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璜台志-第8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这个不难,明个你去趟冢宰府,找章泽柳将东西交给他,事成之后许他半成利,然后回府等着就是了,放心,天黑之前他必会办妥此事。”

    溯雪忍不住咯咯笑出了声,又觉放肆,连忙收口,应了下来。谷梁泪叹息一声,没好气的说道:“你们啊,真不知道该说你们什么好。”

    “对了,冷少侠和我义姐他们可有消息传回?”

    “嗯,年前传书的时候尚在盟城,说要和水师的将士出海寻你,前些日子收到福州音讯我便让倪青他们送了书信过去,想来也快回来了吧。”

    “那就好,这一趟着实辛苦他们了。”

    “你啊,去哪里都叫人提心吊胆,哼,讨打。”李落哈哈一笑,其乐融融,让房千千着实羡慕不已。

    一席长谈,叙了离别相思之苦,李落和房千千用过饭,溯雪安顿了房千千住下,李落便即离府前往巡检司,久不在卓城,也不知道巡检司可还安稳。

    到了巡检司衙门,杨万里和章荣政都在,见了李落,章荣政喜极而泣,拉着李落便不撒手,问长问短,生怕李落又不声不响的溜之大吉,让李落着实哭笑不得。

    摒退了左右,李落正颜一礼,道:“我不在的这段日子辛苦两位叔伯了。”

    “哎,王爷哪里的话,见外了,见外了,不辛苦,远不如王爷在外奔波劳累啊。”章荣政恭敬答道。杨万里甚是鄙夷的看了爱女亲公一眼,沉声说道:“不辛苦就怪了,这些日子卓城里什么风声,你又不是不知道,幸亏王爷回来的及时,要不然指不定还有什么乱子呢。”

    “哦,这一年我困于东海,消息闭塞,不知道卓城现如今是什么境况?”

    “王爷离都之前,草海议和,之后朝中那些重臣不思进取,软弱求安,兼之圣上不愿再动干戈,一番殿前议和竟割了四州之地给了草海,养虎为患,简直是鼠目寸光。”杨万里痛惜咒骂道。

    “四州之地?”李落眉头一皱,道,“哪四州?”

    “牧州,渤海郡,桑海州,还有雁沉州。”

    “雁沉州?我走之前不是已经告诫过他们了么,怎么还将雁沉州也割地给了草海?”

    “王爷的确是提醒他们了,可是这些人一见草海使节就矮了半头,胆小怕事,根本不敢争,若不是幽州有牧天狼重兵镇守,说不定连幽州都要拱手送人。还有那些草海贼子着实可恶,贪得无厌,要了桑海州不算,就因为福州有桑海一府,竟还要朝廷再割半个福州出去,简直是目中无人,狂妄至极!”杨万里忿忿不平,记起当日的殿前议和,这位大甘宗伯就气不打一处来,若不是念及君为臣纲,说不定连万隆帝都要骂进去。

    李落沉默不语,数息之后才平声接道:“后来怎么样了?”

    “议和之后草海诸部倒是守约退兵了,眼下倒是不曾听说边塞再有什么干戈。只是,这些大甘疆土送出去容易,再要收回来可就难了。”杨万里看了李落一眼,怕不是也在责怪唯一可以与草海大军争雄,却在当初默许了朝廷议和的西空寂帅。章荣政接连向杨万里使眼色,只是这位宗伯大人食古不化,又是一身的书生气,不知进退,臭的像茅坑里的石头。

    李落自然听得出来杨万里言语之中的埋怨,可是在昆江河畔与相柳儿沙盘争锋一事却又不能说给旁人听,还有那些一鳞半爪的秘密更是讳莫如深,便是埋怨,也只能一人承担。

    “那是谁娶了壤驷宝音?”

    杨万里冷笑道:“谁也没娶,那位骨雅的贵人待在卓城一年多了,日子过的逍遥的很,可叹我堂堂大甘,竟然连个有胆子娶亲的人都没有。”

    章荣政连声咳嗽起来,悄悄拉了拉杨万里衣袖,示意杨万里少说两句。杨万里回头瞪了章荣政一眼,终还是将抱怨的话咽了回去。

    

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幽王() 
李落摸了摸鼻尖,脸皮自然也有些发热,想来和杨万里有一般心思的不在少数,恐怕笑话大甘这些皇子皇孙的人更多。

    “卓城传言和亲之人再无机会荣登太子之位,这样的流言从何而来?”

    杨万里和章荣政相视一眼,杨万里沉声说道:“好像是从宫里传出来的。”

    “太后?”

    杨万里微微一惊,李落虽少在卓城,但宫里一些隐秘的消息想要避开李落的耳目也不容易,树大招风,并非只是妄言。

    “算了,此事暂且不提,这些日子卓城还有何事?”李落轻轻一笑,宫中传言自然不会是无的放矢,想来娶壤驷宝音的人选多半已有归属,迟迟未见端倪,用意昭然若揭。

    “回禀王爷,近日卓城里的大事有三件,其一就是云皇后喜得贵子,赐名玄霈,宗正司已入了皇卷,皇上年初赐了小殿下封号,名为幽王。”

    “这么急。”李落讶然道。

    “确实有些急,鲜有殿下未及落冠就封王的,有也只是少数,像小殿下这样母妃尚在,又不曾外放封地,襁褓之中就封了王爷的实属罕见,而且名号中还有一个幽字。”

    “这个名号有什么玄机么?”

    “王爷有所不知,下官听说年前的时候圣上起意赐封王号的时候并不是幽王,而是夏王。”章荣政低声回道。

    “夏王?”李落暗吸凉气,好大的恩宠,夏字虽是平常,但在李氏名讳中却极为尊贵,大甘太祖名讳便是李夏,封号夏王,自然有追溯先祖之意,而那位大甘的开国大帝一生戎马,雄才大略,恐怕不是一个亲王的位子就能容得下的。

    “后有宗室中人劝阻,皇上这才熄了念头,取了幽王的封号。”

    “幽王?幽州”

    “嗯,当年太祖皇帝起兵之地。”

    李落沉吟不语,杨万里和章荣政相视一眼,章荣政接道:“皇上喜得龙子,又有草海议和,平息了北府干戈,万岁爷龙颜大悦,传旨在昆江河畔修建一座宫廷别苑,起名承运宫,年关的时候大学士汪植还做了一首承运宫赋,如今在卓城广为流传。”

    “建天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昆水之长流兮,望原野之滋荣。立亭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虾蝾。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天云垣其既立兮,圣愿得而获逞。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惟古贤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休矣美矣!惠泽远扬,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愿斯国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杨万里摇头晃脑的吟了一遍,惋惜说道,“赋是好赋,文采不用说,可惜没用在正地上,骄纵奢侈,民之不幸也。”

    李落听完之后哑口失笑,道:“这首承运宫赋倒是取巧的很。”

    “咦,怎么?”

    “上古之时有贤者作词,名为铜雀台赋,与这首承运宫赋极为相近,看来这位大学士要么才高八斗,智通古今,要么就是借了前人余荫,投机取巧罢了。”

    杨万里一滞,似乎有些不愿相信大学士汪植是个沽名钓誉之辈。章荣政讥笑一声道:“汪植此人自命清高,常常以君子自居,实则是个十足的伪君子。王爷还记得当年初领辅国大将军一职,率军西征之前,卓城里也曾有过一段时间的风言风语,其中就有人赋诗嘲讽朝廷和王爷。”

    “哈哈,十年书生寒窗苦,百载侠客闻鸡舞;欲效武侯天狼射,莫为竖子凭栏语。怎么,这首诗便是出自这位大学士之手么?若是如此,这位汪大人倒也算有些才华。”

    “正是此人,趋炎附势,表里不一,嘿,可笑在卓城还有个风骨峻节的雅号,对了,杨大人不是和这位汪大人私交不错么?”章荣政斜眼瞥了杨万里一眼,杨万里一脸窘迫,讪笑不语。

    李落暗自失笑,岔言说道:“文人墨客吟诗作对也是本分,让他们舞刀弄枪也不会啊,不管他了,这承运宫可有什么弊处?”

    “王爷,微臣也不藏着掖着,这修建承运宫有百害,利怕是只有一两分,皇上一时兴起,少府司那帮人就赶紧传了旨出来,责令工部修筑承运宫,工部又不敢不接圣旨,接了圣旨就得花钱,三天两头跑到冢宰府要钱,真是烦死人不偿命。”章荣政大倒苦水道。

    “需得耗费多少银两?”李落沉声问道。

    “工部罗列了一张单子,微臣看了看,抛开虚报的账目不说,最少也要四五千万两银子。”

    李落脸色微变,倒吸了一口凉气,骇然喝道:“这么多!”

    章荣政一脸苦涩道:“只会少不会多,北府一战才刚停歇,数州之地都是百废待兴,无数灾民流离失所,处处都是用钱的地方,这个时候朝廷还来这么一出戏,这不是添乱嘛。”

    “修建宫苑历来都是少府司的事,这一次怎么找上冢宰府了?”

    “嘿,舍不得花自家银库里的银子啊,他们还能打什么别的主意。工部的那些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狮子大开口,难不成还以为冢宰府里都是金山银山,想要多少就要多少。”说到这,章荣政就是一肚子怨气怒火,道,“也不知道是哪个王八蛋出的馊主意,竟然要增赋税!与草海交战那会实在是没办法,这才增了中府和东府数州的赋税,本来就已经闹得怨声载道,王爷好不容易压着治粟内史才降了赋税,这下可好,一番辛苦差点就付之东流,真不知道要是到了天怒人怨,民愤积怨的时候,朝廷那些人是个什么模样。”

    “是谁要增赋税的?朝中可有商议此事?”

    “那倒没有,就是前些时候大司农舒子路跑来找我。

    

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加税赋() 
说起加赋一事,被微臣痛斥了一番,后来就没再提了。哼,这件事若不是尚书省有人撺掇,中书省有人点了头,借舒子路十个胆子也不敢在微臣面前说这话。”

    “你若不同意加赋,那这修建承运宫的花费看来要落在冢宰府的头上了。”

    章荣政一拍大腿,赞道:“王爷看得真准!果真就是这样,微臣不同意加赋,那些人就有话说,少府司乐得装糊涂,工部的人就像苍蝇一般见天围着冢宰府转悠,看着让人心烦意乱,真恨不得全都抓起来丢进大牢里去。”

    李落忍俊不禁,笑道:“若是工部的人是苍蝇,那章大人可是连冢宰府也骂进去了。”

    章荣政一愣,醒过神来,哈哈一笑,连连摇头。

    “后来如何了?”

    “圣旨已下,承运宫不建也得建,钱从何来是个大事。少府司装聋作哑,工部和治粟内史都把矛头指向了冢宰府,微臣也是逼不得已,这才使了点小手段,还请王爷见谅。”章荣政搓了搓手,难为情的回道。

    李落眼睛一亮,说起操弄银钱的手段,章荣政若是排第二,那朝堂上下可就没人敢排第一了。

    “说来听听。”

    “这个”章荣政似乎有点难以启齿,杨万里接道:“这有什么不能告诉王爷的,依我看,这件事你做的才叫一个大快人心!”

    “哦,能得杨大人赞许,这可不多见。”李落笑道。

    “哪里哪里,微臣,哎,也是逼得没有法子了,这才出此下策,让少府司和宗正司铸了一批奉天承运的牌子,由少府司和宗正司的采买官吏出面,从各府富家巨贾那里筹了点银子,勉强还能应付一段日子。”

    “咦,他们怎么可能愿意当这个出头鸟?”

    “这,嘿嘿。”

    “还是下官来说吧,瞧你那扭捏样子。”杨万里冷笑一声,回道,“章大人先是许以重利,引得少府司和宗正司的人动了贪心,设计让他们进宫讨了圣旨,铸了奉天承运的牌子。原本这些人的打算是铸了牌子就收手,坐等章大人许诺的重利,谁知事到临头却生波澜,这些个富商巨贾竟然都不认冢宰府的官吏,非得宗正司和少府司出面不可,这下好了,上头有皇上盯着,下头有章大人的冢宰府架着,少府司和宗正司是左右为难,最后逼急了只有捏着鼻子认栽,自始至终章大人就躲在背后没露过面,奸猾!”

    “那这奉天承运的牌子有什么用处?”

    “用处多多,譬如有机会进去承运宫游览一番,有机缘遇见圣上也说不定啊,还能将姓名宗族列入承运宫史记书卷之中,若来卓城,只要是持此令牌的,官驿都得先旁人而待,日后若有子嗣前来卓城赶考,可先行远观殿试之所,或可得朝中德才兼备的学士当面指点,如此种种,好处多不胜数。”

    李落愣了愣神,仔细盘算了盘算,喃喃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