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4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杏屑溉送蝗淮有淇谥谐槌黾獾叮匝咐撞患把诙拼滔蛄似溆嗉溉耍胬募獾洞┕硖澹溉嘶夯旱瓜拢钤辉蚴堑纱罅搜劬Γ幌氲矫徊囟锱泳尤涣约号嘌隼吹墓硕寄苁章颉

    “李元昊!你瞧瞧现在的你是一副什么样子,病虎?老狼?老狗!瞧你鼻子上的伤口,多像那些战俘的样子,这就是因果循环,你记得自己抛弃下的数万将士吗?他们也被辽人割去了鼻子,这还是好的,大多数人要不是淹死在冰冷的乌兰木伦河就是为了给中军争取时间而战死,谁知道你,大夏的皇帝,御驾亲征的帝王,居然会抛弃他们!你是独夫,你是昏君,今天的一切都是你活该!”

    李元昊被没藏讹庞说的怒火攻心,但他只能躺在床上无力的挣扎:“一派胡言,朕是一代英主,立国大夏,登基即位,称帝统御万民!”

    “一代英主?!笑话!你就是个卑鄙小人,独夫!你的妻子有一个善终的吗?我党项人对爱情忠贞不渝,而你呢?!你有过真正爱的人吗?你的妻族就更不用说,能被毁灭的都被毁灭了,要不是我没藏讹庞能为你出力怕是早也惨死在相国府了吧?那厨房中的间人已经被我揪出,别说他和陛下没有关系!”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没藏讹庞可不是泛泛之辈,他早已收买了宫中的内线,想要谋取皇位和至高的权力,怎么可能不做好万全的准备?一切的一切都是没藏讹庞与妹妹一起策划的,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复仇。

    帝王权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让人凉薄的心,李元昊的所作所为让原本热爱自己的民族,为国家献身的没藏讹庞变成了今天的样子,理性的来说他做的确实没错,一个昏庸的独夫怎么能带领西夏走的更远?

    现在西夏的一切都是李元昊一手造成的,没藏讹庞是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者,他要把自己的民族带向辉煌,任何一个阻挡在面前的人都要被铲除,即便他是皇帝也一样,想要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便只能拥有最高的权利。

    李元昊已经气急,躺在床上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没藏讹庞继续火上浇油道:“你以为我妹妹肚中的孩子是你的?你以为自己才是雄才大略的皇帝?你以为自己的儿子一开始就有胆量挑战你?”

    每一句话都如一把尖刀插进李元昊的胸膛,让他更加大幅度的喘着粗气起伏不定,“逆贼!……逆贼!来人……诛杀……逆贼……”

    随着李元昊的每一句高喊,没藏氏便向后退去一步,一直退到殿门才猛然发现自己已经退无可退,但兄长却依然气定神闲的站在原地,这才让没藏氏松了一口气,显然一切尽在掌握。

    相比没藏讹庞的气定神闲,李元昊的状态很不好,整个人都快爆炸了一般,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连眼睛都开始泛白了,一声凄厉的惨叫,李元昊鼻上的金创崩溃,鲜血如柱。

    “啊!”没藏氏毕竟是个女人,在看见这一幕后便惊恐的大叫,而这一叫也成功的让宫人行动起来,冲向门外叫道:“快传御医,陛下金创崩裂!”

    金创一旦崩裂,基本上就回天乏术,很可能陛下就要驾崩了,而陛下召见的最后一人便是没藏讹庞……他很可能他是陛下的托孤之人!

    所有人都祈祷陛下再醒过来,所有人都希望他把继承者的名字再说一遍,只有这样才会知晓陛下的人选到底是谁,但显然没有机会了,李元昊死了,死的是那么地没有悬念,一句话也没有说,一个动作也没有做,只不过把手伸向了没藏氏怀中的李谅祚。

    所有人都觉得这是在指向那个孩子,但唯独没藏讹庞知道,这根本就不是指着李谅祚,而是要掐死他。

    ………………………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燕婉之求,蘧蒢不鲜。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蒢不殄。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动听的嗓音让人把这段关于先秦的凄惨故事变成了爱情故事,但显然引起了别人的不高兴。

    “住口!岂有此理是谁教你的这篇诗经,新台之事岂能言语?更何况是教授公主?!”

    灵儿的声音一下子消失,抬头望向王语嫣道:“是,是父皇偶尔念出的,灵儿觉得好听便念出来了……”

    赵祯从一旁的小路上拐到御花园:“这首《新台》确实不该小女子唱出,师傅们也不会教给她,是朕的不是,不该在孩子面前念出这首诗。”

    王语嫣微微摇头:“西夏之事与新台丑闻如出一辙,难免不让人往这里想,只不过这种事情在皇家便愈发的忌讳了,西夏果然是不成体统的区区小国。”

    赵祯摇了摇头:“这和国大国小没有关系,还是要看一国之君的所作所为,是人的问题,而非礼制崩坏。但谁能想到,李元昊就这样死了……”

    “难道这对我大宋不好吗?如今我大宋陈兵西夏,只需百里便可剑指兴庆府。”

    赵祯把灵儿打发去找弟弟玩,苦笑着望着王语嫣道:“一个残暴荒淫之君死了对西夏有什么损失?反倒是没藏讹庞这个相国一下子大权在握。此人可不是泛泛之辈,论才学,论计谋,论脑袋都是相当出色的,即便是李元昊也在他的面前栽了跟头。”

    王语嫣笑了笑道:“臣妾可不管他如何,反正他不会是陛下以及大宋的对手!”

    赵祯笑着耸了耸肩,也许每个男人在自己妻子面前都是战无不胜的英雄或者勇士吧……

第八百三十七章华夏先哲的伟大() 
    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西夏的事情更是如此,相比辽朝和大宋,西夏人对自己都城的保护显然不是铁桶一块,关于李元昊的丑闻已经传的沸沸扬扬,天下人耻笑,西夏在大宋眼中便是沐猴而冠的那只猕猴。

    就是因为西夏的事情与新台丑闻太过相像,所以赵祯才会情不自禁的念出诗经中的《新台》,说起来,老子抢儿子媳妇的事件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权利让人获得满足的同时也会增长人的欲望。

    在这方面最杰出的代表非李唐王朝的李隆基莫属,因为他将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玉环抢到后宫中册封为贵妃,讽刺的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也用一首千古名诗《长恨歌》来描述,让这一个一个动人心弦的翁媳爱情故事流传千古,以致家喻户晓,无人不知。

    但是,在古代数千年君王史上,他唐玄宗并不是第一个抢走儿媳妇的君王。比他早一千四百多年的卫宣公,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恰巧诗经也在其中以诗歌的形势描述出来……

    这是人的欲望在作祟啊,赵祯看到了李元昊的死,并没有什么松一口气的感觉,相反他感受到了一种恐惧,欲望这东西是一种毒药,权利越大的时候,人越难控制这头猛兽,一旦冲出自律的“牢笼”便会酿成一场可怕的悲剧,自己要不要给李元昊的丑闻也做一首诗?

    想了想赵祯便笑着摇了摇头,还是算了,相比他的父亲,李元昊根本不值得自己多费功夫,自从李元昊即位后,自己对西夏便没有放上太过关注,西征是大宋势在必行的事情,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需要扩展,即便是千年以后所谓的“和平世界”也是如此。

    相比千年之后,现在的华夏才算是一头真正的猛兽,要知道数千年历史的华夏就是一只巨大而空荡荡的胃,从来没有满足的一天,经过小冰河期前兆的突然侵袭,大宋明显感觉到了粮食的吃力。

    连大宋都有这种感觉,更别说是西夏这样的国家了,而它不可否认也是华夏历史的一部分,赵祯要为大宋负责,也要为华夏的历史负责,这颗巨大的胃什么时候才能填满?

    无论丰年灾年,大宋的粮食产量只不过堪堪平衡而已,即便是丰年也不是整个国家都丰收,国土如此之大的王朝,有丰收便有歉收,有吃饱的便会有吃不饱的,这也是为何他要派遣船队前往美洲寻找农作物的原因。

    西夏的灾民情况赵祯从皇城司密报的字里行间之中看的清楚,这是一场大灾,易子而食惨无人道这种书面语已经不能形容当时的惨烈,这种大饥荒大宋可很少遇到过,但在华夏史书中却有不少的记载。

    这是一场由西夏皇帝李元昊自己酿成的人祸,自己用羊毛打击西夏的农业很成功,但如果西夏反应过来并且开始积极备战,准备粮食的话,根本不会出现这么多的难民,其实到了最后,李元昊和兴庆府中的贵族还想着自己的钱袋子。

    饥荒的时候什么东西最值钱?当然是粮食了!在李元昊的眼中,国家的一切都是自己的,甚至包括国库中堆积如山的粮食,而这些粮食免费发放给百姓,显然是皇帝自己的损失。

    赵祯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因为李元昊的皇庄悄悄联系了大宋的商贾,准备利用这些商贾从大宋搞到更多的粮食,用来卖给西夏的百姓……这便是赵祯最瞧不起他的地方。

    君王不应该把国库中的钱财和粮食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这是属于这个国家的,君王真正的私有财产其实是疆土和百姓,越是把疆土保护的越好,获得产出的空间便越大;把治下的百姓保护的越好,获得的财物便越多。

    与李元昊完全不同,赵祯一直小心翼翼的呵护这自己的百姓,在他看来这些百姓不光是属于自己这位君王的,也是属于华夏的,他们每个人都构成华夏的一部分,百姓越多,生活的越好,便会使得大宋愈加的强大。

    千古以来许多君王的想法都错了,其实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并不是拥有多少军队,也不是有多少武器装备,而是百姓,百姓生活安康富足,所以人得到自己应得的,就如《礼记》中的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是古人的乌托邦思想,也是最早的共产主义思想,虽然与后世的稍有出入,但却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即便是赵祯在看到这篇《大道之行也》的时候都震惊的目瞪口呆,不禁感叹华夏先哲的伟大。

    “陛下,皇城司传来密信……”

    三才出现了,现在的他已经接替了陈琳的职务,担任皇城司的头头,因为陈琳去世了。他在临走之前十分的安详,并且特意进宫向赵祯以及宫中的贵人拜别。

    灵儿说,她从没有见过陈大官露出如此舒坦的表情,赵祯也是这么觉得的,这个人一直活在责任之下,每天被无数的秘密所压着,只有死去才是一种解脱。

    他最后的所葬之处便是真宗皇帝的永定陵,据守护陵寝的侍卫说当他用最后的力气放下断龙石,从此之后永定陵才算是彻底封闭。

    小小的纸条一看就是从蜡丸中被取出的,发生这么多的事情,现在的兴庆府应该是密不透风的,也只有用飞鸽传书才能把消息传递出来。

    信上的话很少,但言简意赅,短短几句话便把兴庆府发生的事情说的一清二楚,李元昊被儿子所伤,并与次日凌晨死于宫中,死因系金创崩裂所致。

    最重要的是最后的几句话:“没藏氏诞下子嗣,相国没藏讹庞囚禁宁令哥,欲立没藏氏之子李谅祚为帝,请陛下当机立断!”

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 
    该怎么做?现在赵祯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今仿佛是大宋对西夏用兵的最佳时机,西夏皇帝李元昊被子所弑,由一个年仅一岁的孩子继位,显然这是大宋最佳的时机。

    赵祯为此召见了两府相公商讨此事,庞籍惊讶的望向赵祯,他不明白皇帝为何笃定会是年幼的皇嗣继位,现在看来宁令哥也有机会,不一定会按李元昊的遗诏进行。

    许多朝臣也是这么认为的,但赵祯一句话就让他们熄火:“如今的没藏讹庞在西夏只手遮天,你们觉得宁令哥还有机会吗?据朕所知,宁令哥在刺杀过李元昊之后便前往相国府躲藏,这简直是羊入虎口自寻死路。”

    赵祯的话点破了西夏的朝局,让所有人都看清楚了现状,这场刺杀之后唯一的受益者仿佛只有没藏讹庞和没藏黑云兄妹二人,他们一个成为高高在上的太后,一个成为大权独揽的权臣。

    整个西夏便成为了他们的手中之物,西夏已经不是拓跋家的西夏,而是没藏家的西夏,那么很有可能连这场父子之间的人伦大逆都是由他所策划……最大受益者往往就是幕后的黑手,赵祯从皇城司的情报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