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3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包拯琐事众多先行离开,得了好处的杨怀玉和曹玮连连告退,他们要赶回自己的驻地谋划出兵事宜,狄青找了个借口也走掉,唯独留下夏竦站在原地。

    这么多年的相处,赵祯对于朝中的这些老狐狸的脾气早已是摸得透透的,就像文臣了解他自己一样。

    完全不搭理夏竦,赵祯习惯性的把刚刚商议的事情随手记录在随笔之上,这是他的习惯,也方便内侍整理记录成册。

    等待许久的夏竦发现如果自己不说话官家怕是绝不会开口,无奈的叹息一声道:“官家北伐以快一年,析津府,奉圣州大局以定,不知官家何时还朝?”

    赵祯眉头一挑:“怎么,朝中文臣已有不满之语?”

    夏竦微微摇头道:“官家乃天子君上,应坐守一国之都,如今东京城只留下太子皇后,实属不妥,在加赵允让一事,朝臣多有上谏。”

    赵祯笑了笑,夏竦果然是要劝自己回朝的,这在他的意料之中,对于朝臣来说把皇帝守在眼前才是最放心的。

    “朕现在可走不得,军心动荡要是没朕在这里压着还不知成什么模样,看似小小的事情却能影响整个战局,东京城有太子皇后就够了,不需朕去安心,可这里离不开朕。东京城虽然看似动荡,可却不会升起太大波澜,但析津府和奉圣州不同,稍有不慎便会易手,辽人迟迟不动便是在寻觅机会,朕走不得!”

    夏竦知道自己劝不动赵祯露出无奈的苦笑道:“老臣知道,官家身在何处便能安定一方,可一国之君远征定要保证京都安定,否则必生大乱!赵允让只不过是痴心妄想的蠢货,但他之后会不会还有人窥伺九鼎之位?陛下北伐大定,以使得辽人龟缩不前,此时正是回京还朝的大好时机啊!”

    赵祯默默不语,夏竦的话也代表了大宋绝大多数的文臣想法,但此时不是退让的时候,北伐对大宋来说尤为重要,文臣看到大军深入敌境,并连连战胜之后便开始飘飘然了起来,也把胜利看的稀疏平常,他们不知道大宋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才取得如此惊人的战果。

    从倭国运来的白银大部分投入到了燕云的土地上,或是补给军队,或是用于建设,而国库的税银也多用于给出征将士作为犒赏只用,总的来说大宋并未从这次战争中获得太多的实际利益,但赵祯依然坚持的原因是燕云之地对大宋的战略意义是花钱也买不到的。

第六百第五十六章无人能挡() 
    

    夏竦无力的走了,走到时候仿佛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从他的身上抽离出去,即便是到了最后,他还是没能说服皇帝。

    在夏竦看来如今的大宋早已是胜券在握,析津府被打造的固若金汤,而奉圣州的土地上,无数的城寨也在迅速的拔地而起,等那些探亲的家眷来了之后,公路这种应时而生的东西也会布满两地。

    可以说整个大同府已经被大宋半包围了起来,奉圣州,析津府以及大宋的太原府,真定府连在一起如同一片大网,牢牢的把大同府网在里面,使的辽人动弹不得。

    别人不知道,他夏竦却是明白的很,这段时间官家的征兵数量要比以往多得多,远远不止明面上十几万人而已,临时征召的士兵在太原府和真定府不断训练,随时准备投入到燕云这片战场上。

    官家的话没错,大宋的力量不是单单来自士兵,也不是官家给予的士气,而是整个大宋所拥有的力量,每一个士兵,每一辆马车,每一条公路,每一座城池,这些都是大宋的力量,也都将运用到对辽的战争中去!

    赵祯望着夏竦微驼的背影心中苦涩,自己正在改变历史,也在改变历史上的战争形态,辽东整个国家的力量,并让皇帝在战争中变的不那么重要,文臣不理解,武将看不出,这恐怕就是夏竦所担忧的事情吧。

    对于赵祯来说,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拿下整个燕云,虽然是最为迫切的事情,但却不能着急,看似矛盾的事情就仿佛一个快饿死的人的面前放着一碗滚烫的,开着锅的豆腐脑。

    吃的快可能被烫死,吃得慢可能被饿死,狄青的骚扰计划相当于给了大宋一根能搅拌豆腐脑的勺子,使得大宋加快了收复燕云的过程。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自己绝不能离开,辽军有耶律宗真这个皇帝坐镇,一旦自己离开了,两军在对垒的过程中气势就变得不一样,虽然赵祯极力的想要淡化这种影响,但至少现在的他做不到。

    每当赵祯出现的时候,整个军队的气势都会发生质的改变,士兵们的斗志简直要冲破束缚透体而出,这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虽然不能使得大宋的禁军刀枪不入,但最少能让他们的意志坚不可摧,就这样便够了,意志是战场上比拼到最后的东西,盔甲烂了,横刀钝了,弩箭用完了,但只要意志在,大宋的军队便不会垮。

    其实赵祯也想回东京城,他虽是皇帝,但首先是个人,经历过战场的厮杀,胜利的喜悦后,赵祯的心灵逐渐归于平静,此时东京城的“家”才是他归宿的港湾,虽然这个港湾有点大……

    出征的将士都在思念家乡,他赵祯怎么能不思念?和普通士兵一样,自己也有妻儿,也有亲人,甚至朋友,对东京城的思念一点也不必将士们少多少。

    赵祯的心中更是有一个无比大胆的计划,迁都……

    一旦拿下燕云之地,大宋基本上就算是金瓯以全,华夏固有的版图再次出现在汉家王朝的疆域上,这个时候的军事,政治中心也应当有所改变。

    中原王朝最大的敌人便是北方的游牧民族,自秦朝开始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原王朝先后消灭了匈奴、突厥等强大的游牧民族,但来自北方的威胁根本没有消除。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中原王朝不能有效的统治广大的草原,导致匈奴灭亡,鲜卑崛起,鲜卑灭亡突厥崛起,总是有游牧民族填充这个真空地区,真成了铁打的草原,流水的放牧人。

    要想根除这个华夏王朝的顽疾,必须要扩大对草原的统治,最简单的方法便是把京城安置在距离草原最近的地方,而且要有先天优越的地形条件,析津府便是最理想的地点。

    毕竟历史上的六朝古都不是白叫的,汉人的股有思想是把一国之都建立在中原腹地,这样对南北两地都有掌控,但却忽视了针对草原的控制。

    即便是强大的汉唐曾经统治过草原也不能长久,而赵祯要做的便是如后世一般,疯狂的建造城市,公路,甚至铁路,把一望无际的草原变成大宋的农庄牧场,让它成为大宋经济利益上的重要一环,并且除掉草原民族身上的不同,把他们纳入汉家王朝的大家庭之中。

    这样无疑给了游牧民族安定的生活,稳定的经济来源,安逸的生活方式,久而久之反抗这种为了生存而诞生的东西便会慢慢消失。

    这是很大的一盘棋,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最前提的条件便是眼下的大同府,最大的障碍便是辽朝和耶律宗真手中的十多万辽人大军。

    看似远在天边的大同府其实近在眼前,虽唾手可得却又不能强攻,和析津府一样,赵祯需要的是完整的大同府,是有人,有城,有经济,有基础的大同府,而不是被战争打的千疮万空,几近废墟一般的土地。

    析津府之所有能如此完整,并未受到多少战争创伤的保存下来,主要的原因是大宋的奇袭,以及火炮这种攻城利器的第一次出现,即便如此,在攻打析津府的时候大宋的禁军依然损失数万人。

    如今大同府已经是大宋的囊中之物,全却是一个浑身长刺的囊中之物,稍有不慎便会让大宋咬的一嘴血,此时的耶律真宗真怕是已经到了背水一战的时候了,丢掉大同府也就意味着辽朝失去了整个燕云之地。

    并且连他这位辽朝的皇帝都有危险,毕竟直接通往中京道的路已经断绝,想要到达除非向西经过德州入倒塌岭节度使司再向东南,否则绝无通途。

    赵祯用鲜红的诛杀,以带点虚线这种后世常用的国界分割线为记号,灵巧的在舆图上不断的画线标记,为这个是对最强大的帝国规划未来的疆域。

    说实话对于赵祯来说这一切来的是如此突然,连他都想象到看似强大的辽朝居然在大宋面前节节败退,连耶律宗真御驾亲征也不能挽回败局。

    舆图上出现了赵祯规划之后的大宋版图,北至贝加尔湖,南到南海诸国甚至大洋洲,西至帕米尔高原,东至琉球群岛,一片瑰丽壮阔的版图出现在赵祯的面前。

    重重的在舆图上砸了一拳,赵祯喃喃自语道:“这时候可没人能限制老子的扩张!”

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击() 
    

    对于赵祯来说如今是中华民族最好的时代,在文化上文风开放,百家争鸣,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在这个时代登峰造极,即便是没有自己对格物的推崇,格物在大宋也会繁荣兴盛起来,自己做的只不过是把格物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文化与科技在这个时代还是稍稍有些联系的,赵祯所做的便是把格物科技融入到学问之中,让百姓接受,让文人接受,让士大夫接受,同时格物的进步也对商业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话一点也没错,现在大宋一所工厂一月的产出基本上能抵得上原本四五个作坊没日没夜的干上一年,巨大的差距和飞跃是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

    并且这股格物的浪潮还给了大宋军工新的未来,火炮,棘轮弩,火药弹,陌刀,板甲,等等使得大宋的军队武装到了牙齿,成为横扫战场的存在。

    可以说赵祯的格物之道是大宋发展的基础,也是重要的催化剂,促进了各行各业的飞速发展,也让大宋成为了远超任何国家的存在,甚至把其他文明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看似赵祯改变了大宋的许多东西,但他所作的一切却从未涉及到封建统治中心的改变,甚至对皇权还在不断的进行加强,家天下的根本便是以皇家为中心,赵祯可不打算实行所谓的民主制度,这样的多此一举无疑是在给自己的头上套上枷锁。

    桌上的舆图已经被赵祯修改的面目全非,这是一张在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地图,也代表着全新的历史,绢纸的舆图相对柔韧,赵祯轻轻卷起让亲卫收入专用的筒子里装好,这东西是大宋未来的用兵方向,轻易不得示人。

    离开大帐的时候天色已经逐渐变暗,草原上的黑夜永远要比白天更加漫长,没有任何污染的天空仿佛一块蓝黑色的宝石,无数的繁星在其中闪耀着迷人的光芒,天无限的高,高的让人迷失在其中。

    躺在草地上,赵祯深吸一口气青草的香味弥漫在整个鼻腔,也就是这种清香才让他觉得自己不是在做梦,所有的一切都是真实的,这么多年的筹划终于让自己更加接近梦想。

    亲卫们看着地上充满惬意的官家心中充满了莫名其妙,彭七和赵力对视一眼,官家眼前这种状态仿佛惬意的赛过神仙,完全没有一点之前的郁结。

    “官家最近是怎么了,一副心事全无的样子,可不像以前似得,总有操劳不完的政事。”

    彭七的话让赵力嘿嘿一笑:“官家这是龙虎精壮,如今耶律宗真就如口袋里的野兔,早已是动弹不得,燕云之地也愈发安定了,如此一来官家自然清闲下来,多余的精力……”

    彭七瞥了赵力一眼:“你的意思是让官家去……万万不可!”

    赵力嘿嘿一笑:“帝王天子与市井之中眠花宿柳自然是不合适的,但接到军中总是可以的吧?”

    彭七看了看躺在地上的赵祯悄声说到:“你要夜宿妓馆自去便是,怂恿官家前去,难道不怕皇后娘娘秋后算账?毕竟官家虽然出宫在外,但起居注还是照常记录的……”

    赵力打了个寒颤,要是让皇后娘娘知道,事情怕是会闹得很大,长叹一声,看来自己进城玩玩的计划是要泡汤了:“那今夜又没事情干了,虽说咱们立了不少的军功,但这里的夜晚却不如城中热闹啊!”

    “谁说你晚上没有事情做?”

    赵祯躺在地上笑道:“虽说有了解决将士们思想的办法,但现在他们还不知道,你们二人便是散播出去的最好途径,别以为朕不知道你们尝尝把一些消息“说漏”出去,将士们自然也就习惯了你们大嘴巴不是?”

    赵力和彭七两人尴尬的应道:“臣遵旨……”

    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赵祯狡然一笑,俩个家伙还在自己面前演戏,让自己放松也就算了,有必要怂恿自己去眠花宿柳吗?

    舒服的伸了个懒腰,赵祯再次躺下望着摧残的星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