住,定要内紧外松。另传前院赵先生,就说本王有要事相商。”

    “遵命,小人这就去办。”说完李忠匆匆走出了书房,剩下淳亲王和兰妃。

    淳亲王长叹一声道:“皇兄走了一招险棋啊,万一平乱不成,这卓城可就大乱了。”

    “王爷,依我看,皇上这次恐怕不是平乱,而是逼乱。”兰妃已是平静下来,缓缓说道。

    “什么?逼乱?露微,此语何意?”淳亲王惊道。

    兰妃面露复杂的说道:“若是平乱,当是越快越好,不会像这般大张旗鼓,王爷是当局者迷,如今卓城表面上还没有乱臣贼子,所以皇上若要平乱,则定要先逼乱,之后才能平乱。”

    “不错,微儿说的有理。虽说太师野心朝中无人不知,可是现在毕竟还是我大甘重臣,没有什么明目张胆的叛逆行止,可是如果皇兄逼乱不成,这要怎办才好?”

    兰妃听得淳亲王唤她微儿,略微不喜,皱皱眉头道:“若如此,皇上自能随便找个什么理由乘势削减宗府的势力,到时兵临城下,谁还敢有异动。只是唯一让我担心的是,到底是谁在为皇上谋划?”

    看着淳亲王也陷入思索,兰妃眼前突然闪出李落的身影,吓了一跳,兰妃忙摇摇头,将这个念头压了下去。

    太师府。

    机密室的地上一地的瓷器碎片,于乘云面沉似水,冷冷问道:“李承德想做什么?”

    屋内站着先前的老者,还是身着一袭麻衣,另有一位四十余岁的中年人,虎背熊腰,方面大耳,颇具威严。

    这时中年人回道:“于太师,卑职以为皇上此举意图敲山震虎,以卑职看,皇上不过是做做样子,压一压王城中的一些流言罢了。”

    “如果不是这样又该如何?”

    “这,如果不是这样,卑职以为,咱们须先下手为强。”中年人稍稍一顿,眼中闪过狠色,一字一字的咬牙说出。

    于乘云一呆,道:“时间太过仓促了。”

    “太师,”麻衣老者动了动,似乎刚睡醒般慢慢说道:“皇上这三旨一下,我们便没有退路了,若只是皇上想显显自己的威严,那倒不用担心,不过依着传旨的内容和城内迹象,这次皇上定是在图谋大事,而且我们没有其他的选择,如果官山营进了卓城,我们就如刀俎之鱼,生死尽在他人之手,属下以为,逼宫之事不能再拖,当断不断,其扰自乱。”

    “只是这万隆帝怎么能想出这一手来,让我们如此措手不及。”中年人沉吟道。

    “定是有人在背后为皇上出谋划策,卓城毕竟是王权集中之地,李承德自可用皇帝的身份发号施令,若我们稍有异动,转即就会被扣上叛贼的罪名。”麻衣老者眉角一动,说道。

    “可是李承烨在背后操纵?”于乘云低沉着脸问道。

    “照目前的情形看,应该不是,李承烨也是在王府之中才得到这个消息,之前没有收到半点风声。听到消息后李承烨马上加紧了王府的护卫,并命人在王城中四处打探,这淳亲王府一直在我们的监视之下,在皇上下旨前并没有异动。若属下所料不差,为皇上出谋划策之人应是在皇宫之中。”麻衣老者摇了摇头,回道。

    “宫中?”于乘云皱了皱眉,问道:“宫中可有什么消息?”

    “没有,”麻衣老者回道,“自万隆帝下旨封宫门,这皇宫中的戒备明显严了许多,目前进出都已经隔离,消息很难送出,不过万隆帝定然没有想到。”说到此处,麻衣老者猛的住口,闭上眼睛,不再言语。

第三十二章 太师谋反() 
太师府。

    机密室的地上一地的瓷器碎片,于乘云面沉似水,冷冷问道:“李承德想做什么?”

    屋内站着先前的老者,还是身着一袭麻衣,另有一位四十余岁的中年人,虎背熊腰,方面大耳,颇具威严。

    这时中年人回道:“于太师,卑职以为皇上此举意图敲山震虎,以卑职看,皇上不过是做做样子,压一压王城中的一些流言罢了。”

    “如果不是这样又该如何?”

    “这,如果不是这样,卑职以为,咱们须先下手为强。”中年人稍稍一顿,眼中闪过狠色,一字一字的咬牙说出。

    于乘云一呆,道:“时间太过仓促了。”

    “太师,”麻衣老者动了动,似乎刚睡醒般慢慢说道:“皇上这三旨一下,我们便没有退路了,若只是皇上想显显自己的威严,那倒不用担心,不过依着传旨的内容和城内迹象,这次皇上定是在图谋大事,而且我们没有其他的选择,如果官山营进了卓城,我们就如刀俎之鱼,生死尽在他人之手,属下以为,逼宫之事不能再拖,当断不断,其扰自乱。”

    “只是这万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