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包拯一边忍住胃中的翻腾一边疑惑的望着姚光:“为何不趁乱局直取中军?”在他看来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怎能白白错过。

    姚光微微摇头道:“敌军看似乱了阵脚,但中军以至,刚刚咱们是借着夜色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夜袭敌营,如果现在不撤走,敌人一旦合围必将耗尽我等体力,到时就是想走都走不了了。”

    包拯无话,姚光说的没错只不过他没考虑到,作为文臣的他在兵事上还是听从武将的意见为好。

    在南蛮军的包围圈还未形成之前,姚光便率领军队溜出了包围,成都府外的地形山势他早已是熟烂于胸,并且在之前已经计划好了撤退的路线,否则岂能如此从容?

    苏洵站在城门口带领士兵们接应包拯等人,三弓床子弩疯狂的攒射收割着前来围剿的敌军,段鹏看着被冲杀崩溃的白崖部夷卒恨恨的叫道:“传令下去,常备军如遇白崖部溃兵立刻收拢,但凡有反抗的杀无赦!”

    白崖部的族长叫道:“不可,如此一来我白崖部青壮还能所剩几何?!”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部族一旦被冲散基本上不是被宋人杀死就是被南蛮军杀死,真正能收拢的人手根本没有多少。

    段鹏嗤笑道:“你白崖部夷卒乃是人数最多的一部,但却在宋军面前一击即溃,这样的夷卒还有什么用?”

    “你不能这样对我们,我们白崖部是最早响应你和高智升起事,难道你就不需要我白崖部为你攻伐羊苴咩城?”

    面对白崖部的族长乞怜,段鹏并不动心:“攻伐羊苴咩城?你当都城的守军没有被我等收买,你当还会有人听从段素兴?相国兵不血刃的便可废掉他!”

    段鹏说完瞧都不瞧白崖部族长一眼:“传我军令,遇到宋军一律放进成都府,咱们大军明日便撤走!”

    他的话使所有的部族族长舒了一口气,终于要撤走了,这段时间他们的族人消耗的厉害,从佯攻成都府,到今夜的宋军袭营,幸好宋军的人数不多,不然他们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探马飞快的奔来:“启禀将军,今夜乃是成都府守军接应援军,援军乃是出自天子四卫,以马步军副都指挥使狄青为大将军,集贤院大学士包拯为监军!”

    探马的话音刚落,便惹得众人惊叫连连:“狄青?大宋西征将军狄青?!那个和杨怀玉攻取党项洪州城的狄青!”

    段鹏随没有部族族长一般惊慌,但心中已经升起不祥之感:“刚刚应该是宋军的小股部队,狄青不会在成都府,那他现在在哪里?立刻探明方圆十里之地,小心敌军里应外合突袭我军!”

    各个族长叫道:“那我们现在如何是好?”

    “当然是枕戈待旦以防不测,传令下去无论常备军还是夷卒皆不卸甲,随时准备迎敌!派出使者告诉成都府的守军我们明日就撤走,两军没必要刀剑相向。”

    段鹏的话让各部族长目瞪口呆,这还是从未听说过的奇闻,两军交战还能如此儿戏不成?

    接下来就是要选取一个使者,使者的身份当然不能太低,最好是族长之类的人,众人把目光投向了白崖部的族长,现在的他应该是最合适的人……

    就在白崖部族长绝望的时候,乌骨部族长开口道:“白崖廖山已经够可怜的了,我愿替他前往成都府,但一定要给我使者旗帜。”

    既然有人自告奋勇,那众人也没什么好说的,段鹏笑着点头道:“乌骨托托果然有长者之风,使者旗帜准备好了祝你一路顺风……”

    在无骨托托走出营门的一瞬间,段鹏疑惑的望着他的背影,无骨托托的举动有些反常,谁会在这个时候去做使者?毕竟宋军也有所死伤,心中的怒火怕是能把乌骨托托烧成灰了吧?

    但事情却不是段鹏想象的那样,乌骨托托站在成都府的城门口,城墙上狰狞的三弓床子弩并未让他胆怯,析羽为旌乃是使者旗帜,高高举起之后弩箭利刃为止避让。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苏洵和包拯以使者礼仪接待了乌骨托托,越是与蛮夷相处越要展示大宋的礼仪,这是融入进士大夫骨子里的东西。

    苏洵作为成都府的知府事,官价虽然没有包拯高但实权却凌驾于包拯之上,作为监军的包拯自然要客随主便。

    苏洵开口道:“你是何人,前来何事?”

    乌骨托托躬身行礼道:“老朽是云南十二部乌骨部的首领,这次代表大理南蛮军前来议和。”

    包拯瞪大眼睛道:“议和?你不会不知我大宋的兵策吧?战争是你等挑起的,但什么时候结束却是我大宋天子说的算,议和是万万没可能!”

    苏洵微微点头道:“然也,你回去告诉段鹏和段素兴,让他们引颈受戮!”

    宋人的强势并未让乌骨托托有多少恐惧,反而是平淡的说道:“如此我乌骨部愿意降宋!”

    一旁的姚光嗤笑道:“凭什么?”

    “就凭宋朝天子的许诺,我族中有一子名叫宋平……”

    宋平是无骨部的人?!包拯瞪大眼睛道:“宋平是你乌骨部的人……拿出凭证!”

    黑手的令牌被乌骨托托奉上,众人大眼瞪小眼的看了半天在确认了真实性后默默无语,这时就连姚光这样的军中厮杀汉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陛下早就做好了准备,也是陛下挑起了这场战争!

    乌骨托托详细的讲述了段鹏和高智升的阴谋以及南蛮军的动向,这份来自内部的情报把包拯和苏洵惊呆,没想到段素兴的好大喜功给自己招惹来灭顶之灾。

    即便大宋不出兵大理国,段素兴也会被高智升废掉,包拯和苏洵对视一眼道:“真是君臣颠倒日月不明的国家。”1

第三百九十五章何为正义?() 
对于乌骨托托的归降包拯和苏洵是相当欢迎的,他不仅带来了重要的情报,就连羊苴咩城的情况都说的清清楚楚,最重要的还有南蛮军撤退的路线!

    狄青预估的不错,南蛮军果然要从华阳古道撤退,并且明日就走。

    苏洵与包拯对视一眼后转头望向姚光,他是这里最高的武将,也是最知兵事的人,陛下一定有密旨交给他。

    果然姚光面色严肃的从怀中掏出一块金牌道:“御前金牌在此,本将有便宜行事之权,官家口谕,如若南蛮军溃逃,则尾衔追击,不可过速亦不可缓,务必围歼之!”

    包拯恍然,难怪狄青要率领七千人先行抵达华阳道,如此一来便相当于切断了南蛮军的退路,一边断头一边尾衔追击,如此方可歼灭之!

    整个大理国犯边事件被理得清清楚楚,先是陛下派遣黑手的宋平挑拨大理段素兴进攻成都府,虽然不知他是如何挑拨,但至少他做到了。

    接着便是大宋军队的围歼计划,不远处的康定军怕是也早就得到官家的密旨了,否则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成都府被围。

    这么说陛下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吞并大理国并且还要剿灭这次出征的南蛮军!

    回头望了一眼苏洵,这家伙一定是早就知道的,否则哪会如此淡然,微微不满的开口道:“此计明允怕是早就知晓了吧?”

    苏洵点了点头:“的确,陛下早已将灭国之策示下,允明知晓。”

    “堂堂之军,正义之战,方可战无不胜,陛下如此下策难道你就没有上疏劝诫?”

    苏洵微微一笑:“为何劝诫?他段素兴坐拥大理却倒行逆施,昏庸无道,致使大理境内百姓叫苦不迭,往往逃窜到我大宋境内,或是成为流民,或是落草为寇,对我大宋百姓之害尤重,如今陛下去国夺爵收归王化,使云南之地重回故国有何不妥?!”

    包拯微微皱眉道:“再怎么说大理都是太祖定下的不伐之国,我大宋出如此龌龊之计……”

    “包希仁你放肆!”

    姚光出声喝止包拯的话,这不就是在说陛下龌龊吗?

    包希仁这个监军难道是昏了头不成?

    姚光担心的望向苏洵却见他毫无怒色,反而严肃的说道:“包学士,你久居集贤殿,应该知道陛下是什么样的君主,仁德无双的陛下是为的是云南之地的百姓和华夏故土的完整,陛下在密旨中专门提到了你,之所以让你作为监军便是让你看清这个世道的正义。”

    “这个世道的正义?难道就是以无名之师伐无道之国?何为正义!”

    苏洵微微摇头道:“错,大错特错,陛下让我在成都府任职如此之久,最为重要的便是让我了解大理国的情况,如今的大理早已非段氏建国之大理,而大理皇帝段素兴也不似先祖段思平。

    段思平在巡视农桑的时候死在路上,这段素兴怕是会死在相国高智升的手中。如此大理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他的存在只会祸害我大宋边境,使得我大宋百姓和大理百姓遭受荼毒!

    陛下有云所谓的正义便是保护大宋的百姓,保全华夏故地!这世间哪来的绝对正义?偷窃的贼人也许是在为自家面黄肌瘦的孩子买吃食,杀了他到底是正义还是无道?党项也不过是为了立国而围攻延州城,那我大宋是不是该拱手送人?在贼人和李元昊看来他们才是正义!如今大宋也是如此,煌煌史书皆是如此!”

    苏洵一连串的反问把包拯给问住了,想了又想之后道:“这么说来这次征伐大理和当初夺取党项两州之地是一个道理?我明白了!”

    包拯说的轻松可内心十分的沉重,苏洵的话和官家的想法让他觉得离经叛道,彻底的击碎了他心中的是非观。

    什么是正义,何为正义?

    来自灵魂深处的拷问让他措手不及,按照官家的说法,即便是煌煌史书中的正义之战也是如此,只不过隐去了阴暗的拐角,只把光明的一面展现给世人。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儒家经典还有必要吗?人人都如夏竦一般不择手段便是,只要达成的结果对大宋有利的就行,还需遵守什么法礼?

    苏洵见包拯失魂落魄的模样微微苦笑,自己当初听了官家的言论也是如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见识越来越广,他愈发的觉得官家的所说的正确无比。

    这世间就没有所谓的绝对正义,同样的也没有绝对邪恶,就如阴阳双鱼一般互相转换,重要的是看你在哪一边,用官家的话来说只要保持住本心就不会被所谓的正义与邪恶所迷惑,做到真我才是最好的。

    没工夫理会发呆的包拯,转身前往衙门的签押房,大战在即谁用工夫给包拯做疏导。

    而立之年的包拯相比年轻的苏洵更难改变,一直存在他心中的儒家经典根深蒂固难以撼动……

    只有狄青这样的大将军才有权利设白虎节堂,苏洵和姚光只能在签押房中筹备计划,南蛮军明日便会撤走,大军也要连夜的做整顿,但首先要委屈一下乌骨托托……

    人被吊起来的感觉不是很好,但最少没有性命之忧,乌骨托托很是淡然,只要能保住族人毁灭大理国,这些都算不得什么,乌骨部是最倾向于大宋的,因为乌骨部落正好在大宋和大理的交界处乌蒙山。

    对于大宋的繁荣有序和大理的民不聊生乌骨托托深有感触,与其在大理活的不像人,不如在大宋体面的活着,宋平这小子便在关键时刻送来了机会,更为重要的是宋平并不在意族长之位……

    大理境内的所有乌骨部族人都会听从宋平的差遣,这一战将会成为乌骨部崛起的契机。

    宋朝天子还特意赐名靠近乌蒙山的乌骨部为乌蒙部,甚至答应给予王的爵位,但是乌蒙王一定要定居东京城,这虽然是人质的待遇,可乌骨托托求之不得!

    居住在繁荣的东京城,有世袭罔替的乌蒙王爵位,什么都不用做便能得到大宋朝廷的俸禄,还有什么比这个更美好的事情?

    当宋平提出条件的时候,乌骨托托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下来,不光是为了乌骨部的未来,也为了自己家的未来,在乌骨托托眼中,这便是正义。1

第三百九十六章杀戮时间() 
三更造饭,五更行军,南蛮军的军营忙活起来,这个时候是人最困倦的时间他们就是要利用这个时间撤走。

    但他们的打算落空了,看似寂静的成都府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所有士兵被从睡梦中叫醒,温暖的羊汤配上烤的酥脆的馍馍,让每个醒来的士兵焕发活力,羊汤最暖身子,而白面的馍馍顶饿……

    没什么比这些更提神的了。

    大战之前七分饱就好,羊汤喝多不易奔跑,馍馍吃多在肚子发胀,老兵们控制着饮食,只等军令响起。

    整个成都府陷入短暂的寂静,所有人都在休养生息,保持体力。这也给敌军以城中安静的假象,只有姚光在城墙上来回走动,他要时刻注意城墙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