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彭七失落的嗯了一声,的确这火炮的威力巨大的同时,重量也大的惊人,最少要四匹马拉着才能移动,而且速度还不是很快。

    曾公亮在一旁开口道:“陛下,火炮威力巨大却不善于移动,不如部署到城墙上,以击来犯之敌?”

    赵祯摩擦着微微发热的炮身道:“这是个方法,可有没有办法使得这个大家过能移动起来,比如在炮身下面装上轮子,活着直接把他安置在车厢中,遇到战事能快速施展开,以对敌人造成巨大杀伤与震撼,这才是朕的初衷。”

    赵祯的提议让曾公亮恍然大悟,而彭七则是兴奋的挥舞拳头:“官家英明,如果能把这种大家伙装在车马上前进,便能成为大宋对付骑兵的重器。”

    曾公亮确实在格物方面有卓越的天分,赵祯只不过稍稍指点一下,他便能很快的在地上画出大概的模样,便开始琢磨起来,要知道赵祯是见过后世火炮的,而曾公亮却一切从零开始,没有参照,没有前任的经验,只能靠赵祯的提议摸索着前进。

第四百四十一章赵祯心中的宏图() 
一  赵祯不愿打扰曾公亮的研究,他对格物的迷恋已经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彭七想上前提醒一下他,该恭送官家离去才是,可赵祯拽住了他的盔甲。

    “朕有这样为国操劳的文臣还在乎什么繁文缛节?他能为朕造出想要的东西就是对正最大的尊重。”

    彭七还要说什么,但看着赵祯眼神便住嘴,是啊!陛下从未因为这些小节而责罚过谁,曾公亮这么做只会让官家对他增加好感,而不会招致灾祸,难怪朝野内外皆赞官家体恤臣属。

    赵祯漫步于汴水之畔,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低声对彭七问到:“你是一直在殿前司当值的,也经历过战争,你说实话如果我大宋倾举国之力挥师北伐,是否能收回烟云故地?”

    彭七惊骇的说不出话来,他的表情倒映在水中让赵祯看的一清二楚,扭头瞥了他一眼,这家伙的脸已经不能看了,眼睛快要瞪出了眼眶,嘴唇哆嗦的直打结……

    赵祯轻笑道:“你如此紧张干甚?朕只不过问问你而已,又不是真的打算北伐。”

    彭七露出苦笑道:“陛下乃是一国之君,自然是出口成宪的,从您嘴中说出的话,下臣自然会当成旨意。”

    赵祯微微摇头道:“这只是一个设想,人人都觉得大宋应该先拿下党项之后再挥师北伐,这个过程甚至要拖上许久乃至后世帝王才能办到,可朕不希望拖那么久,如今我大宋兵强马壮,甲坚兵利,国库充盈,此时尚不取之,后世又如何笃定有机会?”

    彭七小心的说道:“官家可以再等上一等,毕竟收回烟云之事要好生谋划,如今党项李元昊在侧,他虽某图西域之地,可无时无刻不想着与大宋一战谋求立国之机,如果我大宋挥师北伐,剑指辽朝,他很可能南下直逼中原腹地!”

    “盐州和洪州的西北禁军难道不能阻挡他吗?”

    彭七微微摇头道:“西北禁军有折惟正,但他守城有余击敌不足,况且党项人完全能绕过城寨直趋京兆府。”

    赵祯微微点头,这也是为何他要求大宋城市化推进的原因,想到这里,赵祯转头望向西北说道:“如果西北之地处处州府治下皆是高墙深壑,是否能拒敌与西北?”

    彭七讶然道:“陛下是说西北之地处处城寨?嗯,也许这是个良策,只可惜时日太长,有这时间完全可以训练精兵强将固守西北。”

    赵祯深吸一口气道:“其实这也是一样的,如果我大宋挥兵党项,辽人亦会出手,毕竟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知道。”

    彭七陪着小心的开口道:“可宋辽之间一向是以兄弟之国相称,如若我大宋挥兵烟云,便是私毁当年先帝与辽皇定下的盟约,而兵出党项之时,辽人南下便是他辽朝毁约了。”

    赵祯惊讶的望着彭七道:“怎么连你也开始相信这可笑的盟约?无论辽人还是我大宋,只要毁约,其目的都是一样的,一切都是为了利益!”

    彭七苦笑道:“臣也不相信那些所谓的盟约,辽人和我大宋毁约已经不止一次了,只不过臣觉得还是让辽人先毁约比较好,这一点就连朝臣们都是这么认为的。”

    “这就对了!”赵祯拍了一下彭七身上的板甲,光滑而又坚硬的表面让赵祯手疼:“所有人都觉得我大宋应该先攻伐党项,然后才是辽朝,连我大宋朝臣都是这么想的,辽人自然更会这么想不是吗!”

    彭七惊讶的说道:“陛下的意思是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赵祯点头道:“没错,朕就是这么打算的,当所有人都觉得朕不会挥师北伐的时候,朕便要反其道而行之,夺回本就属于我大宋的华夏故土,燕云之地必须要回到我大宋的手中!”

    彭七不解的问到:“为何官家一定要收回燕云之地?”

    赵祯转头望向东京城外开阔的土地长叹一声道:“失岭北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

    赵祯的话点出了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为险要,易守难攻。

    失去燕云十六州这个北部屏障,直接导致中原大地赤裸裸地暴露在北方少数民族的铁蹄下,这里是华夏文明抵挡外族铁蹄的重中之重,上至秦朝,下至隋唐,无不用心经营此地。

    而且这片土地对大宋的衰变乃至灭亡有着重大影响!

    并入辽朝的燕云十六州,不只是辽朝经济最发达地区,而且也是辽朝“汉人”问题最为突出的地方。

    中国的地理形势,到了黄河流域,就是大平原。一出长城,更是大平原。所以在北方作战,一定得要骑兵。中国之对付北方塞外敌人,更非骑兵不可。

    而骑兵所需的马匹,在中国只有两个地方出产。一在东北,一在西北。而这两个出马地方,在宋初开国时,正好一个被辽拿去,一个被党项拿去,都不在大宋手里。

    这也是为何赵祯西征党项的原因,说来可怜,像大宋这样国土广大的国家却找不到一片适合养马的草场……而自从拿下贺兰原之后,大宋才真正意义上的有了千里马场!

    大宋缺马并不是指江南不能养马而是生产出的马匹战力、耐力不如北方马匹,更重要的是农业区生产的战马只能凑数……

    先拿下党项的养马之地,然后在组建骑兵,夺取燕云十六州故地,如果拿下了烟云之地,便可利用齐俊险要的太行山对辽人进行阻挡。

    赵祯望向彭七道:“烟云乃是自秦开始便在中原占据要害之地的,国家兴王地,据上游而建瓴中夏,控右臂而扼西域,盘盘郁郁,为朔土一都会,辽人在如此宝地经营许久,并把幽州设为南京,以南京道管辖,可见其图谋,此时不收回,以后更无机会!”

    彭七回过神来小心的问到:“陛下准备只取烟云而非整个辽朝?”

    赵祯大笑道:“辽朝地域广阔而草场众多,朕只要断其烟云粮道,加强守备,便可压缩辽人的活动,时长日久辽人自不会再是大宋的对手,有的是时间攻伐与它!”

    彭七连连点头,原来是这样!陛下打算出其不意的北伐,而脚步便在长城故地方止,依托长城之险抵御辽人反扑之后在徐徐某图整个辽朝,如此蚕食的计策实在高明,但却怕西北的党项人坐不住……

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计茶中来() 
一  赵祯不怕党项人坐不住,他有一样最为重要的东西,时间差!

    在这个没有网络通信的时代,从获取情报到传输情报,再到获知情报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当初大理的灭国之战便是最好的例子。

    别说是后知后觉的辽朝和党项,就连赵祯都是在狄青攻破大理羊苴咩城三天之后才得到的消息,当然这种情况在如今公路遍布的大宋再也不会发生,急脚递能在两天之内从彩云之南策马飞奔至东京城。

    但为了战争的准备,必须要有一系列迷惑敌人的手段实施,让辽人和党项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赵祯从未放弃过燕云之地,从亲政开始,他便一直为夺取烟云谋划着,石敬瑭这个儿皇帝献上了幽蓟十六州,使得华夏故土分离,对于赵祯来说他曾经的故乡也在那里!

    这是中原王朝的腹里之地,一旦有失则国将不安,大宋便一直在辽人兵戈的威胁之下,同时它也和王朝的命运连接在一起,烟云兴则国兴,烟云败则国败,如今大宋连这片土地都丢掉岂能让人觉得安全?

    大宋要想中兴繁荣,那就必须拿下燕云之地,扼守险要,拒敌与外,否则眼前的这一切都是过眼烟云,弹指间便会在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化为齑粉!

    站在御书房内,赵祯看着墙壁上的地图微微皱眉,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燕云之地一鼓而下!

    要想在党项人反应过来之前便拿下燕云十六州,这是个相当困难的事情,眼下最为关键的便是时间,以党项李元昊的才智绝对不会错失良机,必会在大宋攻伐烟云的时候狠狠的扑过来咬上一口。

    赵祯可不希望拿下烟云后再失去西北的土地,这便得不偿失了,毕竟大宋在西北经营多年,如果给党项人夺取,必将成为第二个烟云!

    三才稍稍有些担心,官家已经在舆图前站了一个时辰了,以往官家还会在御案上写写画画,可今日却默默不语一动不动的站了如此之久,伺候赵祯多年的他明白,此时的官家一定是有重大的决策。

    果然赵祯突然开口道:“召枢密使曹玮,副使狄青,殿前司指挥杨怀玉觐见!”

    三才掐断了手中计时的线香躬身答道:“奴婢遵旨!”

    快步走向一墙之隔的外朝枢密院,通过枢密院的外门他便听到一阵争吵。

    “曹相公之见狄青实难苟同,大军开进当如风卷残云,兵贵神速岂有徐徐而图之理?”

    “狄汉臣!你又在贪功冒进,这是我曹家血的教训换来的,绝不会有错,大军开进,如太过急速,则后军不至,粮草冗长最为万急!当年北伐之失,岂能再续?!”

    杨怀玉看着曹玮和狄青的争吵不知道该帮谁,他觉得两人说的都有道理,一个稳扎稳打,一个势如破竹,可真要让他选择还是会支持狄青,两人之间虽有争比,但狄青的才能他杨怀玉是佩服的。

    曹相公和狄青如此争执怕更多的还是被官家的北伐计划所刺激到了吧!

    微微叹了口气,杨怀玉走出公廨房,这一老一小的争执怕是还有一阵子吧?先喝口茶再说……

    枢密院的官吏小心的端上茶水:“杨指挥请用……”说完稍稍探头看了一眼内里的公廨房。

    杨怀玉苦笑道:“你倒是大胆,这场面旁人躲还来不及,你居然还想要探看?”

    那官吏陪着笑脸道:“杨指挥您不知道,如今曹相公和狄副使之间的吵闹已经人尽皆知,许多人都在打赌谁先离开枢密院嘞!”

    杨怀玉脸色一冷:“放肆!这种事情也能拿来关扑?!他们二人皆是为国分忧,稍有意见不和也是常理,为何看不出他们的一心为国不加遮掩?再有下次定要军法从事,仔细你们的皮肉!”

    官吏战战兢兢的退走,杨怀玉微微苦笑,看来曹枢密与狄青之间的不和已经传的沸沸扬扬,也不知官家为何把这两人生生的按在一起……

    三才刚刚进入枢密院的外厅便听到公廨房的争吵,正在品茶的杨怀玉快步上前:“大官今日怎么有空到枢密院来了,是不是官家召见?”

    三才笑道:“你倒是迫切的很,一般朝臣遇到官家召见可是凄惶的很嘞!”

    杨怀玉指了指公廨房无奈的说道:“怕是也只有官家的召见才能让这一老一小消停下来……”

    三才了然一笑道:“那就快点叫二位出来,官家宣召你们御书房觐见。”

    三才的话还没说完,杨怀玉便如脱兔似得窜了出去,留下目瞪口呆的三才喃喃道:“这小子的伸手还真是敏捷……”

    一杯香茶散茶着浓郁的清香雾气在赵祯面前婉转上升。

    “似雾似花?似雾似花!好茶,好茶!”

    看着茶杯中的雾气,赵祯猛然惊醒,他有一个绝妙的注意浮现在心头,转头看向给他端茶的陈彤道:“你今天撞大运,朕赏你一处东京城的院落,也跟三才学学弄个家室吧!”

    突如其来的赏赐让陈彤发蒙,今天官家是怎么了?为何突然赏赐自己的宅院,难道是要把自己撵出皇宫不成?!

    一想到三才曾经说过被念出皇宫的宦官,三才立刻叫屈道:“陛下恕罪,奴婢不想出去寻活计啊!”

    这都哪跟哪啊?!

    赵祯苦笑道:“赏你到还不乐意了,谁让你出去寻别的活计了?朕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