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2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幼的赵旭不断的听取两府相公和朝臣的上奏,并且同意他们的方案,因为他不能做出任何决定,只是代表天家监督朝廷的运行,冗长的政事并没有让赵旭昏昏欲睡,反而愈发的有精神,慢慢的他开始时不时的发问,态度仁和向朝臣们请教,这让朝中的文武百官赞叹不以。

    有礼有节的孩子谁不喜欢?更何况他们现在有能力把太子储君培养成将来的明主

第五百四十四章辽朝来使() 


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 


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时归() 
赵旭坐在凳子上一板一眼的学习如何召见外臣,对待本国的臣子和敌国的臣子自然是有所不同的,庞籍在他正确的完成最后一个动作后笑眯眯的夸奖道:“殿下才智过人,如此繁复的礼节都能一遍而过,老臣佩服。”

    坐在一旁的陪同的王语嫣笑道:“庞相公莫要再夸他了,陛下常说赵旭最为稳重但才智并非最佳,您如此夸他岂不是让他错误的认为自己聪明?”

    庞籍长叹一声道:“皇后娘娘的育儿之道远在老臣之上,如今太子刚刚年满五岁,便能知道自己的长短,实乃幸事。臣多嘴了,陛下才智过人和娘娘思虑周全实乃大宋幸事也!”

    听到旁人夸赞当然是开心的,王语嫣笑道:“庞相公过誉了,本宫的思虑周全还不是被官家逼出来的,陛下不喜后宫繁务,情愿去征战疆场也不愿在禁中呆着,大小事情自然搁到了本宫身上不是。如今陛下一路凯歌,予可不能弱了天家威仪。此次辽人面呈国书,予自然是要去的。”

    庞籍点头道:“如此甚好,老臣还担心太子年幼无法驾驭“猛兽”如今有娘娘砥砺前行,必将震慑辽人!”

    王语嫣慈爱的摸了摸赵旭的头道:“太子虽然年幼,但却老成,为此本宫不知被官家诟病过多少回,官家也知道他小小的肩膀成受不起压力,可本宫没办法,如若旭儿不老成持重,如何面对辽人?如何面对朝野内外的臣子?他的肩膀即便再弱也要担负起未来的天下!即便官家恼怒本宫也依然要这么做。”

    庞籍尴尬的站在一边,说实话这就不是他应该听的,但是皇后的话也有道理,太子肩膀上承担的东西就是要比其他皇子的多,他是大宋未来的皇帝,不是赵昀能比拟的。

    “母后,您说的孩儿都知道,姐姐说我要承担的东西比他们的都大,也是因为如此她和弟弟才能过上好日子!他们过上好日子就是孩儿过上好日子!”

    赵旭一脸认真的对王语嫣这么说让一旁的庞籍一惊,太子小小年纪便有了一颗宽仁之心,这在天家是殊为难得的!

    王语嫣苦笑着说道:“你姐姐倒是个偷闲人儿,她一个小女女的心思比你这个太子的还多,昀儿也是如此偏偏不让人省心!”

    庞籍摸着胡子笑道:“非也,非也,越是如此越是省心啊!自古天家多纷乱,太子殿下与二皇子之间兄友弟恭,与公主更是关系融洽,这样的天家您应该觉得高兴才是。”

    王语嫣骄傲的说道:“这是自然,旭儿,昀儿两人可谓是亲如兄弟,更难能可贵的是两人都知道自己的身份意味着什么,旭儿不骄,昀儿不争,此乃家国幸事。”

    庞籍满意的离开,今天来的值了,这么多年来太子和二皇子之间的亲近让许多人觉得好似作伪,但只有像自己一样走近了看的人才会知道其中真假。

    见庞籍离开,赵旭抬头轻声对母亲问道:“母后,为何朝臣们总是喜欢试探?难道孩儿做的还不明显吗?”

    王语嫣皱眉了许久突然想起赵祯的话,转头笑道:“因为这些人获得岁数太大了,经历过的事情也多,最喜欢把原本简单的事情搞复杂,其实你和赵昀就是很简单的兄弟而已,而他们呢?则是会想你是不是装成很爱护弟弟,所以你以后听他们说话,看他们做事就找到最简单的地方便好,这样就不会被蒙蔽!”

    赵旭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年幼的他哪里能理解母后说的话,他只是记住了一点,赵昀是自己的弟弟,赵灵是自己的姐姐,自己必须要保护好他们。

    对于明日辽朝使者的觐见,赵旭则是一点也不担心,年幼的他记住了父亲的话,他是天子的儿子,没人敢对他不敬,也没人可以吓到他!

    赵旭摸了摸腰上的匕首,这是他和赵昀两人自己制作的,按照父皇的要求,匕首一定要锋利而不是华美,鳄鱼皮包裹的把手让他的瞬间获得力量。

    “旭哥儿,旭哥儿快来我的熊猫可是日渐大了,你们骑骑看。”

    不远处的赵灵儿拉着弟弟赵昀的小手用力的对赵旭挥舞着,“阿姊等等,我马上就来!”赵旭急急的把前摆撩起掖好便追赶姐姐的脚步,宫中响起了很久没有的欢笑声

    三才从角落里转了出来,望着向后苑飞奔的姐弟三人微微一笑:“官家的皇嗣们都渐渐长大了呢!连太子都坐朝监国了,时间过的可真快啊!”

    “你倒是有闲工夫在这里发感慨,连个子孙根都没有的人就剩下羡慕了吧?”

    三才不用回头都知道这种阴郁的声音是陈琳那个老不死的发出的,顺手从袖子里掏出一本小册子道:“这些都是你杀的人,那一个有确凿证据?”

    陈琳露出无齿的嘴笑了笑:“老夫可不需要确凿的证据,只要觉得怀疑便除掉。他们一万条命也比不上禁中这几位的毫毛!明日可就是辽朝上国书的日子,你给老夫打起十二分的小心。”

    三才点了点头,陈琳说的没错,现在谁也比不上禁中这几位来的重要,为此禁中少了百十号人算得上什么?

    “官家那里有什么消息传来?娘娘今天可是问了好多遍了,别看娘娘安稳如初,可心中却是焦急的很啊!你要是有什么消息快快上奏娘娘也好让她安心才是,这段时间禁中的三位可是寝食难安嘞!”

    陈彤望了三才一眼道:“官家一路凯歌,我大宋十万进军兵分三路向析津府开进,克易州,平范阳,临良乡,雄州保定军,保州金肃军也向北出击,拿下容城,新城,永清,固安,兵临安次,速度之快,令人咂舌,不出半月便能兵临析津府城下,拿下燕云不过尔尔!”

    三才眼睛一亮:“这么说我大宋马上就要拿下燕云全境了?!陛下也快回来了!”

    陈彤摇了摇头:“拿下燕云全境是快了,但陛下何日还朝还不知,陛下有谕,燕云之地固若金汤之后才会还朝。”

    “什么?!陛下归期遥遥,这这如何是好”

    王语嫣的声音突然出现,让三才一惊,但陈琳早已知晓,转头微微叹息道:“娘娘莫要心急,陛下自有圣谕传来,请娘娘过目!”

    王语嫣接过陈琳的手中的黄绢,展开便是赵祯潇洒飘逸的飞白体,两行热泪滚滚而下,王语嫣默默的点了点头便向后苑走去,她知道赵祯的意思了,如若不能把燕云打造的固若金汤,辽人还会随时叩边,整篇书信中没少提及思念,但最后官家还是决定要固守,等待大宋援军全数抵达,城池加固后再还朝。

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 
煌煌的琉璃瓦,绿色的檐上雕着各种各样的精美的花纹,高大雄伟的大庆殿展现了中原王朝的气势与威仪,耶律宗政与耶律查哥并肩而行,此时他们置身于大庆殿之前仿佛渺小的蝼蚁。

    耶律宗政不是第一次来到大庆殿前的广场,但这一次与以往不同,前几次他都是以胜利者的高高之姿前来,而这一次却是以一个失败者的姿态出现,即便怀中装着言辞犀利的斥责国书,也不能掩饰出他心中的无力。

    来到殿门,耶律查哥望了一眼殿中站班的大宋文武群臣,小声对耶律宗政道:“兄长,眼前宋人排场甚大,怕是京朝官都来了”

    耶律宗政头也不会的说道:“有甚的关系?你要是担心便在我的身后,我就不信他们还能吃了我等不成?”

    走进大殿,两人明显感觉到大宋朝臣的目光不善,高傲的态度就像是当年辽朝自己的朝臣面对宋使。

    两人上前对着坐在御座上的赵旭行礼道:“外臣耶律宗政,耶律查哥参见大宋太子殿下!”

    赵旭还是第一次见到辽朝的使臣,好奇的看了看道:“平身,孤看尔等衣着礼仪皆与我大宋无异,不知在辽朝可是如此?”

    庞籍一惊,怎么太子今天的第一句话就与昨日不同了?

    “启禀殿下,我大辽除了穿着以外,无论朝见还是朝会君臣礼仪与大宋无二。只不过我大辽更加尊崇孔孟之道,遵从华夏汉礼,乃一忠厚之国”

    耶律宗政的话还没说完便被赵旭打断:“我大宋乃汉室王朝,自不会比你辽朝差,外使何必说此怪异之言?”

    耶律查哥心中怒气勃发,上前开口道:“那为何大宋乘人之危?趁我朝皇帝亲征西夏之时,挥兵北伐,越浣水,攻破飞狐城,继而北进燕云之地?”

    随着他的话,满朝文武的心为之一提,没想到国书还未上,辽朝使者便把话题引到官家御驾亲征之事上去,将了年幼太子一军。

    赵旭坐在御座上不舒服的扭了一下,身后的珠帘微响让他心中踏实下来,轻咳一声道:“不知你辽朝的法律可否健全?”

    耶律查哥见赵旭转移话题,以为年幼的太子胆怯了,不敢直面自己的质问,想也不想的便骄傲的说道:“那是自然!我大辽为了适应契丹人与汉人共治,特意制定两部律法,以适合契丹人与汉人。”

    赵旭点了点头道:“那如果有人偷窃别人财物献于主家,主家不归还还占为己有,是否应当治罪?”

    “当然要治罪,偷窃财物者以偷盗论处,主家隐瞒不到罪大恶极,当归还财物并赔偿”耶律查哥说了两句便发现其中不妥,御座上的孩童正以似笑非笑的表情望着他,而大宋朝臣个个憋着笑意。

    耶律查哥顿时不再说话,没想到他居然被一个小小的孩童给耍了,满脸通红的强辩道:“燕云之地之重与财物如何相提并论?”

    “够了!”耶律宗政低声呵斥一声便上前道:“太子殿下恕罪,耶律查哥御前放肆了”

    赵旭摆了摆手道:“不放肆,不放肆,他说的很好啊!孤原先还觉得你辽朝没有完整的法制,现在看来也不尽然嘛!但即便你辽朝有此法制,为何却占我燕云之地?”

    赵旭说完便又自言自语道:“不过无碍,父皇说自己的东西自己去取便是,何必麻烦人家”

    大殿之中的朝臣已经快笑破了肚皮,个个憋着笑意不敢说话,身体仿佛是在跳舞一般颤抖。

    而耶律宗政和耶律查哥则是又气又惊,气的是大宋太子这么说也意味着这是大宋强硬的态度,现在这样上不上呈国书也已经无所谓了,而惊讶的是年幼的太子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如若长大便又是大宋的一位明君!

    赵旭对一旁的三才挥了挥手道:“辽朝使臣把国书呈上来吧。”

    耶律宗政无奈的从怀中掏出国书递给三才:“启禀太子殿下,我大辽与大宋乃是兄弟之国,自檀渊之战后两国互为睦邻,从未擅起刀兵,如今我大辽西征李元昊,为何大宋两面三刀对我大辽下手?”

    赵旭露出奇怪的表情望着耶律宗政道:“当年檀渊之战也是你辽朝不宣而战的,如今我大宋以檄文通告燕云之地,诉其厉害,又有何不可?大国对弈本就是如此,哪有你辽朝可为而我大宋不可为的道理?!”

    大殿中的文武群臣齐齐开口:“是何道理?!”

    以往辽朝使臣态度居高临下,上殿的时候不是讨要岁贡便是指摘大宋的不是,如今有此机会定然要好好出一口恶气。

    不知是被赵旭的话问住,还是被群臣的喝问震慑到,耶律宗政一时默然,一旁的耶律查哥焦急的望着自己的兄长,既然宋人态度强硬,那自己的态度便更不能示弱!

    此时他只能听到耶律宗政沉重的呼吸声,最后猛然抬头道:“大宋的意思外臣已经知晓,必将报奏我皇,既然是大宋擅启刀兵,那我大辽便不再客气,战场上自见分晓!”

    “说得好!”一身清洌的女声在大庆殿中响起,众人顺着声音瞧去,只见一身华服的皇后从珠帘后站起。

    “我大宋官家励精图治,军民厉兵秣马,为的便是收回燕云故地,全我大宋金瓯。如今挥师北伐,上下一心必能扛鼎!予虽贵为皇后,却与寻常百姓家的女子一样,丈夫出征以凯歌相送,归朝则以祝酒相迎!你也能瞧得出,如今我大宋禁军势如猛虎,连破燕云数州之地,为免生灵涂炭你辽朝当早日撤走才是!”

    面对王语嫣的强势,耶律宗政皱眉道:“枉你大宋号称天朝上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