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4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随即围观的党项百姓发现,原来这汉子穿得和那伙计一样的衣服,但说的话却是带着党项口音的汉话,这一点令众人好奇,很快他们便知晓这汉子虽是党项人,却是已经入了大宋的党项人。

    “俺家原是虾摸寨附近的猎户,虾摸寨投宋之后,俺家便也跟着去了,附近的山间部都迁走了,后来便听说宋人占下了韦州的静塞军司。”

    他的话一点没错,一下勾起了党项百姓的同情,有人开口道:“那你在大宋过的可还好?”

    原本越说越阴郁的汉子在听到这话后稍稍舒了口气道:“过的不错嘞!没想到大宋朝廷分了俺家五亩地,两块水田有两亩左右,剩下的三亩是旱地,又说能开荒得地,俺这力气够用,便又开了五亩地,整整十亩,一年下来够吃够用,这不听说顾掌柜行商西夏,俺便跟来了。”

    人群中有人问到:“你一月多少月钱?”

    那汉子不好意思的伸出三根手指道:“三贯钱,俺啥也不会,不像三儿会说话吆喝买卖,只有一把子傻力气,每月只能得三贯钱。”

    人群再次嘈杂起来:“当真能得三贯钱?!”

    那汉子提高声音道:“那是!否则俺才不出来嘞!这是为了给孩儿上书院准备的,待我孩儿明年三岁,便可上私塾,俺再多挣几年,待孩儿八岁便可进书院以后还靠着他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嘞!”

    “尽胡说!你家的孩子是党项人的血脉,如何读书,就算读书还能入朝为官不可?”

    那汉子一听这话颇为不满的大喝道:“俺家孩儿怎生了?!入了大宋就是汉民,和宋人一样啥都有,宋人的孩儿能读书,能科举,俺家的孩儿也能读书,也能科举!”

    身高七尺的汉子一旦发怒,模样确实骇人,一手压攥这那人的衣领压得那说话的人喘不过气来,嘴中不断的骂着党项语,而那汉子也毫不客气以党项话回敬,带着一股浓浓的蕃部口音。

    这下围观的百姓都相信,这汉子绝对是党项人,单单是这口音便不是一般人能学得来的,非党项山民莫属。

    既然这样,许多人对大宋的态度大大改观,若是自己家能入大宋,那可否也能过的这么好,十亩地已经很多了,一亩地产量两石左右,即便年景不好也不会差太多,除非遇到大灾,十亩地算下来就是二十石粮食,一石粮食能卖四百钱,二十石就是八千钱,八贯钱!

    细算之下收获惊人,有人问到:“你家一季收多少粮食?”

    那汉子瞥了一眼,他还没从刚刚的羞辱中走出来,瓮声瓮气的说道:“与你何干?反正一家六口饿不死!”

    人群中有老人埋怨道:“你这汉子本是我等同族,这眼看着兴庆府就要成大宋的了,我等也要内迁,作为一脉血亲你也该说说,何必与那浑人计较?!”

    尊老是无论哪个种族都有的良好美德,那汉子挠了挠头道:“一年两季稻米,再加上小麦,空闲的时候种上点木棉,蔬瓜桑麻之类的,一年也能有个七八十贯钱。俺也说不清,木棉贵一点,桑麻贱一点,寒瓜在夏天买的好,冬天种不了……”

    一年七八十贯!?这让许多党项人惊讶的说不出话来,而看看眼前这个汉子,他跟随商贾出来行商,每月三贯的苦力钱,这一年下来还不得有一百来贯钱!

    经过大宋的羊毛战争,西夏的经济基本上已经被摧毁,物价不稳,供应不足等等已经成为西夏的常态,而他们使用流通的钱币也是大宋的通宝,原因无他,皇宋通宝能从大宋买来东西……

    顾掌柜继续在吆喝买卖,而三儿和那汉子也开始忙活起来,围在周围的人群没有散开,而是闻着各式各样的问题,三儿和那汉子不胜其扰,只能开口嚷嚷道:“这些劳什子问我干甚!要问就去问朝廷去!俺只知道俺在大宋活的好……”

    他的一句话点醒了众人,但随即开始迷茫起来,问朝廷?问哪个朝廷,是西夏朝廷,还是大宋朝廷……

    众人不断传递这种消息,开始还有人不相信,但随着说的人越来越多,起初不相信的人便开始相信了,何况那汉子说的基本上是真话,又是原本的党项山民,即便谣言止于智者,但也要是谣言才行,对于真话没人会去阻止。

    很快整个兴庆府便开始动荡起来,不少的文臣急急的向皇宫进发,他们的府衙大门已经被百姓所包围,只能从后门出衙,百姓在遇到有关切身利益的时候,往往会变得难以控制,尤其是在他们看来入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的时候。

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 
西夏的皇宫之中,文臣已经聚集在一起窃窃私语,兴庆府的动荡他们是最先察觉到的,在这个紧要关头任何的细节都会影响整个兴庆府的稳定,眼下是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状况,一边是敌国的数十万军队,另一边却是已经准备归降的国都,而两边却暂时的相安无事。

    没藏黑云从大殿的侧门进来了,一声太后华服的她玉步轻摇,缓缓的坐在高高的御座上,珠帘之后,轻启朱唇的开口道:“民间之事本宫已经知晓,百姓的躁动本就是情理之中,谁不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你们当中已经有不少人与大宋官员去信了吧?何况这些升斗小民……”

    嗡嗡的讨论声消失,众人低头不语,汉人文官的动作要远比兴庆府的百姓快得多,他们本就是不愿与大宋对抗的,眼看着有机会入宋,他们怎么能不争取一二,在这个世上最待见文官的地方便是大宋了。

    瞧见文官们低头不语,珠帘之后的没藏黑云再次开口道:“既然百姓已经开始躁动,那便派人去安抚,安民告示也当发出以安民心。”

    “请娘娘降旨!”

    文臣们跪在地上让没藏黑云拿主意,降下词头拟旨,他们不敢擅自做主,这时候没藏黑云的每一句话都将是对兴庆府乃至所有党项百姓的承诺。

    事已至此,没藏黑云也没有什么好推脱掩饰的随即开口道:“大宋皇帝已经答应,只要我党项人归附,便可提供耕牛,良种,田地,房舍,若是我党项百姓愿意,亦可携带家畜前往大宋。只不过和那些山间部一样,必须如归宋籍,以汉人自居。”

    她的话让文官们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也让他们肯定,太后和大宋皇帝是有往来的,这下心中最后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可以轻快的呼吸了。

    啾……啾……啾……

    突然间三声响箭窜起,从殿外响起喊啥之声,接着蔓延到整个皇宫,朝臣们惊讶的回头望去,皇城亲卫的将领匆匆而来,在殿前跪倒:“启奏娘娘,京中贵族拓拔氏,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辞氏、房当氏联手叛乱!已经攻到皇城之外!还请娘娘速去宫中避祸。”

    朝中的文臣顿时大惊,党项最大,最古老的八部中,七部参与了这次叛乱,只剩下日渐衰落已经不成气候的米擒氏没有动静,大殿中的文臣惊恐的望向没藏黑云,但他们看到的不是惊慌失措的女人而是眼中散发着强烈光芒的自信女将。

    没藏黑云挥了下长袖发出呼啦啦的声响:“没藏烈,本宫命你皇城亲卫死守宫门,剩下的就交由本宫!”

    没藏黑云大步离开,自始自终没有瞧那些惊慌的文臣一样,在这个时候他们就如同瘟鸡一样孱弱,没用!回到宫殿中的没藏黑云带着宫女走进后苑,陈彤迅速上前道:“娘娘,城中有警!”

    “本宫知晓,这时候是你大宋展现诚意的时候,不知你大宋天子的护卫可否到了?”

    陈彤微笑着说道:“已经到了,只需娘娘赐予腰牌便可进入宫城!”

    没藏黑云点了点头随即好奇的问到:“这些护卫可是属于本宫的?”

    陈彤没有正面回答:“他们是天子的亲卫,而娘娘是天子的女人,那他们就是娘娘的亲卫……”

    “呵……你倒是机灵的很,也罢,本宫不难为你了,这是穿宫腰牌,但不要带着他们进来,此时还不是时候,叛逆定然会夺取城门。”

    陈彤接过腰牌便离开,显然没藏氏的意思是让自己带着亲卫司拿下兴庆府的城门,而就在他离开的时候,没藏黑云转身对跟随在自己身边的侍女道:“着甲!”

    数十位宫女跟随没藏黑云齐齐的进入太后的寝宫,但她们出来的时候个个身着铠甲,就连没藏黑云也是一身金甲腰挎长刀,青丝长发被挽起,束以金冠玉钗,一身的英气着实逼人。

    翻身骑上早已准备好的战马,一群武装到牙齿的女人便从密道冲出了皇宫,没藏黑云要亲自镇压这场叛乱!

    当杀得如火如荼的陈彤看见没藏黑云的时候,表情说不出的震惊,他从没想象过西夏的太后,即将成为官家女人的没藏黑云会亲自前来。

    亲卫司的战力是惊人的,但他们却是宋人,在他们帮助兴庆府守军对抗西夏叛逆的时候,有着相当大的困难,甚至是被误杀,这时候没藏黑云的到来便给他们减轻了压力,身为太后的她兴庆府中谁人没见过?

    一身金甲又是极为明显的,城门口响起清洌的女声:“本宫大夏太后没藏黑云,叛逆安敢放肆!若是缴械既往不咎,若是冥顽不灵,杀无赦!”

    叛军将领大喝:“没藏黑云,你出卖我党项基业换取你自己的荣华富贵,甚至不惜以太后之尊委身大宋皇帝,娼妇!我等誓死不降宋!”

    此时无论叛逆的士兵,还是守城的士兵,都开始愤怒起来,而没藏黑云却笑道:“笑话!你西夏的太后和大宋的皇妃哪个更高贵?本宫入嫁大宋不过是为了党项人的利益,你如此玷污本宫清白居心何在!”

    这话一下激起了党项人的怒火,谁都知道,西夏降宋乃大势所趋,太后为了党项人的利益不惜委身大宋皇帝,这样的大慈大悲之心岂是能污蔑的?

    没藏黑云指了指眼前大宋亲卫司的士兵道:“这些人便是大宋皇帝派来保护本宫的,本宫现在用他们击杀叛逆,有何不可?!”

    先声夺人的堵住了叛军将领的话,他本事打算用这些宋人士兵作文章的,可现在却完全没有办法。

    大宋军阵开始变得整齐,亲卫司的官兵们以盾牌手在前,横刀在后的阵形紧紧的把没藏氏保护在身后,棘轮弩上弦的咔咔声仿佛催命的鼓点,让叛军胆战心惊。

    没藏黑云乘机道:“缴械者,本宫恕其大逆,若冥顽不灵,本宫诛灭其三族!”

    一番犹豫过后,有人放下了手中的兵刃,逐渐的,兵刃击打在地上的声音越来越多,叮当作响,没藏黑云最锋利的武器不是腰间的刀剑,而是她的话语。

第九百零二章疯狂的“盛宴”() 
兴庆府有四门,城门的叛乱不仅仅是一处,但在这里没藏黑云成功的把叛逆说服,并且把他们编制成对付叛乱的队伍,她言出必行,真的没有对这些归降的叛军治罪,而得到的回报也是丰厚的,归降的叛军壮大了她的队伍。

    没藏黑云率领他们向其他三座城门进发,一路上百姓都是躲在家中伸头张望,他们不知出了何事,但在看到一身甲胄的没藏黑云后纷纷赞叹她的英武之气不输男儿。

    但很快百姓便知晓,这是兴庆府中的贵族在叛乱,意图夺权阻止西夏归附大宋,破坏两国之间的和谈,百姓们一下子被搞糊涂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兴庆府中的传言不断出现。

    有人说太后打算带着整个西夏投宋,为的是自己荣华富贵而不顾百姓死活。也有人说太后是要带着百姓们去大宋过上好日子,没有刀兵之苦,没有离别之痛的安定生活。

    在兴庆府的百姓看来,两者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们能否在大宋得到他们想要的生活,百姓心中自然有一杆秤,得失之心也不会那么重,在他们看来,入宋便是安稳的过日子,自然也就没有了刀兵之祸,太后为此嫁入大宋天家享受荣华富贵也是自然的。

    他们只需要一个保障,保障他们进入大宋之后生命不会受到威胁,东西不会被抢走,不要被人歧视,这就够了。

    很快,朝廷的安民告示便登了出来,官府的小吏拿着铜锣一边敲打一边喊着:“太后有旨!各家安定,无有动乱,若参与叛乱者,立斩不赦!

    宋夏和谈乃为生民立安,此大势所趋无人能当,宵小之徒窥伺国鼎,欲谋逆不道,置万民于不顾!本宫今日讨逆,为我党项除害!”

    太后自然代表着西夏的正统,这是毋庸置疑的,那夺权的贵族肯定是叛逆,这是百姓们最基本的想法,单纯的他们不会去分辨事情的起因与过程,他们只会去看结果,而结果便是南门的叛军归顺太后。

    还有一个更为简单的因素主导了百姓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