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6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鹤神秘一笑道“现在莫要妄下定论,时间尚早嘞!”

    “还早?!”

    王圭的叫声几乎把王鹤的耳膜震破“你知不知道这几天的时间刘平已经拿下迁民城了?大军正在往来宾城而来,若是他们来了,还瞧见我在城外耗着,贻误战机之罪你我二人可都逃不掉,若是他韩绍文有意拖延又该如何?!”

    王鹤胸有成竹道“无妨无妨,此去来宾城,见了韩绍文,已经是为大宋立下大功,辽朝再无韩家!”

    如此嚣张的话让王圭惊疑不定的望着他,随即小声道“要不要请军中医官给你看看…………”

    王鹤脸色涨红,哆嗦着手指戳着王圭道“你懂个屁!韩家现在被这个韩绍文给毁了,只要见了我他便是骑虎难下,若是不归顺我大宋,辽主也会对韩家起疑,归降才是顺理成章。

    且城中契丹人已经坐不住了,他们不愿作战,而他们手中的汉兵更是不愿作战!”

    “哦,你的意思是,若是这韩绍文杀人你便可获得辽主的信任,但他本打算给韩家留条后路的小伎俩反而使得韩家必须归附?”

    王鹤翻了个白眼“然也!”

    。

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纷纷来投() 
对于王鹤的这一手,王圭还是自愧不如的,文臣耍的手段和脑子,他这种在战场上锻炼出来的思维有些跟不上,虽然不是他自己不够老谋深算,但终究是没有王鹤想得多。

    事情的发展在时间中酝酿,当王圭急不可待的时候,来宾城终于有动静了,虽然已经修不好了坍塌的城墙,可终究是有人出来了,人数不多,只有数十人,且都是后辽朝的五京州县汉军。

    显然他们认为同为汉室的宋军不会对他们动手,这算是看的清楚,这些人或是无家可归,或是妻离子散,或是贪生怕死,但总有求生的。

    身上的尘土说明他们是从地道中出来的,王圭对这样的人数实在是不满意,有些幽怨的望着王鹤,王鹤笑眯眯的起身迎接这些归降之人,并且详细的询问来宾城现状,存粮多少,水源何处,军民之况等等。

    很快王圭便笑逐颜开,望着王鹤道“本家的,这么说来来宾城已经动荡不安,契丹人和汉人都不想和咱们正面作战?若是如此为何不早些来投?”

    王鹤笑道“瞧着吧!人数只会越来越多,这来宾城已经变成了一个筛子,不断的会有士兵出城投降,最后便是契丹的将军以及他们的亲兵。”

    “真的?”

    王鹤笑而不语的走了,他要去营门口做一番准备,让士兵在军营前面修建一片营区,然后便是让火头军的人把大锅架起来,烧热水,烧大锅菜,架设营长,在这初春的季节,热气腾腾的饭菜和热水,简直就是享受。

    而享受这一切的便是那数十个前来投降的辽朝汉军…………

    虽然距离有些远,但来宾城城墙上的守军还是能看见的,于是乎每每入夜,悄然而至的人便越来越多,开始是十来个,然后是几十个,数百人,接着便是大把大把的逃兵,甚至有些人破开了刚刚修缮好的城墙。

    时间越长,城中的辽军越不安心,因为已经有很多人出逃了,而且军中的将领和节度使都没有下令严查,也没有增加巡逻,这些终于有人开始向自己的将军建议了。

    于是乎出现了第一个连夜率兵出城的将军,只不过在出城的途中便被他的手下斩了首级以向大宋邀功…………紧接着便是数千人的军队开始自相残杀起来,而讽刺的是他们这么做居然是为了争抢自己主将的脑袋。

    王鹤与王圭二人看着眼前被争抢得稀巴烂且面目全非的脑袋默默无语,心中的震撼更是无法用语言形容,刚刚厮杀之惨烈状若疯狂,若是他们把这本事用在和大宋作战上,还真的得掂量一下。

    但王鹤最终却没有赏这些人,而是把剩下的一百多“胜利者”当成了囚犯关了起来,理由很简单,这种小人行径岂能鼓励?两面三刀的士兵谁敢用?!

    王圭却是可惜的望着这些人,他本打算把这些人全部斩首,记入军功之中,现在看来没有希望了,只能砸了砸嘴有些眼馋的望着这些被囚禁的人。

    当然此举也是在告诉来宾城,大宋也是有底线的,并非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

    王圭望着远处的来宾城,以及人数越来越多的俘虏营,叹了口气道“这些人真的能为我大宋所用?”

    王鹤笑了笑“怎生不能?你可知卫青和他的外甥霍去病?”

    王圭眼睛一瞪,拍了拍身上的铠甲,竖起大拇指道“汉朝骠骑大将军!我等武人何人不知何人不晓?!”

    “那你可知为何他们总能在草原上找到匈奴人的所在,并且歼灭之?”

    “当然是领兵有方,用兵如神!”

    王鹤瞥了他一眼,深吸一口气道“你可知这对舅甥最擅长任用良将,尤其是匈奴人!所以才能在茫茫的草原上追杀匈奴人……”

    王圭微微一愣,若有所思的说道“入我华夏之狄夷视若华夏?”

    王鹤点了点头“正是如此,自古以来便是这道理,胡人,突厥,羌人,鲜卑人,匈奴人,无一例外只要入我华夏,便为我所用。”

    王圭点了点头“如此也好,这是官家的意思?”

    “相公们是这么上疏的,官家自然同意,不过也要看是什么人,迂腐,懦弱,无能之辈,岂能重用?”

    王圭笑了笑,指着眼前的军营道“这里面的人还能用吗?咱们的官家可看不上契丹将领。韩绍文还差不多。”

    “契丹人不好用,但既然招降便不能分个三六九等,那些个契丹武将,给点钱,赏赐宅院之类的便束之高阁,三代之后还能有什么祸患?倒是这些汉兵却是战力。”

    王圭一拍手掌笑道“对勒!这些人多是穷苦出生,辽朝征兵可与我大宋不同,以咱们大宋的兵饷赏赐,这些人还不是抢着为官家卖命?”

    王鹤鄙夷一下接着点头道“粗鄙庸俗…………但就是这么个道理,这是在积蓄力量啊,没瞧见官家这次连咱们上四军都拉出来了?若是在往常不会如此,最多征调十六卫前来,中央禁军何需动用?这是在练兵啊!”

    “我也早看出来了,这事不简单,若是单单为打通辽东之道,何须二十万禁军齐出?往日这般的精锐可是在京城中不得擅动的,现在连控鹤都兵出京畿了。”

    王鹤撇了撇嘴道“你王铁鞭巴不得吧!”

    王圭翻了个白眼“这是自然,你们文臣辅助陛下之社稷,我等武将自然身死效王命,守卫陛下之土!”

    上纲上线的达到来谁都会说,但真正能做得到的却没有几个,不远处的坟茔刚刚修好,里面便是那个最先投来的辽朝将军首级。

    对于劝降一事,大宋的态度是积极的,一来是说明大宋比辽朝更加的正朔强大,二来可以使得辽朝上下离心离德,尤其是在现在,汉人和契丹人之间的关系最为紧张的时候。

    眼下这些辽朝汉军说的最多的便是契丹人如何的傲慢,如何的盛气凌人,如何的压榨汉人,欺负汉人,王鹤把所见所谓以最快的速度发往了北京城,作为行军司马,他有上疏直达天听的权利。

    。

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择佳木而栖() 
    韩绍文终于还是归降大宋了,他是情非得已,来宾城中的守军在宋军围困的七日之后没有等来大辽的援军却是等来了大宋的援军。

    刘平率领五万龙卫气势汹汹的杀来,在看到王圭的五万大军依然驻守在来宾城外的时候哈哈大笑,暗道一声天助我也,但王圭的态度却出奇的好,不仅邀请他去捧日军中饮宴,还送来了帖子。

    这是极其少见的事情,开始的时候刘平还以为他王铁鞭是真的在示好,可当他在行军司马王鹤的带领下进入军营的时候,却看见了数万辽军困于军营之北…………

    抬头看了看只有城墙破损了些的来宾城,再看了看眼前被大宋将士看守的辽军营地,刘平使劲的拍了拍自己的脸,眼前这一切实在太过匪夷所思,自己难不成是在做梦?

    指了指眼前的辽军营地,刘平咕嘟的咽了一下口水:“这些都是降俘?”

    王鹤故作惊讶的说道:“并未厮杀哪来的降俘?不过是些归义的辽军罢了。”口气风轻云淡,神态自若泰然…………刘平七窍生烟。

    张了张嘴声音却出不来,直直的便往王圭的营帐而去,进了门便大喊:“你这王铁鞭施了什么妖法!这辽人城池未破,如何纷纷归降?”

    王圭放下手中的兵书,抬头瞥了一眼刘平道:“某当是谁,原是你刘大头来了,怎么,率军助我?”说完脚下一动,一只小巧的木匣便被踹到了屏风之后。

    “无甚的妖法,兵法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矣!”

    刘平呆立原地许久,最终长叹一声,表情落寞道:“某不如你……”

    “这是怎的了!咱们的比试可没玩,这时候说这样的话岂不是太早?”被刘平这么一说,王圭反倒不好意思,匆匆起来拉着刘平的胳膊拍了拍。

    “这杀敌两万和劝降两万岂能相提并论?”

    “莫要如此说,某也后悔了,最后的功劳怕是他王鹤的,毕竟这老倌孤身直入来宾城,才有眼下这般模样。”

    “哈!某就说你没有这能耐,原是那王鹤的功劳!你王铁鞭也有今天啊!亏我还以为你久攻不下,率军来援嘞!”

    王圭被气的脸色煞白,指着刘平道:“瞧你这撒泼模样,端是当不得一军之主将,他王鹤也我的行军司马,难道这也是假的?还你来助我?没有你,某也可一鼓而下来宾城!”

    刘平哈哈大笑,但随即脸色一正的问到:“那韩家人可降了?”

    王圭摇了摇头冲着坐在一旁看好戏的王鹤道:“韩绍文为何还不归降?莫不似乎打算城亡人亡?”

    王鹤笑着望向两人道:“两位将军莫急,正好二位也在,某料定他韩绍文近日必有动静……”

    时间就在两人焦急的乱转中缓缓流淌,不过对于来宾城中的韩绍文来说却是真的太快,时间过的太快,不知不觉便至夕阳西下之时。

    “好道先生……我实在决定不下。”

    好道先生微微点头:“这是自然,主家若是能决断,反倒是个薄情寡义之人,但如今却是当机立断之时,韩家等不起了,若是消息传回,危矣!”

    “宋军可会为我韩家北上锦州?”

    “若是不应,便是失言,从此以后何人敢再归附大宋?岂不是自寻死路?”

    韩绍文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此言有理,还请先生劳烦,去往大宋军中。”

    “理应如此!”

    韩绍文降了…………整个来宾城也在大宋不费一兵一卒之下归降,当他出现在宋军营地之时,王鹤王圭二人同时松了一口气,心中的最后担忧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王鹤对他以及好道先生以文人礼仪相待,并承诺派人送他们去北京城面见大宋天子。如此一来韩绍文的心安了一半,但随即开口道:“不知宋军何时北上?韩家家眷还在锦州。”

    王鹤笑了笑:“此事勿忧,锦州永乐城中的家眷需要尔之手信,我大宋自然承诺,必会接他们出来。”

    韩绍文躬身一礼道:“有劳了!”

    王鹤身为文臣,谈吐风雅又多有眼见,与韩绍文两人相谈甚欢,如今他韩绍文既然如此做亦是放下心中的芥蒂,总是要牺牲一些东西,或是钱财,或是故友,或是时间,或是生命,但却必定有要守护的东西。

    即便是失去再珍贵的东西也要守护的。

    韩绍文自认为自己失去了对辽朝的忠义,但他守护的却是整个家族的未来,韩家乃是辽朝的四大世家之一,可这大家世族却并非看着那么风光,提防郡王猜忌便是最为小心翼翼的,但却依然不可避免。

    若是想让韩家依旧繁盛下去,没有一些变化是不行的,尤其是在辽朝,韩家基本上已经走到头了,再无可以上升的余地,辽主绝不会让韩家之人入朝为相,这段时间韩家的人不是在州府转悠便是在老家锦州挪窝。

    虽然表面上是照拂韩家,可只有韩绍文心中明白,在这么下去,韩家必然落寞,所以他才会对王鹤的提议动心。

    良禽择佳木而栖,贤臣择明主而仕,此乃文人求存之道,亦是世家大族的求存之道,如今辽主性猜忌,多暴虐,实非长久之计,韩家的将来也会越来越落寞,即便自己不见王鹤,若是有心人稍加利用,自己乃至韩家也不会落下什么好。

    反观大宋,帝王英明,宏才大略,颇有一代圣君之相,天下人赞其“仁”;而大宋国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