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祯怒哼道:“军中之事尚且好说,你平日里欺压东京城百姓之事就这样算了?来人,把王齐雄押下去,游街示众!从今以后外戚从罪,一律游街而效尤!”

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 


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请辞() 


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 
更换宰相才是赵祯给朝臣们的第一个刺激,还有更为刺激的在等着他们。

    赵祯挥了挥手,三才便端着一盘公文传递给枢密院的相公们,这些都是关于军改的总纲,大宋老旧兵制已经不适合如今的大宋,他只约束住武将的手脚,分散他们手中的权利而已。

    快速的经济发展使得赵祯把军事改革提上了日程。

    禁军的待遇本就不底,再结合义务兵制度应该能很快扩充大宋的军队,但这就需要大量的钱财,要知道如今大宋的禁军就是一个吞金兽。

    武器装备的花费之高令人发指,单单一个万人军便要每年耗去朝廷十五万贯的军饷,这已经是开国之初三倍有余。

    朝中许多文臣不理解如此高的军费花销,甚至向赵祯上疏建议削减军队装备的开支,但全数被赵祯驳回。

    开玩笑,大宋的强军之所以自赵祯亲政以来未尝一败,功劳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功到这些装备上,可以说没有这些装备的支援,光靠训练还是不能与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匹敌。

    赵祯这次的军改不光要给整个大宋的禁军换装,更要训练一只彪悍的大宋铁骑。

    骑兵便是这个时代的最为犀利的重装机动部队,在板甲,破甲马槊的配合下赵祯不相信辽朝的和党项的骑兵会是他们的对手。

    军马就更不用担心了,来自阿巴斯王朝的战马完全能附和大宋骑兵的需要。

    当曹玮翻开公文快速的浏览之后便把目光直直的盯向丁谓,死活不挪开,丁谓一时间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仿佛自己是一只待宰的肥羊

    翻开公文,看到官家的意图后丁谓无奈的苦笑,看来这次三司执掌的国库又要大放血了!

    难怪作为枢密使的曹玮露出那种表情,这些花费何止巨万,简直要耗尽大宋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一大半财富,国库已经好久没有这么多的盈余了

    “丁相公,这项钱财对三司来说应该没有问题吧?”

    丁谓直接了当的回答道:“没有任何问题,国库银钱所费尚有盈余!”

    没办法不这么说,官家从来都是计划好的,他要是不知道国库有多少钱就不会法军费划分的这么详细,甚至连一个小小的马铁都算了上去。

    曹玮听到丁谓如此说便放下心来,说实话这此换装连他都吃了一惊,他是见识过板甲的离开,也看过陌刀的锋芒,他曾想象过在大宋大量装配这些武器,可所需的钱财把他击败。

    但没想到自己的一次简单上疏便获得了官家的肯定,并且以国库之钱一次性的给禁军换装!

    他是不知道大宋的国库有多少钱,赵祯也是在看到小山似得金银后才狠下心来决定的,如今大宋的从商贾身上获得的税收远超粮食,更何况在海外还有三座银矿不断的提供着宋帝国的需要。

    如今四周的邻国对大宋的商品也是越来越依赖,货物的繁多,品相的精美,价格的公道,使得当地的产业连连遭受打击,以至于除了大宋基本没有工厂出现。

    依赖是一种习惯,长久的依赖使得大宋形成了垄断。

    大宋的工厂繁多,国内市场基本饱和的前提下商人只能开拓海外市场。

    赵祯就是要让大宋的货物销往世界各地,再把世界各地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回来。

    为此他不惜宣布,只要商人能带回他国的技术,本次关税全免。

    这一举措使得大宋获得了诸多闻所未闻又极为实用的技术。

    大宋也变得越来越有钱,国库充盈,百姓的钱袋子也慢慢鼓起来了。

    商业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这在封建时代是极为少见的现象,赵祯把它定义为中国封建社会特色资本主义。

    在大宋,资本的影响无处不在,城镇之间的公路,城市化的推进等等这些都是资本驱使下的产物,否则谁会拿出那么多的钱财帮朝廷修路,修城?还不是看到了其中的甜头!

    随着工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在城市中安家落户,于是赵祯看见了大宋大规模城市化的希望。

    赵祯在朝堂上宣布加快大宋各州府的城市化之后,满朝文武鸦雀无声,大宋的城市化水平本就很高,没必要再进一步的加强,这简直是画蛇添足之举,可他们不知道赵祯是大宋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没人比他更清楚城市化所带来的好处,它可以把各个地方的人才、事业集合起来,把大宋经济的繁荣推上另一个高峰,并且能提高大宋的教育,文化,医疗等等各种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无论军事上的改革还是推行城市化,这些都是赵祯改变大宋的手段,在他看来只有大宋强大起来,繁荣的大宋才不会成为过眼烟云,而这些都是在为大宋服务的手段而已,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朝臣们基本上都赞成赵祯的计划,军改会使大宋的战力更上一层楼,而加速城市化的建设更是对士大夫阶层有百利而无一害,毕竟士大夫阶层基本上都是居住在州府的中心。

    甚至有许多人认为,如果大宋的城市都能如东京城一般繁华,那大宋的基业将永远延续,打破王朝更替的常理。

    赵祯明知不可能但依然不戳破他们的幻想,这种想法能使得他们更加卖力何乐而不为?

    大朝会在文武群臣的惊讶中结束,当然朝会的结束也预示着新一轮变革的开始,赵祯在散朝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去封丘军营,他要看看军械司和武备司要用多长的时间完成军队的换装。

    这是最为迫在眉睫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党项和辽朝都开始蠢蠢欲动了,尤其是铁板一块的党项人。

    从最近黑手传递出来的消息看,党项开始西征的野心是建立在立国的基础上的。

    一旦党项要立国,势必会对大宋这个曾经的宗主国挥戈一击!

    从当初的延州之战便能看出党项人的心态,不在战场上大败大宋一次,党项人便永远都是大宋的臣属,即便是李元昊立国称帝也改变不了大宋的态度。

    只有强者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与承认,而党项成为强者的道路只有一条,打败昔日的他们所依附的中原王朝。

    这一点连朝中的大臣都能看得出来,有识之士比如范仲淹还曾经上疏赵祯,要求将强西北防务,赵祯自然也要为即将到来的事情做好打算,所以才会在朝会上提出军改一事。

第四百三十八章负山之鬼() 
太阳经过最高处的天空开始向下偏移,赵祯漫步在军营之中看着已经换上板甲的禁军微微点头,无论在那个时代军事科技的发展往往是最快的,同时也能带动其他科技产业的发展。

    远处的汴水河畔传来一阵轰鸣声,赵祯不用看便知道这是水力锻造机捶打钢铁的声音,身为军械司中丞的曾公亮一路为赵祯讲解:“陛下这是水力大锤把钢板压扁的冷锻技术。”

    赵祯转头道:“冷锻?那钢板中的杂质是如何处理的?”

    曾公亮骄傲的说道:“回陛下的话,这些钢铁都是经过高炉煅烧,已经去除相当多的杂质,再经过增减其中的碳粉含量控制硬度而得,每一块钢材都附和锻造的度量,冷却过后在锻造。”

    冷锻便是通过反复捶打和挤压使得钢材的硬度达到极致。

    赵祯满意的点了点头,彭七难得一见的跟谁在赵祯的身旁,他已经卸去了殿前司指挥使的差遣,一心在封丘军营内负责军事。

    “陛下请看,这便是最新打造好的冷锻板甲,其坚如山难以撼动,圆弧的正甲能抵挡金瓜大锤的冲击。”

    彭七说完便取过一柄大锤递给赵祯:“请陛下亲试!”

    这是对付重甲的利器,坚硬的铠甲难以破开,军械司的人发现对付板甲的唯一手段便是利用钝器捶打,使铠甲内的人受到冲击而受伤,但现在的铠甲已经出现穹面,能最大程度上的避免流矢和钝器击打。

    赵祯取过大锤用力的敲打在彭七的板甲上,巨大的后坐力使得赵祯手都有些微微发麻,但彭七只不过向后退了一步便站住,赵祯一时间来了兴致,不断的加大捶打力度和频率,仿佛找到了发泄的出口。

    直到累的气喘吁吁才罢手,而彭七则是咳嗽连连,即便质量再好的板甲也经不起这样的反复锤击,在战场上彭七早就把用锤子的敌军给杀死一百回了……

    “果然是军中利器,朕甚慰!”

    赵祯说完瞥了一眼快吐出来的彭七道:“你死活要卸去殿前司的差遣,朕准了,可如果你不能给朕锻造出一只足以抗衡党项和辽朝的骠骑出来,朕便让你去崇文院做校书郎!”

    看着官家走远,彭七干咽了一下口水对一旁的曾公亮问道:“曾中丞,校书郎是干什么的?”

    曾公亮苦笑着说道:“即使每日在崇文院整理书籍校对文字的……”

    彭七脸色大变:“俺的天爷爷,官家这是要俺彭七的老命啊!”

    曾工亮微微摇头,彭七可能是官家最为信任的人了,否则如何让他担任如此重任,如今的大宋军营谁不知道官家要挑选猛士组建大宋的最强之军?

    招兵公文已经发出,从大宋所有的军队中招募悍卒,包括陛下身边最为强悍的亲卫司,以及由宗室组成的羽林卫和天子四卫都在其列。

    今天赵祯前来不仅仅是考察武器装备情况的,更是前来主持骑兵组建!

    一身衮服的赵祯站在点将台上,数万人单膝跪地高举长刀:“参见陛下!”

    整齐划一的动作,高昂的士气让赵祯热血沸腾,这些都是自己的百战猛士!

    望着下面数万人的校场微微抬手,山呼海啸的万岁之声为之一收,仿佛空无一人针落有声,这便是军纪严正的大宋军队!

    “诸将士应该知道朕前来目的,回首我大宋战事,从未有一场是追亡逐北直捣黄龙的,反而是胜,则不能穷追,败,则一泻千里,对阵敌军也多是小心翼翼不敢放开手脚,这是为什么?”

    众人默默不语,官家的话一语道破了大宋军阵的弊端,即便是军中的小卒也知道这是为什么,大宋的骑兵不堪一战……

    赵祯无情的戳破道:“因为我大宋骑兵不堪一战!军马稀少,没有成建制的骑兵,即便有一些骑术上佳的也往往不是马背上长大的外族对手!就连胯下的战马都是阉割过的骟马!”

    赵祯的话让数万人沮丧和羞愧,这是官家第一次否定大宋的军队,以往他都是鼓励和夸奖居多,赵祯一直遵循士气可鼓不可泄的道理,可如今却要好好的打击一下。

    破而后立方为成军之道!

    “可现在朕要打破这个困扰在我大宋强军头上的枷锁,没有专司的骑兵的军队算得上什么强军?如今我大宋军马充足,在咱们大宋攻取的贺兰原上有着数千匹的军马等着你们去征服,军械司更有最优良的板甲和最锋利的马槊用来武装你们,剩下的就看尔等是否有马革裹尸的大魄力!”

    官家的话让下面的禁军瞪大了眼睛,在他们呆滞的时候赵祯再次大喝:“好男儿当建功立业,大丈夫当驰骋疆场封狼居胥!”

    数万禁军如火山爆发一般声嘶力竭的大声呐喊:“封狼居胥!封狼居胥!”

    就连一旁身为文人的曾工亮都忍不住握紧拳头跟着呐喊,数万人的声音如山呼海啸,从封丘军营激荡开传向整个东京城,中百姓们惊讶的望向城北,不少人也被这种气氛感染,无论瓦里酒肆,还是街上行人都跟着大喊。

    全城陷入一种激昂的气氛中,好战的情绪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这是大宋这个原本温婉的国度所从未出现过的事情。

    党项使团和辽朝的都亭驿便的极为焦躁,他们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使得整个东京城开始出现汉唐雄风的,耶律宗政对着手下的使团官员呐喊:“快去派人探听消息,到底是怎么回事!”

    官员很快来报:“声音是从大宋的封丘军营传出的,具体事情……”

    耶律宗政无力的摆了摆手挥退属下,只要是从封丘军营传出便没可能探知到情报,一定是大宋天子在那里,整个东京城乃至大宋都会因为他的意志而改变……

    赵祯望着士气可用的禁军满意的点了点头,稍稍抬手声音便戛然而止:“如今朕要组建大宋……不,是组建自汉以降最强的骑兵!谁说我中原汉族不是外族的对手,谁说少了烟云十六州的大宋就不能组建大规模的铁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