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3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你大宋总是目光狭小,得了一点好处便沾沾自喜不肯寸进!”

    赵祯并没有反驳耶律宗真的话而是肯定的点了点头:“没错,你说的很对,我大宋往日皆是如此,朕当时也是想要蚕食西夏,但最后发现想要蚕食西夏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一旦大宋的士兵占领下了党项人的两州之地后便固步自封,不再前进,这么多年来没有开辟一寸疆土,这让朕看清了汉人的本质,习惯于守住眼前的利益,而对侵略这种事情难以动手,这也是为何朕不取大同府与你决战而是向北拿下奉圣州的原因。”

    耶律宗真的瞳孔猛地一缩,没想到大宋皇帝居然是打了这样的算盘,不为拿下整个燕云居然是为了让大宋北进!这么说来这次大宋皇帝的北伐目标不光是要收复燕云,甚至要灭亡这个大辽!

    “为什么!宋辽两国之间自檀渊之盟后便互为兄弟之国,两国之间开设榷场互通有无,我辽人学习汉家文化,你宋人购买我大辽特产乡仪,两国百姓安居乐业,没有刀兵之祸岂不大好!”

    天真,这是赵祯给耶律宗真的最后一个评价,也许这一切能在耶律宗真活着的的时候变为现实,也许会更加长久,但赵祯不相信有那两个国家能如此和睦相处下去。

    这是个文明不断进步不断摩擦的时代,优胜劣汰已经成为必然,和平相处的前提是两国之间的实力相当,况且赵祯是不会留给辽朝追上大宋的一天,即便是自己退让,使得辽朝追上了大宋的国力,这种平衡早晚有一天会被打破,到时间战争还会再次发生,不如在自己能控制的时候结束掉最好。

    “你说的这些太过想当然,大宋在不断的进步,而你辽朝却还保持原本的样子,自从萧耨斤乱政之后,你大辽已经失去圣宗皇帝的繁荣,你自己也该能看得出,如今的辽朝正在走下坡路,这不是你的一人之力所能改变的现状,一旦你辽朝遇到大灾,必会丢掉所学习到的汉家礼仪,撕去脸面上的和平面具,再次提上战刀跨上战马劫掠我中原王朝!”

    赵祯话一下戳中了耶律宗真的要害,他自己也知道契丹人的本性是什么样子,此时的他只能无言以对的站在赵祯的对面默默无语

第六百六十五章这一战没有赢家() 
    耶律宗真心中大为憋屈,如若按照赵祯这么说无论怎样,即便是自己没有输掉这场战争,大辽也终究逃不过覆灭的命运!

    愤怒的情绪弥漫在他的胸前,内心中的冲动如火山爆发般激烈,用力抓紧手中的长刀,耶律宗真嗤笑着说道:“果然是汉人皇帝,就这般的巧舌如簧我契丹人甘拜下风,哈哈”

    “放肆!”亲卫们自然不能忍受耶律宗真对自己皇帝的不敬。

    面对亲卫们的呵斥耶律宗真笑了笑,在他眼中这些人根本就没有资格和他说话,唯有赵祯才能与他平起平坐。

    举起手中的长刀,耶律宗真笑道:“大宋皇帝赵祯,可敢与朕一战!”

    赵祯举起手中的天子剑道:“好,朕也让你如英雄般死去,即便是你死了,这一战也能成就你的名声,朕不会在丹青史书上诋毁与你,毕竟你也是为了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而战!”

    话音刚落,耶律宗真便提刀冲向了赵祯,四周的亲卫自然是要保护皇帝的,可在赵祯的严厉制止后只能忐忑的望着,赵祯不希望让这史无前例的一战有任何污点,也不希望玷污自己和耶律宗真的名誉。

    勇士自然是要有一个勇士的结局,这无关胜负,无关国家利益。

    面对已经陷入疯狂和绝地的耶律宗真,赵祯有信心战胜他,自己的兵刃和铠甲要比耶律宗真身上的结实的多,并且局势上也是完全有利于自己的,天时地利人和占全了还不能赢过耶律真宗,赵祯觉得自己不如抹脖子算了。

    面对疯魔而来的耶律宗真,赵祯并不冲锋提升自己的速度和力量,而是双腿发力牢牢的站在地上,在耶律宗真劈砍而来的时候,猛然双手举起天子剑格挡,巨大的力量撞击使得两人的虎口双双龟裂。

    即便是有特制的铠甲以及神兵在手,刚刚的战斗已经使得赵祯的身上伤痕累累,只是没有被别人瞧见而已。

    鲜血顺着赵祯的手臂缓缓留下却很快被身上玄色衣物所吸收,身上的玄色战衣是赵祯特意吩咐王语嫣缝制的,在大宋皇帝和士兵一样,只要出征家人必会亲手缝制征衣,而赵祯特意选取的玄色便为的就是在战场上流血时看不出来,如此一来不使敌人快慰,亲者忧心。

    电光火石之间,赵祯的天子剑旋转起来,一朵漂亮的剑花挑开耶律宗真手中的长刀,飞快的刺向他,本该后撤格挡的耶律宗真却不躲开,只是微微倾斜身体减少创伤,手中的长刀再次向赵祯砍去。

    在场的所有人都把心脏提到了嗓子眼,即便是夏竦都知道辽皇是以命博命的打法,显然他知道自己已经毫无胜算,只能以此选择拼命和官家同归于尽。

    灵巧的用剑格抵挡耶律宗真气势汹汹的一刀,长刀受到剑格的阻挡顺势划过赵祯的肩膀,已经没有多少力量的长刀依然在赵祯盔甲上留下一道长长的口子,赵祯的皮肤被划破,耶律宗真手中的长刀自然也不是凡品。

    此时赵祯的长剑已经刺入了耶律宗真的锁骨,一只如虎钳似得的手紧紧的握住赵祯的天子剑,耶律宗真露出渗人的狞笑:“皇兄你失算了,朕已经不要性命何惧这种小伤?即便是死也要让皇兄一路相随!”

    赵祯微微摇头,用力的把剑刺的更深一些,一脚踹向耶律宗真利用反作用力把剑拔了出来,肩膀上的伤口传来火辣辣的疼痛,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

    耶律宗真已经不要命了,每一招每一式都用的大开大合以命搏命的打法,而赵祯则是积极防御,不断的在耶律宗真身上留下伤口,当然双方的身上皆有损伤,只不过耶律宗真身上的伤口要更多更深一些。

    此时最痛苦的人不是赵祯也不是耶律宗真,而是夏竦身边的亲卫,这老倌的眼神已经快要瞪出来了,吃人似得望着他,无奈之下他只能小声的向夏竦解释道:“官家已经胜了,辽皇身上的伤口不断的渗血,再过一会便脱力,夏监军莫要紧张”

    仿佛应了他的话,耶律宗真逐渐的体力不支,大开大合的招式虽然威力惊人,但却使得他的血也快速的流出,缺血的状态使得他的招式也开始变的凌乱,步伐也变得漂浮,这在战场是危险的信号。

    赵祯抓住一个破绽猛然一刺,锋利的天子剑轻松的穿过耶律宗真的右肺,顿时一股鲜血从他的嘴中涌出,呼吸不畅的他以剑拄地不断的咳出鲜血。

    “朕输给了皇兄朕不甘!”

    赵祯站在他的身前环顾四周微微摇了摇头道:“这一战没有胜利之人,你我皆是输了。”

    耶律宗真一边咳血一边虚弱的大笑:“笑话咳咳”

    “朕没有说笑,如若你能听取朕的建议,便会避免生灵涂炭,如今已经死了这么多勇士,但战争才刚刚开始,你的死虽然会对辽朝造成致命的打击,也会使得辽人对我大宋充满恨意,大宋征服辽朝的每一战怕是都会如今日这般惨烈,朕也输了唉”

    赵祯无奈的叹息使得耶律宗真极为惊讶,他没想到已经是胜利者的赵祯还会顾及这些,但此时他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尽头,大口的咳血缓缓的停下,回光返照的耶律宗真猛然抬头道:“还请皇兄对今日一战如实所说,朕没有退缩,即便拼杀到了最后一人,朕依然以命相搏!”

    赵祯点了点头道:“皇弟安心,朕会把你今日只英勇写进史书,你即便是见了列祖列宗也能无愧于他们!”

    耶律宗真的头颅最终还是被赵祯斩下,但此时的赵祯却一点也没有兴奋,这一战他知道了什么叫可敬的对手,杀了敌人却没有任何的成就感,而是充满了无奈和失落,这种复杂的感觉赵祯甚至不能用语言来叙说。

    “辽皇以死,陛下威武!”

    亲卫们单膝跪地在夏竦的带领下慷慨而喝,声音响彻天空,不远处的宋军自然相随高喝,辽人顿时面如死灰如丧考妣,在战场上很容易分辨消息的真假,原本高高竖起的皇帝仪仗已经消失不见,自己的皇帝居然真的战死了!

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辽皇战死的消息如一记重锤狠狠的砸在残余铁林军的心头,一种难以言喻的悲痛弥漫在他们之间。

    在悲痛之后却又是另一种感情的浮现,大宋的亲卫猛然觉得这些铁林军变成了活死人,没有一点生气,空洞的眼神令人毛骨悚然,仿佛一具具行尸走肉,唯一能证明他们活着的便只有嚎哭似得呐喊。

    马蹄动,长刀起,铁林军再次向亲卫打动进攻,只不过此时的他们多了一丝决绝与疯狂,耶律宗真的死使得他们没有存在的意义,即便是侥幸逃出生天,也会在抵达辽朝时成为皇帝的陪葬。

    与其屈辱的死去,还不如战死在这里给自己的家人留下好名声,他们存在的意义本就是守护皇帝,现在皇帝已死他们也就没了存在的必要。

    面对这些抱着必死之心的人,亲卫们付出了更多的代价,原本一千六百人的亲卫在扑杀完铁林军后只剩下了不足二百人。

    赵祯看着这仅存的一百多人心在滴血,他们可都是大宋精锐中的精锐,即便损失一人自己都要心疼半天

    看似成功的诱敌之计,其实自己算不得真正的赢家,忠勇之士的战死本就是莫大的损失,辽人最后的反扑距离胜利不过是毫厘只差,但就是这差之毫厘恰恰谬之千里。

    一帮伤痕累累的亲卫拖着残躯在赵祯面前单膝跪地,此时的他们无比骄傲,战胜了近一倍的辽朝精锐,无论如何也是可以标榜史书的战例。

    赵祯看着这些硕果仅存的亲卫微微叹息:“号炮示意”

    翠绿色的烟花带着尖利的呼啸在空中绽放,夏竦抱着被石灰覆盖着的脑袋就像是抱着孙子,此时的他完全没有一丝对血腥味的厌恶,眉开眼笑的模样仿佛老来得子。

    夏竦当然激动,这是辽皇耶律宗真的脑袋,这是官家亲自砍下敌国皇帝的脑袋,这是前无古人的大功绩,一旦回到东京城,祭奠大宋列祖列宗的时候,这颗脑袋将会放在祖庙里告慰太祖太宗。

    只用石灰防腐是远远不够的,在回到析津府的时候还要让军中的能人再做处理才行,要不然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耶律宗真的脑袋怕是到不了大军凯旋就腐烂了。

    狄青的骑兵在看到御帐营地冉冉升起的绿色焰火后便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欢呼,这意味着官家胜了!辽皇或是被杀或是被生擒。

    狄青的命令传下,让人惊奇的却是他并不打算前去接应官家,而是命令大军趁着这股锐气掩杀过去,在用兵上包拯完全不干涉狄青,只不过要求给他一支白人队前去支援。

    这种情理之中的要求狄青自然同意,他同样担心赵祯的安危,派出了自己的亲兵跟随包拯而去,他们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先行一步了解皇帝的战况与战果,大宋的军队快辽朝一步,如若冲杀辽人,必会经过赵祯的御帐营地。

    包拯这时候也不管马背是否颠簸,即便是马鞍把大腿磨破了他也要以最快的速度前往皇帝的御帐营地。

    太阳高高升起,地平线上一队人马迎着阳光出现在包拯的眼前,百余人的队伍让包拯微微一颤,官家的亲卫可是足足有一千六百人之多,如今只剩下这区区一百多人,可见此战之残酷。

    看见皇帝仪仗的包拯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在如此惨烈的战斗中只要皇帝没事便万事大吉,耶律宗真应该也不会好过。

    待靠近了,包拯赶紧率领背嵬军上前迎驾,当他看到一身残盔破的赵祯和亲卫后直愣愣的跪倒在地。

    眼前的景象太过震撼,盔甲残破的官家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英武,盔甲上的刀痕凹陷无比诉说着这一战的惨烈,最重要的是官家亲冒刀斧加身之险身先士卒,包拯佩服的五体投地。

    “吾皇威武!”

    接驾的背嵬军齐声高喝,声音直上云霄震碎苍云。

    “陛下天威,轻率侍卫上阵于辽皇厮杀,斩其于马下!”

    夏竦高高举起耶律宗真的头颅为赵祯夸功,这是大将军去的辉煌战绩的时候才能享有的待遇。

    包拯等人倒吸了一口凉气,震惊之情无以言表,自己的皇帝居然手刃辽皇,并且还是在敌人数倍与大宋的时候,要不是夏竦高高举起的头颅包拯甚至有些不相信这是真的。

    赵恒疲倦的挥了挥手阻止夏竦再为自己歌功颂德,此时的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