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6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祯笑了笑并未说什么,一旁灵儿已经赶了上来,一呼一吸之间完全是有模有样,步伐和节奏掌握的极好,甚至让赵祯开始怀疑,她是否是在军中待过。

    灵儿当然没在军中待过,但对军中之事的了解肯定比赵旭和赵昀要多得多,苏轼在军中如此之久,早已是把军中的大概和规矩在书信中写的明明白白。

    所以灵儿从离开神都城后便开始按照苏轼信中所写开始了自己的随军生涯…………

    相比之下,赵旭和赵昀两人累成死狗的模样,赵祯便颇为郁闷,自己的这个女儿完全是巾帼不让须眉,把俩个皇子比了下去不说,连军中的将士们都在佩服她的英武!

    灵儿便是如此,虽然是个女儿身,但若是认准的事情,谁也别想随意改变她的想法,并且不做则以,只要做便要做到最好!

    五公里的晨练下来,赵祯都有些吃不消,可灵儿依旧蹦蹦跳跳的恢复,这一点即便是赵祯都有些羡慕,在看看俩个儿子,无奈的起身踢了他们一脚“速速起来,于灵儿一般活动,长跑之下最忌忽顿!”

    两人无奈起身,在灵儿得意的眼神中跟着蹦跶,虽然已经是腿脚酸胀但依然坚持,其实这俩个小子是不错的,只不过突然从另一个状态中转换过来,颇为不适应而已。

    待歇息过后便是早饭时间,当大军十公里拉练的时候,军中的火头军便已经开始埋锅造饭,为军中将士补充营养对于赵祯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大宋眼下的军备军械便造就了这种状态。

    军中将士若是没有一副好身体,沉重的铠甲以及军械万万无法驾驭,只有强健的体魄,才能负担得起如此重量。

    所以在大宋,军中的伙食虽然不能说是最好,但却是最为合理最有营养的,肉类不缺,瓜果蔬菜也是相当完善,赵祯也带着孩子们去中军吃饭,帝王有的时候高高在上,有的时候就应该和将士们在一起,感受军营,融入军营!

    虽然带着皇子出现在军中吃饭,四周的将士们心中激动的同时,秩序却没有一丝散乱,越是如此越应该在官家面前秩序井然。

    当然,赵祯虽然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去往军中吃饭,但绝不会和将士们蹲在一起……只不过走个过场,同时王鹤已经在军中等待了,饭菜是打好了的,虽然不和将士们一起吃喝,但伙食却是一样。

    一个大木盘上被掏空了许多地方,形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方格,有的放着米饭,有的放着菜,闻着味道便知道不错,大锅饭有一个好处,味道香浓。

    三个孩子吃惯了宫中的珍馐美馔,但在军中的吃食面前却毫无抵抗力,学着赵祯的样子把猪肉炖粉条盖在了米饭上,那浓油赤酱的味道配合着猪油的香味,使得米饭更加的好吃。

    这是最后一顿米饭和猪肉,从明天开始,肉只能吃牛羊肉了,而主食也将变成以面为主。

    西域的猪要比牛羊少得多,这片地方就不适合养猪,何况猪在西域没有太多的生长空间,即便是哈密这里也不大适合养猪。

    酒足饭饱之后,只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舒畅了,早上拉练的结果便是多次了一碗饭,顺带着也驱赶了浓浓的睡意。

    年轻就是好啊!

    赵旭和赵昀已经一扫原本的困倦,生龙活虎的在军中东瞧西看,对于他们来说,军营并不陌生,但出征的军营却要陌生许多,俩个孩子都没经历过战事,最多也是听一些传闻而已。

    赵旭在军中出现便是代替赵祯慰问军中将士,而赵昀更多的则是和军需官在一起,对军中的器械进行钻研,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什么该干,什么不敢干一清二楚。

    对于这一点赵祯觉得满意的同时,也觉得亏欠这个孩子,说实话,赵昀更像自己多一点,而赵旭更为像王语嫣。

    灵儿则是在军中锻炼身体,谁能想到一个女儿家对横刀,弩箭之类的东西有如此大的爱好?当赵祯看到她击发弩箭百发百中的时候,心中有着说不出的…………尴尬。

    俩个儿子没一个在军中有过人本领,反倒是女儿有着率军冲杀的武将之才。

    一柄笔直的横刀在灵儿手中翻飞,她的横刀要比军中将士所用的横刀更窄一些,为的是减轻横刀的重量以便她挥舞,但锋利的寒光却是一点也不弱于军中将士。

    军中的捉刀手在一旁大声叫好,灵儿的横刀使得漂亮,也颇有杀伤力,但赵祯知道,捉刀手们如此叫好,实在是因为灵儿的身份,以及一个女子舞刀弄枪的英姿,但相比战场上以命搏命的拼杀,却是完全不够看的。

    三个孩子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事情,赵祯便也放下心来,带着孩子们前来的主要目的也算是能达到,最少他们在军中并不是不习惯的,也和将士们能打成一片。

    赵祯在三才的带领下在军中七拐八拐,最后在层层防护之下进入一个军中的营地,这里是军中最为神秘的地方,也是军中从未出现过的地方。

    李酒这个曾经属于赵祯太子三卫的都指挥,现在却站在了赵祯的面前,眼中充满期待。

    。

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营() 
大抵是谁也不会想到,此次赵祯用兵之时,不光带着禁军中的捧日军和神卫军,还带来了火器营,这是大宋历年来早已存在的力量,也是从未出现在世人面前的力量。

    神都城的人都知道大宋皇宫的城北有一片专门的城中城,类似于皇宫一般用角楼高墙围起,乃是大宋的火器营,说到火器营,谁都知道大名鼎鼎的火药弹和火炮,两者的威力和震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辽人,对这种火器的恐惧更是深入骨髓,从燕云开始,到之后的中京道,火器对辽人的伤害简直是毁灭级的,而辽人也在想方设法的获取火药的配方。

    赵祯相信,即便是大宋保密工作做的再好,辽人自己破解火药的秘密也是时间的问题,黑火药的三样要素天下公知,无非便是硫磺,硝石和木炭,把这三样东西提纯之后按照正确的配比混合起来,便是火药。

    大宋的火药弹只不过在除了火药之外的工艺上把威力发挥到最大而已。

    辽人若是破解不了火药弹的秘密,赵祯还真的不相信,尤其是在被大宋的火器狠狠的收拾之后,更不用说萧挞里对辽朝的作用,这个太后可不似没藏黑云以及良子那般好对付,而是真正的实干家。

    从这次联合西域人通商西方赚取大量钱财开始便说明了一切,她的能力,她的手段,她的眼光,无一不让赵祯惊叹,这个比自己还要小上几岁的女人却有着男人也少有企及的坚韧和执着。

    赵祯一直信奉科技领先的最高战略,火器的发展也被他视作军中第一发展要素,在他的假设中,辽人一直掌握了火器,这对大宋来说是相当大的威胁。

    而在这种假设之下,大宋就应该掌握更为先进的火器,如此方能克制辽朝的突然崛起,所以大宋才有了烈性炸药,所以大宋的火枪才一直深藏不出。

    这次对西域用兵,正是把火枪投入实战的最好机会,火器不单单要造出来有杀伤力,更要能投入实战。

    大宋在研制出火枪之后,便基本上都是在特定环境中训练,却没有真正一次投入战场,反倒是火药弹和火炮在战场上大展神威。

    这次在对西域的攻伐上,赵祯决定把火枪投入实战,并且让火器营的将士在真正的战场上历练一番。

    李酒颇为激动,自从他入了火器营后便彻底与外断绝了联系,大宋每次对外用兵都没有他的份,他不止一次的向赵祯请旨,愿带火器营的弟兄出征,但最后得到的都是赵祯的一句时机不成熟。

    这次是真的带着火器营出征了,而且是对付西域,李酒岂能不激动,别说是他这个火器营都指挥使,便是火器营中的将士也憋屈的紧,平时他们训练的比谁都勤,所用的军械也是军中最好的,他们却的也只是一次机会。

    “臣李酒参见官家!”

    “平身。”

    看着单膝跪地久久不起的李酒赵祯微微叹息,上前亲自拉起他的胳膊道“你知道为何朕要让你统帅火器营吗?”

    “末将不知。”

    “因为只有你最合适,率领火器营的人选不多,只有你,彭七,蔡伯偂约笆笕溉耍砥呤悄筒蛔⌒宰拥模滩畟‘有别的事要做,鼠三不够妥帖,唯有你最适合,既能耐得住性子,又能细心办事,朕当初选你也是思虑颇多。”

    被皇帝如此夸奖,李酒反倒是不好意思,自己的心胸实在太过狭小了些,连连说道“陛下谬赞,末将能入官家法眼,已经是天大的福气,再说待在器营中,整日与这些火器为伴,末将也极为欢喜的。”

    赵祯笑了笑,是个男人都喜欢这种充满暴力与艺术的武器,进入营中,赵祯便从架子上拿起一个帆布包,由于帆布是多股线织造,所以质地坚牢、耐磨、紧密厚实,密织的厚帆布还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最终被大宋大量用来制作行军帐篷,以及防水套使用。

    拿起帆布包,还未打开,赵祯便摸到了相当匀称的手感,这种实木为柄的火枪拥有适中的重量以及极佳的手感,赵祯甚至能用这东西玩出操枪来。

    这些纯手工打造的枪械在重量上几乎是完美的,从枪柄到枪膛都是经过细致打磨,枪膛中没有螺旋状的膛线,却有着另一种较为简单的笔直膛线,在这种膛线下,圆形的子弹也能射出较为精准的弹道。

    这已经是大宋火器能做到的极限了,赵祯对于这一点非常满意,每一把火枪的成本都非常高昂,若是没有大宋这般的财力物力技术,大规模制造火枪没有任何可能。

    辽朝绝无可能制造出火枪来,首先枪膛所用的钢材就是辽朝无法铸造的,更别说合理的配置装药了。

    因为使用黑火药的关系,动能不足的火枪需要更长的枪管,所以大宋的燧发枪在配备刺刀之后完全可以当作长矛来使用,这给予了它一定的肉搏能力。

    刺刀是专为火枪配备的,以三棱军刺为基础,突刺能力极强,但他们也只有这个作为短兵相接的武器了。

    大宋的火枪兵基本上没有多少护甲,相对于陌刀手的板甲和捉刀手的胸甲,赵祯把他们打造成一支轻装机动部队,要的就是他们强大的杀伤力以及高效的机动。

    虽然火枪兵是步兵,但他们却完全由战车投送,在战场上的机动性极高,当然,即便是用双腿行军,也不比一般的步卒要来得慢,身着皮甲的他们甚至能在战场上发动高速的刺刀冲锋。

    可别小看这种刺刀冲锋,拥有合力配重的燧发枪在配上锋利的刺刀后,完全有能力担当的起战场主力的能力。

    赵祯亲眼见识过火器营五千将士发动的一次百步刺刀冲锋,如林般的刺刀竖起来那叫一个惊心动魄,路上的所有障碍物在冲锋过后支离破碎。

    所以赵祯这次希望在战场上通过实战测试火器营的真实战力。

    火器营的将士们不一定都是全军精锐,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都是绝对忠诚之兵。

    想要进入火器营,出生必须清白,往上三代人的底细一清二楚才有资格入选,其次还需要一系列的勘察,在确定绝对忠诚之后,才会开始正式训练。

    。

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后来居上() 
当赵祯进入火器营后,李酒便一路上陪同,不敢有一丝怠慢,献媚的样子连三才都看不下去,但三才知道,官家不会生气,李酒实在太过珍惜这个机会,这是他火器营在军中出头的希望,换做是自己也要拼命的向官家献媚才行。

    最主要的一点,三才知道李酒和官家的之间的关系,跟随官家多年,李酒干什么官家不知道?

    赵祯确实知道李酒的意思,但他依旧是否决了“火器营还是没有独立作战的可能,至少要和长枪手一起作战,朕还打算给你们配备陌刀手的,但陌刀手沉重,无法跟上你们的轻装速度。”

    “官家,火器营绝有能力担当重任!还请官家三思!”

    赵祯再次打开帆布,从中取出一柄燧发枪,枪声依旧顺滑,一点毛刺也没有,甚至还在上面涂抹了一层蜡以保持它的防水和手感。

    枪头上是一个末端圆环状的三棱刺刀,此时刺刀向内圆环在外紧紧的套在枪管上,完全不会有问题,这比之前把刺刀别在腰间要好得多,并且携带方便。

    军刺的可怕之处便在于它的杀伤性,当锥形刺刀刺入人体之后,其刃间的樋会将空气引入伤口。

    一旦这些空气进入血管之中并形成空气栓塞,就将堵塞通往脑部的血管,造成人的脑死亡,开始的时候还有很多人不知道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