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7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走出乾宇后殿的三才觉得,天家这对翁婿之间定然在商量某些不可告人事。

    以自己现在的地位,官家极少有背着自己和朝臣说话,心中颇为不平。

    而事实上却是赵祯被王蒙正的提议给打动了…………

    看着口若悬河并且有条不紊的把利益分配说完的王蒙正,他终于知道自己的这位岳丈为何能在商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只不过用了短短的半个时辰,人家就把公私合营之事说的清清楚楚,最为关键的还简洁,让人一听就懂。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多少人能想到如此超前的思路便不容易了,可到了王蒙正这里,赵祯发现自己居然连补充的资格都没有。

    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完美到自己无法挑毛病。

    “官家,总而言之朝廷只需出一个贩卖的牌子,剩下的事情都有我等来做便可,从招募工人,农人,到场地果园都是商贾包办,一切开销也由我等承担,必定不会让朝廷多花一分冤枉钱,而且还解决了大量闲置之人,给了他们生计和手艺。”

    说完之后见赵祯还不说话有道:“五五分成,朝廷占五,我等一众商贾占五……”

    见赵祯没有说话,王蒙正尴尬的继续开口道:“四六分?官家不能再少了,再往下我等便真的无利可言啊!”

    可他得到的还是沉默,终于王蒙正顶不住压力,带着哀求的语气道:“三七,若是再低我等实在无法承受!”

    “上善!”

    赵祯冷不丁的开口差点让王蒙正背过气去,显然这是官家故意为之,真是比自己还老奸巨猾!

    即便是心中早已破口大骂,但他的脸上还要露出长舒一口气的模样,恭恭敬敬的开口道:“谢官家隆恩!”

    赵祯微微点头道,但声音却不那么和煦:“你应该清楚,这是尔等将功赎罪的机会,非堂堂正正从朕手中要去的生意,若是你们的产出依旧独占,朕会怎么做你知道的,国丈之体面可比那些人要贵重的多,晚年失节可不好。”

    这话再次让王蒙正放下的心再次悬了起来,这意思就是说即便是垄断了生产也不能垄断销售?

    但价格可是自己说的算,又有什么关系!

    无非是显然自己这群人互相争夺罢了,如此简单的离间之计太过明显拙劣鸟……

    道了一声“臣告退”之后,王蒙正便匆匆离去,结束了他第一次也是难得的一次留身奏事。

    再留下去还了得?

    眼下已经没有太多的利润了,至于其他便也算不得什么,顶多是兵来将挡水来土屯的事。

    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自己不可能是皇权的对手,他也知道根本没有公平可言,所以才痛快的舍弃了兵器丰厚的回报。

    既然是自己得了牌子那就能生产出咖啡和玻璃,这两样东西在任何地方都极为畅销,无论大宋内外皆是如此,害怕没人来拿货?

    倒时价格还不是自己说的算?

    为了得到经营之权,王蒙正可是下了大本钱的,这兵器之事不过是他做的一个局而已,所有人都被他算计了,包括为他不惜冒着得罪赵祯的亲生女儿。

    这是他人生之中下的最大的一盘棋,算计了皇帝,皇后,甚至那些附庸与他的商会,为何?

    还不是为了给王家留下一条万世不易的财路!

    没人比他清楚咖啡和玻璃以后会如何的畅销,没人比他清楚从朝廷拿下经营牌子的重要性。

    事情远比看到的要复杂,王蒙正忽悠了附庸他的商贾,大量囤积兵器,并许诺可以通过皇后的路子说服赵祯让朝廷接受。

    可事实上他早就知道赵祯不会同意,他知道在有些地方赵祯绝不会松口。

    这些兵器是作何用的?当然是为了送礼,这可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让官家接受的同时,也要让他答应自己的请求。

    这些兵器完全是花费了高昂的费用实打实锻造出来的,可以说完全不逊于朝廷所造。

    否则兵器司收不收另说,官家那一关就过不去,露出破绽出来,便是抄家灭族之罪。

    若是没有王语嫣说项,仅仅私铸刀兵他早已没命了。

    现在好了,自己最终还是拿到了经营牌子,所有的事情都如他计划的那样,没人看出其中的破绽。

    自己也好向那些同样收到消息的商贾们交代了。

    这段时间他的压力极大,所以才促使他在乾宇殿中做出如此疯狂之事。

    现在想来都后怕不已,官家那一关过了,剩下的就是朝臣!

    那些精明的如同没长毛的猴子似得人,一对招子可亮着呢!

    当然王蒙正相信官家不会把后殿的谈话说出去,连三才都不知道,外面的朝臣就更不可能知道了。

    至于自己,好歹也是大宋的国丈,他们还敢说什么,最多便是参奏自己以外戚身份留身奏事,不合规矩而已。

    王蒙正非常得意,走路也颇为轻快,仿佛风一吹都能飘起来,能把官家都算计了,这天下还有几人!?

    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之中,而另一边,赵祯在宫中同样笑的得意,边上的三才有些莫名其妙。

    但瞧见官家高兴,他也笑眯眯的谄笑道:“官家,您今天怎么这么高兴?”

    赵祯瞥了他一眼:“你没听出来?”

    “奴婢没听出来啊!”

    “朕不是让你在门外待着的吗?你这是抗旨啊!又想挨板子?”

    三才大惊,知道自己上了官家的套,苦笑着说道:“奴婢不是在殿外吗?耳朵好使又不是奴婢的错。”

    见赵祯瞪眼,又笑道:“您还没说为何高兴,他王……国丈最终还是得了经营牌子,虽然三成利,但也是亿万之财!”

    赵祯笑了笑:“他有营造权有何用?朕可以让那块牌子不值一文。”

    三才恍然大悟,忍不住伸出大拇指道:“官家高明啊!”

    “别记着拍,朕一般不会这么做,发放的牌子太多,东西就保不住了!你知道城中有多少探子伪装成我大宋商贾?”

    瞧见赵祯冰冷的眼神,三才打了个冷颤道:“奴婢办事不利。”

    赵祯摇了摇头:“最不在你,神都城能如此已经是最好了,不可能完全没有密谍,除非都被朕灭了!”

    稍稍顿了下又道:“你派人看好国丈以及那些依附他的商贾,若是他们还耍小聪明,朕便让他们万劫不复!”

    “奴婢尊旨!”

    

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厂() 
王蒙正的手段已经到达了世俗所能操纵的力量极限作为一个商贾他已经做的很好了,可他依旧忘了,赵祯并非一个泛泛之辈。

    是,通过商贾的力量和计谋,以精心的布局完成圈套,也让赵祯无意识的入了坑,但他忘了自己所挖的坑如同蚂蚁想要把大象埋了一般不现实……

    若是遇到一个稍显平庸的皇帝,一个的朝堂还真的能被他糊弄过去,可惜现在的大宋并非如此。

    赵祯在经济上的脑子并不弱,一个能想到用工厂打破土地兼并的皇帝能有多平庸?

    至于朝臣便更不用说,六部的尚书,三省发相公,哪一个不是在史书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存在?

    你可以蒙蔽大多数人,你也可以一时蒙蔽聪明人,但你却无法蒙蔽所有人。

    赵祯可以随时增加经营牌子,并提供玻璃和咖啡的技术所需,当这些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市场便会自己开始竞争起来。

    这是赵祯最希望看到的事情,产品的竞争会引发技术竞赛,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子在商场上更为血腥残酷。

    赵祯早就明白了这一点,所以他才会毫无顾忌的把咖啡和玻璃的经营牌子发给王蒙正,就算他有什么手段,自己也能很快扑灭。

    垄断也许会在后世存在,但在这个君主高度集权的封建时代,又是国家鼎盛之时,几乎毫无可能。

    双方之间现在还保持着平静,毕竟是自己的老丈人,赵祯一般不会下死手,而且还在后殿之中警告过了他,若是他还不“上路”自己终究要杀鸡儆猴!

    一道宫墙隔开了两人,但双方都觉得自己的计划完美无缺,只不过一个是过分自信,一个是胸有成竹。

    时间会给出最后的胜负,赵祯给了王蒙正机会,并且只有一个要求,不得垄断经营,不得垄断的坐地起价,剩下的事情他都可以不去管。

    最好的办法就是王蒙正把机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赵祯还是把希望寄托在了华夏百姓心中的那一丝开放和仁慈上,因为只有良心的竞争才会出现更多的财富,别看价格可能下去了,但随着制作工艺的改良,更多的投入,利润早晚也会散去。

    再说对于大宋以及海外的市场上来说,玻璃和咖啡始终占据了有利的地位!所以这道选择极为简单,没有亏欠的可能,只有赚得多还是赚的少。

    三个月的时间足以显露出人的本性,或是贪婪,或是包容,而经过时间考验的王蒙正做出了不好也不坏的选择。

    赵祯没想到的是,王蒙正死死的抓住了营造牌子不放手,同时也没有刻意的哄抬物价,自从顺利的接手之后,便一直保持着原有的价格不曾有一丝一毫的变动。

    这出乎赵祯的意料之外,但对于他来说还算可以接受,只要这个价格永远不变动就好。

    朝廷一下甩掉了一个大包袱,王蒙正和他的商贾们开设的工厂完全接手,甚至能超越朝廷的工厂满足大宋和海外的需要。

    又是三个月后,价格依旧没有上涨,这三个月的时间赵祯已经快要忘记这么一回事了。

    这半年的时间里朝堂之中也是风平浪静,东京道的张舟不断的把训练情况向赵祯做出详细的汇报,一字不落的同时还也描绘出了大规模装备火枪的威力。

    赵祯每日处理政事还算不错,虽然分割了宰执的和相公们的权利,也分割了三省六部的实权,但事情却是更多的被具体到了官员的身上。

    效率得以提高的同时,也让赵祯这位大宋天子轻松了下来,早朝过后便是简单的批阅奏疏,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后,继续一日不断的经筵日讲。

    用完午膳后,小憩一会,待醒来后,三才会递上暖人的饮子上前醒神,接着便是翻看一些比较有趣的奏疏,比如各地州府官员的私下上奏,黑手获得的最新情报,以及皇城司的汇报等等。

    相对于繁琐的朝政,这些因算是凤毛麟角的小事,但赵祯依旧坚持,他就是要所有人都知道,皇帝有时也在看着你。

    今日和往日相同,赵祯正喝着一杯暖饮的时候被一封特备的奏疏所打断,奏疏打破了赵祯原本享受其中的平静…………

    内容其实很简单,北平府的工厂出现压榨工人的行为,这本是资本发展的必然,赵祯一直在不断的改变律法以保证工人不会吃亏。

    可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但这次不一样,赵祯看到的是北平府的奏疏知府的奏疏,奏疏中明确的指出国丈王蒙正的瑞丰商号尤为严重,已经到了“令人发指,闻着皆骇”的地步!

    奏疏中具体的指出了几个地方,一者是雇佣工人的时候存在欺瞒,一天十二个时辰中有九个时辰劳作,而且中间不能休息,一旦休息必会克扣工钱,最严重者一月领钱不足一贯,甚至是分文没有!

    二来是什么人都用,只要是个人,没有什么残疾都会用,甚至出现了购买拐卖者的行为,一些人专门拐卖良人,卖到瑞丰商号的工厂中做工。

    而钱全部被拐卖者一次拿去,工厂除了提供粗鄙的饭食外还要求强制劳动。

    甚至是知道这些人是苦主也不放其离开,美曰其名付钱买来的下人。

    之所以用上下人这个称谓,是因为大宋律法规定,不得买卖奴隶!知法犯法不说,还蓄意遮掩,此乃欺君之举!

    三才听到了汤匙和碗碟碰撞的声音,转身一看亡魂大冒,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官家这次却是手抖的厉害,脸上的怒意如同扑面而来的骇浪。

    微微闭上眼睛,果然三才听到了忍无可忍的摔碗声,这是在宫中极少出现过的,接着便听到冰冷不带任何感情的声音:“让王语嫣前来见朕!”

    “官家,这是圣阅殿……”圣阅殿就是官家改名后的御书房,也是皇后极少能踏足的地方。

    “朕不想再说第二遍!”

    “奴婢遵旨!”

    这时候就别找呲了,还是赶紧去寻圣人,官家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唯有德才兼备且温良娴舒的皇后娘娘才能平息官家的怒火。

    但这一次好事就是和她有关,也不知到底所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