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4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纳近十万人的球场生生挤进了十三万人,即便如此也没有使得场地有多么拥挤,炎热的天气也不能阻挡人们对激烈赛事的喜爱。

    一天五场的比赛结束之后,包括赵祯在内的所有人都觉得意犹未尽,希望连夜举行比赛,可惜照明条件的影响而不得不终止,还好这样的比赛会持续近十天,明日再来便是。

    当赵祯的皇驾离开的时候,所有百姓站起躬身送他离开,只不过场外的一双眼睛却紧紧地盯着皇帝才能使用的御门,在见到皇驾出现的一刻,眼中的坚毅一闪而逝……

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驾到() 
赵祯惊诧的看着眼前的小妇人,冲撞皇驾的罪名很大,但如果是有冤情就不一样了,大宋的皇帝对于冤情御状一般都会受理,不过自从登基以来,赵祯就没有见过告御状的事情,此次他也是非常好奇的,尤其是告御状的还是个女子。

    四周的亲卫在看到杨秀这一妇人冲撞皇驾的时候或多或少的有些留情,毕竟女人是弱者,何况杨秀长得还不错,凄惨的模样我见犹怜,让人忍不住对她动手。

    什么样的人会告御状?只有走投无路,确实有冤情难以沉冤得雪的人,否则一旦查出真相,岂不是自寻死路?

    所以赵祯觉得没有天大的冤情,这小妇人绝不会走上这条路,并且从主观上赵祯便颇为同情她,毕竟女子天生就是弱者,更何况在封建社会之中。

    因为少妇的冲撞,赵祯便索性不走了,而围观的百姓更是把道路挤得水泄不通,华夏千百年来都没有改变的习惯便是看热闹,越大越好,越震撼人越多。

    北平府的衙役已经在最外围开始警戒,因为北京城的广大,北京城中的衙役也是配备军马的,也就是类似后世的骑警,没办法谁让大宋现在不缺战马……

    因为是告御状,所有人的好奇心都被案情所吸引,甚至包括赵祯在内,都好奇眼前的女子所为何事,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女子很少这般抛头露面的上告,多是雇佣中人或是讼师前来打官司,妇道人家不宜出面公堂。

    单单是为这小妇人的勇气赵祯便要叫上一声好,脸上露出和煦的笑容生怕吓到她:“冲撞皇驾本是重罪,但你既是上告便有冤情,朕为大宋君父,自然为你做主,且把冤情道来。”

    杨秀原本绝望麻木的表情这才生动起来,大礼拜下后道:“启奏官家,民女杨秀,乃升隆商号沈家媳妇,状告公婆溺杀吾儿性命!”

    哗啦……杨秀的一句话便让围观百姓炸了锅,这事情果真是棘手中的棘手,难办中的难办,连赵祯都皱着眉头思索起来。

    “可否去过提刑司?”

    “民妇取过,打发民女去了府衙,府衙没有接案,民妇被逐了出来。”

    一旁的三才低声道:“官家,北平府知府事刘昱求见,大抵是因为此案……”

    赵祯点了点头:“让他过来,朕要看看如此简单的案件为何不受理?即便是公婆为长,杨氏状告有悖逆之嫌,也不能罔顾溺杀婴儿之实!”

    三才干咳一声,脸色有些尴尬的说道:“启奏官家,听说是因为五月子不举……”

    “五月子不举?!”赵祯一下愣住,这个封建传统熟读史书的他当然知晓,只不过他认为是太过匪夷所思的事情没有当回事,世上哪有父母会杀死自己儿女的?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真的就在自己眼前,那小妇人杨秀怀中的莫不是她的死婴?赵祯一时间愣住,以前在后世的时候常听人说:封建迷信要不得,封建迷信害人又害己。

    他从来都不相信,毕竟傻子都知道不能干的事情,正常人谁会去做?但今天他是开了眼界,果然有人失去理智,做出如此骇人的惨案来。

    但杨秀是状告公婆,来悖逆不孝,再者说,公婆是为了杨秀和她的丈夫好才做的如此荒唐事,不是主观故意,在这个讲人情的时代,官员自然不会判罚。

    难怪提刑司,北平府都不愿审理此案,难怪这杨秀冒着生命危险前来告御状,实在是难办啊!

    赵祯一时间觉得有些头大,望着地上楚楚可怜的杨秀道:“状告公婆,此乃忤逆不孝之举,案皇宋律,无论有罪与否,当脊杖二十,你可想好了?”

    杨秀眼睛一亮,欣喜的叩首道:“民妇愿意!”她知晓,官家如此说的意思就是接下了这状子,否则不会有二十脊杖之说。

    刘昱站在赵祯的侧面,小声得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的清清楚楚,眼前的小妇人杨秀让赵祯难免想到了自己的闺女,若是灵儿遇到此事,暴怒的自己怕是会把这对糊涂的公婆撕得粉碎吧?

    当赵祯听到刘昱说:“此女非同一般,有大仁大爱之心,此次上告虽胜算不大,但却愿为后世之辙。”时,整个人都惊讶的转头望向前面趴在长凳上咬牙忍受脊杖的女子,大为赞叹此女不简单,甚至敬佩这杨秀的果敢坚毅。

    三才在行刑完毕之前一个劲的向赵祯打着手势,意思很明确要不要在脊杖之前便让这妇人晕过去,而赵祯选择无视,刘昱不屑一顾的嗤了一声,惹得赵祯苦笑摇头,这时候打晕杨秀只会让事情更麻烦。

    广宇棚外的御道上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北平府的衙役不得不努力的维持秩序,同时这一消息如长了翅膀似的飞走,连身在禁中的王语嫣都已经知晓。

    王语嫣乃是中宫皇后,大宋的一国之母,母仪天下的存在,自然要对这种事情极大的关注,而灵儿这个小女女也是被杨秀的行为感动,偷偷的跟随皇后的凤驾一路来到广宇棚外。

    当王语嫣的凤驾抵达时,山呼海啸的声音便把赵祯与刘昱的说话声给淹没的,三才小跑的过来道:“陛下,皇后娘娘来了……”

    “我草……她怎么来了?!”

    赵祯是不希望王语嫣出现的,因为她的出现,难免会让人产生皇后同情杨秀,而判罚不够公正的感觉,赵祯正想通过这件事情在大宋推进法治大于人情的建设,也希望通过这时打破封建迷信和陋习。

    这两件事看似不大,但却对大宋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不亚于发动一场战争,而王语嫣的到来让赵祯有些措手不及……

    在百姓眼中,皇帝皇后共同审理此案,一定是公平正义的,一定不会让众人失望。

    赵祯微微一笑,没想到歪打正着,王语嫣这位皇后的到来,把天家在百姓中的形象推上了另一个高度,已经有人激动的留下了泪水……

    “皇后太突然了,朕措手不及啊!”

    “这样的结果陛下不是更欢喜?”

    “然也……”

第八百二十四章结案与未来() 
案情其实并不复杂,只不过是糊涂公婆因为迷信把自己的孙子溺死,但杨秀的上告却让事情产生了轰动的效应,五月子不举在大宋并不少见,这种恶月恶日出生的孩子多数被溺死,也基本上没人上告。

    但今天的事情却闹得比较大,一个年轻的妇人独自一人挑战这个社会的人情,法制,礼制,人性等等诸多方面,一下让所有在规则中生活的大宋人措手不及。

    在赵祯看来这些本就是陈规陋习,封建迷信,除了害人就没有别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古人的刻板保守是令赵祯想象不到的,即便是陈规陋习也要延续,在他们那里这就是传统。

    忤逆不孝的杨秀上告公婆,这本身是没有什么疑议的,同时还她也承认自己的行为是忤逆不孝,所以才会咬牙接受那二十脊杖。

    在赵祯看来这是对大宋社会制度的一种考验,甚至是对皇宋宪法的一种考验,到底该不该判处沈家公婆二人之过?这变成了大宋百姓都极为关注的话题。

    告御状,御前审案,这些都极少见到,现在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当然要好好看看,天子审案可是难得的很嘞!

    同时百姓们也想看看,这场棘手的案子他们的大宋天子该如何判决,本就是矛盾的东西,一边是溺死的孩子,一边是尊长的公婆。

    案情的了解速度很快,因为这本就是简单的事情,赵祯不会在上面浪费太多的时间,他索要做的便是达到自己的“目的”。

    转身看向王语嫣道:“此事你如何看?”

    “臣妾乃是妇人,岂敢插嘴案情……”

    赵祯笑道:“你也是妇人,便说说自己的看法,此事事关伦理,与朝政不同,身为皇后自然当有所主见。”

    王语嫣杏目一瞥,这是官家在拉自己下坑,越是关乎法理人情的事情越不能随意开口,否则一旦说错,反而引起朝臣和百姓的不满,让自己的形象大打折扣。

    这么多年来王语嫣对自己的名声维护的一向很好,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朝中,都有着一代贤后的赞誉,而京中的诰命,夫人,之类的更是以她马首是瞻,碧雅轩的生意也是一日好过一日。

    “在臣妾看来,杨秀只不过是命不好罢了,若是不在端午之日产下孩子,便不会有悖逆不孝,更不会有今日的悲剧。”

    望一眼的话一开口,便让四周之人大为赞同,而赵祯直翻白眼,这是感性上的分析,而不是理性上的,确实杨秀的确是运气不好,但事情已经发生了再说这些如果又有何用?

    赵祯长叹一声:“今日有杨秀,明日有陆秀,张秀,王秀……五月子不举实乃陋俗也!朕闻孟尝君恶月生而相齐,可见五月子不举之说实乃荒谬!

    朕今日见杨秀之面,果有秀外慧中之貌,行径感人,乃为后世辙道,朕叹服!此女之子,定是大忠大孝之辈,岂能害父害母?荒唐也!

    可见五月子不举实为偏颇陋俗之语,朕今废之,若有溺杀婴孩者,无论身份出身,皆以害命治罪!杨秀公婆行于朕之法前,既往不咎,概不定罪。杨秀赐六品安人诰命,赏葵花乌木轴册。”

    哗……

    赵祯语出,百姓哗然,杨秀的公婆是商贾,而杨秀获得诰命出身后,便一下子地位尊崇起来,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诰命是官家给杨秀的护身符嘞!

    原本一直没有现身的升隆商号沈氏夫妻二人出现,叩谢皇恩,同时也追悔莫及,为自己的行为自责不已。

    赵祯几句话便化解了这场棘手的案件,让一旁的王语嫣欣慰的点了点头,她在心中也是支持杨秀的,而这对公婆也是她派人带来并劝说的。

    天家的夫妻二人很默契的配合好了一切,一如往常,大宋的百姓山呼万岁表达心中的兴奋,有此明君,贤后,大宋岂能不兴?

    赵祯默默的笑了笑,他的目的已经达到,废除陋俗,让大宋孕育更多的人口,这才是他的目的,如今的大宋疆域广阔,若是没有足够的人口,很难把所有土地利用起来。

    在赵祯看来没有人的土地便是荒地,大宋要储备大量的人口,以待征伐土地只用,同时也要准备着开发那些土地,人口是一个国家的重要力量,同时人口的膨胀也会为大宋带来更多的进去机会。

    虽然现在的粮食够吃,但随着人口的增加早晚有一天大宋的“胃”会再次变成空荡荡的,到那个时候,不用赵祯这个皇帝开口,自然有人会提出扩展的要求,当然为了保证大宋这个巨人不被饿死,赵祯会大量的种植从美洲获得的粮食。

    大宋的经济已经成熟,市场繁荣远超历代王朝,而赵祯要做的便是扩张领土,繁衍更多的人口,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宋一直进取。

    看着站在侍女队伍中的闺女,赵祯微微一笑,但很快皱起眉头,人口是大宋除了兵事外的另一个大问题,大宋的人口得到了爆炸式的增长,大宋的生活变好了,粮食也足够吃的,很少有挣扎在饥饿线上的人,这也导致人口的飞速增长。

    灵儿这一代的孩子已经逐渐的长大成人,他们将会成为大宋的新兴力量,在朝中成为栋梁之才,在军中成为将帅之才,到了这一代的孩子已经很少有将门,氏族的改良,因为他们所学到的东西大多来自朝廷举办的学校。

    天子门生的思想已经灌输到了他们的脑袋中,甚至不惜与家人因为想法问题而争吵不休,这就是赵祯对年轻人的改变,也是赵祯对权利平衡的改变。

    西夏的战事拖的太长了一点,虽然稳扎稳打,但给大宋的时间却不是很多,越快结束宋夏战争,便能越快的开发西夏的土地,越快的移民过去获得更多的收益。

    当然迫切希望结束战争的人也包括朝臣,这场战争对大宋来说实在打得太久了点,灭国之战拖的越久越难办,敌人的消耗和进攻会拖垮大宋这个巨人。

第八百二十五章潇洒欧阳修() 
W。630BOOK。LA ,最快更新宋缔最新章节!

    作为正使的欧阳修是使团中唯一的使者,这次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