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也是够大胆的,知道朕的身份还这般散漫?”赵祯笑眯眯的开口。

    王唯一无所谓的用金针拨开侍卫手中的军刺小声道:“官家不想暴露身份吧?再说我也不混迹与朝堂中的人,沉醉医道才是我的志向……”

    赵祯点了点头,这种人是真正的无欲则刚,自己这个大宋皇帝都拿他没办法,杀又杀不得,气又气不过!

    “医者为国为民,小医救人,大医救国!就看你怎么选了。”

    “陛下何出此言?”

    “朕打算现在大宋建立完整的医疗之所,把医者纳入朝廷之中,每州府设立医院,县以下设立医馆,四京设总局,主治病救人,防疫,宣传,研医理等差遣,这算不算的上是大医救国?”

    赵祯的话让王唯一眼睛亮的像探照灯,直愣愣的盯着赵祯,“官家真有这种打算?!”

    “当然!朝廷甚至会派遣专人对其进行管理,医者只需治病救人研析医理即可,俸禄由朝廷支给,但医院所得钱款也要上交朝廷,这样如何?”

    “好啊!如果能成将活人无数!陛下不知那些游医中有多少害人的庸医!甚至还有巫医不分的江湖骗子,如此循规蹈矩的医院乃是大宋百姓的幸事!”

    王唯一兴奋的看着赵祯,到现在他还有点晕乎乎的,眼前年轻的官家居然能考虑到这种事情,不得不说他的高瞻远瞩令人敬佩。

    赵祯笑眯眯的看着他,“怎么样,先生愿意用毕生的所学投入到这为国为民的盛事中去吗?”

    “王唯一必将肝脑涂地不负陛下之期望!”

    嘿嘿……是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弱点,即使你不图钱不图利,总有一颗悬壶济世的心吧?赵祯看着兴奋的王唯一心中得意,又一个人才被自己收入囊中!

第二百零四章罪己诏() 
夜幕下,火堆旁。

    王唯一就着火光仔细的观察金针与三棱军刺的区别,他已经揭开三棱军刺的秘密,血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赵祯对这种喜欢探究万事之理的人很有好感,随口解释了三棱军刺的特点,听的王唯一连连点头感叹道:“这兵刃果然是杀人利器。”

    人群中的那一小帮人已经开始冲击饥民,显然他们相比饥民更加的身强力壮些。

    李九和一群侍卫不再言语呵斥,而是静静的站在原地蓄力,这时候他们已经进入了战斗状态,一丝一毫的体力也不会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冷冷的看着那群人,赵祯觉得他们不是普通饥民那么简单。

    果然在一身齐喝后,人群被他们撞散,领头的汉子在赵祯等人面前直直的站住,“小子,识相点就把马肉奉上,爷爷心情好说不定放你们一条生路……”

    赵祯从容的走向他,在两人之间用个树枝画了一条线,转头对李九等人说道:“越线者杀无赦!”

    如此冷酷无情的话从赵祯这个十几岁的孩子口中说出让人觉得无比怪异,可这时候谁也笑不出来,李九等人齐齐的抽出手中的兵刃随时准备战斗。

    “呵呵……我赖八在光化军宣毅卒这么多年怕过谁?小衙内倒是细皮嫩肉的,真要伤着家里的大人该心疼了!”

    王唯一大怒:“你们就不怕朝廷的王法吗?”

    赖八身旁贼眉鼠眼的汉子不服的开口道:“你这穷措大说的什么浑话,我等都快饿死了!谁还在乎朝廷王法?法不责众,你不知道吗?谁再罗嗦一句老子砍了他!”

    赵祯摇了摇头,这王唯一身上的书生气太重,人家这样明显是铁了心的要抢东西,这时候还拿大宋的法律威胁,显然是毫无作用的。

    但光化军三个字让赵祯提高警惕,“你们是光化军的宣毅卒?!”

    “是又如何?”

    “连你们也没有粮食吃了吗?”

    赖八嗤笑道:“光化军是军州,治下有乾德,均县,虽是领县,可那鸟提举平日里中饱私囊就算了,天杀的居然在饥荒年把粮食卖给粮商!那些都是朝廷给俺们这些厮杀汉的军粮啊!”

    赵祯点了点头:“此事我知道了,既然如此你们到路旁等待,有多余的马肉定然会分一些给你们……”

    那贼眉鼠眼的汉子立刻跳脚道:“俺们人多要先分!这么多灾民分到我们还剩下多少?”

    可赵祯说完就转身给孩子们继续分发马肉也不回答他的话,这让那人能没面子,而赖八却犹豫起来,多年的厮混在军旅他看人的眼睛绝不会错,那些护卫都不是好相与的人。

    “兄弟们跟我吃肉去!”三角眼的汉子喊了一声带着一群人一拥而上。

    赵祯伸手捂住小女孩的眼睛,李九等人如猛虎下山般的冲了过去,没有呐喊,没有呵斥,甚至没有惨叫声,只能听见军刃透过身体发出令人胆寒的轻微声响。

    被军刃刺伤的人几乎只有等死一条路,即使在医疗条件发达的后世,被三棱军刺刺伤也几乎难以保命,何况是在大宋?

    超高的肾上腺素分泌让受伤的人并未感觉到疼痛,只是浑身失去力气的倒下,血水如不要钱似得从伤口涌出,直到这时候才发出惊恐的惨叫。

    一边是无声的军阵,一边是垂死哀嚎,这中诡异的景象吓坏了所有人,当这群宣毅卒退到赵祯留下的那条线后,李九等人立刻收手。

    地上受伤的人已经没了救援的必要,失血过多的他们声音越来越弱最后无力的停止挣扎。

    众人看着火光下稚嫩的脸庞两腿战战,这少年有着一颗什么样的心啊!面对如修罗地狱般的场景居然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虽然这时候的妇人之仁会死更多的人,可也不能冷酷到这般地步,王唯一干咽了一下口水,真是伴君如伴虎!

    赖八庆幸自己没有脑瓜一热的冲上去,带着剩下的兄弟远远的躲在饥民之后……

    领取食物的人群又开始整齐的排队,几十匹马肉很快被分完,但依然有不少人没吃的只能把骨头放进大锅中烧汤骗骗肚子。

    这大锅还是李九从龙门镇的脚店借来的,灾民们没有进入镇子,而是沿着官道前进,大宋律法规定,凡是逃荒的灾民不允许进入小镇,只能投奔大城寻求庇护。

    灾民们很好的遵守这一点,谁也不希望从灾民变成乱民,乱民是要被杀头的,枉死不究!

    这时候多少能看出人性的光辉,龙门镇的百姓开始自发的送来粮食,毕竟河南府这两年大丰收,大户人家的存粮还是有一些,龙门镇的氏族乡绅便在官人的带领下捐献一些粮食出来。

    穷**计,富长良心,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人在一个阶段就有那个阶段特有的价值观。

    马骨和糙米熬一锅粥能救上不少的人,即使这般也喂不饱源源不断赶来的灾民。

    赵祯现在担忧的是大宋各州府的受灾情况,想想自己看到的奏疏,赵祯气的都想笑,奏疏中明确的说出只有邓州汝州两处受灾,三司更是估算范围不广,甚至不必从东京城转运粮食,相邻州府救济便可度过灾荒。

    肯现在看来,最不能相信的就是奏疏!

    光化军的情况让赵祯对贪赃枉法厌恶到了极点,难怪大宋历史上有那么多的农民起义,不是天灾,是**,是**的吏治逼得人家起义嘞!

    连饭都吃不上了谁还会老老实实的做顺民?

    在赵祯眼中这些灾民的出现都是自己的错,哪怕自己只是当了短短一个月的皇帝也要承担罪责。

    彭七终于在天亮之前带着粮食赶来,身后还跟着浩浩荡荡的官员队伍……

    洛阳城的所有官员全部前来齐齐的跪在赵祯的面前口呼万岁,这下灾民们才知道这位和他们共度一夜杀马救民的衙内是大宋的皇帝,朝廷的官家!

    太阳的第一束光芒照着在身上,赵祯无力的抬了抬手:“都平身吧,昨夜朕经历了许多,遇到了不少的人和事,朕也反思了一夜,这大宋到底是怎么了!”

    “我等万死!”官员们按照习惯回答。

    “万死?!可笑!愚蠢!荒谬!这是最无用的话!蔡齐你来告诉朕,人能不能死一万次?”

    人群中的蔡齐缓缓的抬起头道:“回陛下,不能。”

    赵祯长叹一口气再起开口道:“杜杞,你有没有想清楚朕勘磨你的原因?”

    “臣下明白了!陛下勘磨微臣是因为见死不救,见灾不济!”

    “聪明人一点就透啊!这就朕为什么让你勘磨的原因。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

    “臣明白!”

    赵祯转头对灾民道:“尔等皆是我大宋子民,亦是朕的子民,尔等受灾饿莩载道,鬻儿卖女乃是朕这一家之长的过错!天灾不可怕,可怕的是**!朕会给你们一个交代,也会给死去百姓一个交代!”

    “陛下!”一时间哭声四起,悲鸣环绕,王唯一哄着眼圈伏倒在地,赖八等人更是以头抢地大声自责,灾民们自发为赵祯辩解。

    皇帝认错不是没有,罪己诏就是专门为皇帝准备的,可赵祯在百姓面前道歉让人觉得更加真实走心,其实这就是赵祯的罪己诏。

第一百零五章与尔同食() 
天色已经大亮,龙门镇的官道上涌来更多的灾民,他们大多是拖家带口的前来,其中不乏有些老人,乱哄哄的场面一度失控。

    身为河南府知府的杜杞紧急从洛阳,尹川,颖阳,寿安四地调运粮草等物支援龙门镇,小小的龙门镇变成了伊水之畔的难民营。

    赵祯下旨从附近的禁军厢军征调军帐以供灾民安置,所有政府部门飞快的运转起来,谁都知道官家就在龙门镇亲自监督赈灾,一个不好就会惹得龙颜大怒。

    “尔等皆是宗室子弟,在天灾面前要约束好家中的生意,特别是粮食,谁家要是在这个时候待价而沽,休怪朕不念及宗族情义!”

    “官家放心,我等一定约束好后辈,绝不囤粮牟利!”赵德雍赶紧附和,说完还对弟弟打眼色,这个时候官家要的就是宗族的表态,即使心中一万个不愿意也要开口支持。

    宗室的荣华富贵是从哪来的?还不是官家给的!

    “是,我这就休书一封发往家中!”赵德润得了哥哥的眼色赶紧上前道。

    赵祯点了点头转向赵元佐道:“如此甚好,还要麻烦大伯以大宗正的名义发出族书通告赵氏全族,此时若要囤粮沽价大发国难财的,让朕查出一律贬为庶民!”

    赵元佐急急的点头应是,带着宗室向一旁的营帐走去,现在就要给东京城的家中写信,严厉斥责家中子弟在受灾地区囤粮的行为。

    之所以动作如此之快,实在是官家的眼神让人害怕。

    皇帝作为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尤其是在大宋皇权如此集中的情况下,发出的中旨就是最高法律。

    王唯一带着各地赶来的大夫在营地中巡视,他们主要是医治病患和防疫,如此多的人聚集在一起,难免会有些传染,还好是初春,冬日里的寒冷还未被完全驱散,大大的抑制了病毒的扩散和传播。

    彭七带着侍卫巡逻,只要发现有尸体便立刻装车运到远处埋掉。

    营地中弥漫着悲伤的气氛,即使有赵祯这位官家坐镇,但死去的人也不会重生。

    都说死者为大,可现在的灾民却根本办不起像样的丧事,死去的人只能草草埋在远处的山坳中。

    吃喝的问题解决了,赵祯缓缓的松了一口气。

    见他安心下来,三才看了看手中的奏疏不知该不该上前,王曾跟在身后不断的催促他快点。

    “又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朕?”赵祯瞥了一眼踌躇的三才嘲笑的问道。

    王曾上前躬身行礼道:“启禀陛下,东京城的奏疏到了,是唐州颍州两地受灾的奏疏。”

    “只有这两处?”

    王曾点头道:“只有这两处!”

    “可朕怎么听说光化军也受灾严重?连宣毅卒的军士都在逃荒的人群中?都这个时候了他刘兴德还想瞒着朕!命大理寺派遣司直前去拿人!”

    王曾大惊:“官家,刘兴德如有其罪,确实十恶不赦,可官家要明正典刑是否应该发文两府查明治罪?”

    嘭赵祯拍案而起:“证据确凿好还要行文两府查明?好!好!好!既然你这么谨小慎微,那朕就派你亲自去光化军查处他的不法,彭七!”

    “到!”

    “带着朕的旨意去陪王相公走一遭!”

    “是!王相公请!”

    王曾目瞪口呆的望着赵祯,他没想到这件事让官家如此生气,在他看来这只不过是刘兴德贪图钱财而已,这对大宋的文臣来说简直算不上大事,最多就是罚铜或是贬职留用。

    可他不知道,赵祯气愤的是刘兴德的所作所为很有可能导致兵变,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