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7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赵祯利用这次机会,要让蔡伯好好的从塞尔柱人身上捞一笔,财富就是这样来的,虽然局势处于剑拔弩张的地步,但唯一没有受到影响的便是商贾。

    无论是神圣罗马帝国,还是拜占庭帝国,亦或是塞尔柱,都会商人进行了保护,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商人,只要他们带着货物出现,带着财富而来,就会得到保护。

    而这种默契成为了一种潜在的规则,谁也不会去打破。这才是赵祯的底气,他相信大宋的商品依旧能到达塞尔柱,依旧能前往西方世界。

    只要能通商,问题就不打,大宋可以源源不断的卖出商品获得财富,而与塞尔柱人合作之后,这条贸易路线会使得大宋获得更多的利益。

    蔡伯此行的主要目的便是前往塞尔柱,为大宋获得更多的利益,并且图格鲁克不得不妥协,因为他要巩固和稳定自己的统治,就必须要和大宋保持通商和友好往来。

    至于蔡伯,赵祯给了他一个杀手锏,减少出口! 富品中文

    

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 
大宋和塞尔柱之间的盟约使得赵祯着眼于整个世界的局势之中,但很快他便要投入到当下,即便是在阙楼之上也躲避不了的问题,再次动手砍掉辽朝的一部分。

    一个早已被大宋渗透,威胁,觊觎许久的一部分,东京道!

    这片土地赵祯一直闲置着,就仿佛是在闲置农田中的一块荒地,让人觉得可惜的同时,又在揣度帝王的心意,要知道东京道几乎是大宋的囊中之物,但官家且并没有任何索取的迹象。

    仿佛是大宋的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但真正意义上赵祯却是在不断的“烹调”这支可惜的“鸡肋”。

    东京道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非常繁荣了,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因为大宋和当时的辽朝摩擦,东京道被契丹人视作随时可能易主的地方。

    于是那片土地在契丹人强力经营下却也在不断的衰落,既然终究有一天会经历战火的洗礼,既然终究有一天会成为大宋的一部分,契丹人怎么会甘心失去?

    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种失去不会影响契丹,所以契丹人采取了非常严格的管理方式,高昂的税收,不断迁徙人口,使得东京道虽然富有,但财富却都集中在了朝廷的手中。

    如果有一天大宋夺取东京道,得到的最多也不过是东京道的土地,而人口和财富却会被契丹随之带走。

    这种想法很完美,最少是在大宋入主中京道的时候很完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黑水军的不断向北向东扩展,东京道也越来越放松。

    资本这东西是有性格的,赵祯知道这一点,时间一长,资本就会慢慢的改变人们的固有思想,驱使这人往利益靠拢。

    东京道也是如此,在资本逐渐强大,逐渐繁荣的情况下,改变了当地的许多事情,如同辽朝变成了大契丹国一样,东京道也有了自己的变化。

    在资本的干预下,在人心趋利的干预下,东京道再次繁荣起来,而这种在严格压制下再次兴起的繁荣更加迅猛,势头更加强劲,为契丹国带来的惊人的财富和利益。

    于是资本再次成功的,不知不觉的干预了政治,它迫使契丹高层做出宽松的决定,也停止了人口迁徙的计划,为的就是促进东京道的发展,让这块土地再次给契丹提供强大的力量。

    只可惜这些到了赵祯的手中,却是“烹调美味”的手段而已,酒越酿越陈,肉越炖越香。

    身为大宋的帝王,他了解资本,了解它的能力和可怕,所以赵祯限制大宋资本的不停扩展,但却以一种放纵的心态看着契丹的东京道不断膨胀。

    黑水军向北扩张?向东扩张?

    这一切都是他释放的假信号,也是在为眼前的这道“鸡肋”加以调料。

    黑水军的北面是什么地方?或者说外兴安岭之北是什么地方?

    是一片雪国,是西伯利亚大平原!

    黑水军向北只是在不断的探索,探索通往白令海峡的道路,探索从陆路前往另一片大陆的可能,他们得到了大宋的资助,或者说是受雇与大宋。

    这是女真人融入大宋的条件之一,这支彪悍的种族若是想要彻底融入大宋,就必须做出牺牲,探索一条人类极限下可以通往美洲的道路,这是一种报酬的方式,向大宋提供的报酬。

    事实上女真人已经开始向大宋移民了,通过海东州每年向大宋迁徙越万人,其中包括老弱,包括孩童,他们都将得到大宋的照料,成为大宋的子民,而青壮却要为大宋探索路上的出路。

    所以说在契丹人看来,黑水军不断的向北扩展,事实上却是向南面的大宋迁徙而已,谁给了他们这些错觉?

    自然是大宋皇帝赵祯!

    治大国如烹小鲜,而图谋契丹之地如慢火熬汤,如何制作鲜美的汤头,就要看制作者的水平以及耐心如何。

    赵祯无疑是一个既有耐性的“厨师”,东京道在大宋向西域用兵的时候便已经彻底放松了警惕,而萧挞里也在赵祯被她所俘的时候彻底打消了顾虑。

    有这样的大前提在,东京道便开始从上至下的繁荣起来,有了朝堂政策的支持,有了地方上的热情,被压制许久的东京道彻底解开了身上的枷锁,可以纵情“跳舞”。

    于是一道“顶级美食”就出现在赵祯长桌上,出现在大宋这支饕餮的面前。

    带着享用“美食”的喜悦,带着农人收获的“幸福”大宋再次张开它的“血盆大口”享受起它的盛宴来。

    乾宇二年初,大宋用兵东京道,借口也是冠冕堂皇,收复华夏故土,重铸神州山河,北京大定府禁军十万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伐契丹之东京道。

    这次进攻分为水路两军,北京道十万雄兵攻西州克山河,山东二城,直逼辽阳府,而水路大军则从登州出海,一路杨帆攻苏州,克苏州关,三日之内连下复州永宁城,宁州新安城,顺化城,以及平南镇海府!

    速度之快,攻伐之猛,远超契丹人之想象,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契丹朝廷同时接到奏报,身为熟女真的长白山女真部突然反叛,八万人攻取桓州,正州,直逼三州连城所在!

    所谓的三州连城便是定州,宣州,保州三座州城相连的地方,这三州之地相互接壤,州城也就自然而然的在一起,一旦攻陷一城,其他两座城池朝不保夕。

    可谓是一州失而三州失也!

    如此凌厉的攻势,如此迅捷的速度,如此巧合的安排,无疑让契丹发现大宋早已对东京道崔延三尺,早已等待契丹的松懈,这才有了可乘之机!

    与此同时高丽第一时间发表国书,鼎力支持大宋,誓与契丹不两立,把之前辽朝屠杀,驱逐高丽百姓的事情举出来,完全不顾当时是高丽侵占辽土在先。

    这倒打一耙的行为让契丹人咬碎了牙根,虽然高丽对契丹宣战,但谁都知道高丽不会出兵,他们只会躲在大宋的背后摇旗呐喊,最多便是提供粮草补给,还有特制的辣白菜作为犒军之物!

    大宋这支饕餮在张开第一口的时候就已经把东京道撕的面目全非,契丹守军节节败退,不堪抵挡,城池易主不过是转瞬之间,当地百姓或是争相逃命,或是归附大宋之治。 富品中文

    

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转瞬易主的苏州城() 
宋军的攻伐很快,一日之内便能攻破一城,有时甚至能连下两城,速度之快,攻势之凶猛令契丹人震惊的同时也令天下人咋舌!

    攻城之战往往是最困难的。

    耗时长不说,伤亡也是极大,非要有十足的勇气和耐力否则不能成事,但契丹人的城池在宋军面前仿佛是纸糊的一样,转瞬之间土崩瓦解。

    大宋的火器已经强大到了契丹人不能理解的程度,火炮已经不是单一的破城工具了,随着格物的发展,火药弹也不是伤害最高的爆炸物。

    烈性炸药才是宋军的攻城利器,只需要不大的一块就足以炸开包铁的厚重木门,炸烂的木门如同一块花菜,由外向内的裂开出无数瓣,骇人极了!

    接下来才是重头戏,炸开的裂缝不算大,而宋军也没打算进入城门洞子里和守军硬拼,而是丢入几个如同火药弹一般的小铁筒,这些铁筒会炸开,但威力不大,只是喷出的雾气却非常呛人,八尺高的契丹壮汉都坚持不下去,很快便会眼泪鼻涕流个不停,狼狈而逃。

    接着便是不断的爆炸,城门小小的裂缝也变得越来越大,有时甚至能把巨大的包铁木门炸的粉碎。

    这样强悍的战斗力实在是令人震撼,即便是凶猛的契丹人在宋军面前也不得不升起一种无力感,不过他们也有相对应的手段。

    火药弹不是宋人的专利,契丹也有,只不过威力和大宋的比起来便要相形见绌的多,但不失是一种反击的手段。

    臼炮这种东西的出现仿佛是必然趋势,赵祯也没想到格物院的匠人已经能纯熟的运用火炮技术并且把它们逐渐实现,这些大宋的“科研人员”带着相当大的激情投入其中。

    最终臼炮的得意出现证明了华夏民族的技术与智慧,堪称无与伦比。

    当然臼炮这东西虽是攻城怪兽,但却也有着巨大的缺陷,行动不便,因为炮钢技术还不是很成熟,现在的大宋无法冶炼出适合臼炮的炮管,只能用最为简单的办法,加粗炮身。

    所以大宋的臼炮动辄万斤之重,马车运输十分困难,只能依靠八匹马驱赶的六轮车才能勉强运输,不过还好,契丹人给大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便利条件。

    东京道的公路………………

    说来有些讽刺的味道在其中,契丹人基本上不愿修建公路的,在他们看来公路耗时耗力,浪费成本,有修公路的钱不知能多卖出多少货物出去。

    而且契丹的土地也不适合修建公路,茫茫的草原上上哪去找补给地点去?张俭得出结论,在契丹修建一条长十里的公路所费,在大宋却能修建五十里!

    于是修路这件事就被搁置了下来,但最终却在东京道得以出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契丹的商人也知道这一点,尤其是在他们看到大宋的公路带来的利益之后,更是迫不及待的想要拥有自己的公路。

    而东京道州府众多,劳力众多,修建公路之所需并不如同往常,于是乎便有人建议修建公路,同时朝廷还能通过收缴费用的方式收回成本,甚至盈利。

    这样一来朝中的反对之声自然消失不见,只不过萧惠和他的枢密院颇为不同意,原因很简单,大宋的军队也能通过公路在东京道快速用兵甚至是补充。

    但他的声音在资本面前就显得颇为站不住脚,公路既然可以修建,那也可以破坏不是?

    于是,密密麻麻的公路网络就在东京道出现,而谁也没有注意到,拿下建议修公路的契丹商贾和大宋的合作都是颇为密切。

    大宋的商贾只要通过游说的方式利用契丹的商人修路,而他又不会修建,或者说是不想去耗时耗力的修建,那这个问题最终还是会落到大宋商贾的头上。

    这便是最早的外包,大宋的商贾获得契丹商人提供的钱财,在当地招募劳动力,向大宋购买原料,然后由大宋的匠人指导修建,过程既既简单又方便。

    而事实上大宋商贾得到的还不止这些,他们还有大宋朝廷提供的补助,务必要把这些公路修建成为最为结实稳固的公路,东京道的公路事实上就是大宋在帮契丹修建的!

    大多数契丹人还被蒙在鼓里,所以并不知道其中曲直,他们唯一知道的便是这公路修建起来进展神速,为何破坏起来就那么难?

    运用了大量水泥石子修建的公路非常坚硬,而在这些公路上砸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实在没有什么意义,因为相比其他道路,这水泥路还是很好!

    宋军沿着公路北上,巨大的臼炮还没来得及发挥作用,东京道的城池就基本上完蛋了,而臼炮这种不方便运输的工具却可以直接装在另一个交通工具上。

    大宋的战船!

    巨大的战船为了乘风破浪,为了抵挡强风巨浪的袭击,体积庞大载重惊人,万斤的臼炮装在创收完全不成问题,只需要加固好便可。

    结果是谁都没想到的,效果惊人的好!

    东京道的苏州城就是被巨大的臼炮弹丸给“砸开”的大门,城门楼子上的守军瞬间连同城楼被砸成肉泥,巨大的弹丸并没有爆炸,而是如同天神的巨锤摧毁了玩具一般的城池。

    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连续数颗弹丸落在城墙或是城中建筑上之后,苏州城这座东京道最为繁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