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临高启明-第13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发生了自杀案。照例是要报案处理的。明天一早就让他过来做笔录。”

    “是,首长。”刘元虎正要出去,郧素济又叫住了他,“我听大伙说这里有个劳改队,是谁办得?”

    “是县里办得。”刘元虎道。“各村抓了人送进去干几天活,每个乡都有一个中队。”

    郧素济点头:“好,我知道了。”

    郧素济逐一和村干部们谈过话,对村里的情况了解更深入了一层。三个村干因为话说开了,也比昨天说得明白。

    村里的财务,他也大概了解了下。韩道国说这几年为了“争模范”、“创先进”,搞了不少道路和水利建设,因为村里没有实体经济,谈不上有收入,只能向村民“集资”。但是集资不顺利,非得用强迫手段才能征齐。即使这样,村里也还拉了亏空。

    “……如今还欠天地会的工程款,今年已经征过一次款了,再征大伙也有意见。就靠着这点钱腾挪。”韩道国就扣留抚恤金的事情辩解道。

    郧素济知道这话里有水分,但是他不是审计人员,一时半会也厘不清其中的头绪。便只听他说话,默默记住其中的要点,准备回头记在笔记上给契卡年度审计的时候做个参考。

    韩道国又诉苦,说村公所没有办公费。县里给本村的村公所三十亩“办事地”。这三十亩地是免税的,由村干部自己耕作,农产品就是村公所的开销和给村干部“奉公”的补贴。

    “这三十亩地的收入别说给俺们补贴了,就是村里的开销都不够。”韩道国絮絮叨叨说村里干活虽然可以征劳役。但是征劳役就得管饭,还得顿顿都是干得。村里的工程又多,光给劳役吃饭就是一笔开销,“完工的时候还要吃顿犒劳,白面猪肉的,这钱哪来呀。还不是都靠土里抠出来,不怕首长您笑话,去年拉下的亏空到现在还还不上呢……”

    郧素济笑了笑,道:“这么说你们都是在枵腹从公喽。”

    韩道国脸色一红,讷讷道:“这也不至于……”

    他起身走了几步,道:“别说这块办事地了,就说你们几家自己的地,有谁是自己种的?不都是征了村里的劳役给你们白种的?你当我不知道?要不你们怎么能大白天在村公所下棋呢!”

    韩道国脸色由红转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你们那点事,我闭着眼睛也想得出来。你就少打马虎眼了。”郧素济道,“我现在不管这些事,你先把村里财务的真实情况好好说一说!”

    韩道国这才老实了些,他说村里的账务有亏空是实,而且数字不小。原因和上面说得一样:搞基本建设拉下的。不过村里的集资,今年其实已经举办了三回,村民意见非常大。范十二怕惹恼了村民有人要去县里告状,没敢来第四回。

    “怎么拉这么多亏空?这些建设县里不是都给补贴么?”郧素济诧异道。

    “首长,补贴的确是给得,可还有自筹部分啊。咱们是模范村,一年到头来参观的、取经的川流不息,县里、乡里、天地会……还有各种检查,光招待来人吃饭就是一大笔开销……”韩道国诉苦道。

    “出差来村的,不都是吃派饭,直接付钱给农户吗?你们县里出公差不发餐补?”

    “首长,那是您这样的圣人!县里乡里来得干部,能给一碗番薯稀饭几张煎饼就打发了吗?怎么也得烙张饼,下碗面条,再不济也得大米干饭配点酱菜咸菜。”韩道国道,“派给村民做,村民嫌麻烦,来出差的同志也吃不好。所以村里才指定一家专门做……”

    “所以来下乡的同志就是出了番薯稀饭煎饼的钱吃烙饼卷鸡蛋喽?”

    韩道国连忙道:“首长明鉴!咱们这村公所,那是小得不能在小的衙门。要不好好招待,很多事情就争取不到,模范的牌子未必保得住,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

    “好了,不用说了!”郧素济越听越生气,没想到还不到二三年,基层就是这个德行了!

    刘县长,就你这还模范县呢!郧素济一听就明白,这现象绝不是个别的,搞不好有人连番薯稀饭的钱都没出就在吃烙饼卷鸡蛋了。

    问完了话,郧素济就在村公所歇息。村公所里有一盏煤油灯,他就在灯下写自己的见闻。他下乡的时候很多,但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完全沉浸进去和农民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从没有如此真切的感受到农村生活的脉搏。今天这一天真是受益匪浅。

    这还是模范村,要去了一般村落和落后村,那还不知道怎么个情形。郧素济心想,基层工作的问题不少,农民的情绪也有很大问题。一种混日子的安逸感在大多数村民中可以感受得很清楚,少数粮户又因为各种限制发展不起来,积极性受到打击。

    从今天的见闻来看,农民未经过适当管理教育,是很眼前机会主义者的风范:投机散漫、没时间观念(工作时间按天算,只能精确到上下午)、无组织纪律。这样的农民对元老院的事业来说是无用的。

    劳役太多,算是个问题,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劳役并没有影响到正常生产,真正影响生产是那些播种面积大,从事副业多的粮户。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郧素济是很不赞成某些人提出用“劳役代金”制度来取代现在的“劳役征发”。眼前的大明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例子,一条鞭法出发点很好,暂时也起了一定的效果。最后反而成了勒死明末农民绞索上的一股绳子。完美诠释了“黄宗羲定律”。

    “征发劳役要科学化、定量化、标准化。”他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行字,“要拿出一个科学的标准,看看负担的极限在哪里。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提供尽量多的劳役……”

    他想起村口路边三五成群做鞋做针线的妇女,隔三差五打老婆的男人,在家里无所事事的老人孩子……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他们的空闲时间还是太多。要充分把人这个最重要的资源利用起来,发挥出作用。

    他接着想到村里的副业还是太少了,除了饲养耕牛和少量鸡鸭之外,几乎没看到有人养猪,许多人都反应说宅基地面积太小,当初设计的时候预留的饲养面积就不够。如果按照传统做法挨着正屋盖个猪圈,县里的卫生警察又不同意,说这样“犯法”。

    此外,村里几乎完全没有商业,按理说将近五百人的村子,有家油盐小店总是应该的……未完待续。

第三十五节 驻在警() 
村里不但没有商业,文教卫更是空白――不过这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急不来。但是各种商业副业完全应该开展起来。老孟的豆腐作坊可以搞,合作总社也可以在这里搞一个代销点,销售油盐肥皂火柴之类的日用品,同时收购一部分副业产品,活跃市场,于国于民都有好处。

    至于村政管理,他觉得现在管理的太过细目,明显超越了基层干部的实际能力。即使勉强做了出来,数据也有很大的失真。过多的数据对元老院目前的计算统计能力来说也力有未逮,应该予以削减,重点掌握几个重要数据就行了。

    他觉得给所谓的办公地的做法非常不好,首先土地的产出是不稳定的,其次村干部滥用村民劳力,也很容易引起不满。应该直接给予相应的办公费和补贴。下乡干部吃喝问题,到21世纪也没完全解决,基本上抓一抓好一段时间,一松马上就反弹;暂时只能想到控制下检查团、参观团的数量……

    郧素济就这样一边想一边写,一点也没觉得时间的流逝。良久之后他觉得身上有些发冷,起身披了一件衣服在身上,再看窗户上已经露出曙光,知道这一夜已经过去,却一点困意也没有,他觉得室内的空气有些污浊,干脆推开门来到院中。

    才一开门,一股微寒又清爽的空气扑面而来,不由得精神一振。看到院子一角有个二层的瞭望台--这也是标准村的标准配置,上面还悬有一口钟,紧急情况下可以敲钟召集村民――他的兴致很高,干脆拾阶而上,来到瞭望台上。

    台上。他的一个警卫员正在站岗,看到他上来赶紧敬礼:“首长……”

    “稍息。我上来随便看看。”郧素济摆了摆手。他做了几个扩胸运动,几个深呼吸。拉了快要掉下去的上衣,凭台嘹望着,标准村的房屋院落整整齐齐的从他脚下平铺开,村外是阡陌纵横的大片田地,杂树林点缀期间,远处是如缎带般流过这千里沃野的南渡江,清晨的薄雾在江面上飘荡着。

    忽然,日光从薄雾中喷薄而出,霞光万道。半轮红日从江面上冉冉升起,瞬间便将天空染成了红色,云蒸霞蔚,蔚为壮观。郧素济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小声哼唱起来:“太阳出来照四方,革命的人民有了主张……”

    在村公所吃过刘元虎婆娘做得早饭,博礼村的驻在警来了。这警察是前年分到这里的。亦是山东来的难民。听说首长在这里,赶紧过来报到。

    郧素济见这警察足有五十岁了,满脸胡子渣,一身黑制服皱巴巴的,大约来得时候匆忙,连武装带也没系。心道冉耀是怎么挑选警察的!弄些老弱病残当驻在警有屁用。

    郧素济和他说了几句话,见他说话条理清楚。处理事情也算井井有条。对他的印象有了改观。说起曹老太太在村公所自杀的事,这警察苦笑道:“这老太太。俺可算是服了她了!”

    “怎么?”

    “她在俺们这一片算是出了名。俺从县里把她带回来两回,从乡里带回来大概也有三四回了。到处告状,要不是这里刘元虎截住,大约早跑临高去告御状了。”警察说道,“其实就是一口气憋久了转不过弯来,心里怕是犯了迷糊。”

    “她说本村做豆腐的老孟的儿子给刘元虎打死了,有这回事?”

    “这怎么可能?”警察摇头,“刘元虎有这么大胆子?俺们警察不都成白吃饭的了。再说老孟儿子的事俺知道的清楚:上周砖瓦厂才给他办正式用工手续,到俺这里来得调户口――砖瓦厂能给死人调户口办用工吗?”

    郧素济原本就不太相信,听了警察这么说完全放下心来。

    “这回算是她自己作死,得按扰乱政府和公共机构罪好好办她!”驻在警看来对曹老太婆也有积怨,摩拳擦掌。

    “她去乡里县里这么多次,都没办她?”

    “要认真办早就给抓起来了。一开始,大伙都是怜老惜贫的,她一个五十多的寡妇,没了儿子,媳妇跑了。也的确够可怜的!”驻在警叹气道,“俺头一回把她从乡里带回来,所里的上官还和俺说:曹老太太很可怜,叫俺路上待她客气点。后来到县里领人,刘首长还特意用县里的公务马车把俺们送回来。”

    “原来是这样。”

    “后来可就不成了。她几次一去,大伙就烦了。再说她说得那些事,要么是没有的事,要么就是不犯法的。还非得叫领导处理。谁能待见?可是这老太婆也贼精:她不闯进衙门去击鼓鸣冤,就在门口外面‘告地状’。警察最多按她‘违章摆摊’来处理,就是抓了也判不了刑,判鞭刑她又是五十好几的人了,怕吃不住――最后还是叫俺过去领回来。”

    这就成了驻在警一直头大的事情。来回一趟起码也得半天,别得事就不用干了。

    他和警察聊了聊本地的治安情况,驻在警说本地基本上没有刑事案件;因为元老院对各种轻微罪行处置严厉,不但抓到了就要劳改,三次累犯就会被终身流放到苦役地,所以一些农村常见的惯于小偷小摸的二流子很快就被清洗出去了。前几年盗窃电报线电线杆的事比较多,后来搞了次专项打击之后就很少有了。

    “这里赌钱的人多不多?”

    “多!”驻在警点头,“特别是这会是农闲,男人没事干聚在一起赌钱,吵架打架的也很常见。”

    这都是严重缺乏文化娱乐消遣的结果。郧素济想,村里没有任何文化设施,绝大多数人还不识字,晚上回家除了艹老婆打老婆之外真谈不上有什么娱乐――问题是有老婆的人还不多。

    “除了赌钱,搞破鞋的也很多。”驻在警道,“俺们这里男多女少,好多光棍都憋的和赤眼鸡一个模样。只要女人裤带松一松,总能弄点好处。寡妇也就算了,有好些可是有男人的!为了这事,家里打得闹得搞得不可开交,还差点闹出过人命官司!有的寡妇因为搞破鞋好处多,干脆就不再嫁人了,俺那个村就有个杨寡妇,多少人来说合都不肯嫁人,再大的彩礼也不要。除了元老院分得地,还开了七八十亩的荒。五六个和她搞破鞋的野汉子帮着种,挣好大一份家业……”说着直摇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