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8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小的河董城中血流成河,除了一部分契丹人早早的躲进事先准备好的堡垒之中,其他人无人幸免,尽数遭到了宋军的屠戮。

    城中无论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都遭到了背嵬军的击杀,可以说任何活着的东西都没能逃过屠戮的命运,城里城外皆是如此。

    契丹人躲在堡垒之中瑟瑟发抖,此时的他们才看到宋军狰狞可怖的一幕,这是多年来契丹人所不曾见到的,宋军的骑兵强大宛如地狱修罗。

    坚固的甲胄即便是承受了敌烈部的刀剑也无所谓,只能在上面留下一道白色的痕迹而以,而他们所面对的却时宋军锋利的刀剑和马槊,以及不知何处射出的弩箭………………

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阴谋() 
当城中的厮杀结束的时候,契丹人从堡垒中被宋军揪了出来,并被五花大绑的送到了杨怀玉的面前,这些契丹人反而松了一口气,显然若是宋军要杀他们就不会押解他们来到帅帐。

    杨怀玉看着眼前的契丹人心中一阵无语,但很快他便发现了其中的不妥,望着眼前的契丹人头领道:“你们在城中作甚?为何不在我大宋天军攻城之前离开?”

    头领小声道:“没来得及走脱,谁能想到宋军速度如此之快,不知为何我等就被搅进这趟浑水之中。”

    “哦?果真如此?本将军可不这么认为!说!尔等潜伏于河董城中有何目的,若是不招,便尽数诛杀!”

    杨怀玉的话让契丹人瑟瑟发抖,敌烈部的人几乎被宋军屠杀殆尽,也不差自己这几个人,面对生存和死亡的抉择自然选择了前者。

    “我等是河董城都详稳萧胜之麾下属军,萧详稳离开河董城北上,我等在城中留守。”

    杨怀玉嗤笑一声:“你们在河董城中留守?留守什么?这河董城于你契丹人有何干系?莫不是契丹安插在河董城中的细作吧?还不苏苏招来?非要刀斧加身方才吐露真言?”

    瞧见其中一人瑟瑟发抖,杨怀玉的亲兵便开始杀人,一个一个毫不留情,契丹人也算是硬气,死活不愿说出真相,直到杀了七八个之后,快到那瑟瑟发抖之人的身前他才忽然扑倒在地:“将军手下留情,我便是河董城详稳萧胜,莫要取我性命!”

    所谓详稳非专指某一职官,为将军、长官的一种通称。

    辽时的制度一直被保持到现在的契丹,在许多机构中都设有详稳。元帅府属下设大详稳,有详稳、都监、将军、小将军、军校、队帅等职,辖有军队。各军中分设详稳司。

    在朝中的府、监、治等局长官亦为详稳。皇族、国舅及遥辇诸帐,均设详稳司,有详稳、都监、将军、小将军等官,辖有军队。

    皇族帐并设有都详稳。各部族设某部详稳司,有详稳、都监等官。

    这样的官职可大可小,可能是皇亲国戚,一方主帅,也可能是如眼前萧胜这般没用的废物,他出现在河董城纯粹是为了装装样子。

    毕竟这河董城早已是敌烈部的囊中之物,而非在契丹的统治之下,敌烈部与契丹之间的摩擦也不是一天两天,现在契丹的最大敌人是大宋,没有功夫管理河董城,而敌烈部便更加肆无忌惮。

    萧胜这边招供的同时,河董城的绞杀也基本结束,杨怀玉本来打算把敌烈部可汗也可太活捉回去,但此人率领族中精锐奋力反击,舆图从河董城中杀出去,最后的结果自然时被乱箭诛杀,百余人的队伍被大宋的几轮棘轮弩攒射成了刺猬。

    而那些主张归顺大宋的人也没有好下场,杨怀玉只认一个道理,没有见到官家的旨意,河董城中就都是贼人,无有一人生还,也不会留下一个活口。

    不过城中的敌烈部智者想到了一个极为聪明的办法保住了自己和家族的性命,他是敌烈部真正的智者,在宋军进攻时便向杨怀玉所在的中军出发,并且打出了使者的旗帜。

    背嵬军在见到使者旗帜的时候有些犹豫,毕竟若是真的使者该怎么办?或是他们带来了对大宋有用的消息又该如何?虽说自己诛杀他们没有触犯军法,可事后追究下来依旧是自己的错。

    何况这一队人是逆向而行,目的地又是主将的中军,若非使者便是真正的傻子,也就没有人取袭杀或是阻拦,在战场上瞬息万变,谁也不会因为他们减慢自己步伐。

    智者就是智者,他给了杨怀玉不杀他的有利理由,他们可以帮助大宋游说草原上的其他鞑靼,可以作为大宋的使节在草原上游走,敌烈部就是现身说法,他也清楚了大宋对敌烈部征伐的真正意义,杀鸡给猴看。

    当然这一些不能满足杨怀玉,他还需要更多,于是智者再次把契丹人拉了出来,让他们成为自己最后的筹码。

    果然当杨怀玉知晓城中还有契丹人的时候阻止了亲兵对智者以及他的部族进行的袭杀。

    这也时为何萧胜会被抓到的原因,而且杨怀玉知道萧胜的目的并不简单。

    军帐之中一个人也没有,萧胜带在这里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渐渐升起,而他的目光不断的在军帐中游走,四处查看,生怕军帐突然被撕裂,出现宋军的刀斧手袭杀他。

    刀斧手没有出现,出现的只有一位敌烈部的老者,但他的出现却愈发的让萧胜惊骇,颤抖的说到:“你怎么会在这里?难道宋人放过你们?”

    老者哈哈大笑,声音中充满悲凉和凄惨:“果然是你!那里我在可汗的帐篷中瞧见你便觉不对劲,现在看来你是应该知道宋人会屠戮我敌烈部的!可怜我敌烈部那么多的勇士因你的蛊惑而死!你真是一只草原上的狡狼!”

    说完敌烈部的智者就向萧胜走去,袖管中的短刀看的令人发寒。

    “是也可台自己寻死怪得了谁?”

    “放屁!若不是你诱惑也可台,他岂能想到羞辱宋人使者,挑起大宋的怒火?你契丹人不是许诺派遣游骑袭杀宋军的粮道吗?人呢!”

    萧胜见事情败露,脸上的惶恐和惊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冷笑:“没想到整个敌烈部就只有你看出来了,实话告诉你,宋军根本就没有粮道,他们的身上带着足够一个月所需的粮食,至于草料……袭杀你敌烈部族帐还怕不够吗?”

    智者沧桑的老脸上一阵青白:“你为何要这么做?为何要让我敌烈部折损在宋人的手中,难道你就不希望在宋人攻伐契丹的时候,我敌烈部帮忙?”

    “你们会吗?若是我没猜错,你们敌烈部当初是打算在宋军攻伐巨母城之后夺取栲栳烁的吧?!你们才是最狡猾的人!再说你们被宋人屠灭反而会震慑草原上的其他鞑靼,让他们知道宋人的凶狠!这有什么不好?”

    “你!无耻,无耻之尤!”

    “是你们贪婪在先!”

    敌烈部的智者三步并作两步的冲向萧胜,而萧胜也不甘示弱的上前,军帐的角落里,杨怀玉冷冷的看着这一切,嘴角露出冰冷的笑容………………

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敌烈部的智者() 
从一开始,契丹和敌烈部的人都有着自己的打算。

    契丹人希望敌烈部成为震慑鞑靼人的“祭品”让所有草原鞑靼惊恐于大宋的力量,在看到敌烈部被屠杀之后担心自己遭遇同样的命运。

    大宋的承诺不重要,塔塔尔部所说的话也不重要,敌烈部被大宋屠杀掉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宋人有句话说的好,“听其言不如观其行。”

    现在草原诸部看到的是大宋的屠灭敌烈部的行为,至于大宋说的话,许诺塔塔尔部的承诺便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萧胜觉得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此时的敌烈部智者在他眼中不过是个垂死挣扎的老人,之所以他会出现在这里,定然是宋人安排。

    那自己就无需客气,杀掉他也许草原上的鞑靼人便再也不会知道真相,在恐惧之下的他们定然会依附契丹,而不会选择大宋。

    至于塔塔尔部,一个部族的背叛算得了什么?草原上有着大把的部族,只要他们忠心契丹就行。

    在草原上的诸部之中,契丹才是真正的王者,这一点不是在体力上,而是在脑力上,契丹这个曾经靠着蛮力统治过大片疆土的帝国早已经能够从马背上下来。

    和大宋的“互动”之中,让他们见识到了如何使用计谋,如何通过非暴力的形势削弱敌人,谁说草原人的生存策略只有烧杀劫掠?只会骑马游牧?

    这是契丹在不断成长中学会的东西,萧胜一个年轻力壮的将军怎么可能不是一个老者的对手,敌烈部智者手中的短刀根本对他不能产生威胁。

    几个腾挪之后便成功夺取了对方手中的短刀,接下来…………宋军的士卒出现了,一刀柄就让他跌倒在地痛苦的呻吟。

    玩弄计谋契丹人能是宋人的对手?或者说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能是汉家的对手?

    惊恐的萧胜挣扎着起来,却被在口中塞上了一大团的粗布,呜呜的说不出话来,他不能阻止杨怀玉开口,更没办法“洗清”自己刚刚给契丹泼洒的“污点”。

    在萧胜的呜咽声中,杨怀玉扶起地上瘫坐的敌烈部智者道:“如何?这下你应该明白契丹人的用心了吧?从始至终我大宋都是在给你们机会,塔塔尔部便是最好的例子,若是不不相信,完全可以去塔塔尔部一观,那里的鞑靼百姓是如何生活的,到时在回首看看自己的生活…………”

    杨怀玉说完便踢了一脚挣扎中带着呜咽的萧胜:“瞧瞧……契丹人自己要不行了,这时候也不愿让你们这些附庸过上好日子,煽动你们和大宋对抗,成为他们的马前卒,你们能做的不过是帮助契丹消耗我大宋的弩箭和口粮而已,为何不弃暗投明,简单的两三句话就能把你们蒙蔽?”

    智者撩起宽大的袍子:“因为我等看不见大宋所作的一切,只能相信契丹人所说的话,因为我们已经习惯……”

    杨怀玉忽然一拍手掌:“然也!既然如此,为何您不去看看我大宋的所作所为?俗话说:听其言,不如观其行!若是我大宋能给予草原鞑靼更好的生活,你们为何还要与契丹共存亡?若是因为承诺,那是他们契丹先毁约在先!”

    地上的萧胜疯狂的扭动着,但在杨怀玉和敌烈部智者的眼中却是不打自招的象征,杨怀玉还要补上一句:“看见了没?某说到了他们契丹人的痛处了。”

    智者瘫坐在地上,颇为凄惨的说道:“为何要告诉老朽这些?我的族人虽然还在,可整个敌烈部已经被大宋屠灭,你说这些与我听,便是让我活在地狱之中!”

    杨怀玉微微摇头道:“非也,某对你说这些并非是要让你羞愧难当,而是希望你能拯救更多的鞑靼人,他们世代居于草原,逐水草而居,生性洒脱不喜谋略,在契丹人的蛊惑下极易成为牺牲的祭品。”

    智者笑了笑:“将军的意思是让老朽作为你大宋的说客?让我鞑靼部族皆数接受你大宋的条件?”

    杨怀玉再次摇头道:“非也,不是我大宋的说客,而是你鞑靼人自己的说客,若是他们依旧追随契丹,或是拒绝我大宋,今日敌烈部之祸便是来日草原鞑靼之祸!”

    “呵……看来你大宋一直是做好屠灭草原的打算!为何还要在这里说这样的话?”

    杨怀玉的表情变得严肃,也更加正色道:“自然是因为我大宋乾坤一统!你们不能和我大宋相安而居,那就只能消失,我大宋要永除后患,给草原一个安宁!”

    “说的倒是义正言辞,可终究还是要占领草原!”

    杨怀玉转身便走。

    “你想看看塔塔尔部吗?看过塔塔尔部便知晓我大宋为何要一统草原了,明日便会有人带你去塔塔尔部,随你而来的族人也无需担心,他们也会去,甚至可能在塔塔尔部定居下来。”

    杨怀玉的话让敌烈部智者眼睛中的灰败消失一些,望向杨怀玉声音中带着一丝期盼:“果真?!”

    “千真万确!”

    智者知道这是大宋给敌烈部保留的最后血脉,也只有如此才能保存自己的家族,事实上也是大宋对自己的威胁和挟持,一旦自己拒绝大宋,只需要把自己的家族丢在草原上,愤怒的契丹人一定会吞噬个干净。

    由此可见,玩弄权术和手段,汉家王朝甩了自己不知有多远,即便是契丹也是不弱,可有些人就是不能认清自己,非要从中博弈,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毁族灭帐!

    受到过毁灭和死亡的威胁,从其中走出的人更加珍惜生存和自由的来之不易,所以斯琴部的人理所当然的接受这一切。

    斯琴,在鞑靼语中是智慧的意思,而斯琴部族在整个鞑靼草原上都享有盛誉,因为他们的智慧是鞑靼草原最古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