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3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属于析津府百姓的一天,在这里甚至可以看到东京城所有的商铺商号,连勾栏之地也不例外,有名的妓馆瓦舍,瓦里遍地都是,繁荣的街道一点也不弱于东京城,不过唯一的不同是析津府的大街上百姓数量远远没有东京城的多,也没有那么拥挤。

    但谁都知道,析津府的人将会越来越多,再宽阔的街道到时也怕是不够,原因很简单,析津府外的工厂逐渐变多,从四面八方翻来的人每日络绎不绝,商贾多了自然带来了贸易,贸易多了自然会带来人口。

    工厂需要大量的工人,只要你的身上带有朝廷的户籍,只需花费三十文便可在析津府重新落户,没错,析津府现在是大宋唯一可以不限量接纳外地百姓落户的城市,但时间长了,人口达到一定的数量,析津府便会停止落户,到那时,再想在析津府落户怕是比登天还难。

    赵祯的马车进入析津府的城门后便缓缓降低速度,路上出现了和东京城一样的红黑叉子,把道路划分成了不同的区域,虽然道路很宽,但却已经被占据,夏竦和包拯两人已经率领析津府的多有官员在城门口迎接,城墙上的侍卫也都穿戴整齐,甲胄完备,代表大宋火德的旗帜高高竖起。

    百姓们的生活已然被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所打扰,但没有任何人会埋怨城门被占据,而是恭恭敬敬的在道路两旁拱手而立。

    “恭迎陛下!”

    随着夏竦的开口,身后的文武官员齐齐拜下山呼万岁,咔……嚓……城中的守军跟着单膝跪地大喝:“威武!”这是军中唯一有别于官员的礼仪,以威武壮军威,以威武壮帝王之仪古往今来唯大宋如是!

    随着声音的传播,整个析津府为之沸腾,围观百姓激动的高声呼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万岁之称自汉武帝时便已经成为皇帝的专用名词,只要响起万岁之声,百姓岂能不知这是皇帝驾临?于是整个析津府便响起了万岁的呼喝声,声浪一浪高过一浪远播四方。

    这是面见皇帝的基本礼仪,大宋不兴跪拜,百姓只需拱手而立便可,很显然在大宋基本上还保有上位者对人的尊重,赵祯举手微抬:“平身!”

    “谢陛下!”

    随着赵祯的话,百姓们支起腰杆,这在大宋是最为寻常的事情,即便是辽朝也不会强制让汉人百姓下跪皇帝。

    赵祯挥了挥手,一旁的内侍便走到人前高声叫道:“各司其职,各作其工!”

    随着内侍的话,一部分围观的百姓散去,他们还要赶去兴办的工厂上工,毕竟少干一天就少拿一天的工钱不是,但有些人却不愿意离开,难得一睹天颜,还不得好好看看?

    在大宋总是不缺乏看热闹的人……对于这些人赵祯实在没办法驱离,毕竟人家也没做什么,现在他总算知道皇帝有的时候也是很苦恼的,被人家当场热闹来看的确不舒服。

    夏竦和包拯两人都知道皇帝的郁闷,但却并不打算插手,让百姓多瞧瞧皇帝没有坏处,反正他们也看不见多久。

    赵祯过了析津府的宫墙之后,夏竦便上前道:“启奏官家,辽朝上京传来消息,耶律重元意有所动!”说完便递上一张小小的纸卷,这纸卷只有小拇指的一节大小,但上面却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文字,可谓是蝇头小楷。

    但在这蝇头小楷的字里行间中,却有着惊涛骇浪般的消息,耶律重元已经取得了不少辽朝重臣的支持,他的皇太弟身份更是明火执仗的搬出来掣肘皇妃。

    虽然远隔千里,但赵祯却能从宋小乙的字里行间之中感受到步步惊心,没想到耶律重元这么快便拢络了一帮老臣,更没让赵祯没想到的是皇妃萧挞凛的手中居然还掌握着一支极其精锐的宫帐军,这也是为什么耶律重元不敢明目张胆抢夺皇位的原因。

    赵祯随手把纸条递给夏竦烧掉,望着天空中被风撕碎的云彩长叹一声。

    耶律宗真和当初的自己一样,在御驾亲征之前也给上京城的女人留下了一条保命的底牌……也就是这张底牌给萧挞凛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否则萧惠张俭的十万大军还没赶到上京城,这对孤儿寡母便要惨死在政变的屠刀之下。看来即便是耶律宗真也在出征之前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说的好听这叫未雨绸缪,说的不好听便是疑心病重,这怕是所有帝王的通病吧……

    从这一张小小的纸条赵祯便明白,耶律重元与皇位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即便是他拢络了朝中重臣也是无用功,在这个时代,谁的手中掌握了兵权便是拥有了一切。

    上京城中的势力划分已经太过明显,如若耶律重元在得知耶律宗真刚刚战死的时候便起兵造反还有希望,现在局势已定,宋辽之间已经恢复了平静,并且被围困在大同府内的十万大军也在前往上京道,只要皇妃萧挞里能撑到萧惠到来便可。

    但现在也不是没有希望,只要耶律重元能赶在萧惠和张俭的十万大军达到之前顺利夺取政权,那他还有成功上位的可能,只不过萧挞里手中的精锐可不好对付。

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 
    

    在辽朝内乱之时,大宋的黑手在上京城逐渐发展起来,这也是为何宋小乙会获得如此多情报的原因,无疑这个时候耶律重元和萧挞里都没有功夫注意潜伏在上京城中的大宋密谍。

    自从上京城的黑手被叛徒出卖并消灭后,辽人便自负的以为宋人不会再在这里安插密谍了,但宋小乙反其道而行之,不单单是在上京城安插密谍,更是亲自前往上京城经营。毕竟这座曾经奢华无度的城市已经离不开大宋的商贾,没有了他们,谁去给辽人的贵族提供锦衣玉食?甚至包括声色犬马。

    上京城中最为有名的消遣便是大宋的红官人,这些跟随商贾而来的红官人和辽朝的青楼女子不同,不光才情好,模样娇媚,而且卖艺不卖身,辽朝贵族约定成俗,谁也不得强动手,但谁要是能博得美人一夜风流,便算是花中翘楚。

    有了这样的约定,那自然不会有人破坏,即便是一时精虫伤脑,也会被其他人所劝住,免得坏了规矩没法玩。宋小乙看似是商号掌柜,但他在收集情报的同时也在进行文化输出。也是赵祯所推行的文化入侵,源自中华民族的儒家思想看似平和,仁义,但却极其拥有侵略性,尤其是在封建时代,它的思想备受统治阶层的拥护。

    辽朝是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朝代,它与党项建立的西夏不同,拥有完整的法律和道德基础,同时也有许多汉人被他们内迁至中京道和上京道,文化上自然就开始趋向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儒家思想。

    大宋的诗词歌赋,大宋的柔美,大宋的文雅,大宋的儒家思想,等等这些都成为宋小乙向辽朝输出的东西,什么人是最好的宣传人?非那些柔美的红官人莫属!

    辽朝历代皇帝基本上皆是崇尚儒学,从大名顶顶的天赞皇帝耶律贤到辽圣宗再到耶律宗真,三代君王对儒学都有很深的造诣,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无论是有心无心,辽朝对儒家文化的偏爱愈发的浓重了。

    宋小乙开始的时候还不明白官家为何要做这种事情,辽人怎么能学习汉家文化,而且还是要事无巨细结束样样皆由,但现在宋小乙越来越明白了,随着上京城读书人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契丹人开始读书,也促使上京城中手无束鸡之力读书人越来越多!

    最显而易见的地方是,原本身配腰刀,身穿契丹服饰的壮汉越来越少了,转而变成身穿长袍手捧书卷的读书了……这是宋小乙最喜闻乐见的事情,这样的读书人少了契丹勇士骨子里的恨厉与机警。2yt。org

    黑手的产业在上京城经营的很好,在表面上这些产业都是正经的生意,日常买卖有进有出,连店铺中黑手乔装的伙计都是对人和和气气很难让人把他们和神出鬼没的密谍联系在一起。

    如今的黑手的规模在大宋已经被限制很多,赵祯不希望大宋也出现让人闻之色变的特务组织,事实证明这种特务组织用在对外上非常好使,但用在对内……迟早成为扰乱正常政治秩序的祸根,锦衣卫,东厂,西厂,给明朝留下的祸端足够赵祯吸取教训的了。

    宋小乙感觉到了官家对自己和黑手的排斥,这种排斥在大宋国内有违的明显,于是他很聪明的联想到原因,并着重把黑手向外扩展,甚至远在大宋海外的南海诸国和倭国都已经出现黑手的分部,而大宋国内的黑手越来越少,除了东京城外,基本上就没有多少。

    门外传来富有节奏的敲门声,这是黑手的接头暗号,宋小乙客气的招呼道:“原来是胡掌柜,不知胡掌柜大驾光临宋书罪过罪过!”

    胡掌柜笑了笑道:“你我还需这般客气?当真是见外了!”

    宋小乙招呼伙计上茶,自己则是坐在上首微微笑道:“不知胡掌柜前来所为何事?可是把赚到的“银钱”送回老家了?”

    胡掌柜哈哈大笑道:“果然什么都瞒不过宋掌柜,那些“钱”已经安全到了老家,是我家大东家亲自查验的,绝没有闪失!”

    宋小乙提起的心这才放下,钱到了,说明迷信已经传到,大东家查验了说明陛下已经看过。最近东京城的局势发展迅速,他不能保证消息万无一失的传递到大宋,还好密信都是经过说文解字加密的,一般人就是拿到也没用。

    自从黑手在上京城覆灭过了之后,宋小乙便格外小心,这种小心甚至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连胡掌柜这样的黑手老人在和他说话的时候都要用上暗语,实在是太累了。

    但这话胡掌柜绝不会说出口,自从霍老七被奸人所害之后,宋小乙便一日没有放下,谨言慎行的就差刻在脑门上,胡掌柜喝了一口红茶开口道:“不知宋掌柜的店里可来了新货?”

    宋小乙摆了摆手道:“暂且没有,但前两日却在无意之中得了一件珍玩,不知胡掌柜可有兴趣?”

    胡掌柜笑眯眯的点头道:“如此甚好,请!”

    宋小乙虚手一引便领着胡掌柜进入内室,这里是一个看似普通的房间,但胡掌柜知道定然是内有乾坤的。

    果不其然,宋小乙轻轻拉动一下墙上的苏流,一道暗门便出现在两人脚下,黑洞洞的入口让人看着便脚底生寒。

    胡掌柜毫不在意的进入其中,待宋小乙下来便灯火通明,原本的洞口消失的无影无踪,胡掌柜惊讶的说不出话来,转头对宋小乙道:“卑职的职司可没有这么精巧的机关,端是神奇的紧。”

    宋小乙撇了撇嘴道:“先从我这讨要可不成,得找他。”

    胡掌柜顺着宋小乙的手指望去,整个人都愣住,过一小会之后才猛然擦了擦眼睛,又抽了自己几巴掌,这才确定自己不是做梦,哆哆嗦嗦的指了指面前的男人颤声道:“霍……”

    宋小乙突然开口忙打断了他的话道:“知道就行,莫要说出声来,他现在是官家派来的巡察使,只单单巡查我黑手密谍,从今往后诸位还需好生配合才是!”

    “唯!”

    突然出现的声音让胡掌柜已经,回头看去原来这里已经有不少职司的掌柜了……

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 
    

    辽朝上京的龌龊并不能影响大宋的正面形象,它依然是光辉的,高大的,威武的!每个国家都有那么一点肮脏的小事情不能说出来,大宋有,辽朝有,党项人自然也有。2yt。org

    但在表面上大家都是心照不宣,在这个世界上谁会把面具全部都撕扯下来,否则世界不就变成一个澡堂子了吗?当然在澡堂子里人们的脸上依然是带有面具的,更别提国家和君王。

    赵祯站在析津府的城墙上,看着城中欢庆的百姓嘴角微微上扬,如今析津府的乃至大同府都弥漫着这种气氛,是两天前自己在城墙上宣布燕云光复普天同庆之后,一场庆祝的盛会便开始了。

    虽然是远在析津府的城墙上宣布,怕是东京城也会很快的得到消息,毕竟飞鸽传书的速度要比战马快上许多,赵旭也应该在东京城的城墙上宣布大赦天下的旨意了。

    这是值得所有宋人欢庆的节日,而这一天也被定为大宋的金瓯日,金瓯完璧算得上是国庆之日了,大宋收回燕云的意义有多大?这不单单是大宋疆土完整的一个凭证,更是完成了大宋历代君王的夙愿,同时也让大宋百姓在精神上获得了巨大的胜利。

    如今赵祯可以站在巍峨的大庆殿面前,向天下人宣布:“朕之大宋,犹若金瓯,无一伤缺!”

    正在赵祯抿嘴微笑的时候,内侍悄然而至,恭恭敬敬的为这位身着再平常不过燕居服的皇帝奉上手中的奏折,在内侍眼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