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4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赵祯多年的影响下,大宋的战略思想有着极大的改变,兵贵神速,成了首要的法则,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成了军队的座右铭。

    世间万物一切的一切都是在运动的。赵祯深谙其理,往日里,束缚将领的阵图被舍弃,将军排兵布阵,所用的阵法都在脑子里。

    在作战上,将军,将领,统帅,有了更高的灵活性。

    在赵祯看来古人的兵法显然是智慧的结晶,他对军队的训练无非是风林火山四字。

    孙子兵法既然流传千年,必然有它的独到之处,而这风林火山四字便囊括了它的精华。

    大宋军队正是做到了这一点,动作神速,有如飚风之疾;舒缓行进,其行列齐肃则如林木之森然有序;侵袭掠扰,有如烈火之猛,不可遏止;屯兵固守,则如山岳之固,不可动摇。

    别看这简单的四个字,简单的四句话,但是要让数十万大军精准的做到,却难如登天。

    大宋的南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三军合兵一处,这是赵祯手中所有的精锐力量。

    兴庆府,乃西夏之国都,这里汇集了西夏的所有要害,党项人的皇族,党项人的贵族,权臣,外戚,政治,文化经济,无不囊括在这小小的兴庆府之中。

    大宋三十万大军,陈兵压境,这是在逼迫党项人作出最后的决战,在这个时代,一国之都乃是一国之根本,一旦国都沦陷,这个国家基本上就算是完了。

    当然,对于大宋来说或许还好,它幅员辽阔可迁都黄河之南,在那里,大宋依然可以延续,依然可以繁华,只不过对北方的控制彻底丧失,但对于党项这种游牧民族来说,却是灭顶之灾。

    所以党项必当背水一战,而这正是狄青一直在做的事情,自从越过乌兰木伦河以来,敌军的主要任务便是寻找并歼灭西夏的主力,这五十万大军,不光是赵生的心头之刺,也是狄青的心中大患。

    这是西夏最后的力量,也是他的王牌。一旦这五十万大军灰飞烟灭,必将使得西夏毫无反抗之力,从李元昊到没藏讹庞,他们俩唯一的共同点便是保全精锐不与大宋争锋。

    这样做,虽然会损失大量的土地,但却留存了全线翻盘的实力,近在眼前的威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黑暗中随时准备出手的利刃,若是党项人反击成功,大宋面对的将是功亏一篑。

    这也是为何赵征要从国内调集退役老兵驻守已经夺取的城池的原因,而这一点,西夏人显然始料未及。

    西夏人不明白,为何大宋的军队会突然集结,并出现在兴庆府外?没藏讹庞紧皱眉头,自己手中还握有三十万大军,宋人怎么敢对兴庆府发动进攻。

    没藏讹庞的手中并没有五十万大军,这是西夏所有的力量,在各军司驻守的士兵也算在了这五十万人之中,虽然与大宋并没有多少的正面交锋,但即便如此损耗的士兵也足有数万人之多,兴庆府中有着十万人的守军,而剩下的大军却游离与兴庆府周边,待时而动。

    他们是掣肘大宋的利器,一旦暴露,那将会是西夏的灭顶之灾,这也是为何他要隐藏这支军队的原因。

    在没藏讹庞看来宋人对兴庆府的进攻显然是不理智的,难道他们就不担心被兴庆府与游离在外的党项大军夹击吗?

    另一边的大宋军队之中,夏竦作为监军,难得的披坚执锐,跨上战马一幅全副武装准备随大军作战的样子。

    这让身为统帅的狄青胆战心惊,万一这老倌死在了战场上,自己该向官家如何交代?而旁边一旁的杨怀玉,却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笑眯眯的把自己所佩戴的横刀递给了夏竦道:“夏监军,还是用我的横刀吧!您的仪刀可不适合厮杀作战。”

    长长的横道,重达十斤,岂是夏竦这样的文人能随意挥舞的,夏竦在接过横刀之后,便差点从马上坠掉下来。

    “你莫不是戏耍老夫如此重的横刀,老夫如何使得。”

    杨怀玉内心的解释道:“军中横刀皆有定数,若是过轻,则不能杀敌,若是过重,则不能挥舞,同样的,对士卒的臂力也是有所要求……”

    夏竦无奈的望了一眼狄青,又望了一眼杨怀玉他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却依然固执的说道:“咳咳……此乃灭国之战,老夫岂有不战之理?”

    是的,灭国西夏一直是大宋的重中之重,夏竦身为监军,这可是他捞取战功的大好机会,在大宋即便是不能征战的文人,只要上了战场便算是有军功在身,回朝之后便是风光无限,何况这种灭国之战,乃不世之功!

    没人比夏竦更了解这场战争对他的意义,庞籍眼看着岁数就大了,是同样的,自己的年岁也已经不小了,要是不能抓住这次机会,回朝之后宣麻拜相,那自己的位置永远只能留停流在参知政事这个副相一职上。

    夏竦自信,朝廷当中没有人能与自己的资历声望相匹敌,这是他最好的机会,也是他最后的机会,若是连这样官家都不给他宣麻拜相,那他的仕途将走到终点,夏竦的心态已经改变,原本并不是执着于宣麻拜相的他随着年岁的增长对相位的渴望却愈来愈大,其实他觊觎的并不是权利,而是那份荣耀与地位,这样才能在史书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狄青和杨怀玉对视一眼,他们都了解老倌现在的心情,在西征西夏的战场上,除了战场用命的士卒,便是他夏竦最为上心,他给大军解决了数不胜数的麻烦,让大军没有后顾之忧。

    两人几乎同时的摇了摇头,杨怀玉把自己身边的亲兵派给了夏竦,这是杨家的老兵精锐,即便是狄青的亲兵也比不上,而狄青却是假装没有看见,开始对大军下达攻城的命令。

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后的底牌() 
夏竦的小心思并没有影响狄青的指挥,这么大的一个战场上,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杨怀玉把自己的亲兵都给了他,自己还有什么好刁难的?只要他不死在战场上,怎样都行……这是官家当初交代自己的事情,保护好这老倌也是自己的职责所在。

    攻城作战是一场极为消耗双方耐性与意志的战斗,无论是防守的西夏,还是进攻的大宋,比拼的也都是那绷紧的神经和毅力,西夏人觉得会守不住,大宋将士会觉得攻克不下,双方都有各自的顾虑,这时候比拼的便是谁的意志更加强大,古今中外的战争一向如此。

    大宋的战阵中规中矩,并且有火炮这一战争神器的存在,对于攻城战来说要轻松的很多,这是一次豪赌,不光是李元昊的豪赌,也是赵祯的豪赌,大宋若是不能一役消灭西夏,那麻烦将会源源不断。

    不光是来自西夏的威胁,国朝之中的舆论便会给赵祯庞大的压力,他虽是一国之君,但说到做到也是必须的,并且大宋的许多利益和西夏联系在一起,若是西夏不灭,那大宋将会失去许多本就已经分配好的利益,那些受损的人自然不干……

    在震耳欲聋的火炮声中,灭国之战开始了,大宋的火炮乃是攻城拔寨的利器,大军压境兴庆府乃必胜之战,狄青承袭了赵祯的一贯败家作风,大军安营扎寨,以火炮不断轰击兴庆府的城墙。

    至于炮弹却是不用担心,在大军刚刚西征的时候,盐州城中便有了火器营的将作,他们每日制作火药弹和火炮需要的火药弹丸,源源不断的送往前线,供应大军的需求,这是大宋最为豪气的地方。

    狄青这次进攻兴庆府所采用的战法是很少见的,大军按兵不动,百十门火炮吞吐着火蛇,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巨大的铁弹发出尖锐的破空声砸在兴庆府的城墙之上,同时还有无数装载着石块的的回回炮一齐发射。

    一时间,兴庆府的城墙地动山摇,整个新庆府仿若惊涛骇浪中的孤舟,砖石瓦烁潺潺而下,升腾起的灰尘遮天蔽日,恍若末世景象。

    这是大宋在向世人展示他的狰狞,中原王朝强大的破坏力,第一次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这是一场旷世之战,一场碾压之战,一场屠戮之战,西夏人在猛烈的攻击下得瑟发抖。不是人类所应当拥有的力量,这是上天,这是战神,所挥舞起的雷霆一击。

    没藏讹庞站在城头上,浑身颤抖的望着对面排山倒海般的大军,此时的宋人还在西夏的砲石弩箭的射程之外,若是让宋人如此攻击下去,那么西夏仿若倾巢之下的危卵,何来与宋人白刃相向的机会?

    没藏讹庞当机立断,拉过身边的一名亲兵道:“速从密道出,传令大陷谷之伏兵尽出,北击宋军大阵,袭扰宋军砲石。”

    不得已,没藏讹庞只能动用最后的底牌,若让宋人如此轰击下去,那么兴庆府的城墙不日便会塌陷,没有了城墙之险兴庆府如何固守下去?

    原本的没藏讹庞有信心固守兴庆府的,在他看来攻城之战西夏占尽了便宜,拖延的时间越久对西夏越有利,但现在看来却并非如此。

    砲石之下房倒屋塌,偶尔略过城墙的炮弹落入城中,糜烂百米,地面仿佛被一只巨大的铁犁划过,留下一道道触目惊心的伤痕。

    长久轰击下去,即便是兴庆府的城墙经过加固,也很难抵挡得住大宋砲石十次百次的攻击,这不光对西夏的士卒照成伤亡,更会对党项战士的士气进行毁灭的打击,一旦城破,士气低迷的党项勇士如何与大宋兵甲决一死战?

    一切的一切完全超乎他没藏讹庞的意料,全新的战斗方式,全新的战术理念,都让他惊讶万分,本以为自己完全的准备,谁知在大宋的进攻前,却如跳梁小丑般可笑。

    没藏讹庞终于知道,原来大宋皇帝的威胁并不是纸上谈兵,大宋确实拥有弹指间使西夏灰飞烟灭的力量。

    没藏讹庞的亲兵穿过蜿蜒的密道,抵达距离甚远的大陷谷,此地距离兴庆府,足足有着数十里之遥,亏这个亲兵跑的速度足够的快……

    这是一处山谷中的盆地,水草丰美,地域广阔,容得下数十万大军在此驻扎,这是没藏讹庞的一处伏兵,也是他最后的底牌,领兵的没藏空山在收到传令兵的消息后,同样的大吃一惊。

    他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为何没藏讹庞现在便要开始夹击大宋,在他听来,远处隆隆的火炮声,乃是闷雷所至,难道上天再次眷顾西夏吗?

    但传令兵的话击碎了他的幻想:“此乃宋人之砲石,威力恍若雷霆,相国有令,将军速去袭扰大宋军阵,如若不然兴庆府危矣!”

    兴庆府危矣!没藏空山大惊,立刻传令大军开拔,以数万骑兵为先导,急急的杀向大宋军阵,是真如相国所说,那我现在的兴庆府危若累卵。

    没藏空山乃西夏的一员大将,亦是没藏家的族人,与没藏氏和没藏讹庞都沾亲带故,此时最不希望兴庆府出事的便算是他了。

    没藏空山率领伏兵一路攻相大宋军阵,地道中的数十里对于地面上的骑兵来说不过一顿饭的时间,当他们抵达兴庆府外围的时候,便瞧见了如潮水般绵延不绝的大宋军阵。

    同样的,狄青也在第一时间注意到了这支军队,这正是他苦苦搜寻的西夏主力,从乌兰木伦河到兴庆府,他送的不断进攻,就是为了逼迫西夏的主力出现。

    现在他们近在眼前,狄青和杨怀玉终于松了一口气,两人都知道,他们逼迫西夏主力出现的计划成功了。

    大宋的炮石虽然有能力把兴庆府夷为平地,但如果真这么做,那他们两人的名声也不用要了,朝堂中的文人怕是会吃了他们……

    兴庆府中尚有几十万的西夏平民,即便是屠城也没有如此多的滥杀无辜,儒家思想延续到了大宋已经对礼制有了很高的要求,不光要求百姓,士大夫,甚至会要求皇帝以身作则,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京观武军之事在原先的战争中还稀疏平常,但到了大宋便成为残酷不仁之举,有悖帝王之仁德,若是大宋屠灭了兴庆府中的百姓,可想而知天下的舆论会是怎样。

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 
西夏人的战术依然停留在原先的战法上,在没藏讹庞的认知中,三十万的伏兵足矣打乱大宋的军阵,兴庆府的驻守之兵完全有能力进行内外合围,宋军便成了瓮中之鳖,被夹击之下的宋军必会溃败。

    但是他错了,狄青早就准备好了对付西夏伏兵的策略,以不变应万变,稳之一字是大宋军队最鲜明的特色。

    杨怀玉在西夏伏兵出现的第一时间便向南路军打出旗号,多以步卒为主的南路军最适合对付西夏人的骑兵,他们已经在大宋军阵的侧翼构筑起了对付骑兵的攻势,可以说军阵中的火炮其实就是引诱西夏人的诱饵。

    火炮强大的破坏力使得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