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8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明白赵祯的意思,如同草原狼猎兔,与兔子做了什么毫无关系,这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求生求存,一切都是以狼为主,而不是兔子。

    只不过是他赵祯的比喻太过……太过轻蔑而已。

    这不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轻蔑,也不是强者对弱者的轻蔑,而是根本就毫不在乎的轻蔑,因为不在乎契丹,即便是契丹做出挣扎很反抗也不在乎。

    眼下赵祯的模样不像是赢得一场战争的胜利者,而是更像是一个在路上不断向前赶路的旅人,窗外的风景是好看,也最多是转一下头,看上几眼而已,却不会留下多少注意。

    一切的一切不过是一道风景而已,风景或有不同,但风景就是风景,也许会在心中留下一点,但却不会阻碍前进。

    现在的契丹就是他大宋天子眼中的风景,并不是很重要,他的目的也很简单,并不是攻取上京城灭亡契丹,而是要让华夏一统草原。

    在张俭看来,汉家王朝并没有真正彻底完全的统治过一次草原,或是征服过,或是毁灭过,但从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统治。

    为何?

    因为汉家的农耕就不适合草原,草原有自己养活自己的方式,不是靠种地,也不是靠的经商,而是靠逐水草而居的游牧。

    茫茫的草原上分散了多少的族帐,部落,甚至是小部族谁都不知道,有些人家甚至三五人的散落在草原上放牧为生,若不是年节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在哪!

    草原有多大?

    大到不可想象,别说是百万人,就是千万人散落其上也不是那么容易寻找的。

    现在大宋皇帝要进军草原,这庞大的队伍和漫长的路线就是个问题,即便是打下来了,如何去统治?

    这些东西他张俭能想到,赵祯同样能想到,瞧着他还保有一点自信,赵祯笑眯眯的望着他道:“你是不是觉得朕还统治不了草原?”

    张俭回头望向赵祯道:“陛下当然能击败或是征服,至于统治,嘿嘿…………”

    不恼不火,赵祯指了指脚下:“你觉得这临横府以后府会变成什么模样?”伸手又指向遥远的东方:“你再想想东京道变成了什么模样,或是西京道,亦或是中京道。这些都曾经是你契丹人的土地,而现在呢?”

    张俭带在原地,他赵祯说的没错,这些地方原本是契丹的土地,也有草原遍布其中,或是不适汉家耕种,可后来…………

    张俭慌了,虽然不想承认,但确实如他赵祯所说,只要是落入大宋手中的土地,很快就会变为汉化统治,一者是汉家百姓的人口众多,完全可以完成迁徙移民,二来便是汉家的教化。

    出生文臣的张俭自然知道儒家教化的厉害,这东西看似无影无形,却能改变人心,现在的契丹之所以不似原本草原上的民族,最大的原因便是受到了儒家的影响。

    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这是现在大宋儒家的主要教义,以此为教,天下岂能不安?

    大宋的宗族完全把地方上的百姓拢络其中,他赵祯又打破宗族,打破皇权不下县,派遣官吏进入村社之中,想想张俭都觉得不寒而栗。 2k阅读网

    zwqiushu

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与统治() 
上京城的战斗持续了三天,在这三天的时间里赵祯非常惬意,并没有一丝着急,因为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从他得知上京城都是士兵没有百姓的时候,赵祯就知道萧挞里往北迁徙了。

    历史上的辽朝有过西迁,成就了一方西辽,在蒙古的铁骑下坚持了八十八年。

    可现在的西域在大宋的手中,花刺子莫也在大宋的管辖之内俯首称臣,西迁的路被堵死了,那唯一能迁徙的地方只有寒冷的北方。

    这让赵祯想起了一个地方,一个群山环绕的大草原,他曾经去过那个地方,可谓是草原上的明珠,也是黄金家族的故乡,它的名字叫乌兰巴托。

    一旦契丹人在那里生根发芽,以后麻烦的事情就多了去了,草原的广阔赵祯知道,所以他才急迫的要剿灭契丹人,若是让他们臣服其实很简单,只要大宋的骑兵征服草原就可以了。

    但有一点却是无法解决,征服不等于统治…………

    征服只是打败敌人,统治是打败然后占领,成为主人,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赵祯需要的是以王道统治草原,而不是以霸道征服草原,即便征服了人家可还是会反抗的,契丹人和党项人不同,大规模的迁徙进入大宋,后果不可知。

    战争还是在别人的土地上打比较好,引入国内却是会动摇根基的,万一出现叛乱甚至会引发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无异于引狼入室。

    这时候就需要找一个人来说明问题,征服和统治二选一。

    赵祯从御帐中走出去,他觉得眼下的军中就有一个明白人,就是他的兵事参谋长王韵,此人的才学在这次北伐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最重要的一点,他是以文入武。

    黑色的夜空下,王韵正坐在一堆篝火前吃着烤馒头,这东西在军中可是金贵的很,白面馒头不易保存,幸亏这是寒冷的冬天,否则早就变质。

    冻得硬邦邦的馒头经过火烤,也算是金黄,但在嘴里很快就会成为碎渣,即便如此他也吃的香甜。

    赵祯在他的边上坐下,王韵一惊立刻起身行礼:“臣王韵参见陛下……”只不过他在行礼的时候手中还握着烤馒头。

    “味道如何?虽是不比想做的,可你这东西倒是金贵嘞!军中一般找不到,娘子做的?”

    王韵尴尬的搓了搓手,从边上的布包中掏出一个:“贱内拙技,馒头做好后便晒干,撒上一点细盐,吃的时候直接烤火便可。”

    赵祯点了点头,接过一个递给边上的三才,让他去烤,顺便也便宜他吃上一口,宫中的规矩即便是到了外面也不会变,三才最近一段时间对这个极为看重。

    “朕想问你个问题,王道统治,霸道征服,和以适用于草原?”

    王韵惊讶的抬头,看了赵祯一会皱眉道:“陛下,这两者之间所别甚大,其一王道先以“人之道”,“霸道”先以“权之道”;其二“王道”首重视他人之利,“霸道”却重己之利;其三“王道”以“以德服人”,“霸道”以“以力服人”;其四“王道”可让人主动跟随,“霸道”却让人被动屈服……”

    “那草原呢?和以为先?”

    “陛下是想彻底灭了契丹人,还是留存血脉?”

    赵祯伸手接过三才割去半边的烤馒头咬了一口,顺便用杆子戳了一下王韵:“你真不愧是出生文资,朕问你问题,你倒好,反倒提了回来,当真是军中的武戏足球?你且说说你的看法。靠近些,朕又不会吃人!”

    王韵嘿嘿的靠近赵祯坐下,摸了摸下巴道:“官家,臣以为此二者虽有区别,但却并不矛盾,可合二为一,只需做的妥当!”

    “继续。”

    赵祯咬了一口馒头,他还真的没想过统治和征服能同时进行,因为一旦征服了,便难以进行以德服人的统治,毕竟你的征伐和杀戮先入为主,而统治需要的归顺,心甘情愿。

    王韵憨笑着说道:“陛下,臣以为当以百万雄兵为先,征服契丹人,彻底把他们的勇武之心击溃,同时在草原上设立重兵,广建城池,每年以役兵充任,对契丹严加看管!”

    高雅政策,赵祯翻了个白眼,他以为王韵能有什么好主意,原来还是传统的派兵征伐。

    “之后呢?我大宋一朝要一直在草原驻以重兵?朕答应,三司也不答应!”

    咕噜,也不知王韵从哪摸出一个葫芦,轻轻的灌上一口,酒香四溢赵祯伸手抢了过来,他却嘿嘿笑道:“官家,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才是以王道统治,以德服人!”

    “哦?说来听听!”

    “官家,这派遣重兵自然需要运输补给,可从中原而去岂不是得不偿失?自然是从当地获取,可又不能白拿治下之民东西,无论他们是不是契丹,于是便只能以钱财买卖……”

    赵祯望向王韵,这一次他看待王韵的眼神不一样了,原本他觉得王韵是个极为出众的文资武官,对战况和占据的把握眼光都很独到,可现在看来远非如此。

    “你的意思是我大宋……不,朝廷买卖当地百姓的粮食,让他们离不开大宋。”

    “官家圣明!契丹虽然不产粮食,但却有肉食,不光要买契丹人的肉食,还要买他们的战马,或是把战马给他们来放养,每年按时按期购买,如此契丹人便彻底离不开朝廷,接着便是通商,这种手段三司可伶俐的多!”

    赵祯微微点头,确实,如此一来便让契丹完全依靠大宋,在征服之前的交易和征服之后的交易完全是两回事。

    一个是赚钱的买卖,而另一个是活命的东西,一旦大宋征服契丹,契丹人买给大宋粮食,他们自己难道就不需要粮食?

    肉作为粮食只能替代一部分,主要的粮食绝不能单单靠放牧产出,还是需要普通的粮食,比如面粉之类的饼子。

    这些从哪来?自然是大宋的商贾…………

    这在无形之中把大宋粮食的补给压力转移给了契丹,在强权面前,你不卖都不行,而帮助朝廷放养战马,自然也是赚钱的买卖,只不过这钱终究要被大宋商贾给赚走的。

    有了商贾的地方就会逐渐的出现市场,有了市场就会有城市,久而久之便会在草原上出现无数的城池。

    而接下来王韵才说了更为重要的计策,只有区区几个字,但却字字诛心………… 2k阅读网zwqiushu

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对契丹要下狠手() 
“官家,募兵为重!我大宋于契丹驻兵,同样也要抽调契丹人服兵役,为我大宋驻守四方,汉人可背井离乡,驻守四方,那为何契丹人,党项人不行?他们的百姓也当成为军中的一部分,就如同女真人一样。”

    这话说的极是,赵祯明白他的话是什么意思,这样一来可让契丹更快的融入大宋,也让他们对大宋产生归属感,让他们觉得自己就是宋人,而不是区分种族的契丹。

    “算是收买契丹的年轻人吗?”

    “官家您觉得呢?”

    “你下手比较狠,一点余地也不想留给契丹人啊!”

    “打虎不死,必遭反噬!您还有别的办法吗?以现在契丹人的表现就能看出,想要彻底屠灭几无可能!”

    赵祯微微点头,王韵说出了他的心声,契丹和党项、女真不同。

    女真没有立国,党项国祚太短,都没有民族的归属感,而契丹人不同,他们的国祚比大宋还要长,且是一刀一枪自己拼杀出来的。

    说实话在契丹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要比党项和女真都要高得多,也比黄袍加身因兵变而得国的大宋要正统。

    只不过契丹不是汉家文明,没有得到千年儒家,汉家的文化加持,少了这个光环正统性就跌落到了和大宋一样的档次上。

    毕竟“大哥别说二哥”。

    …………………………

    王韵和赵祯一君一臣坐在夜空下的篝火前,烤着馒头偷喝美酒,看似逍遥但嘴中却说出至之契丹于死地的话。

    王韵不是善类,而他赵祯更不是,两人的交谈都是在把契丹按死在地上,让这个游牧民族永远爬不起来,却不是想着如何去征服。

    在他们口中,契丹已经被征服,已经成为大宋的一部分,他们讨论的是如何善后,如何被大宋所统治。

    至于战争……两人还真的没觉得有什么问题需要讨论,上京城的彻底沦陷也就是这两天,国都被毁之后,大契丹国也就是剩下苟延残喘。

    北迁的契丹人在苦寒之地即便是发展又能如何?大宋的征伐将会瞬息而至,只不过赵祯和王韵都明白,这种征伐不再是数百万大军的征伐,而是用以精锐,破杀契丹。

    两者之间的区别很明显,百万大军如刀砍斧劈,大开大合,十万精锐如同钉凿刻绘,精雕细琢。

    若是百万大军追击契丹人北迁的队伍,攻伐整个北方草原,消耗是大宋承担不起的,眼下的百万军彻底拿下临横府也已经是大宋的极限。

    每日的消耗大的吓人,这数百万人不是自己养活自己,而是朝廷养着,每天运送粮食的车辆就有数万之多,这还是早早做好准备的,否则饿死的人就不知道多少。

    此战是把赵祯的家底全部掏空了,多年积攒下来的军粮,财物全部砸在了北伐之中,看似大宋洪流猛进,事实上早已油枯灯尽。

    而这些却不能有丝毫显现,尤其不能在张俭的面前显现出来,所以赵祯让大军驻扎下来,并不急于追赶,但事实上却早已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