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6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佑阿加帕瞬间就有了自信,这是在自己安慰自己,当西域的军队发动冲锋的一瞬间,大军的军阵便全力开火,组成三排的士兵不断的轮换射击,火器营的士兵被排列的尽可能的长。

    在地面上射击其实更加方便瞄准,也同时提高了杀伤力,自上而下虽然容易瞄准,但火枪的弹丸经常射入地面,而在统一平面上就不担心这个问题了,子弹是平着飞出去的,即便有下坠也不会出现射入地面的情况。

    一排排的火枪在铜哨声中同时发射,白色的烟雾骤然出现,子弹无情的收割着西域人的生命,他么的冲锋变成了赶赴黄泉的行为,这是一种无力的挣扎,西域骑兵的身上并没有重型铠甲,即便有也挡不住大宋的火枪。

    一排一排的士兵不断轮换,不断的向敌骑倾泻子弹,大宋的士兵极为冷静,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手中的火器,只要阵形不乱,便能持续的向敌骑发射致命的弹药。

    但即便如此,西域人也冲到了原本位于城墙的位置,但这在不远的距离上却损失惨重,不过他们依然做到了,靠近了宝庄城的废墟,而眼下胜利近在咫尺。

    可迎接他们的却是,一道道陷马坑和绊马索,以及地面上避之不及的铁蒺藜,这些东西错综复杂的混合在一起,给骑兵造成的威胁是巨大的。

    华夏文明其实一直以来都是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在与草原文明的对抗之中,早已发现了许多对付骑兵的方法,不说火枪这种骑兵终结者,单单是陷阱便是花样百出。

    这是华夏祖先留下的古老智慧,效果自然惊人,西域骑兵一片片的倒下,佑阿加帕的心在滴血,但他们没有退路,说来讽刺,谁能想到西域人请来的救兵最后却撵着西域人自己去送死。

    这让他回想起和宋人联手进攻西夏的一幕,那时候宋人不单单送来了军械和粮草,还主动承担了西夏大部分的压力,西域两军和角厮罗只需要进攻靠近他们一方的西域城池便好…………

    佑阿加帕觉得这是西域人引狼入室,这是在和魔鬼做交易,在这些辽人眼中,西域人的性命简直就低贱的一钱不值。自己投靠辽人也是在自寻死路,最好的办法应该是投靠宋人啊!

    他们才是真正的强者!但现在他已经没有回头的机会,即便是现在投降也会被宋军的火器取了性命,而身后的辽人更是如饿狼一般追在屁股后面。

    铁蒺藜被无数的骑兵踩散,绊马索被崩坏,陷马坑被填满,西域人的性命在这个时候变得极为廉价,仿佛是地上的蝼蚁脆弱且无害,他们唯一的作用就是填满宋人的陷阱。

    而在这个时候,辽军还没损失一人,他么只是跟在西域人的身后,越靠近宝庄城越拉开距离,这段不断增加的距离是为了留给他们冲锋只用的。

    在战场上可没有协定,事先商量好的一切承诺都是不可信的,西域人成为了辽人的牺牲品,如马前卒一般被填入大宋这只战争巨兽的狰狞大口之中。

    萧满蕙在这个时候率军停了下来,因为他看到了西域人已经冲入城中和宋军缠斗在了一起。

    。

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敌() 
这时候杀进去可不是好主意,最简单的办法是当宋人和西域人杀得两败俱伤时,大辽的铁骑再杀入其中,如此一来便可坐收渔翁之利。

    事实上萧满蕙看到了恐惧,宋人的火器之利前所未有,那火枪实在厉害,举起来一阵烟雾之后,数百步外的骑士便倒地身亡,这简直如妖法一般惊人。

    萧满蕙看的清楚,这火器还是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宋军手中还不是人手一把,若是宋军如同装备横刀一般,完全装备这种火器,那便是辽军的末日,对付骑兵简直是手到擒来。

    萧满蕙看到西域骑兵栽倒在宋军军阵之前,也看到了未来的恐惧,这还只是宋人的小试牛刀,夹杂在宋军军阵之中的长枪手已经出现,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冲锋出去,对剩下的,还没崩溃的西域人进行的冲击。

    经过层层阻碍,西域骑兵的速度已经被降到了最低,这时候冲锋是最好的选择,宋军冲锋了,身着胸甲的长枪手不断的发起冲锋,一层一层犹如海浪,不断的击打着西域的骑兵,也不断的带走他们的性命。

    三次冲锋之后,西域人的骑兵基本上已经被按在地上不能冲锋,无法冲锋的骑兵基本上就只能下马作战,否则在马上就是更加明显的目标,宋人的火枪手和弩箭会毫不犹豫的把他们射下马来。

    只不过当他么下马的时候,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大宋的长枪手开始向后退去,留下出更大的空隙,然后便是手持火枪的宋军冲了上来,他们的火枪上都带有一根寒光闪闪的尖锐刺刀。

    一排排的刺刀冲向了下马的骑士,这是一种密集的阵形,墙式刺刀冲锋,当击溃敌人的战斗意志时,这种墙式刺刀冲锋才是最为致命的。

    很快在如此高的杀戮强度下,西域人最先顶不住,他们在一开始已经被宋军的火枪击溃,若不是辽人就在身后他们绝对已经掉头就跑了,但现在,面对宋军的屠杀,他们毫无还手之力,即便是拼杀也胆气全无,毫无斗志。

    军队的崩溃不是一个人能左右的,即便是佑阿加帕这位联军主帅也无法约束西域的士兵,他们四散而逃,但唯独避开了辽军冲锋的方向,他们知道,辽人杀起逃兵来可不会手软,自动的从两边分开逃窜。

    而此时的佑阿加帕也没有选择,只能跟随他们撤走,剩下的局面就交给高高在上的辽人吧!你们不是厉害吗?你们不是嚣张吗?西域人已经牺牲的够多了,若是你辽人还不能取胜,那就不要怪别人。

    隆隆的马蹄声响起,如同战鼓不断的敲击,辽人发出冲锋时的嚎叫,这些辽人事实上并不是契丹人,而是草原鞑靼,鞑靼诸部经过辽太祖耶律亿至辽圣宗耶律隆绪各朝的经略,尽为辽廷属部,辽人通称之为阻卜或术不姑,而有北阻卜、西阻卜、西北阻卜、阻卜札剌部之别。

    辽廷分别命其首领为大王或夷离堇,置西北路招讨司以统之,而萧满蕙便是西北路招讨使,他率领的大部分骑兵都是来自草原上的鞑靼。

    对于辽宋来说,草原上的鞑靼便是对游牧民族的泛称,当然辽朝自己不认为自己是鞑靼,虽然他们也是游牧民族,但却有着自己建立起的王朝,自然不能与和他们同根同源的鞑靼人并称。

    但毋庸置疑这些来自草原上的鞑靼战力惊人,他们有着娴熟的马上功夫,开弓射箭不在话下,身体强壮能征善战,即便是面对强敌也不曾畏惧,喊着“乌拉”的口号便向前冲锋,把生死置之度外。

    对于萧满蕙来说,这些人才是草原上最佳的骑兵,他们身着轻甲便能作战,手中的弓箭极为精准,他们无所畏惧的扑向宋军,而在萧满蕙看来,现在是最佳的时机。

    完全无视逃走的西域骑兵,辽军杀入了战局之中,从没有一场战争让萧满蕙如此的兴奋,若是自己能击败宋军,击杀或是生擒大宋的魏王,这功劳完全足以让自己成为萧家的另一根柱石。

    将来甚至可以成为接替萧惠这位萧家家族的存在!

    但现实很快打脸,鞑靼的骑兵是厉害,可宋人又不是待宰的羔羊………他们以最快的速度结阵,无论火枪多么厉害,近战的时候依旧是一块短板,但李酒和赵昀两人已经把这块短板发挥到了极致,可他依旧是宋军近战之中的软肋。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结阵自保,只要火枪手不成为大军的负担就好,这时候李酒和赵昀两人明白为何赵祯不让火器营独立作战的原因,面对潮水般冲锋而来的辽军,他们手中的火枪发挥有限。

    十个火枪手组成一个小阵,前排士兵单膝跪地枪柄杵在地上刺刀朝外形成一片刀墙,宛如一座座小型的拒马,后面的士兵持枪而立,随时开火攻击靠近的骑兵。

    这是化整为零的战术,极大的阻碍了辽军的冲锋,当然在这个时候,神卫军迅速补充,展开一场步卒与骑兵之战的血肉交战。

    神卫军是大宋上四军中的精锐,是原本护卫赵祯的中军,战力自然不俗,长枪手在前,捉到手在后,还有随时随地进行支援的陌刀手,这是对付骑兵的完美阵容。

    若是再有对付骑兵的陷马坑和铁蒺藜就更好了,但这些已经被西域人消耗殆尽,只能依靠军阵进行作战。

    但有着火枪手的宋军依旧占据了战场上的优势,火枪手可以在混战之中,在阵形的保护下进行点射,如此近的距离,想要射不中眼前的敌人还真的有些困难……

    来自草原的战马根本就没听过火枪的声音,一时间被这枪声吓得阵形散乱,不受控制,而马背上的骑士要提防神卫军的长枪,提防专门对付马蹄的钩镰,甚至还要小心不时射来的弩箭,早已是力不从心,如何控制战马?

    现在火枪也成为无处不在的杀手,辽军的骑士发现,只要被这些黑洞洞的枪管瞄准,基本上非死即伤,他们身上的皮甲连弩箭都抵挡不住如何抵挡火器?

    这就是一场战争意志的较量,而在这关键时刻,宋军派出了他们的后备力量,陌刀手,在刀墙出现的一瞬间,萧满蕙便知道他输了。

    大宋的战阵可谓是水泼不进,完美的诠释了杀戮二字,大辽不可敌!

    。

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条街的差距() 
神卫军只是宋军的一部分,大宋还有捧日军和边军投入到了西域的这片战场上。

    当佑阿加帕和萧满蕙的目光都被神卫军和魏王殿下所吸引的时候,赵祯已经率军绕过宝庄城抵达了六种城外。

    虽然神卫军的斥候没有传递出消息,但却并不意味着捧日军的斥候探听不到消息,事实上赵祯了解赵昀的处境,知道他和神卫被困宝庄城中,四周是西域联军和辽人,但他却无法给予神卫军提供支援。

    神卫军本是赵祯的中军,也是一个重要的诱饵,在一开始,赵祯便打算用中军去吸引西域人和辽人的注意,一旦战争开始便没有回旋的余地,即便是和赵昀身在军中也没有办法。

    这是早已决定的事情,是不能改变的战略,即便是自己的儿子身陷重围,赵祯作为大宋的帝王也无法率军驰援,帝王的无奈莫过于此。

    原本赵祯不理解的事情现在他开始逐渐的明白,孩子长大了,自己也逐渐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有些事情也会出现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当然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他相信神卫军和火器营有能力保护好赵昀,当赵昀打出自己旗号的时候,赵祯便知道他要干什么,自己孩子没人比自己更了解。

    这是在吸引敌军,把敌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的身上,让捧日军和边军有机会绕过宝庄城攻取其他城池。

    赵祯不会浪费儿子所创造出的机会,虽然是他有错在前,但眼下多少也算是为大宋的西征立功了,如此良机当然不能错过,不光要攻取六种城,而且要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如此才有机会杀一个回马枪。

    以神卫军为诱饵,这算是下了大本钱的,从一开始赵祯就在向各方面散发错误情报,让辽人和西域人误以为大宋会中规中矩的进攻,先从宝庄城开始一路向高昌城推进,但事实上大宋这一次同样采取了蛙跳的战术,直接分兵而行。

    王圭和王鹤二人的捧日军有着相当高的战力,即便是没有火器营的协助,也能以五万大军拿下六种城,更别说还有六万边军的协助了。

    事实上赵祯的圣驾就在这六万边军之中,他并没在捧日军中,也没在神卫军中,只是在最不起眼,也最不应该出现的边军之中,这让曹康有些紧张。

    这次捧日军夺取六种城的战斗进行的很快,尤其是在有边军的支援之下,简直是一鼓而下。

    六种城甚至是在惊愕之中丢失掉的,当西域联军和辽人的军队围困宝庄城的时候,六种城几乎是一种不设防的状态,他们并不认为宋军会分兵绕道至六种城。

    何况这里的城防也不必宝庄城差,但结果却是宋军不光来了,而且来了很多!

    措手不及之下,六种城的守城士兵连城门都没来得及关闭,就被大宋的铁骑冲破了防线,骑兵在街道上冲锋的威力有多惊人?

    挡着皆糜!

    可以说六种城的守军根本就没有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就被攻下,而加固了的城墙完全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只是转手成为大宋的防御而已。

    这场战事结束之后,赵祯才知道,原来华夏的战争思想和智慧甩出这些蛮夷十八条街!大战在即,城防居然如此松懈,在大宋说出来都没人信。

    在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