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4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心灵上的解脱使得他们战力飙升,两万人便拖住了几倍与自己的敌人,但再多他们便无能为力了,为了大宋,为了种帅,为了袍泽,他们死得其所。

    折惟忠驱马转身,把手中的两枚帅印交给了杨怀玉,他是军中将门子弟中资历最高的人,早年便跟随官家作战,颇得官家赏识,老是金刀老令公杨继业的后人,一直得到官家的照拂,现在希望他照拂一下种家,折家也是应该。

    “怀玉啊!老叔送你也只能送到这了,前面的路你要带着这些晚辈们走,这里有种家的子嗣,有我折家的子嗣,还有些其他将门的子嗣,老叔求你带他们出去,若是不能……”

    折惟忠长狠吸一口气道:“若是不能也莫要辱了咱们将门的名头,炸了那些火炮,跟西夏的狗崽子们决一死战!知晓了不?”

    杨怀玉紧紧的抱着两颗帅印,眼睛瞪的通红强忍着不让自己哭出来,拼了命的点头。折,杨两家本就是姻亲,眼前这位副帅乃是自己的外族叔,如此重托岂能辜负。

    折惟忠最后小声道:“若是实在不敌,万万要保存几个后辈之中的翘楚,为家中留下香火血脉……”

    杨怀玉先是一愣随即咬着下唇点头道:“老叔放心怀玉必回拼了性命保全他们。”

    “好侄儿,你的命比谁的都重要我将门的振兴可担待在你的身上,往往保重,老叔去也!”

    折惟忠头也不回的前往大军之后,而杨怀玉则是担任主帅之责,此时他没有选择,两颗帅印都在他的怀中,而后面的西夏骑兵已经快追过来了。

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将门无孬种() 
    步卒永远是步卒,他们即便行进的再快,但比起骑兵却相差甚远,大宋就仿佛是一条壁虎,不断的舍弃自己的尾巴的壁虎。

    但这也是最有效并迫不得已的办法,先是种世衡,之后是左右两翼,现在是折惟忠……几乎每个人都抱着必死的决心,他们的目标其实只有一个保护火炮以及将门的后辈。

    火炮对于宋军的意义没人比他们更清楚,这种天兵自然要保护好,每门火炮的造价可是不菲,朝廷花费了重金才造出这百余门,每损失一门都是莫大的损失岂能折损在自己的手中。

    在杨怀玉看来,这些火炮要远比自己的性命重要,当西夏人再次咬上来的时候,杨怀玉毫不犹豫的命令大军全数调转迎敌,他打算用整个军队作为掩护火炮的代价,为其殿后。

    “火器营不得停留,一路往南寻找狄帅的大军,我等为尔殿后!”

    五万人的大军迅速驻扎下来,在西夏人还没追过来的时候排兵布阵。

    此时折家,种家人再次聚集在一起,只不过不是各家的领军人物,而是晚辈,这些人都是将门的希望,之所以种世衡等人不断的牺牲就是给他们逃出升天的机会,毕竟谁能没有一点私心?只不过种世衡不方便说的话由折惟忠说出来了而已。

    但在面对自己苟活还是保护大宋重器的时候,杨怀玉很自然的选择了后者,因为他比谁都清楚这批火炮的贵重,以及它对大宋的价值。

    “杨将军,咱们这是要与西夏人决战?不撤了吧?”一旁的种诊,种诂二人齐齐的问到。

    杨怀玉眉头一皱道:“怎么?你们还想苟活不成?种帅为了保全这批火炮可是亲自断后,如今折帅也是如此,我等岂能贪图活命?!”

    种家兄弟连连摇头:“笑话,我等自不会为了性命苟活,只不过如今与西夏人厮杀,可否把我那弟弟放了,他还被督战队关在车里呢……”

    杨怀玉面露尴尬道:“也是,速将他放出来,种谔一身好本领,若是此时不能杀敌岂不浪费?”

    种家兄弟大喜:“好嘞!这下我等终于能杀个痛快,父帅,折帅舍身为国,我等晚辈自不会有辱门风!大家伙说是不是?!”

    “这是自然,火器营的兄弟快走,我等率军为尔等殿后,即便是战死也不枉陛下对我等的信任!也不辱大宋的威名!”

    一路上的憋屈终于被释放出来,何人心中没有荣誉感?即便是普通士兵看着袍泽舍生忘死的为自己铺路,心中早已是痛苦难当,此时有回头厮杀的机会岂能放弃?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不是逃兵,也不是溃兵,胸中的胆气与士气正是可用的时候。

    要不是有种世衡的军令以及护送火器营的重任,他们早就回头厮杀去了,谁愿意做战场上的逃兵被人耻笑?

    杨怀玉举起手中的长剑,大喝道:“列阵,迎敌!”

    五万人的大军便迅速行动起来,他们要阻拦所有追兵,给火器营争取最多的时间,大宋最厉害的地方其实就是步兵兵团作战,现在的大宋步卒和原先的不同,军中将士多是训练有素的善战之辈,而小到队正,虞侯,校尉之类也多是从军武院出来的将门或是精锐。

    对战术战法的运用可为是烂熟于胸,随着杨怀玉的话,各个指挥之间便开始交错配合,士兵与士兵之间,指挥与指挥之间已经达成一种默契。

    而对付敌人的军阵自然也是最为适合对付骑兵的军阵,此时追击而来的骑兵是西夏人的轻骑兵,重骑已经被种世衡最先拦截了下来。

    陌刀手的刀墙竖起,而橹盾在后方砥砺,横刀出鞘,弩箭上弦,一套动作整齐划一,这是多年训练养成的战斗素养,即便军中有些人第一次上战场,这种动作已经成为融入他们血液中的一部分。

    西夏人的骑兵在隆隆的马蹄声中出现了,高喊着“乌拉乌拉”的口号冲向大宋军阵,即便是刀墙如林却依然义无反顾,在这个战场上没有所谓的正义,也没有所谓的邪恶,都是在为自己的国家拼搏。

    大宋的弩箭不断的射向敌人,箭如飞蝗形成一片黑压压的乌云从天而降,无情的击打在西夏人的身上,弩箭分为三段射击,抛射,弧射,平射,大宋的弩箭因为上弦速度快,射箭的时候动作同步划一,这是消耗敌人有生力量的最快办法。

    西夏骑兵冒着箭雨冲向大宋军阵,他们知道这时候躲避迂回根本没有作用,只会增加宋人的射击时间,反而是顶住箭雨冲向敌阵才是最为保命的方法。

    西夏骑兵散开,如潮水淹没土地,洪水泛滥一般的侵蚀着平原,两军相交的一瞬间,如惊涛骇浪击打岩石,惨烈的厮杀开始了,谁也不敢分神,一旦分神下一个倒下的就很有可能是自己。

    当抵住西夏人的战马后,一身重型板甲的陌刀手站起来了,每一个陌刀手都是军中最为强壮的勇士,他们的饭食中甚至配有昂贵的牛肉以壮筋骨,否则连身上的铠甲都负担不起来如何杀敌?

    站起的陌刀手如同一座移动的城堡,甚至连锻铁的拳套上都是闪烁着寒芒的铁刺,握紧插入土地中的陌刀刀柄,稍稍一用力便带了出来,三千人的陌刀阵恍若地狱的神魔组成,当陌刀高举的时候,仿佛大地都在颤抖,党项人的勇士也受不了他们黑洞洞的眼神。

    种谔来不及穿上板甲便加入了战斗,挥舞的陌刀被他身上的衣服所限制,他索性露出上身袒胸露乳的厮杀,随着他的一刀斩下,迎面而来的西夏骑兵连人带马被他斩杀,虽然没有做到人马俱碎,但已经断掉的半截马头和西夏人的手臂说明了一切。

    一旁指挥捉刀手补刀的折继祖大声喝彩:“好!我大宋将门无孬种!儿郎们给我上,凡是落马的西夏狗都给我杀个干净,可不能让咱们陌刀阵的兄弟分心!”

    一时间将门无孬种的声音在军中响起,这是一种自我激励,亦是一种慷慨赴死的决心……

第八百二十五章坚守待援() 
    被几十万大军合围,而且还都是骑兵之流,虽然西夏的马场因为大宋的羊毛之计破坏的严重,但这几十万匹马还是能勉强拿得出来,几十万的骑兵不同于步卒,他们的作战方式更加机动灵活。

    没藏讹庞充分的发挥骑兵的这一特点,不断的以游骑作战的方式对大宋军阵进行冲击,就如连绵不绝的潮水,即便是以稳固著称的大宋军阵也顶不住千百次冲击,西夏有几十万人,完全可以轮换着冲击大宋的军阵,这是几十万人的战争,单单是战线就拉开了数十里。

    杨怀玉的手中仅剩下三万余人,其他的或是战死,或是重伤,当然宋军也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原本五万人的宋军杀敌六万……这是个恐怖的数字,以两万人的代价杀敌六万,平均算下来大宋一个士兵便换掉了西夏人三个。

    一波又一波的围剿被打散,但敌人仿若如潮水一般周而复始,战场是比拼意志的地方,越是连番的攻击对意志越是一场重大考验,如果不能顶住,那结果只有一个,崩溃。

    五万大军阻挡西夏人的进攻已经三天了,这三天时间完全够火器营携带沉重的火炮离开,但同时也让杨怀玉等人陷入了重重包围的苦战,西夏人仿佛知道他们得不到火炮,把所有力量都转移到了南路军的身上,实际上现在的南路军十万人已经被分割包围了。

    种世衡的情况无人知晓,折惟忠的情况无人知晓,再加上左右两翼被削去,战死两万人的杨怀玉中军本阵早已经师老兵疲,只能依靠本能进行作战,此时的杨怀玉果断收拢军阵,使得军阵变得更加密集,并且开始轮换步卒休息,以做好与敌人长期周旋的准备。

    西夏人已经损失了很多的战士,现在大宋军阵有所疲惫,正是招降的好时机,于是便派出声音洪亮者叫阵:“大宋的将士端是个好男儿,不过久战如此之长怕是也已经力不从心了吧?我家大帅有令,弃械而逃者,大夏不予追杀,放尔等返回宋境。”

    显然这是一处欲擒故纵,只要放下武器的士兵便可返回大宋境内?笑话!如今在大宋即便是战死也不能逃走,逃兵回到大宋国内,即便是朝廷不办他,四周的街坊邻居,小贩商贾也会活活逼死他。

    为国而战不身死效王命也就算了,居然做逃兵?这是让人极为不耻的事情,别说是自己苟活,即便是家中子嗣亲友都会遭到旁人的唾弃,还不如在战场上杀敌而死来的痛快。

    于是西夏在阵前喊话便引起大宋军阵的哄堂大笑,嘲笑之声让西夏人都觉得脸上无光面红耳赤,同时也让他们发现,如今的大宋与以往完全不同,单单是这份胆气就让人佩服。

    “不妨告诉尔等,我大宋将士可不敢做逃兵,更不敢做降卒,否则家中子嗣后辈再也无人能在大宋抬起头来,杀一个老子够本,杀两个老子赚了!”

    一个小小虞侯的话让人听着解气,也说道了大家的心坎里,另外有人在阵前冲着西夏人高呼:“对面的党项人听着,若是现在投降,还有内附的机会,如若王师挥兵而至,便是尔等灭国灭族之时!”

    “灭国灭族!灭国灭族!”

    大宋爆发出的呼喊让西夏人一时间面色惨白,这种气势和现状好似真的是这样,虽然他们把大宋的南路军十万人分割包围,但即便是如此他们还没有消灭这十万人便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伤亡,要知道大宋的军队远不止眼前的十万之众……

    对付这区区十万人西夏便要拿出几十万的大军,若是大宋三路大军齐聚,到时西夏要用多少人来阻挡,西夏总共才不过五十万大军而已,还分散在各个军司,现如今大宋通过种种手段削弱西夏的军力,单单是内迁归附大宋的蕃部便有十几万人之多!

    这也是为何没藏讹庞一定要消灭南路军的重要原因,一是要在气势上打击大宋,二是减少西夏面临的压力,狄青手中的重装骑兵虽然可怕,但稳扎稳打蚕食西夏的大宋步卒更为动摇西夏的国本,他们所到之处西夏的城池土地消失的一干二净!

    相比骑兵,步兵更加更加善于防御作战,而宋人修筑城寨,以守为攻的战术更加让人头疼,被大宋拿下的土地想要再收回来可谓是难上加难,这次没藏讹庞好不容易抓住宋军冒进的契机,怎能放过?

    陆续有一些被打散的部队出现在杨怀玉军阵的不远处,无论如何都是要接应的,否则便会寒热将士们的心,并且收拢这些残兵多少能增加现有的军力,于是杨怀玉把军中尚存的骑兵派出接应这些残兵。

    既然走不了,那就不走了!这已经成为军中将领的共识,大宋第一次出现将门与寒门武将之间的惺惺相惜,双方抛弃成见,一心一意的对付来犯之敌,也让宋军的士气位置高涨。

    传令游骑应该已经把消息传递给了狄帅,那南路军接下来能做的便是等待,一路上的撤退使得大宋损失惨重,只有驻扎下来并且形成阵形才让大宋站稳了脚。

    安营扎寨,等待狄青的救援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