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璜台志-第3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服颐妃外再没有其他出路。

    如今卓城局势不明,瑜贤妃在后宫中与云妃联手遏制皇后权势,在外顾怜影率顾家暗中牵制三皇子,不过也不敢太过张扬,倘若真是封了李玄旭为太子,也好留下几分回旋的余地。

    七皇子英王李玄慈醉心行伍,素有才名。

    不算李落,在诸位皇子中独树一帜,很少参与朝中争势,如此一来反倒很有人望,朝中不少重臣虽说与其他几位皇子过从甚密,但对英王李玄慈都很是敬重。

    无心插柳之下一众皇子中反而是李玄慈名望最高,平日里也甚得万隆帝宠爱。

    李玄慈处世很有分寸,少有生事,勤于研习兵武,曾几何时,得太保李承烨、牧王李承文等一众武将推许,崭露头角,有几分与李落分庭抗争之意。

    禁军悍将霍裁乱,卓城中的后起之秀,诸如太傅义子凌孤眠都与英王相交莫逆,称得上是卓城中的新气象。

    让李落始料未及的是十皇子晋王李玄悯,随着年岁渐长,渐渐懂事起来,一举一动颇有大家之风。

    礼贤下士,从行事做法中仿佛还能看见李落的几分身影,不以出身名望论英雄,麾下有一帮年轻的寒门才子。

    只是初入权利中央,人微言轻,眼下还没有什么起色,不过假以时日不可限量。

    眼前所见都是明面的势力交错,只是这些人又有多少是真心实意,又或者是别有用心,就算几位皇子自己怕也拿不准,倾轧异己的同时还要防着自己人。

    不过朝中历来对结党觊觎皇位的事深恶痛绝,三公尚算中正,虽有纷争,但也是在权势规矩之中,不曾有越轨的事发生。

    李落捏了捏眉头,怅然不已,皇后太师虽说落定,但太子之位空置多年,朝中百官党同伐异,争的不亦乐乎,万隆帝似乎还乐在其中,到底有多少人能看见大甘四境暗伏的兵危人祸。

    此时此刻的李落成了众矢之的,兵权政务集与一身,不是太子,权利却还胜过太子监国。

    三公九卿见到李落都恭敬有加,位高权重,只是没有不进则退的说法,进则生,退则死,已到了如履薄冰的地步。

    李落放下枢密院密报,低语沉吟道:“慧王李玄泽,这个时候你留在卓城,到底是什么用意?”

    李落回返卓城掀起的波澜渐渐平息下去,明争转为暗斗,几个皇子很有默契的不再在万隆帝面前争强斗狠,都盯着李落的一举一动。

    李落言出必践,废立重臣的事已经不是一两件了,如果能得李落相助,太子之位凭空多出几分把握来。

    只是李落并不想置身其中,一心一意放在巡检一事上,忙于朝政。

    原本是好事,只可惜猜测多了,似乎倒落实了李落监国的传闻,坊间无风起浪,万隆帝俨然有中意李落为太子的意思。

    朝堂上万隆帝态度暧昧,模棱两可,更让李落不胜其扰,偏偏又莫可奈何。

    重建水师一事,最后得利者一为四皇子,一为三皇子。

    李落出力不讨好,又留下隐疾,宋家兵权终于探出南府一地,凭借沿海水师染指中府东府诸地。

    淳亲王对此事很是动怒,斥责了李落数次,言道李落不知好歹。

    李落暗自叹息,大甘的天下何时起是自己一言可以决定的。

    就算后患无穷,待到山穷水尽之时,未尝不会柳暗花明。

    诸事刚刚落定,宫中又起了风波。

    却不知道谁将李落从江湖山野中带回一个女子,纳入府中为妃的事传到了万隆帝耳中。

    而且这个女子还长得奇丑无比,简直有损李氏皇族的颜面。

    万隆帝大是猜疑,虽然心中还是有些不信。

    后从宫中侍卫得到的消息,弃名楼中确实有一个江湖女子,容貌被毁,整日带着面纱,深居简出。

    李落没有多说,万隆帝也不好多问,念起为李落许下的婚事,耳旁的谏言都在说李落行至如何不端,明处门不当户不对,实则蔑视天子隆恩,不喜宫中赐婚,这才故意为之。

    万隆帝和淳亲王都知道李落的婚事不好再拖,各自命下人即刻操办,早日完婚。(。)

第六百一十章 祠堂赐婚() 
淳亲王对李落带回一个江湖女子倒不是如何在意,如果漂亮些也就罢了,不过传闻言辞确凿,真是一个丑陋难看的女子。

    李落在府中还亲口承认纳妃属实,让淳亲王着实不解。

    数日过后,谷梁泪师出红尘宫一事渐渐传了开来,少了几人说李落荒唐,多了几人揣测李落是否有意江湖绿林。

    总归这原本的嘲弄笑话渐渐变了味道,一股奇怪的私语声仿佛绕在弃名楼外,终日不散。

    李落听到这些传言,尽都付之一笑。

    众说纷纭,各有猜测,就是李落也没有静下心思去想一想,自己当日为什么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应了谷梁泪的誓言。

    或许有几分不忍谷梁泪不公,不过心底深处恐怕还真像这些谏官所说,就是想触碰宗族礼法,丢一丢大甘李氏一族的颜面,发泄心头郁气。

    李落婚期将至,弃名楼上下忙碌起来。

    李落大婚已然成了年关将近时卓城里的又一桩大喜事。

    万隆帝命宗庙国师占卜星象,择良辰吉日赐婚李落。

    淳亲王府中诸位王妃也张罗起来,洛氏居首,萱妃和兰妃几人挖空了心思,奢华之余,更求端庄富贵之象。

    天子赐婚所选的地方正是皇室宗庙祠堂,待赐婚之后再转入宫中设宴,排场极大。

    在宗庙祠堂中赐婚,大甘历朝历代也不多见,如果不是太子,那就是功绩声望可看作国之基石的李家族人才能得到这等厚恩,寻常皇子也不见得有这个资格。

    李落也没有料到万隆帝会这样郑重其事,暗自咋舌,上书请命,劝万隆帝莫要如此大张旗鼓,万隆帝只是不允,言下之意李落的这场婚事办得越大越好。

    李落苦劝无果,只好作罢,随了万隆帝的美意。

    大婚喜宴有三,首要就是万隆帝宗庙赐婚,将太傅之女凌依依之名载入李家族谱中,入府立妃,诰封正二品夫人,群臣同贺,称之为族宴。

    其后再到淳亲王府宴请宾客,是为门宴。

    最后还要在弃名楼中摆上美酒佳肴,这个时候来得多是李落的知交故友,一众长者就不来叨扰家宴热闹了,不过礼数缺不得,还要奉上厚礼。

    三宴过后,李落才算真正的自立门户,在卓城独竖一帜。

    原本李落有淳亲王世子的身份,淳亲王百年之后还要世袭亲王的名号。

    只不过如今李落官拜定天王,单以权势而论,底蕴自然不及淳亲王府,风头之盛却不弱淳亲王府,恐怕这亲王的名号就要落到襁褓之中的李玄昭身上了。

    辞旧宫族宴。

    辞旧宫的布置已经不是言语能描述的出来,但凡世间有的,此刻辞旧宫中只会有更好的,金丝玉缕、绫罗绸缎、喜烛奇香,好一幅太平的盛世模样。

    太后和天子亲临辞旧宫,宫中诸妃皇子悉数到场,恭喜李落成婚。

    淳亲王和太傅两人添做万隆帝和太后左右,下首百官相候,尽都喜笑颜开。

    随着常公公一声传音,众人回首望去,凌依依身着雏凤新衣,缓缓走了进来,身旁一人竟是倾城公主李敛玉。

    李落望着凌依依身上穿的嫁衣,眉头轻轻一皱,虽是雏凤,但总归也是凤,只怕有些承受不起。

    李敛玉走到李落身边,先是脆声贺喜,如此场合一个待嫁公主抛头露面,委实有些不妥,不过卓城中都知道凌依依和倾城公主情同姐妹,如此行事倒也无可厚非。

    李落含笑称谢,只见李敛玉狡黠的扫了一眼四下,凑近李落,低声极快的说道:“九哥哥,我可是把依依交给你了,你要是以后欺负她,看我怎么怨你。”

    李落莞尔一笑,轻声玩笑说道:“你要是这么担心,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呐。”

    “想得美。”李敛玉白了李落一眼。

    “我啊,要找个信得过的人好好看着九哥哥,省的九哥哥又跑到不知道哪里,几年都不回来看我。”

    说罢一笑,复又怅然一叹道,“没想到会是依依嫁给九哥哥。”

    李落一怔,李敛玉急忙敛去心神,打趣的撞了一下凌依依,轻笑道:“依依,你的命真好。”

    锦衣盖头下的凌依依低微一笑,没有应声。

    李落和凌依依拜谢太后和万隆帝,又向淳亲王和太傅恭敬行礼,明武王李玄旭念过宫辞,便是成了这门婚事。

    百官同声道贺,不管心中想的是什么,这个时候都是热忱有加,辞旧宫中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等到李落和凌依依拜过太后和万隆帝,淳亲王和太傅不便留在帝祚左右,步入宫殿下首群臣之中,寒暄招呼。

    辞旧宫中的族宴虽是气派,但天子面前百官都不敢太过放肆,热闹中透出些淡淡的压抑。

    凌依依拜过李家宗族长辈,就和李敛玉转入后宫去了。

    大婚三宴,自今日起凌依依已经不算凌家的人,原是要到淳亲王府留上一日,等到门宴之后再入弃名楼中。

    不过太后特许凌依依留在万寿宫,明日再出宫,这等嘉许已经和公主出嫁的礼仪差不了多少了。

    李落留在辞旧宫与众人寒暄谈笑,几个皇子上前与李落满饮数杯,言谈中止不住的羡慕李落。

    一是能娶到这么一个如花美眷,二是能得到天子群臣贺喜,算起来怕是只有当年太子李玄奕有过这等的荣耀。

    李落一一答谢,并没有得意神色,殿中诸人没有亲疏远近,皆都恭敬有加。

    “云妃娘娘,玄楼敬你一杯,娘娘荣升贵妃,玄楼还不及向你道喜,还请云妃娘娘莫怪。”李落敬过颐贵妃,转到云妃身前和声说道。

    “楼儿,你是该好好敬云妃一杯酒,凌家姑娘身上穿的嫁衣可是云妃娘娘辛辛苦苦缝制出来的。”万隆帝见李落答谢云妃,大声笑道。

    “玄楼惶恐,多谢云妃娘娘。”李落恭声应道。

    云妃抬头看着李落,浅浅一笑,微微摇了摇头,柔声说道:“举手之劳罢了,不足挂齿,王爷虽然道贺晚了些,不过本宫领受王爷心意,也恭喜王爷。”

    说罢,云妃不等李落举杯便一饮而尽。(。)

第六百一十一章 洞房花烛() 
李落一怔,明白云妃话中之意是相谢李落遣李缘夕和楚影儿入宫护佑的情义,不便多说。

    饮了一杯,正欲转身离去时,突然听见云妃细若蚊吟的声音道:“那身嫁衣,原是本宫穿过的。”

    李落一顿,径自缓步走开,只留下云妃若有所思的望着李落的背影。

    族宴之后再是门宴,淳亲王府门前车水马龙,朝野内外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到了淳亲王府。

    淳亲王站在府门外,和李落一道恭迎入府的宾客,不过也只有几个名望不弱于淳亲王的人物才能得亲王门前相迎。

    少顷之后,淳亲王便回了厅堂,让府中总管领事代为迎客。

    这一场王府门宴操办的风光无限,能看的,能吃的,能喝的,能玩的,能听的,应有尽有,奢华之中映衬了淳亲王府大富大贵的声势,瞧在旁人眼中,便觉得淳亲王府理该这样。

    李落站在淳亲王身侧,一日里听见最多的就是淳亲王的笑声,莫可名状,仿佛只是该笑一笑而已,并没有其他的意味。

    卓城三宴,时日虽说不久,但也耗尽了李落的精力,比起当年西府一战还要累人。

    家宴时,朝野上下、各州官府巨商送来的礼物不知凡几,争奇斗艳,尤以六大世家为最。

    不少只在传闻中的名贵奇物都显出踪迹,就是万隆帝看在眼中也觉得眼红,更遑论这些皇子重臣了。

    只是谁家的贺礼该收,又要收多少,却让李落大耗心神。

    天狼骑几营将士忙的焦头烂额,但是送礼的人太多,已经来不及一一查点,只好先按礼谱留下来,待到日后再慢慢清点退还。

    一应贺礼,不单有死物,竟然还有活物,弃名楼中莫名其妙的多出数十位天香国色的女子,有大甘女子,也有异域佳人,书画弹唱,舞袖曼妙,各有所长,都是难得一见的美人。

    直到宾客散去,诸将才发现留在府中不曾离去的女子,原来还以为是谁家同来的侍女,哪知竟会是李落大婚的贺礼。

    诸将暗自咋舌,只是府中乱糟糟一团,没有法子只好先留在府中暂住一晚,等到天亮之后问清来历,遣回原处。

    溯雪跑前忙后,腾出五间空房才勉强将这些贺礼摆下。

    虽然有内务府和淳亲王府帮衬,怎料会来这么多人,贺喜的众人多是应事而来,奉上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