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

    赵祯的方法很巧妙,把这些卫所的驻地就设立在大宋的腹地各处,农忙时耕种屯田,农闲时负责训练,而朝廷配个的军资和武器全数统一保管,每一件兵器铠甲全数记录在案,凡有丢失依法严惩。

    而且这些十六位的士兵都必须有家属跟随在驻地,这样朝廷就能完全控制十六位,毕竟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赵祯能直接控制十六卫而专门设定的,这些十六位也算是中央在地方上的一支强大武装力量,通过庞大的公路网络,随调随用。

    如此一来大宋的可战之兵的人数一下有了质的飞跃,不光有精锐的中央禁军,在大规模战争的爆发下,十六卫所能抽调出来的训练有素之兵最少也有三十万人,而且还都是武装到牙齿,军备齐全的战兵!

    对附近州府的支援,剿匪,平叛等事宜完全交由十六位来做,这无疑是锻炼他们的大好机会。

    十六卫的出现无疑也解决了大宋武将过多的问题,军武院出来的武将有了去处,其中还参杂着一些外戚的职衔,老赵家一项是不放心武人的,而对外戚也是多加防备,十六位中也有外戚职衔。

    上将军各一人,从二品;大将军各一人,正三品;将军各二人,从三品。掌宫禁宿卫,凡五府及外府皆总制焉。

    长史各一人,从六品上。掌判诸曹、五府、外府禀禄,卒伍、军团之名数,器械、车马之多少,小事得专达,每岁秋,赞大将军考课。

    录事参军事各一人,正八品上。掌受诸曹及五府、外府之事,句稽抄目,印给纸笔。

    仓曹参军事各二人,正八品下。掌五府文官勋考、假使、禄俸、公廨、田园、食料、医药、过所。

    车都尉,掌驭副车。有其名而无其人,大陈设则它官摄。驸马都尉无定员,与奉车都尉皆从五品下。

    司阶各二人,正六品上;中候各三人,正七品下;司戈各五人,正八品下;执戟各五人,正九品下;长上各二十五人,从九品下。武后天授二年,置诸卫司阶、中候、司戈、执戟,谓之四色官。

    十六卫对大宋的重要可谓是另一个藏兵于民的渠道,几十万人的部队也是采用服役的机制,保证兵员的年轻化和战斗力。

    如今的大宋除了赵祯的亲卫司和背嵬,踏白二军,很难看到招募的禁军,就连原本的天子四卫都是役兵。

    募兵与役兵的差别就如后世的职业军人和义务兵之间的差别,大宋的募兵更盛,基本是参加过真正战斗并且杀过人的,拥有极其丰富的战场经验和求生本能。

    十六卫的好处便是能给大宋腹地增加一股相当强大的军事力量,赵祯要求亲卫司的武官校尉亲自带领手下去训练十六卫的新兵,务必培养把十六卫培养成不输与禁军的部队。

    就在赵祯给亲卫司的老兵训完话之后,三才抱着一个大红色的圆筒急冲冲的走进亲卫司的卫所,双膝跪地的高高举起手中的圆筒:“吾皇天威,兵锋所指莫可敌焉!彭七来报,南海大捷!”

    三百名即将前往各州府训练十六卫的亲兵露出理所当然的笑容,齐齐贺道:“吾皇威武!”

    赵祯接过红色的圆筒,挑开蜡封赫然是彭七的亲笔奏报,麻逸全境被拿下,大军奔赴马六甲海峡,如果一切顺利,拿下当地土著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赵祯哈哈大笑:“果然我大宋兵锋所向无敌!”

    看来今晚自己可以在舆图上把大宋的领土扩展到整个印尼群岛了,赵祯之所以要拿下印尼半岛的主要目的不光是为了控制马六甲海峡,还有为了使其成为跳板,以便日后进军澳大利亚做准备。

    一旦拿下澳大利亚,大宋的土地将会翻上一翻不止,更为重要的是那里的草场肥美,畜牧业将会十分发达。要多少牛羊马匹没有?只要有印尼半岛作为中转站,大宋所需会源源不断的送来。

第四百八十四章赵祯的决心() 
自从大宋西征党项之后,几乎所有的动作都是在向南发展,开发荆湖平原,开发岭南之地,南灭大理,继而又征伐麻逸,马六甲。

    这一系列的动作让外人看来都是大宋不愿与北方游牧民族交锋的举措,宁愿花费大力气去开发岭南之地和南海诸国也不愿向北前进一分一毫。

    赵祯独自一人站在御书房的地图前,南海诸国已经被涂成了代表大宋火德的红色,自己为大宋不断的积攒力量,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向北进攻。

    燕云十六州,这个多么熟悉又让人难过的词语,只有在大宋才会有这个词语,因为也只有大宋失去了这片抵挡外族又意义非凡的土地。

    这片土地对大宋的意义太过重要,不仅仅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更加因为它是中原王朝抵挡北方游牧民族的屏障。

    三才担心的站在一旁,官家每每看到舆图的时候表情总是如此严肃,甚至充满了悲哀,也不知官家为何有这种悲哀,说的难听一点,三才甚至觉得这种悲哀与亡国一般让人绝望难受,说是国仇家恨也不为过,但这话他是绝不会说出来的,他只敢在内心深处胆大妄为的猜想一下。

    大宋失了燕云地也不是一天两天,从太祖道太宗无不想收回,先帝也是如此,可都没有成功,听老不死的陈琳说,每每说到燕云十六州先帝和太宗都是充满失望的,但失望和悲哀是俩个完全不同的东西。

    三才哪里知道曾经的历史,赵祯的悲哀是来自于宋史中的斑斑血泪,国力强盛且有明君的情况下,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不那么明显,毕竟大宋可以通过掘堤淹田,使得千顷良田变成泽国阻挡辽人的铁蹄。

    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燕云十六州的丢失是俩个方面的,一方面使得大宋失去屏障,而另一方面使得辽人的发展有了巨大的帮助,燕云之地可不小,拥有着大量的农田和放牧之地,再加上长城屏障和山势奇险,几乎是最理想的土地。

    失去十六州,辽人可以直接打到黄河,辽朝也从游牧状态升华成半游牧半农耕,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状态转换,辽人发现了其中的好处,所以才会死守燕云之地。

    赵祯微微叹息,如果不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拿下这片土地,赵祯都不敢想象后世会如何,所以他才如此急迫的发展大宋的军队,改良大宋的兵制,因为这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雄心壮志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磨灭,赵祯明显的感觉到现在自己越来越排斥不确定的战争。

    攻伐燕云十六州和攻伐西夏,大理不同,这是一种大国之间的猛烈碰撞,辽朝和大宋的军事实力相差并不是很多,大宋的技术装备无法彻底碾压它,何况人家占据有利地形……

    如果石敬瑭的墓在大宋境内,赵祯不介意把他挖出来鞭尸,这种恨意是旁人无法理解的。

    轻轻的在地图上贴上一个红色的箭头,这代表大宋未来的进攻方向,赵祯依然打算采用爷爷第二次北伐的进军路线,并不直去幽州,而是兵分三路,幽云十六州被冗长的太行山脉分为山前七州与山后九州,相对来说山前七州容易攻取,而山后九州则要徐徐图之。

    但兵贵神速,赵祯打算利用大宋的车马配合,兵分三路的拿下整个燕云之地,为此只能以车马并进的方式配合步兵,车马在前装载步兵一路攻伐前往山后九州,而把前山七州交由后面的步卒进攻。

    这也是为什么赵祯组建十六卫的原因,天子四卫,背嵬军,踏白军,全数成为先行部队,攻取山后九州,深红色的箭头代表着他们的行军路线,而剩下的十六卫则用粉红色的箭头表示。

    如此一来能最快程度上的拿下燕云十六州全境!

    赵祯眼睛中已经散发着猩红,战场的惨烈画面仿佛如电影般在自己的眼前闪过,华夏的战争永远都是大规模的,永远都是血流成河的,这是任何一个地区也不能匹敌的!

    几十万乃至数百万人参与的一场战争是多么的惨烈?这个巨大的血肉磨盘将会吞噬掉多少年轻的生命?哀鸿遍野,流血漂杵怕是也不能表达战争的悲壮,但赵祯义无反顾。

    他原本不是个好战的人,但为了长治久安,为何大宋的美好流传下去,为了可悲的历史不再重现,赵祯打算用自己的一切和大宋的繁华做一次豪赌!

    御书房内寂静无声,三才猛然觉得自己的汗毛都炸了起来,一阵刺骨的寒意从心底升起,冰冷而若有若无的杀意在雕梁画栋的御书房内弥漫着,三才甚至升起一种立刻逃离的恐惧。

    而这一切都是来自眼前年轻的官家……

    这是三才从未在官家身上感受到的感觉,即便是西征党项南灭大理的时候,官家也没露出如此熊熊的杀意和战意,这战意是如此的浓烈,以至于自己都难感受到官家的决心。

    飞快的瞥了一眼墙上的舆图,无数的红色粉色箭头组成的路线使得三才大惊失色,这不正是大宋进宫辽朝的路线吗?官家打算用兵辽朝了!三才决定之后的这段时间滴酒不沾,随时随地的保持清醒,万万不能把今天看到的一切泄漏分毫,这个御书房也将成为宫中的禁地,自己每日亲自打扫……

    “什么时辰了?”

    赵祯的发问让三才舒了一口气,赶紧掐断手中的线香道:“启奏官家,已经午时初刻了,官家打算在何处进膳?”

    “送到后苑吧,朕打算放松一下。”

    三才连连点头道:“奴婢这就去准备。”

    在三才离开之前,赵祯扭头说道:“以后除了你之外,没有朕的宣召任何人不得进出御书房,甚至包括中宫和皇嗣……”

    三才身体微微一颤,立刻点头道:“奴婢遵旨!”看来官家这次是真的要御驾亲征了,瞒着中宫皇后和后宫嫔妃不就是怕那几位担心吗?

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酿啤酒() 
赵祯看了一眼墙上的舆图,大宋如今的模样和后世相差甚远,大片的土地还在外族的手中,吐番,西夏和辽朝占据了大片的土地,赵祯不管那些地方是沙漠还是沃野,是荒芜还是塞上江南,都要把这一切收归华夏。

    亲手关上御书房的门,这里包涵了太多自己内心的秘密,而且整个禁中也之后御书房和寝宫的殿门口增加了带御器械的守卫,御前诸班直一般是在宫墙上,没有在大内通行的权利。

    只有寥寥无几的带御器械能在固定的几个点站班。

    赵祯漫步在皇宫之中,如今的大宋皇宫看似没有变化,可如果细细观察就会发现大不同,雕梁画栋的建筑,各种彩绘流苏的配置,华美的宫帐,娇羞的侍女,难怪那么多人为了皇位而前仆后继。

    穿过后苑的迎阳门,一股活泼的生机便迎面扑来,皇宫中除了后苑是不允许种植树木的,即便有些珍惜花卉也是放在宫殿之中作为装饰用,哪里比得上后苑的生机盎然?

    今天是八月十五,王语嫣三女带着孩子们去大相国寺上香去了,即便是赵祯不喜欢佛教,但也不影响人家祈福的信众,即便是王语嫣等人不信佛也依然按照民风民俗去为天家祈求平安。

    难得自己一个人在后苑中休息,赵祯享受着难得的惬意,凉亭之中的石桌上是精美的小菜,糖醋咕咾肉,砂锅豆腐鱼,外家加一份清炒倭瓜便是皇帝中午的所有御膳,三才亲自给赵祯盛了一碗雪白的鸡汤后才垂手肃立在一旁。

    说实话三才心中有些不舒服,官家富有四海,可中午的御膳却如此简单,现在的大宋即便是小富之家也不止这些菜,相比先帝的豪奢形成对比,这不是做给外臣看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每天如此。

    要不是官家的旨意,严令饭菜一切从简,六尚局的大师傅们怕是会使出浑身解数来做一顿华美的御膳出来,多少次了,那些膳食局的大师傅请求自己让官家多点点饭菜,可每次都是一切从简,这让他们觉得心疼。

    皇子们的饭菜和官家差不多,唯独和后宫嫔妃以及公主在一起的时候官家才肯多点菜。

    赵祯看着清脆的黄瓜扭头道:“这是宫中温泉菜圃出的?”

    三才赶紧说道:“官家这是凉菜,可算不得大荤”三才生怕官家把凉菜也撤了,那可就真没几道菜了,皇帝的凉菜能算得上大菜?!

    赵祯笑道:“朕有没说什么,这黄瓜如此水灵,待会旭儿他们回来每人送上一盘,权当喝那些果饮子!”

    三才赶紧赔笑道:“那是,这皇宫种在后苑,得的是皇家的福祉,自然不同”

    赵祯笑着摇了摇头:“什么皇家福祉,不过是温泉的水好罢了,没有一点硫磺味不说,还带有一丝的清甜,殊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