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7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随即赵祯就释然了,其实她也只能在这种大礼,大祭之时如此穿戴,为的是代天子行祭礼。三才在边上嘀咕着“这都敢穿天子服饰了,逾越了啊!”

    克鲁在一旁狠狠的瞪了他一眼“这是代礼!非常服尔!”

    “有甚的区别……”三才最不服克鲁的指摘,尤其是在礼仪方面,他认为汉家的内侍才应该是权威!

    “万岁,万岁,万岁!”

    四周的契丹人合围后,翼尾虞卒脱帽传呼,共三次,为的便是让中军知晓整个围场已经合围。赵祯微微点头,看来辽人的秋狝制度已经相当的成熟,甚至比之大宋也不曾多让。

    而赵祯也就在最大的宫帐旁住下,本克鲁是邀请赵祯进入最大的宫帐的,但看着四周的刀斧手,以及萧挞里的天子服饰,赵祯还是敬而远之,一山不容二虎,一宫不容二主。

    萧挞里冷笑着看着赵祯进入边上的宫帐,还不忘讽刺一句“陛下还嫌弃本宫的帐篷不成?”

    赵祯回敬道“朕进入了,怕是入夜十分,你辽朝的列祖列宗前来兴师问罪!”

    “陛下也有怕的事情?”

    赵祯望着萧挞里,认真的点头道“夜踹寡妇门的恶名朕可不愿背!”

    。

第一一千四百五十四章正气歌() 
赵祯这一夜睡的相当不错,星光下的帐篷里,藻井一般的帐篷顶部,四周是木栏杆支起的排气口,而这些排气口中可以瞧见天上的星辰。

    赵祯躺在锦榻上,闻着草原上才有的青青草香,不自觉的舒了个懒腰,这感觉实在是太好,一阵微风吹过,更加浓郁的草香气被送入帐篷,在这个秋高气爽的时节里,并不觉寒冷,反而有一种舒爽之意。

    就在赵祯快要睡着的时候,帐篷的帘子被撩开,克鲁就像是鬼一样出现在宫帐之中,三才上前拦下“陛下已经就寝,有事勿扰!”

    克鲁朝着四周望了望“知晓陛下的宫帐之中有大宋的侍卫,他们混入使团之中前来,我大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还有何好担心的?我大辽太后要和陛下秉烛夜谈,闲杂人等还不退避?”

    三才惊疑不定的望向赵祯,这辽朝的秋猎明日才开始,在结束之后,大宋的使团便会返回大宋,同时官家也会回到大宋,事实上这次大宋的使团就是为了迎接官家而来。

    萧挞里既然信守承诺,在这个时候就不应该再与官家私会。

    但辽人的脑袋的思维方式显然和宋人的不一样,不光如此,克鲁还名正言顺的要把三才这位赵祯身边的贴身内侍赶走,同时也请赵祯把四周的侍卫撤去。

    反正是在辽朝的围场之中,有没有这些护卫其实都一样,即便是萧挞里要杀自己,这些护卫顶个屁用,他们能在这近万人的大军中杀出去才叫稀奇。

    赵祯挥了挥手“都撤走,朕与辽朝的太皇太后“秉烛夜谈”!无有旨意,任何人不得干涉。”

    皇帝本人亲自发话了,四周的侍卫稍稍犹豫便离开,他们在宫帐之外的阴影中站了许久,其间无数次的推演冲出去的可能,但几乎为零,他们知道自己的作用,说是护卫官家,其实就是充门面用的。

    赵祯已经习惯了萧挞里的不请自来,在这段时间里,他已经遇到过这为辽朝太皇太后无数次的死缠烂打,各种手段都有,软磨硬泡的从自己嘴套话。

    这个女人已经把磨人的功夫用上了极致,赵祯也在无意中诶他套出过一些小问题,虽然无关紧要,但也让他颇为不爽。

    这秋狝一共就三日的时间,三日之后,赵祯便可摆脱着个女人,但同样的,休闲自在的生活也随之远去。

    赵祯呆呆的望着星空,无奈苦笑“也不知道这是福还是祸……”

    萧挞里一身黑色的斗篷进入帐篷,说实话,她的肤色洁白,配上黑色的斗篷,更是相当映衬,谁说“女要俏,一身孝”?

    随意的换个姿势,赵祯还是没打算从床上起来,为的就是告诉萧挞里,天不早了,该睡觉了,你一个辽朝的太皇太后在大宋皇帝的宫帐中合适吗?

    但很可惜,萧挞里完全无事赵祯的目光,笑眯眯的说道“听闻陛下对我大辽之奴隶颇有成见,不知陛下为何如此?”

    这倒是说到了赵祯的心中“挺好,以奴之血肉成辽朝之基,你辽人真的是做了一个无本买卖,可礼法,天道都不要了嘞!”

    萧挞里冷笑道“陛下也好意思以礼法天道耻笑我大辽?如此看来我大辽重用奴隶非过也!”

    正中下怀,赵祯心中满意,但表面上依旧表现出恼怒的表情,他知道,凡是自己反对的,萧挞里一定会支持,她认为自己批评辽朝的奴隶制度,一定是因为这个制度会给辽朝转机。

    宫帐中陷入小小的平静,萧挞里长叹一声再次开口道“难道宋辽之间就必须不死不休?”

    赵祯摇了摇头指着北方道“非也!只要你辽朝舍弃城池,退居草原,与鞑靼相争,我大宋必定不会再有灭国之战!”

    “为何如此?我大辽如今不就是在草原之中?陛下还要我大辽北迁?”

    赵祯再次沉默,他就是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他需要的就是一个纷乱的草原,一个不会对大宋构成威胁的草原,这政策绝不会改变,而且适用与吐蕃。

    知晓不会从赵祯口中得知答案,萧挞里不再追问,这几天的时间里她试过所有方法,而赵祯都是“滴水不进”,起身准备离开的时候,她瞧见赵祯靠在锦榻上的模样微微一愣,随即想到了一个颇为惊人的计划…………

    “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赠与卿尔!本佳人,何为贼?”

    赵祯突如其来的话,打断了萧挞里的思绪,也让她气急败坏,把自己比作贼,这大宋皇帝实在可恶!

    萧挞里气急冷笑“哦?陛下之正气歌?本宫听闻陛下文武全才,如今又有大作,只不知这正气二字与陛下何干?”

    赵祯并不生气含笑道“那便算是与君共勉如何?”

    不待萧挞里回答,赵祯便躺在锦榻上,翘起二郎腿,悠悠然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这几乎是一口气背出来的,而且赵祯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高亢,他甚至能感受到身体中的血液再加速流动,这首诗词给予了他极大的力量,甚至是一种回归。

    赵祯念罢,只觉得酣畅淋漓,文天祥的忠肝义胆、铮铮铁骨的形象在歌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人,华夏传承不绝,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人,华夏往往能涅磐重生!

    而萧挞里却如同瞧见了魔鬼一般心惊胆战,大宋的皇帝居然有如此之慷慨,言语之中满是汉家文明的骄傲,面对这样的王朝,大辽用什么去和大宋对抗?

    从他赵祯的话语中便知道,正气在大宋,而不在辽朝,而相对的,辽朝便是鬼蜮之徒!

    虽然心惊,但萧挞里的表面却很平静,平静的望着赵祯“陛下果然文采超凡,此正气歌本宫与陛下共勉!”

    她决定了,在赵祯走之前,务必要实行心中的计划,只要成功,便可使得辽朝在他赵祯在位之时,不灭不亡!甚至能给萧家和契丹留下一条后路……

    。

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 
既是秋狝,主题便很简单,打猎,这是人类最原始,也是最本能的求生行为,祖先为了和大自然残酷的环境对抗,必须要通过狩猎获取食物。

    这中行为早在农耕出现之前便已经存在,已经融入到了人的血液中。

    狩猎是最容易获得食物的方法,所在即便是到了现在,农耕文明发展了几千年之久后,狩猎这种原是的获取食物的方式依然被保存,依然成为游牧民族最主要的方式之一。

    所谓一招鲜吃遍天,既然狩猎能获得食物,那还要农耕干嘛?

    游牧民族的思想依旧落后,只有辽朝这般,真正得到汉家土地的王朝才会发现农耕的好处。

    农耕民族虽然是小农经济,但通过各种方式调控之下,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对抗风险和灾害的能力完全超过了游牧民族,还有就是农耕民族更加稳定,技术发展的速度更快。

    人也知道以抱团取暖的方式比较容易对抗天灾,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契丹人所建立的其实就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相结合的王朝,只不过从一开始的南北而治就是一个错误的开始,一个统一的王朝,怎么能有一个分开的政治体系?

    辽人的秋狝相当的宏伟壮观,天还没亮,赵祯就被三才叫醒,宫帐之外已经是人马嘶鸣,一场盛会突然骤至,仿佛迎接世间最高的神祇。

    号角声,战鼓声响起,沧桑而古朴的声音拉开了序幕,四周的骑士不断的发出“呼哈”的声音宣泄着心中的快意,甲胄,兵器,等等发出的碰撞声令人热血澎湃。

    赵祯起身换上戎服,披上甲胄,三才奉上天子剑,这是萧挞里昨夜命萧满蕙送来的,当时萧满蕙的表情可谓是精彩至极,活脱脱的一副内心挣扎的模样,差点让赵祯看的入迷。

    三才一边给赵祯披上最后的护肩,一边解释道“官家,辽朝太皇太后命人传来了章程,日出之前,咱们要先去辽人的中军观礼……”

    赵祯摆了摆手“朕知晓,这是汉家礼仪,朕岂能不知?速去牵马,朕若是不能有所得,必被天下人嗤笑,岂能不如一届女流之辈?”

    三才给赵祯系上头盔骄傲的笑道“那是自然,官家神威如天神之降临,自然是威武不凡!”

    出了宫帐,赵祯才发现,萧挞里已经戎装具备,骑在马上等待自己,瞧她的模样当是信心满满,猩红的披风让赵祯对今天的猎物都担忧几分。

    瞧见赵祯一身甲胄的出来,萧挞里不屑的笑道“怎么,陛下还担心我契丹的箭术会误伤到您?”

    “你自己也说了误伤,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是不是?”

    “那咱们就以猎物论输赢?!”

    “这是自然!”

    两人又开始较劲了,赵祯自从穿越一来,还真的就没几个人敢当面顶撞他的,顶撞他的人除了眼前这个小寡妇以外,其他人都已经去见秦始皇了……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贱,赵祯觉得还真的挺喜欢和萧挞里斗嘴的,当然较量也是必须的,两人之间有着一丝或有或无的联系,大国博弈之间,更像是棋手对弈,让人惺惺相惜。

    赵祯不是一个男权主义者,所以他对女人的尊重不比男人来的要差,所以萧挞里被他看作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

    萧挞里如同一道火焰冲了出去,在风中猩红的披风上下翻飞,不时露出身上的玲珑甲胄,贴身的铠甲把她的身型体现的凹凸有致,一种充满力量的美感展现出来,契丹的武将们露出爱慕的眼神,

    只有皇帝才有资格射出第一箭,并且收获第一只猎物,在此之后才会轮到其他人,看着四周等待的一众武将,汉官,赵祯微微皱眉,这些人的眼神也太过裸,仿佛他们都要追求萧挞里的模样。

    而三才在一旁小声的解释道“陛下,辽朝太后皇后再嫁也不是没有先例,且契丹人婚俗本就骇人听闻,冲着这位太皇太后去的追求者可不在少数!”

    赵祯惊讶的望着萧挞里“难道她就不觉侮辱?”

    三才笑道“官家有所不知,这辽朝的婚俗极为开放,奴婢之前在上京城中便打听到,舅舅可娶外甥女,外孙女敢嫁外祖父嘞!”

    这是真的乱,赵祯微微皱眉,这种婚俗在大宋是绝不会出现的,辽人也不担心后代出现痴呆?由此可见辽朝的婚姻也是极为开放的,开放的让赵祯都敬而远之。

    随着克鲁吹响号角,无数的契丹勇士追随萧挞里的脚步在这围场中狩猎,赵祯这才明白,原来萧挞里已经拿了首杀,一头麋鹿倒在地上,而它的脖子上正是插着萧挞里才有的金箭。

    仿佛瞧见赵祯在望向自己,萧挞里转头望向赵祯,四目相对,露出挑衅的眼神,这让赵祯颇为不满,被一个女人小瞧了,实在是让天子的尊严放不下啊!

    四周的契丹人中有御前大臣,有侍卫,有武将,他们都卖命的捕射围场之中的猎物,再遇到猛兽的时候甚至还有亲兵相随帮着猎取,这简直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