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4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这老小子脸变的倒是快。”开封府的衙役笑骂一句再次开口道:“这是什么我哪里知道嘞!只知道这是格物院与将作监甚至是军械司一起鼓捣出来的东西,你们想想和军械司沾上边的东西那还了得?”

    一旁的百姓连连惊呼:“周半仙你的命真大,要是碰上禁军……你的老命就没了嘞!”

    周半仙大骇,擦了擦头上的冷汗道:“三清在上,老道这还捡了条老命回来,可这东西到底是个啥?”

    呜呜……随着一声最为响亮的汽笛,铁轨上的庞然大物冒出更多的黑烟居然向前挪动起来!

    哗啦……围观的百姓顿时一哄而散,拥挤的向后退去,只留下周半仙一人站在原地发呆,直到火车从他眼前经过,他才大叫一声向后跑去,没想到这庞然大物还真的能动嘞!

    缓缓的火车头开始前进,而且速度越来越快,在铁轨上发出况且,况且,况且的声音,向前开去,围观的百姓这才发现在最前面的车头中,一个年轻人正在兴奋的大喊不断的把石炭放出一个大炉子里面。

    火车的速度开始增快,甚至跟随的人已经跑了起来,而且还在逐渐加速,几个呼吸之后,这个庞然大物便把人远远的甩在身后,只能听见赵小五兴奋的大叫声远去……

    这时人们才反应过来,这东西简直是就是仙家的东西啊!速度这么快,还能拉着一车的石炭前进,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看着火车离去,范仲淹惊讶的目瞪口呆,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东西会如此惊人,最为关键的是力量奇大,据将作监的匠人说,这蒸汽之车的后面还能拖六七节车厢……要是能把这东西用上,沿着地上的铁轨一直开到析津府,把整个东京城搬空也就是一两年的事情吧?

    这庞然大物别人不知道是什么,他范仲淹却是知道的,据说这蒸汽机甚至可以代替水力,成为一种动力,只需烧煤便可是一个工厂运行起来,但现在的难题是如何把蒸汽机与工厂中的机械相互连接起来。

    水有枯竭,而蒸汽之力无穷尽也啊!

    因为会冒烟,又烧石炭,百姓们便把刚刚说看到的庞然大物叫做火车了,这也是符合它的名头,虽然简陋,连车门之类的都没有,露天的敞着,但给人的震撼确实很大。

    此时一架大车匆匆赶来,车上的人下来便破口大骂:“赵小五这个杀才!朕说过多少回:试车的时候一定要派人传报,一定要派人传报,就少了一句等朕来了再开车!这货果然先开车了!居然敢不等朕来!范仲淹!给朕过来!”

    当听到赵祯的声音后,范仲淹便露出无奈的笑容,官家还是来了,之前他已经和赵小五说过等官家来了再试,但赵小五用了一个他不能辩驳的借口:“蒸汽车的构造下官已经讲得很清楚了,锅炉是会发生爆炸的,如若出了意外,谁担得起责任?我赵小五不过是个匠人而已,即便是出了意外也无所谓,抗旨便抗旨了。”

    现在看来,锅炉并没有爆炸,而官家却如期而至,赵小五的火车却开远了……范仲淹觉得自己一定会成为官家发泄的对象,此刻也不知是该为火车的成功试车高兴,还是该难过……

    瞧见范仲淹的模样,赵祯就知道赵小五一定是等不及了,赵祯老早就发现,赵小五有着对格物的疯狂执着,而在人情世故上却一窍不通。

    这是搞科研的通病,总是忘却自己的身份和政治有着紧密的联系,就像一些埋头做学问的儒者,不通人情世故,在这些人眼中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也是他们的可爱之处。

    赵祯自然不会和他们较真,只能在范仲淹的引路下飞快的窜上梁州门,现在上去说不定还能瞧见火车的背影……

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时代宁静的鸣笛(下)() 
    

    陈州门的百姓并没有因为火车的离开而散去,皇帝的仪仗出现在陈州门上,而禁军已经开始戒严,谁也不能靠近陈州门五丈距离。

    赵祯在陈州门上站了好半天,直愣愣的瞧着火车的背影和高高飘起的烟柱发呆,三才小心翼翼的说道:“官家……官家?咱们坐下观瞧吧?”

    赵祯依然是不言语的站着,三才转头对范仲淹问到:“怎么回事,不是传旨让赵小五等待的吗?他赵小五有几个脑袋?官家的旨意也敢违背!”

    范仲淹小声解释道:“事有万一,这蒸汽之车和别的东西不一样,乃是利用锅炉中的蒸汽来驱动车驾,而这锅炉中的蒸汽却是石炭烧水而来,在此之前足足少了一个时辰的水,锅炉内的蒸汽充盈欲出,将作监和军械司的大匠都说了,一旦爆炸开山裂石,堪比火药之威……”

    三才听了解释这才转怒为喜的说道:“原来如此!好好好……你们做的对,官家就该离这些东西远远的!谁知道这第一次试车会怎样嘞!就是单单听你说都觉得心惊肉跳。”

    范仲淹心中微微鄙视,这三才真是胆小的紧,即便是官家来了也不可能让官家站在距离火车很近的地方……但这阉人对官家的忠心倒是令范仲淹侧目,如若官家身边都是这样的人,也就不用担心什么了。

    直到火车消失不见,赵祯才缓过神来,虽然从将作监上报的图纸上看火车的样子与后世的不大相同,但工作的原理和驱动的方式还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说大宋出现了这个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蒸汽动力机车!

    赵祯突然放声大笑,笑声连城门下的百姓都能听见,跟着欣喜的同时他们却不知道官家为什么高兴,难道是这火车?许多人渐渐明白火车的重要,不需要牲畜,也不需要人力,只单单用石炭便可驱动如此庞然大物,要是多造几辆,满大宋的跑下去,嘿……到来时候再远的地方都去得!

    官家突然发出的大笑把正在说话的三才和范仲淹吓了一跳,随即范仲淹解释道:“官家,这火车的出现让许多百姓视之如洪水猛兽,刚刚就有道士半仙之流在一旁作法……”

    赵祯笑道:“谁对自己不明白的事物都会心存恐惧,何况这火车还冒着黑烟,确实如庞然大物似得让人害怕,但朝廷却要让百姓克服恐惧,火车今后要成为咱们大宋的国家重器,传旨下去,让将作监的官员用最简单浅显的道理向百姓解说什么是火车,一定要让百姓消除恐惧!”

    范仲淹和三才对望一眼,看来官家的心情非常好,连这点小事都考虑到,并以口谕交代下来,以圣旨发往民间,但有一点让范仲淹稍稍不安:“官家,如此国器如何让匠人向百姓说明,其中定然有党项或是辽朝等国的密探,臣担心……”

    赵祯挥了挥手道:“火车之中所涉及的格物有多少?不说蒸汽机这一最为复杂的东西,便是制造火车的钢铁怕是辽朝和党项望尘莫及,我大宋之钢铁可不是谁都能炼出来的!”

    范仲淹想想也是这个道理,随即躬身道:“臣领旨!”说完再次开口道:“官家,我大宋之铁轨已经成型的总共有三条,分别是从东京城到西京洛阳,到南京应天府,到北京大名府。”

    这就是把大宋的是四京之地都联系在了一起,赵祯微微点头:“既然已经铺设完成,拿便要每日使用,如今蒸汽之车已成,但却制造复杂繁琐,铁轨上先用马匹拉车行进,具体怎么做你这个路政院院正应该比朕清楚。即便是马拉车厢也比原先在水泥路上跑要好得多,收取费用自然也要斟酌一下,不可太过高昂,亦不可太过贫贱,否则还不知何时能收回本钱嘞!”

    范仲淹躬身道:“臣已经好生拟定,届时在上奏官家。”

    瞧见范仲淹离开,三才上前道:“官家,咱回宫吧!这车咱们也看过了,陈州门上风大……”

    “今天是试车,朕如何能回去,待赵小五驾车回来之后,朕还有话要问他,估摸着他也快回来了。”赵祯说完便迈步走下陈州门,底下的百姓和都把目光投向自己赵祯有些不舒服,怎么看怎么像做展览似得。

    换了一身便装,赵祯便在亲卫的保护下融入人群之中,此刻格物的学者以及将作监的大匠正在向百姓们解释刚刚的庞然大物是什么,而用的最为广泛的一个词便是火车……

    显然大宋的突然出现的铁轨已经够吸引人的了,现在的火车无疑吸引了外臣的眼光,各国使臣都匆匆从驿站赶来,观瞧新鲜,而赵祯就看到了不少使臣站在最前面认真的“听课”……

    当匠人说出火车每日能拉着六节车厢,在一个时辰之类行进而百里的时候,大多露出了惊骇的表情,这还只是一个时辰而已,最为可怖的是这六节车厢满载着货物或人的情况下!

    很自然的,外朝使臣把车厢中的货物换算成了军备和粮草,把车厢中的人换算成了士兵,这样一来大宋的运兵速度将会怎样?每每想到这里,使臣便不寒而栗,尤其是党项和辽朝。

    而且据这些匠人说,火车可以日夜不停的前进,在沿途设立站点,这意味着大宋的运输能力将会出现空前的飞跃,只要是稍稍了解一点商贾之道的人都知道运输对商业发展的促进。

    耶律贾浑身冰凉,因为他已经看到了大宋的未来,这个未来对辽朝来说是恐怖的,大宋的疆域已经十分广阔,且没有一寸土地是闲置无用的,就连瘴气横生的岭南之地都在大宋皇帝的手中变成了鱼米之乡,而铁路的出现使得大宋南北贯通,互通有无之下的大宋怕是任何一个国家都赶不上。

    再看看现在的大辽,国内乱局未定,而西夏人虎视眈眈,这完全是给了大宋休养生息的时间啊!如此大辽还有机会南下吗?

第七百六十章倭国使者的请求() 
    

    推动时代进步的东西永远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赵祯运用格物使火车这一运输怪物出现在了中华大地上,但讽刺的是,火车都出现了而赵祯想造一辆自行车却不可能。

    自行车链条对锻造工艺的要求非常高,即便是可以用麻绳布条之类的东西替代,但没有橡胶作为减震,木轮的自行骑在颠簸的路上依然会非常的痛苦,即便是大宋有了水泥路,可路面与后世相比却颠簸许多。

    可以说如今的大宋格物是应用的产物,只会出现能力范围之内,并能有效使用的东西,即便是技术能力达到但如果不实用,那也不会有人去做,因为造出来的东西再精巧,没有实际作用便是个笑话。

    大宋的格物学者的逻辑并不系统,但却有着华夏最为经典的逻辑学,即实用逻辑,在他们看来,任何没用的东西都不应该浪费时间去制造。

    比如赵祯派人匿名送去格物院的自行车图纸,就被格物院的学者以及将作监的匠人弃若敝屣,令赵祯郁闷了好一会,但仔细想来确实如此,并不是所有东西都能适应这个时代。

    赵小五的火车回来了,但是却是被拖回来的,准确的说是被十几匹马给沿着轨道逆向行驶拖回来的,赵祯瞧见了这一壮观又滑稽的场面,笑得直不起了腰,这赵小五兴奋的只顾着试车,而忘记了铁轨不能掉头,以及火车头只有一个的实事。

    开出三十里地之后,赵小五这才反应过来,赶紧想办法停下火车,但这庞然大物启动的费劲,停下就更费劲了,因为惯性的原因,即便是断了蒸汽机上的气阀,火车依然向前窜了好远。

    赵祯望着满脸煤灰,如非洲人小黑人似得赵小五摸着下巴的说道:“简单的说就是你这火车没有刹车……?”

    “刹车是啥?”赵小五一脸的懵懂,瞧见他的模样赵祯却一点也生不起气来,露出无奈的笑容道:“刹车就是让火车停下的东西!难道你让朕的火车停不下来?!”

    “把气闸关了,没有蒸汽的供给,火车自然会停下,只不过这要看火车当时的速度……”

    赵祯摆了摆手:“想个办法让火车停下的快一点,顺便再造一个火车头放在屁股上,这样就不用掉头了。”

    赵小五点了点头:“嗯,这一点微臣早就考虑到了,但还没来得及带人制作,今天主要是试一试这个火车到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官家看了还满意吗?”

    赵祯捏了捏拳头:“除了你没有等朕的圣驾以外,别的都还算满意!”

    “那微臣便放心了!”赵小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答道,脸上洋溢着成功的笑容,让赵祯不知该说什么好。

    最后无奈的叹道:“你要配合路政院的范仲淹,把火车的速度以及运输能力详细的汇报给他,并配合他加快从东京城到析津府的铁路,这对朕以及整个大宋来说很重要!”

    赵小五猛然点头道:“微臣遵旨,必定全速赶工,为陛下迁都之事分忧!”

    赵祯终于满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