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对于山下的军营来说,山上的防备更加森严,各种弩箭随时待发,如凶兽一般狰狞的八牛弩在棘轮的作用下轻松的拉满,稀有的滑膛枪在这里人手一只。

    小小的滑膛枪原先是被彭七等人瞧不起的,主要是因为他的造价昂贵,同时精度和射程都没有弩箭高,在战场上他的烟雾也会阻碍视线。

    但军备司的丁度却对这种以火药为动力的武器尤为感兴趣,见赵祯不断的试射滑膛枪便红着脸上来递过一支道:“陛下尤爱此物,臣稍稍改进一些,请官家试试”

    赵祯见手中这支枪和普通滑膛枪无异,便随手抬起一枪,扳机扣下,机括声响起,燧石划过一个优美的弧线击打在火门边上,在赵祯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火药迅速引燃激发出弹头。

    这把燧发枪的速度之快远超赵祯的想象,几乎是按下扳机的一瞬间子弹就飞了出去,并且准确度也相当高,看的一旁的狄青与杨怀玉目瞪口呆。

    因为这把枪的子弹洞穿了百米之外的板甲!

    赵祯拽过丁度道:“这把枪为何比普通的燧发枪好上如此之多?”

    丁度接过精美的火枪迅速又熟练的擦拭起来,长长的推杆清理完枪膛之后才道:“启奏官家,这要归功于曾公亮的设计,他改变了燧发枪的弹头,利用土人吹箭的法子,铅弹头在火药的推动下尾部迅速扩展,这样一来便能封闭枪管,使得火药的威力得到充分发挥,弹头上的螺旋纹也使得子弹在飞行中更加稳定。”

    赵祯惊讶的望着丁度道:“曾工亮不是被贬到锻造厂去炼铁了吗?”

    丁度尴尬的说道:“他在炼铁之时无意中和一个土人工匠闲聊,才突受启发的”

    赵祯微微点头,难怪曾公亮这小子能想起用铅做弹头,他的化学实验离不开铅的帮忙,对于铅的性质身处锻造厂的曾公亮最清楚不过,赵祯觉得他不适合做官,而是更适合个做一个科学家。

    丁度还知道用他的新发明给自己投其所好,而曾公亮自己发明出了后世的米尼弹头却不知道言语,可见两人在官道上的差距。

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 
年关将至,此时的东京城百姓开始忙碌起来,越是到了年关越忙碌已经成为东京城的普遍现象,工厂的工人要赶工生产货物,酒楼的伙计要堆上笑脸迎接往来的客商,东京城已经成为最大的交易场所,许多的外族商人都会前来东京城进货。

    边境的榷场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只能成为收取关税的地方。

    八荒争凑,万国咸通可不是说说的,契丹人,党项人,甚至还有吐蕃人和大理人,云集于此。

    大大的板车满载货物的在大相国寺交易商品,来自党项的商人要把货物全部卖掉并购买大宋的货物才能回去,而年关就是最好的交易时间!

    契丹人和党项人只要进入东京城都必须遵守这里的规矩,马车只能在道路的中间行进,要是敢越过红叉撞到行人,对不起开封府的牢饭保准你满意!

    对于这种如履云端的道路,他们自然是羡慕已久,还曾派遣使节专程在大宋的朝会上索要,姿态虽然放得低,可一分钱不想出的样子让赵祯直翻白眼,真当大宋好欺负,你要什么就给什么?

    此时的大宋与当初赵祯即位时的大宋已经大不同,占据了党项的洪州和盐州千里之地,你党项人来一个试试?不去找你的麻烦就算是不错的了。

    辽朝好歹是正经的王朝,虽然做不到光明正大的索要,可开出的价码也是极低的,牛羊千头,骏马数十匹

    牛羊对大宋来说其实是不缺少的,只不过牛作为农耕的重要生产工具不能宰杀而已,但是精明的大宋商人从吐番交易来了青藏高原的雅客,耗牛!

    大宋商人发现,耗牛这东西在吐番实在太多,而且全身都是宝!

    肉能吃,奶能喝,就连粪便都能在晒干后作为燃料,而且气味并不是很难闻,更重要的是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

    于是宋人便利用吐蕃人最需要的茶叶和棉布进行交换,以物易物的方式得到了吐蕃人的欢迎,在大宋不值钱的粗茶经过压制成为茶砖后便成了吐蕃人眼中的宝贝。

    在大宋能吃到牛肉可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而耗牛在大宋不属于耕牛的范畴自然也没人会刁难这些贩卖牛肉的商人。官府甚至会为这些商人开具特殊的贩牛文书,使得这项生意产业化。

    这也使得党项人和辽人把持的牛羊变得不那么重要,现在的贸易已经成为一种逆差,从大宋出口的商品要比进口的商品多得多

    赵祯在大殿上直接回绝了他们的请求,婉转的表达了公路你们党项人和契丹人造不起这一客观事实。

    的确,公路的建造费用相当不菲,即便是大宋也是靠的地方商贾才能筹资建造,各地的官府允许他们分取所收的钱款,过路费已经成为地方财政的一项重要来源。

    有了钱的地方官府自然更加努力的建设自己的特色产业,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好,地方官员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当地的什么特产值钱,并招商引资的开发。

    景德镇的瓷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海州的海鲜产品也是利用了这一点

    在东京城乃至辽国畅销。

    经过蔡记的带动,餐饮的消费不断的促使沿海地区的发展,海鲜经过长途的运输往往容易变质,而干货的出现却使得这一尴尬的局面得意缓解,海带,紫菜,鱼虾,扇贝等都成为餐桌上的美食。

    大理,党项,吐番,回鹘等内陆地区成为干货倾销的对象,鲜美的海产品在遇水之后膨胀开的鲜味立刻打动了这些地区的人,上至贵族下至百姓无不喜爱。

    而唯一能和大宋竞争的只有辽人,只可惜辽人并不擅长制作,而且商人多是到东京城进行交易,在东京城中辽人的干货往往无人问津。

    大宋的公路经过数年的建设已经初步的形成,虽然只是在重要的州府之间,可这样的规模已经相当了不起,商人的力量是巨大的,他们把大宋的四京之地连接起来。

    以东京汴梁为中心,向外延伸,北京大名府,南京应天府,西京河南府都在公路的范围之内,公路的筹资模式最受商人和官员的喜爱,商人得到了长久的利益,官员得到了政绩。

    赵祯看重的则是公路带来的强大运输能力,这也正是党项人和辽人所担心的。

    他们的商人眼线见识到了大宋恐怖的交通运输能力,一辆大车能载员三十至四十人,在四马的拉扯之下日夜不停的前进,只需一个多时辰便能从东京城到达郑州管城,半日之功便能到达西京,这样的速度可谓是快若奔雷了。

    如果公路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铺设到了真定府,河间府,那对辽人来说压力实在太大,只需几日的时间,大宋的兵马钱粮就能抵达前线,这种不安深深的刺激这辽人的神经,就连官居左丞相的张俭都亲自参与了今年出使大宋的差遣。

    他在见识到了公路的运输能力后大为震撼。

    南门大街上的辽朝都亭驿中,张俭坐在上首微微皱眉,下面的辽人已经吵得不可开交,对他们来说宋朝皇帝拒绝辽人的请求简直是绵羊拒绝虎王!

    可张俭知道,此时的大宋已经不再是绵羊,如果硬要说的话就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大宋的官家可不是当年的真宗皇帝,虽然顶着仁慈的名号,可他的仁慈只会对大宋的百姓,从大宋对党项的用兵就能看出端疑。

    大宋西征不光给了党项一次沉重的打击,就连辽朝上下也受到了震动,张俭开始的时候还不相信这一切,直到辽朝的密探发回消息,他才逐渐相信大宋的军事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下面的契丹勇士还在叫嚣着武力威胁的话,张俭脑门上的神经不断的跳动,在他身旁一个商人打扮的中年人轻轻端起茶碗道:“契丹人的秉性就是这样,天生的勇武,仿佛一身血气用不完,张丞相莫要见怪啊!”

    张俭挤出一丝苦笑道:“韩王还有功夫玩笑,大宋的强军劲旅就在眼前,此时还说出如兵锋所指的话,实在是”

    萧惠笑道:“这便是我契丹人的特点,血性这东西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即便是面对数倍与我们的力量也要拼上一拼!要是连这点胆气也没有,何以与大宋抗衡,当年我大辽太祖皇帝一箭定上京,没有如此气魄怎能做到?”

    张俭呐呐不言,这些契丹人终究还是契丹人,他们脑子里的勇武思想怎么也消退不了

第三百七十五章辽朝的担忧() 
萧惠玩味的看着手中的茶碗,扭头对张俭笑道:“看来左丞相对老夫的话不怎么赞同,不过也没关系,总不能对我契丹男儿浇冷水吧?你的那番言论要是传回捺钵,引来的怕是更多的担忧与不满,这对宋辽两国都不利不是吗?”

    张俭呆呆的望着这个眼睛中充满睿智的老人,最后恍然大悟道:“外松内紧?”

    “果然是左丞相,洞彻其理!”

    见张俭一点就透萧惠立刻笑着点头道:“要是单单把大宋的变化通晓国内,恐怕引起的骚动与恐慌不知几何,不如让咱们的鹰犬叫嚣一下,这样多少也能平静下我朝士大夫的猜想,人言虽可畏但远不及恐惧来的可怕!左丞相文笔极好,不如把东京城的所见所闻奏报陛下!也好早早应对。”

    张俭佩服这位韩王的思绪周全,现在辽朝国内并不安定,陛下重病缠身,朝中更是暗流涌动,皇妃萧耨斤蠢蠢欲动,已经日显跋扈,而陛下却置若罔闻,一心教导皇太子耶律宗真。

    大臣们也是各怀鬼胎的开始悄悄站队,真正为国操劳的也只有一些兢兢业业的汉臣,就连眼前这位韩王萧惠也是有着自己的算盘。

    这样的大辽已经表现出强弩之末的情况,微微苦笑,张俭叹了一口气道:“也只好如此,韩王果然是辅弼之臣!明日我也要在这繁花似锦的东京城逛逛”

    “逛逛可以,但却不要被眼前的繁华所迷惑,汉人有句诗词叫做,乱花渐欲迷人眼”

    张俭一下子便涨红了脸回应道:“浅草才能没马蹄多谢韩王指点!”

    说完他便愤然起身离开,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花厅之中,契丹的使节立刻恢复清醒的说道:“韩王,这张俭到底是忠于陛下还是忠于皇妃的?”

    萧惠笑了笑:“只要他忠于大辽就够了,这些汉人臣永远是以强者为尊,陛下执掌大辽当然遵从陛下,皇妃执掌大辽那他就会遵从皇妃,以后不要轻易的试探他,省的陛下怪罪。毕竟他的才能还是相当出色的!”

    属下顿时不干了,有人不服不忿的出声讽刺道:“只不过是个酸儒罢了,会那些之乎者也有什么用?”

    萧惠皱眉的呵斥道:“你们连人家的脚后跟都不如还在这里嘲笑人家的才智,契丹的勇士可以自大,但绝不能愚蠢!你们几个真的注意到大宋的变化了吗?”

    几人涨红了脸道:“宋人不是一向如此,就喜欢钻营商贾之道,从我辽朝赚取了多少银钱,为何不禁止他们的买卖?”

    萧惠无奈的摇了摇头:“要是禁了宋人的榷场买卖,你们家中的绫罗绸缎从哪里来?精美的瓷器从哪里来,香醇浓烈的美酒从哪里来?党项肥羊的钱财我们还用什么货物去换取?”

    契丹勇士一下被萧惠的话给噎住了,只能恨声道:“那就行萧太后旧事!”

    “闭嘴!”萧惠粗暴的打断了他们的话:“当年檀渊之战要不是宋人怯战,说不定咱们的大辽已经失去了燕云之地,而如今的大宋居然能西征党项,你们自己说说党项人的战力如何?从他们手中夺取城池容易吗?”

    萧惠的话让许多人呐呐不言,党项人的骑兵不比他们大辽弱多少,而且常常辅以“泼喜军”、“强弩军”、“擒生军”、“撞令郎”等诸军,多兵种合成的虎狼之师。

    要想在党项人的手中夺取两座城池,其困难程度不亚于对阵那些凶悍的生女真骑兵。

    见他们都不说话,萧惠叹道:“如今的大宋已经今非昔比,如果我朝还是如此内斗消耗下去,必会被宋人有机可乘,燕云之地乃是我朝与大宋之间的屏障,党项只不过是疥癣之疾,真正要命的永远是大宋!张俭大才,能看得出宋人现在的实力,单单是这公路便会对我朝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你们以后要多请教人家,不要总是一口一个汉臣的叫着。”

    众人被萧惠说的满脸通红,最后锤了一下胸口道:“尊韩王令,我等这就去给左丞相道歉去!”

    萧惠微笑的说道:“这就对了,汉人最大的好处就是为知己者赴死,只要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