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7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竟皇后按例是不能出现在外朝之中。

    显然这是为了王家的事在商量,对于王家做出如此天怒人怨的事情来,在石介眼中根本就是没有商量余地的,理应判罚安抚人心。

    要知道王家现在在朝中的名声还不错,在上流社会也还说得过去,但在百姓的心中早已是把王家当成了恶人,并且是大宋最大的恶人。

    至于原因倒是简单,别的商贾皆是小心翼翼的呵护自己的羽毛,只有王家做出如此丑事,别的东西都还好说,唯独压榨工人和买卖奴隶一事说不过去。

    赵祯就知道石介不是自己岳丈的对手,进宫也不是复旨那么简单,贵为国丈又是老奸巨猾之人,岂是那么容易抓的?

    当他得知王家的那些奴隶都是从南海之地买来的时候,心中一惊,这么说他王蒙正早就准备好了对策,知道自己会在这件事上发难?

    事情变得有意思起来,事实上王家的做做所谓已经超过了赵祯的忍耐,做什么都不择手段。

    安抚了一下王语嫣之后,赵祯点头道:“你和朕说的,朕会考虑,若是王家还执迷不悟,便莫要怪朕了,你说的办法是最为稳妥的,先回吧,朕晚些找你说话。”

    待王语嫣走后,赵祯这才走下御案,望着石介道:“朕不相信这些人回事南海之地的奴隶,听说他们的汉话极好,如何可能?再说王家从南海购买奴隶,成本总是有的,朕早已下了旨意,良人不得为奴,南海之地自己的农庄都不够,还会把人送到神都城来?再说这么远,送来了亏不亏本?”

    这个问题石介之前也想过:“官家,臣以为照王家这种财力,应该不成问题。”

    “错!大错特错!”

    赵祯微微摆手道:“王家归根结底是商贾,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赚钱,这种折本的买卖他们绝不会去做,也不想做。先把王家围住,你们派人去工厂之中以及那些被解救的苦力口中查探消息,朕觉得绝对会有收获。”

    石介恍然大悟,是的,商贾就是商贾,他们的本性就是逐利,岂能本末倒置?

    随即他也心中笃定,王家的这些苦力必有猫腻,是什么人还能问不清楚?毕竟数千的苦力在那里呢!

    “臣立刻查办!”

    赵祯笑着问道:“需要几天?毕竟是国丈的府宅,总不能一直围着不是?”

    “三天,只需要三天臣便能把一切弄清楚!”

    赵祯点头道:“好,朕就给你三天,三天之内你需要什么都可以向朕提,三天之后朕要看到结果!”

    石介脚下虎虎生风的走了,心中有了底气之后什么事情都好办,开始的时候他以为官家可能会包庇王家,顺水推舟的让这件事过去,谁曾想完全不是。

    从态度上看,官家好似是要故意把王家弄倒一般,石介稍稍一想便能揣摩出赵祯的心意,至于为何要把王家搞倒他也不是完全猜不到。

    现在的大宋宗室没落,将门没落,外有外戚如日中天,身为帝胥的蔡伯,苏轼,哪一个不是官家的心腹之臣?

    若王家倒塌,自然会让其他的外戚警醒不得太过放肆,大抵是为了杀鸡儆猴吧?

    这只不过是石介自己的想法,事实上和赵祯的想法完全不同,赵祯心中从来都是把外戚看作是未来的障碍,尤其是皇后家的外戚…………

    外戚强大不是一件好事,赵旭虽然已经是太子,未来必会继承大统,若是外戚实力过强,必会影响赵旭的判断。

    再加上王家是商贾之家,在大宋的经济活动上举足轻重,虽然没有在朝堂中立足,可影响力却也不可小觑,这样的家族还是皇后的娘家,太过醒目了些。

    为了将来赵旭能顺利登基,为了他以后不受外戚的影响,赵祯决定先一步动手,早早消灭这个隐患。

    赵祯的手法和当年汉武帝杀钩弋夫人一样,只不过手段相对温柔,并没有去找王语嫣的麻烦,毕竟赵旭已经长大,即便是以后继位也不可能需要王语嫣的辅佐。

    他只是担心身为外戚的王家会利用赵旭,成为大宋经济的毒瘤。

    至少眼下的血汗工厂就很明显,不择手段已经成为王家这个庞大资本的不能,即便是刻意去阻止都没有用,但赵祯相信此事怕还是出自王齐雄的手笔。

    虽然王蒙正肯定知道,但他绝不会想到这个主意,毕竟是三槐王氏出来的人,知书达理应该有的,这回又被儿子坑了一次。

    春分殿中只剩下赵祯一人,三才上前道:“官家,皇后带回来的那些孩子如何处理?”

    这还真是个问题,毕竟皇宫不同于别的地方,若是有孩子在这里也不太方便,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的……

    “送去内侍省,让人好生照顾,不得慢待,待身体痊愈后送去北平府,让石介想办法便是。”

    “奴婢遵旨,这就派人去做。官家这些人端是可怜的紧嘞!”

    赵祯瞥了三才一眼,答非所问的说道:“这次虽是石介审案,但你皇城司也要多多配合,务必速速决断,莫要再让王家拖下去。”

    三才点了点头:“奴婢遵旨,皇城司的人一定配合!这就去提审那些苦力!”

    赵祯摆了摆手道:“别,那些苦力担心王家报复,或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定然是不会全部招供的,但也要审,朕的意思是从那些孩子的身上下手,先善待他们,让他们吃得好穿的暖,之后再询问王家工厂的事情,孩子极少撒谎,到时便是知无不言了。”

    三才眼睛发亮的走了,在他走后赵祯站在春分殿的台阶上,看着在秋风中略显萧瑟的皇宫小声吟唱:“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谁之过?() 
事实上无论王家做了什么都是无用的,在这个封建时代,只要有问题,只要皇帝想要查你,即便是伪装的再好也没用。

    石介顺着赵祯给出的线索很快就发现王家的猫腻,买卖苦力的契约都是有的,只不过完全对不上号,甚至有些人连种族都是对不上的。

    汉家百姓若是没罪绝不可能成为阶下囚一般的苦力,而显然其中大多数的孩子就是汉家的子孙,这是个严重的问题,拐卖孩童充作苦力,欺上瞒下,丧尽天良。

    随着案件的调查越来越多的真相浮出水面,王家的契约大多是从南海之地买来的,人却是在京畿路和附近买来的,从何处买?当然是从人贩子手中而来。

    这一消息也被赵祯“无意”的在神都城中放出,惹得神都百姓对王家口诛笔伐,同时也愿意配合北平府的工作,要知道王家的工厂不仅仅养活正常招收的工人,更是养活千千万万神都城的百姓。

    附带的产业便有很多,利益相关的人更多,一旦王家倒下了,必会影响整个神都,甚至冲击大宋的经济,这一点也不夸张。

    何况王家的瑞丰商号更是各行各业多有经营和涉猎,一旦出事不光是和王家工厂有关的人倒霉,只要和瑞丰商号有关的人怕是都要遭殃。

    而现在大宋需要的便是稳定,出了王家这件事还真是要了“命”!

    但即便如此赵祯还是要“打掉”王家这时候若是没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以后会更加困难,王家这个庞然大物在大宋的经济活动中实在太大了,甚至已经超越了蔡记,成为大宋最为庞大的商贾之家,这样的家族还是一个拥有相当高贵身份的外戚。

    赵祯担心若是再不加以控制,王家的手脚说不得还会伸到被朝廷垄断的产业之中。

    这么多年来,王家风光过也低落过,可以说是经历了一小段的波折后真正起来的家族,并非是靠着皇后的关系而获得今天地位的。

    当然和这层关系也分不开,毕竟当年赵祯也曾经想过要不要给王蒙正一点实权,让他进入三司,毕竟在经济上王家还是相当有地位的。

    但随后就被赵祯推翻了,因为王家明确的表示绝不会进入政治,这是好事吗?在赵祯看来不是,而是王家的一道护身符。

    不进入政治,朝廷和皇帝就不能用政治上的对错去处理王家,而不和政治沾边的最大好处是谁也不得罪,甚至会成为朝廷和皇帝拉拢的对象。

    看似不进入政治,实际上王家却能对政治起到影响,不说大小,单单是神都城中的粮食,蔬菜,水果,之类便有近一半在瑞丰商号手中。

    这已经让赵祯非常不满了,但王家依旧我行我素,不断的扩展自己的规模和业务。

    因为赶上了最好的时代,大宋的商业史无前例的发达,并且迅速的繁荣,膨胀着,在这个没有冲击的时代中,像王家这样的存在,像瑞丰商号这样的庞然大物可以成长为经济寡头,到时间他就可以轻易的影响政治了。

    这才是瑞丰商号的可怕之处,这才是赵祯对王家担忧的原因,它实在太过庞大了!

    无论从什么方便赵祯都打算搞掉王家,瑞丰商号的庞大,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外戚这个背景都是使它“死亡”的原因。

    一路走来,王家的瑞丰商号已经转型成资本,什么挣钱干什么,因为瑞丰有钱,怎么样能获得利润怎么样来,因为瑞丰需要金钱的喂养。

    现在他已经开始暴露出资本的本性,为了逐利,也为了利益不惜一切代价,血汗工厂的出现就是如此,他不是以人的意志为主导,而是资本的本性所致。

    这是资本发展的规律,王家的瑞丰商号已经走到了这一步。

    而在赵祯眼中,瑞丰商号便是一只肥羊,商号不是不能做大,而是它必须遵守大宋的律法,以及赵祯的利益划分,这是封建时代,说的不好听任何商号只要赵祯需要都要为朝廷办事。

    可当一个能左右朝局或是朝堂的商号出现了会怎样?

    所以就要限制商号在朝堂之中的权利,限制他们参与政治,让商号也政治绝缘,因为一旦资本接触了政治,后果不堪设想。

    赵祯甚至想到过,有一天自己培养出来的资本会成为推翻封建的主要推手。

    资本主义的萌芽早已在大宋出现,雇佣关系最为明确的地方便是工厂,而资本的不断发展之下,越来越成熟,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运行规律,一颗小小的萌芽已经成长为小树。

    唯有律法可以限制它,唯有君权可以改变它,赵祯觉得现在是时候了,因为王家,因为血汗工厂,现在是时候了。

    一个大胆的概念出现在赵祯的脑海之中,这甚至是一条人类历史上极少走过的经济发展道路,封建资本主义。

    当然这也并非没有前例,只不过在历史的轨道上存在较短罢了,也许不符合人类的发展规律,但赵祯相信最少现在是附和大宋的需要。

    封建资本主义,最需要的便是加强律法,只有如此才能使得资本得到更好的管理,也能最大限度的避免资本对政治的干涉。

    王家的瑞丰商号是最大的阻力,赵祯不希望控制住它,但又不能让瑞丰彻底消失,否则大宋的经济一定会陷入前所未有的冲击。

    最好的办法就是分割它,让他从一个庞然大物变成无数的小商号,以此再进行竞争和改变,这对大宋来说是一件好事。

    王家的事情持续发酵,短短的三天时间不断的有各种丑闻爆出,当然这也离不开百姓提供的线索。

    这不是墙倒众人推,而是王家以往的所作所为真的太过,在朝廷的牵头下,受害人,看不惯的人,以及拥有正义感的人都会站出来提供证据。

    北平府虽然起到了主导的作用,但事实上石介只是提供了一个保障,一个让王家没有能力进行报复的保障,对所有提供线索的人都特意加设衙役看护。

    当然其实也不用这么做,王家被围的如铁桶一般水泄不通,这还只是收集罪证的阶段,只要罪证充足,石介便可以破门而入,带走王家的人。

    三天时间朝堂之中也是怪异,以前和王家有所牵连往来的朝臣胆战心惊,生怕自己的问题也被拔出来,这便是连锁效应。

    

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这就是资本() 
厚厚的一沓证据连奏疏都写不下,只能用宣旨写好,放在锦盒之中送上大殿,乾宇殿的朝会还在进行,但被赵祯叫停了,看着厚厚的一沓奏疏沉默良久。

    朝臣们已经知道王家的事情没有任何回转余地了,这一切仿佛是从一开始就安排好的,但并非是官家的安排,而是人性,一个蓬勃的外戚之家,一个富贵的外戚之家,因为贪婪走向了终点。

    但赵祯的想法和他们的不同,赵祯认为这不是贪婪所导致的,王家的财富早已经积累到了用不完的地步,何必再贪图财富?

    事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