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6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恰好神卫军与捧日军之间常年竞争也常年默契,双方知道契合点在什么地方,想都不想,李酒便率军向萧满蕙的所在扑去。

    而这时驰援而来的捧日军的前进方向就是辽军的背面,曹康这个时候不用指挥也知道自己该去什么地方,并非是瞧不起他,而是他的边军常年驻扎在西域,对西域的军队颇为了解,他的六万边军恰好是西域人的克星。

    李酒距离辽军之地最近,他率领的神卫军是第一时间向萧满蕙的驻扎之地扑去的,还未进入火枪射程的时候,李酒便下令射击,以此吸引辽军的主意。

    当然,辽人也不瞎,也不傻,一直困在城中的神卫军突然向自己发动进攻,任谁也知道其中有诈,萧满蕙还在思索的时候,便听到了隆隆的马蹄声,这恍若闷雷的声音他再熟悉不过……

    瞳孔猛然一缩,这是大宋重装骑兵的冲锋声,只有大宋才有如此中心的骑兵,那恐怖的板甲,那惊人的骑枪乃是所有骑兵的噩梦。

    “上马迎敌!”萧满蕙的声音因为太过用力发出一丝叉音,就像是良家妇女瞧见采花大盗般的感觉,但这个时候没人去嘲笑他,所有的辽军都知道大宋装甲骑兵的恐怖。

    一个翻身骑上马背,萧满蕙一边咒骂一边指挥军队向西面突围,没错就是突围,他知道这场仗已经输了,与其和宋人拼死到底不如撤走。

    至于那些西域人?谁管他的死活!

    相比大辽的战士,他们连战马脚上的马铁都不如!若不是他们当初临阵脱逃,那里会有眼下这种局面?

    萧满蕙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向了西域人,同时在此刻他也放弃了西域的联军,这个曾经为辽军作为炮灰的存在。

    萧满蕙咒骂着西域人,同时也咒骂着神卫军,这支五万人的军队生生的把西域整整六万大军耗去了近一半,而辽军亦损失近八千人却没有冲进宝庄城一步!

    这些躲在盔甲火器后面的孬种,若是……若是在平原上早已被大辽的骑兵撕碎!

    但他却忘了,之前神卫军在宝庄城外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占下便宜,也没有大破宋军,反而被宋军夺取了宝庄城,人有的时候会失去理智的推卸责任,尤其是在面对失败的时候。

    当然这时候萧满蕙不会忘记咒骂大宋的皇帝,咒骂赵祯的发疯,既然能带着援军从北面杀过来,显然是已经拿下了六种城,而高昌国的国都高昌城近在咫尺,以宋军的实力还不是手到擒来?

    为何放着高昌城不去进攻,偏偏杀个回马枪来攻伐自己?!莫不就是因为动了你的孩子?想到这里萧满蕙便愈加愤恨,大宋的魏王自己倒现在连面都没见着!

    。

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 
佑阿加帕站在军中看着携带西域滚滚黄沙而来的大宋铁骑,身体僵硬的说不出一句话来,怎么就出现援兵了?萧满蕙告诉自己宋军不会出现在宝庄城外的,只会攻取高昌城,现在看来却并非如此!

    整军备战不用他说便已经开始,西域人骑上战马准备作战,但宋军的铁骑却不是奔着他们而来,直扑辽军的所在而去,大地颤抖,佑阿加帕看到的是一支完全由钢铁组成的骑兵。

    那从上至下的铠甲,人马具甲的可怖只需站在边上感受大地的颤动便知道,这是一股势不可挡的钢铁洪流,当这些大宋重骑冲锋起来的时候,所形成的威势没人能阻挡,即便是山岳也要给他们让道。

    佑阿加帕甚至看不见宋军骑兵的脸,他们的脸都被笼罩在一个铁面罩之后,这个武装到牙齿和手指的军队端着长达一丈有余的长枪冲锋,虽然佑阿加帕没见过这种兵器,但从长度和寒光闪烁的枪头便知道被刺中是个什么样的下场。

    大宋的骑兵犹如一根长矛刺进了辽人的军阵,强大的冲击力和响彻天际的折断声,让佑阿加帕心惊胆战,这是一股怎样的战力?

    即便是最为西域的统帅,他也从未见识过,辽军的骑兵大阵瞬间就被撞出一道口子,接着这道口子越来越大,越来越深,直到大宋骑兵被辽人死命的拦下。

    佑阿加帕知道,若是在这个时候被宋人杀透了大阵,只需要再来俩个这般的冲锋,辽军便会崩溃,没有人抵挡得住这样的冲锋,如同怪兽一般的骑兵冲锋。

    宋人有坚固的铠甲,有锋利的兵器,有不弱于辽朝的战马,训练有事的他们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了,骑兵阵形保持的极好,虽然佑阿加帕自己没什么本事,但他却知道敌人的实力,也善于观察。

    这一战宋人显然是奔着辽人去的,自己明明在辽军之前,宋军的重装骑兵却完全无视自己,这证明宋人意在辽人,而不是自己,佑阿加帕第一时间带着军队向另一面逃窜。

    说明辽人,说明强大,在宋人面前也不过如此,这时候自己若是还打算投靠辽人,那就是真的愚蠢了,显然宋人对辽朝的恨意可比西域高得多,宋军的首要目标是辽人,而不是自己等西域联军。

    这时候不走更待何时?

    西域联军开动了,他们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了营地,并以在这个时候分散成数个队伍,显然他们打算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眼下的局势已经基本上算是完了,连辽人都不是宋人的对手,西域人如何争锋?

    不如把消息带回国都向国主禀报,放弃抵抗想办法与宋人和谈,如此还有一线生机!

    他们的想法很正确,但也很糟糕,在突围之前分散只能削弱他们每一路的力量,从而给大宋边军各个击破的可能,六万边军并没有第一时间抵达战场,而是在宝庄城和六种城之间的小金岭埋伏了下来。

    这里是宝庄城撤军的必经之地,无论是西域联军如何撤离,都将路过这里,此战赵祯觉得自己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战略部署,所以也就交给曹康进行围剿。

    身为帝王,他基本上很难再有如燕云之战那般有驰骋沙场,长刀饮血的机会,他是大宋的皇帝,是一国之君,坐镇军中便会给将士们带来无限的勇气,但率军冲锋便会成为累赘。

    佑阿加帕带着两万高昌国将士来到小金岭的时候,面对的却是六万打了鸡血的大宋边军,曹康为了确保此战大胜,分兵一半埋伏在两翼,三万的中军截住佑阿加帕的去路,两翼各一万五千士兵进行夹击,并收缩阵形包围。

    只用了区区俩个时辰,便击溃了佑阿加帕所率领的高昌军队,两万高昌士兵八千被当场击杀,俘虏近七千人,这对大宋来说已经算是一次大胜,但曹康自己并不满意。

    五千高昌士兵逃走,对于他来说是个巨大的耻辱,官家下令可是要全歼这些人的。

    不过很快就有飞骑来报,龟兹士兵和焉耄士兵已经赶来,曹康打算在他们的身上找回场子…………

    赵祯看着眼前惊恐万状的佑阿加帕,很难想像他就是西域联军的主帅,为何给人一种胆小如鼠的感觉?莫不是麴叱干疯了?

    此时此刻的佑阿加帕那叫一个悔恨,他恨自己不该担任这个联军主帅的差事,甚至恨麴叱干对自己的信任,就是这信任葬送了自己。

    当然他也恨辽人的不讲信义,也恨萧满蕙的狂妄自大。小金岭的战斗还在继续,喊杀声从军帐外传来,为赵祯的圣驾更添几分杀伐之气。

    望着眼前被五花大绑的佑阿加帕,赵祯挥了挥手“松绑。”

    亲卫们看了看官家,又看了看眼前的佑阿加帕,最终还是给他松绑了,眼下他不可能有机会也不敢有什么小动作。

    赵祯望着惊讶的佑阿加帕“朕不会要你的命,你回去高昌城给麴叱干送传个话,若是他不想死就早日归降,朕还给他留着侯爵的位置,若是不肯朕必将踏平高昌。辽人救不了他,因为辽人自身难保。”

    人的求生极为强烈,这是一种本能,佑阿加帕极好的诠释了这点,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小人一定把陛下的消息传递给麴叱干。”

    这种称呼上的变化让四周的亲卫都瞧不起,这种人居然是一军之统帅,实在是有辱手下的士兵,如今的大宋将士拥有着极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这些都是赵祯一手打造出来。

    话也说完了,赵祯笑眯眯的对佑阿加帕道“还不起来快走?难道要朕送你不成!”

    赵祯的笑容其实挺阳光的,但对佑阿加帕来说便是如恶魔般狰狞,打个滚便齐声出去,他要离开这里再也不回来,再也不想看到宋国的军队。

    越是胆小的人越怕死,求生欲自然也就越强,赵祯相信他会把消息送到,只不过看着他的模样颇为感叹“一国之君若是只用这样的臣子,简直是自毁江山涉及,谄媚之臣不可用,可又有多少君王做得到?你说是不是赵旭?”

    “儿臣记住了!”

    。

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义的定义() 
大宋对西域的打击真可谓是宛若雷霆,西域联军甚至是辽军都在大宋的打击下土崩瓦解,西域人很惨,损失极大,这对本就没有多少的兵力西域诸国来说是致命打击。

    六万联军只有最开始的高昌士兵逃走了五千人,这五千士兵运气好,大宋边军并未派遣骑兵进行追击,所以他们跑得最多,而剩下的龟兹军和焉耄军却没有那么幸运,他们遭到了边军骑兵的追杀。

    曹康是真的气急败坏了,那五千逃走的高昌士兵就是他此战的败笔,五千多人的逃走让他堪称天衣无缝的陷阱成为一个笑话,面对赵祯的时候,他差点羞愧的钻到地缝中去。

    当然赵祯是一句责罚也没有的,他知道曹康是一个知耻而后勇的人,这种错误不会再犯,果然,他的收获惊人,剩下的四万西域两军基本上死的死,降的降,加起来还没有千人走脱,即便有,也被边军的铁骑给追杀殆尽了。

    对待西域人赵祯觉得没有什么可以手软的,老祖宗的一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便早早的定下了调子,这句话的出处很有意思《春秋左传正义》。

    华夏的史书已经把这句话定义为正义的事情了,屠杀外族算不算残暴?不算,因为这是正义…………

    即便赵祯觉得很扯,但他却能用这句话站住脚,并且给自己最大的心理安慰,消除自己心中的愧疚感

    人有的时候就是要学会安慰自己……尤其是在做了违反自己道德水准的事情之后,而这件事又不得不做的时候,安慰自己很重要。

    事情总会发展,有时往好的地方,有时往坏的地方,但总不可能一成不变。这么多年来赵祯坐在大宋的御座上改变了很多,随着不断的扩张他甚至放弃了一些原来所秉持的东西。

    曹康的战绩相当不错,也为西域都护府的边军捞取了大量的战功,虽然不能让他们一夜暴富,但凭借这些战功却可以从朝廷领到相当不错的犒赏。

    军中的气氛也相当不错,大战之后的喜悦也伴随着袍泽的战死而没有那么愉快,只不过冲淡了一些悲伤的气氛而已,死去的将士由专人收敛火化,装入骨灰盒中,将来带回大宋。

    灵儿在军中带着医官救治伤兵,她已经看过太多的生死和伤口,有些麻木了,但依然保有一颗善良之心。这是她最大的收获,当然也有军中流传关于她是“活菩萨”的传闻,只要她看过的士兵,一般都能很快痊愈…………

    这场围歼战还是不错的,给西域军力造成的创伤极大,基本上动摇了这片土地的根基,六万人虽然不是西域的全部兵力,可却摧毁了他么的自信。

    这也是赵祯所期待的效果之一,至于辽人…………很鸡贼!

    准确的来说是萧满蕙很鸡贼,见到势头不好,居然以最快的速度,在神卫和捧日形成包围之前,溜之大吉了,当然他们付出的代价便是三千骑兵的伤亡。

    用三千辽朝精锐换取四万铁骑的安然离开,不得不说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狗急跳墙,狗急跳墙了啊!”赵祯看着眼前的李酒和王圭两人喃喃的念叨着。很难想像,萧满蕙居然把自己的心腹之军在辽军崩溃之前拿出来挡刀。

    战场上有的时候不是靠尽量的装备就能获胜的,尤其是在短兵相接的冷兵器战场上更需要勇气的加持,但有的时候,还会又另一种东西扭转占据,那就是无所畏惧的疯狂。

    萧满蕙的亲兵就是这样的人,他们不单单是亲兵那么简单,更是萧家的一股强力保障,人数不多约有三千,但这三千人却是无所畏惧的死士,在战场上他们敢直面大宋铁骑那如林般的骑枪,敢疯狂的扑向大宋军阵甚至以同归于尽的方法拉扯敌骑下马。

    在冲锋中一旦落马,基本上和死没有区别。

    也就是这三千人在宋军冲阵之后,给辽人稳住了阵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