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6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保障供给线的正常。

    矛盾越来越多,事情也越来越大,直到第一个牺牲品的出现。

    她是一个不满十岁的小女孩,因为听信了大人的指派,从一个狭小的通道里爬进大宋的粮仓纵火,火情很快被大宋扑灭,但那个无辜的小女孩最终在离开时被烟熏死。

    她进入的通道在地面以上,是一条长长的管子,是作为通风之用,狭小程度可想而知。当时的烟大量的从管中排除,根本不是她这个小孩能承受的。

    赵祯不会在意西域人的反抗,毕竟是侵略,你都打到人家的土地上了,难道还不允许别人反抗?

    但当这个小小的尸体被从狭小的通道中掏出来的时候,现场的所有人震惊了,她还是保持咳嗽的姿势,但整个人已经被黑烟熏黑,呛人的烟味从她的身上散发出来。

    唯一可见皮肤的颜色是她胸口的地方,不过已经被抓烂,可见当初她遭受了怎样的折磨。

    但赵祯觉得可悲的是没有瞧见她的父母上前接走孩子的尸首,即便是大宋将士也瞧不起这种人,尤其是在王鹤宣布并不追究的时候,甚至为了让她的家人把她接走埋葬故意差遣所有宋军离开。

    那孩子的尸体就那般在城中的小广场上躺着,静静地躺着,没有人前来认领,仿佛一个被遗弃的工具…………

    用王鹤的话说,这些人死不足惜;曹康觉得应当把他们发配为奴;王圭这个暴躁的王铁鞭则是建议屠城,以绝后患,以防万一。

    今天是个孩子来纵火,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在明天出现刺杀?也无怪乎他的激动,大军要在这里补充给养,穿过眼前的大患鬼魅碛。

    之所以拥有如此恐怖的名字,乃是因为这里一望无际的沙海,这里就是传说中的鬼魅之地,也是阻碍宋军前进的最大障碍。

    高昌人为何有时间联合其他诸国?为何有时间去求援辽人?就是因为这片庞大的八百里瀚海,这是一道真正的天然屏障。

    长八百里,古曰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伏无水草,顾影唯一。四顾茫然,夜则妖魅举火,灿若繁星,昼则惊风拥沙,散若时雨。

    唐长老在他的游记中可是详细记载了这里的恐怖,但事实上八百里瀚海并不是西域最大的沙漠,但却是最为荒芜的,不过对于大宋来说还好!

    因为商贾的往来,大宋总能收集到有用的情报,在穿越这片沙漠的最好办法就是在沙漠中找到绿洲,并在这里设立补给点,这样便能使大军安然穿过。

    所以大军才在益都和纳职补充物资,同时派遣部队进入沙漠中寻找绿洲,在验丰富的商队向导带领下,很快便找到了沙漠中的绿洲,鬼谷口避风驿。

    这里虽然名字听着渗人,但却是难得一见的绿洲,其中水草丰美水源充沛,有一条地下水恰好在这里形成一汪清泉。

    这泉水白日取用,夜晚自生端是神奇,将士们都说这是天神庇佑官家,其实不过是最简单的物理现象而已,赵祯也不点破,这时候士气是最为重要的东西。

    大军在纳职小城补充的差不多便要上路,但赵祯特意留下一万人驻守此地,至于之前的无辜孩子,早已命人安葬,就在城中的小广场上,这里原本是纳职城中的集市,现在却空无一人,赵祯在墓前用御笔写下大大的无辜二字!

    在这里城中,驻守之军开始进行宵禁政策,即便是白天也派兵巡逻,一旦发现行为不端者,无论是偷窃还是抢劫,无论是谩骂还是叫嚣,一律关押,大军在纳职小城中可是造了大量的牢笼…………

    大军以行军为重,以战略为重,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分心管理一座小小的城池,但这还只是开始,对于纳职和益都这两座小城,赵祯放在了心里。

    这可是八百里瀚海的门户,极有战略价值的地方,出了瀚海就是这里了,西域人因为地理原因不得不舍弃,但大宋却要把这里牢牢抓住。

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穿越八百里瀚海() 
所谓的八百里瀚海其实就是后世的库姆塔格沙漠,赵祯对这里并不熟悉,但也听说过它的“威名”,在它的不远处便是大名鼎鼎的罗布泊…………

    其实现在的罗布泊依旧有水,并且水量丰富,四周的河流经过冲刷出的沟壑依旧绿意盎然,但和现在大宋军队所在的鬼谷口并没有什么关系。

    那个“大耳朵”还在更为遥远的南方,在大屯城的边上,也是大屯城繁荣的原因。若是还没有罗布泊,大屯城四周的万亩田地将会消失。

    高昌距离后世的吐鲁番非常近,边上的交河州就是吐鲁番的所在,赵祯想到吐鲁番就想到了葡萄,毕竟在他曾经的岁月中有一首诗烙进心中:“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大草原的羊群、戈壁滩的骆驼。”

    这片神奇的土地不光孕育了自然壮丽的奇景,也大把的馈赠着生活在这里的人,再加上是大宋西北的门户,丝绸之路的通道,赵祯对她的占有也愈发的贪婪。

    大军用最快的速度横跨了整个大患鬼魅碛,当一切物资齐备,当鬼谷口避风驿准备充分,完全以车马代步的宋军能以最快的速度穿过沙漠,路上没有一个将士掉队,没有一匹战马脱水。

    这就是完备的后勤制度所带来的优势,把一切会发生的问题都考虑到了其中,以最大可能防止出现意外。

    赵祯对这次急行军非常满意,当然军中的将士一天也不愿在满是沙子的地方多呆,走路当然缓慢,但坐在特殊改造的马车上就不成问题。

    这是灵儿的功劳,她用最简单的方法把大宋的马车改造成了适合在沙漠中行驶的工具,灵感则是来源于冬日里的一次滑雪,雪地和沙地虽然不同,但滑行永远是最好的办法,并且较大的着力面可使得马车不会陷在沙中。

    能快速的行驶又不会陷入沙中,这样的马车大大的提升了宋军的行军速度,以至于“快若奔雷,齐进如暴”,连王圭王鹤二人都大为惊叹她的智慧,而赵昀则是嘟囔着嘴,在他看来如此简单的事情他也晓得,至不过这段时间他都泡在了火器营中。

    当宋军穿过沙漠时,最先看到的却是一座寺庙,这里是距离沙漠最近的人烟所在,虽然是重新修缮的,但他的风格依旧保留了唐时的遗风。

    这座名为泽田寺的寺庙曾经是唐长老的讲经之地,而高昌人崇尚佛教,西域人也大多敬佛。

    曾经的高昌国王麹文泰迎来了大唐帝国西行取经的玄奘法师。玄奘西游时,国王麴文泰率全城欢迎,热情款待,并请求永留其国。麴文泰坚决挽留,玄奘绝食数日,才获准允其西去。

    但最终,麴文泰还坚留玄奘讲经一月,并度四沙弥以充给侍,又赠送法服、黄金、绫绢等物,派遣二十五人、马三十匹,为之送行。甚至写信给龟兹等二十四国,恳请护卫玄奘法师。从这些方面,可以知道当地崇信佛法不遗余力。

    宋初的高昌也盛行佛教,大宋乾德三年十一月,西州回鹘可汗曾遣使僧法渊,到京城献法牙、琉璃、琥珀盏。雍熙元年王延德自高昌还,在《行记》中谈到高昌尚有佛寺五十余所,都是唐朝赐额,寺中备有《大藏经》。

    现在麴氏再次获得高昌的统治权,麴叱干依旧对佛教推崇备至,在高昌的财富大量积累的时候,花费重金伺候这些寺庙中泥胎,以至于赵祯进了泽田寺后被眼前的佛祖金身刺得睁不开眼。

    金黄金黄的佛像是由一层厚厚的黄金镀上的,可想而知当年为佛像镀金时用了多少金水,即便是以大宋的财富王鹤都觉得震惊,望向赵祯小声道:“官家,咱们把这金身熔了吧……”

    当然泽田寺还不止这一座金佛,四周墙壁中供奉的小佛陀以及小罗汉全部是由黄金所做,赵祯气的面色涨红,这些黄金是哪来的?肯定不是西域人自己的!

    这些都是大宋商贾赚来然后被高昌国层层盘剥的!这就是从大宋的口袋里掠夺来的!动了自己口袋里的钱,赵祯岂能不怒?

    “派人一律收缴,熔成金锭,以备犒赏之用!”

    王鹤两眼放光,这些黄金若是熔成金锭可不少,犒赏三军将士虽然每人分的不多,可这是真金白银啊!

    当然熔了这些黄金肯定有人不乐意,于是一帮僧人便被押到了赵祯的御前,赵祯着实被吓了一跳,他见过的和尚不在少数,佛教毕竟也是中原的大教之一,虽然香火不如之前,可随着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又逐渐兴起之势。

    但眼前的和尚个个膀大腰圆,若是再配上纹身,赵祯甚至觉得他们的形象堪比黑社会,这肚子里有多少的油水?!

    审问之下才知,原是大军来的太快他们没来得及逃走,又舍不得这些黄金偷偷藏纳寺中的金器与地窖……于是这些金器便成为了大宋的意外收获。

    佛门之人当四大皆空,苦行参悟佛理,但在这些人的诡辩之中,行善积德是空,行恶孽障也是空!

    丰厚的财物赏赐成为了他们堕落的开始,不断的敛财,不断的破戒,赵祯之所以在大宋给佛门留下一席之地,乃是他真的见识过苦行僧,这些僧人一路弘扬佛法,以乞讨为生,分文不取,即便路人奉上香火钱,也一概拒绝。

    一路修心,只是讨要一碗水,一碗饭,仅此而已,为的是修心,为的是修行。

    可相比大宋境内的僧人,这些人简直就是在玷污佛门,赵祯下旨给予他们每人三个水囊,三袋干粮,驱赶他们进入茫茫的大患鬼魅碛。

    若是能走出去便是他们还有佛缘,若是不能,便是佛祖要收了他们…………

    但唯有泽田寺中的主持例外,这个瘦弱的修行者对宋军做的一切满不在乎,甚至不闻不问,寺庙中依旧回荡着他的课业之声,虽然并不宏大,却震撼人心。

    赵祯在他面前的蒲团上坐下,安静的聆听,这种声音有平复人心波动的能力,在大战之前正是赵祯所需要。

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 
老和尚并不在意赵祯坐在他的面前,甚至是遮挡了高大的佛像,就像是他在对赵祯念经一样,依旧保持平和的声音。

    赵祯看似很享受,渐渐的眼睛发沉,昏昏欲睡,不久便真的打起了鼾声,坐着睡着了…………

    李酒正打算向赵祯请旨,瞧见这一幕,再看看边上震惊的王鹤,李酒小心的抽出腰间的长剑,在他看来是这老和尚对官家施了妖法。

    王鹤毫不犹豫的扇了他一巴掌,打的李酒眼冒金星,这文官好大的手劲,回头瞪了他一眼还未说话就被王鹤捂住嘴道“莫要打扰官家,这几日官家可未曾睡过一个好觉,今日如此酣睡实属少见,快莫作声!”

    李酒低声道“那老和尚念叨的是什么?官家怎生一听便睡着?”

    王鹤不满的望了老和尚一眼,从牙根这中挤出一句“《妙法莲华经》,这老和尚是在向官家谏言!”

    李酒摸了摸头和王鹤退出了眼前的佛堂,反正四周有官家亲卫所护,没甚的关系,但他硬是拉着王鹤让他说说刚刚的话是什么意思?

    王鹤瞧见边上都是着急等待的曹康和王圭二人,皱眉道“已经过了用兵之时?”

    曹康连连摇头,伸出一根手指道“还差一个时辰才到,只不过官家许久不出,如何是好?军中将士不见官家…………士气可鼓不可泄啊!”

    看了一眼佛堂上精美的帆布苏流,王鹤咬牙道“半个时辰后,若是官家不出,便以战鼓剑鸣之声相击,帝王之杀伐果断之心,岂能被这佛门魔号给平息了?!”

    这其中的问题即便是王铁鞭这个粗人也能看得出来,但又不好在这个时候扫了官家的兴致,对于他们来说官家能安心的睡上一会比什么都很重要,可战事在即啊!

    王鹤阴着脸“《妙法莲华经》乃是佛陀晚年说教,明示世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即便如陛下尊贵如天,亦可成佛。”

    李酒目瞪口呆,喃喃自语“他娘的,这是什么人都敢渡啊!莫不是让官家在眼下之时罢兵?”

    王鹤微微摇头“官家定然不会中了他的诡计…………是吧?”

    李酒拍着胸口道“断然不会,官家心中自有分寸,俺跟了官家这么多年,官家之善恶从未有过迟疑,也唯有过妇人之仁!”

    时间如水,缓慢却不不曾停歇,,一个时辰转瞬即逝,赵祯也在这个时候悠然醒来,只觉得精神充沛,一扫之前的困顿之感。

    事实上,这一觉是赵祯从穿越以来睡的最舒服的一次,坐上了皇位之后,他每日都是殚精竭虑,并非是出于恐惧而是一种发自内心,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仿佛是一种责任。

    想要卸下这种负担几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