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虎-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战,吓得宁锦各地的守城明军,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深恐金朝大军攻城,自已便万事休矣,故任凭金军焚毁锦州宁远各处村堡,让其掳获大批百姓牲畜财产,多铎最终大获全胜,奏凯而归。

    现在沈志祥随口所说的,在广宁与锦州交界之地金军有异动,应该就是多铎在集结兵马,准备征伐宁锦之事了。

    历史事件在李啸脑海中闪过后,李啸立刻想到了她。

    祖婉儿。

    这个姑娘,有如一根锐利的尖刺,深深地扎在李啸心头,让他时时陷入痛苦与自责之中。

    这个离开自已返回了故乡的姑娘,现在正在锦州城中,而锦州,不日便将陷入后金军队的重重围困中。

    虽说历史上的后金军队,当日并没有进攻锦州这般大城,而现在随着自已的穿越到来,历史的大势虽然还未改变,但又有谁知道,这蝴蝶翅膀,会不会突然改变历史的细节呢。

    万一,金军突然下决心要攻打锦州呢?

    这个已被自已深深辜负的姑娘,若万一有个闪失,自已还有脸面腆颜活下去么?

    况且,沈志祥说过,他来赤凤卫时,已得到后金军蠢蠢欲动的消息,那么到了现在,说不定金军已开始向宁锦之地进攻了。

    想到这里,李啸感觉自已那颗强健的心脏在突突地跳动,焦灼与苦涩的滋味,瞬间弥漫心间。

    他一仰脖,狠狠地将满满一碗水酒全部饮尽。

    放下酒碗的李啸,长喘了一口粗气,心下终于做了个决定。

    那就是,立刻集齐兵马,北援锦州。

    “沈兄,小弟有个不情之情,还望你能同意。”双眼泛红的李啸,一脸郑重地对沈志详说道。

    沈志祥打了个长长的酒呃,忙道“贤弟有话,但可明言。”

    李啸直视着他,压低声音道“我担心金军鞑子会进攻锦州,那锦州前锋营总兵祖大帅,曾对李某有恩,故李某不忍坐视其受金军攻击,愿出兵助其抵御鞑子。若走陆路,只恐迁延时日,故某家想租乘东江镇船只,前往锦州抗敌。”

    李啸没有把自已本意要救祖婉儿的心思对沈志祥明言,毕竟这样掺杂私人情感的事情,实在不好对他人说出。现在用救助祖大寿的名义,说出来也更合情理一些。

    沈志祥虽已喝得半醉,神志却还清醒,他在心下暗叹,没想到啊,这个李啸仅仅因为受人恩惠,却还这般有情有义地要加以报答,此人实是可敬。

    “贤弟说得甚话,大家都是大明官军,你部北上抗鞑,乃是护国救民之举,我东江镇,岂好收你船租,这传扬出去,岂非让人笑话。”沈志祥摆手忙道,不过他又轻咳了一声,低声道“不过,若贤弟大方,给俺部下面军兵水手一些赏钱,相信这帮家伙自会更加用心做事。”

    对于沈志祥这样明明心下极度贪钱,却又要在表面上装大方的行为,李啸自然洞若观火。他微笑道“沈兄既已答应,在下也不是小气之人,这往返路上,我军自备伙食,另外李某送你海盐三十万斤,以为本次入援锦州的往返酬劳!”

    沈志祥几乎惊叫起来,好家伙,这李啸出手,恁的大方,三十万斤海盐,为两千五百担,现在若把这批海盐转手销往后金,一担至少可获利8两。两千五百担,便是2万两银子啊!

    这简直是空手套白狼的买卖!

    见得沈志祥这般喜形于色,李啸却在心中暗笑。

    现在他的盐厂,一千亩盐田中,每月产盐平均约为三百万斤,也就是说,送给沈志祥的盐量,只不过一个月十分之一的产量而已。

    沈志祥一脸欢喜,他拍着胸脯大声说道“李贤弟豪气,出手恁的阔绰,俺代手下的东江镇军兵谢过了!行了,这事就这么说定了。”

    “好,那咱们等会立个字据,待我军从锦州回返后,即赠给沈兄海盐三十万斤!”李啸一脸笑容,又举起酒碗向沈志祥碰过来。“沈兄,合作愉快,干了!”

    “好,合作愉快,干!”沈志祥大笑碰碗,随即两人一同仰脖饮尽。。

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锦州() 
李啸与沈志祥痛饮到夜晚,两人皆是大醉。随后,沈志祥一帮人进入李啸安排的馆驿休息,而李啸自已,则被侍女踉跄着扶回郡主朱媺姵房中。

    “夫君,怎么喝得这般醉态。”

    在侍女们帮李啸脱去外衣后,朱媺姵轻声嗔怪着,小心地将四仰八叉在床上歪躺着的李啸,扶正在枕头上。

    醉意朦胧的李啸微睁开眼,感觉头疼得厉害,在稳了稳心神后,见到未施铅华只着内衣的朱媺姵,正帮自已摆正姿势。闻着她身上芬芳诱人的体香,李啸心头,泛起一种温暖的感觉。

    “姵儿,今天高兴,多喝了几杯,却不妨事。”李啸微笑道。

    “唉,以后尽量少喝点吧,看看你这一身酒气薰人的样子。”朱媺姵微嗔着说道,伸出纤葱玉手,在李啸额头轻轻一点。

    李啸轻轻捉住她洁白细腻的手,轻声却郑重地说道“姵儿,过个两天,为夫便要率军北去锦州抗击鞑子,你却要好好照顾自已。”

    “放心吧,妾身自会好好照顾自已。倒是夫君你,出征在外,却需万事小心。”朱媺姵脸上泛起心疼与关切之色。

    李啸微笑着,趁势将朱媺姵揽入怀中。谁知朱媺姵纤腰一拧,却从李啸怀里轻轻挣了出来。

    “听说,你喜欢的那位姑娘,也在锦州?”

    背对着李啸的朱媺姵,轻声细语的一句话,却让李啸猛一激凌,酒意顿时去了大半,那正欲把她重新揽入怀中的双手,亦僵在了空中。

    红烛摇摇,房间之中,顿时一阵寂静。

    “原来,姵儿你都知道了。”

    李啸缓缓垂下手,轻轻地叹了一声。

    明亮的烛光跳动着,辉映着他英俊沉思的脸孔上,茫然无措的表情。

    “唉,我又不是傻子,你与那位姑娘的过往,赤凤城中尽人皆知,些须言语传入我耳中,亦何足奇?”朱媺姵背对着李啸,斜斜地坐在床沿。

    李啸心头,忽然五味杂陈,他似有千言万语想对朱媺姵说出来,只不过,话到嘴边,却只化成了唉的一声轻叹。

    “夫君,以妾之见,不如,你把她纳了吧。”

    朱媺姵转过身来,脸上虽努力带着微笑,只不过,李啸还是看得到,她笑容背后的落寞与无奈。

    李啸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把她搂入怀中,一边轻轻地摩挲她的脊背。

    “听说这个姑娘,亦是大户人家出身,却不嫌夫君你出身低微,执意从锦州跟着你来到山东,原本与你说定了要成亲的,却因为皇上赐婚之故,让你们不得不两处分别,妾身每念及此,心下甚是不安。”

    朱媺姵话语低低,眼中却渐有泪光闪烁。

    “唉,过去之事,莫要提了。姵儿你别想太多了。”李啸柔声安慰她。

    “不,妾身说的是真的,不是在与夫君开玩笑。”朱媺姵一脸郑重的表情“与其让夫君这般时时牵挂,默默承受与相爱之人分别之痛苦,不如你去把这位姑娘娶过来,妾身之心,也就安然了。”

    李啸凝视着她美丽的眼睛,许久,才喃喃说道“只是这样的话,岂不是会对姵儿你所亏欠。”

    朱媺姵脸上的笑容带着一丝苦涩,她淡淡地说道“我大明朝,男人本来就是可以三妻四妾的,夫君只不过多纳了一位姑娘,妾身作为大妇,又如何会多作计较。只要夫君心里一直有妾身,妾身就很高兴,很满足了。”

    听了朱媺姵这般体贴温暖的话语,李啸心中,既感且愧,他长叹一声,将她抱得更紧。

    “姵儿,你这般贤惠大度,李啸惭愧无地。你放心吧,我李啸,以后不管纳什么女人,姵儿永远在我李啸心中,有不可代替之地位。”

    李啸的话语刚完,朱媺姵两颗晶亮的珠泪滴落下来,溅在李啸手上。

    她把头靠在李啸胸前,象一只受伤的小猫般,轻声呜咽道“夫君,莫要愧疚,妾身当日成婚时便与你说过,今后的日子,便要与你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若是我二人之间,尚有种种芥蒂与款曲,岂非有负前言。”

    “知我者,姵儿也。”

    李啸呢喃说道,愈发紧紧地把她搂在怀里,深深地吻了她一下。

    一名侍女悄悄过来,帮他们熄了灯烛,只有明亮恬淡的月光,从窗外无声洒入,有如一首静谧的夜曲。

    。。。。。。

    二天后,李啸集齐两万石粮食,亲自率领赤凤总兵马,登上沈志祥的东江镇船只,向锦州方向出发。

    他在临行前安排,这段出征时间内,暂由陈子龙负责赤凤卫一切事务,赤凤城总管许秀清等一众官员,皆听陈子龙之令行事。

    东江镇副总兵沈志祥,此次前来赤凤卫,总要带了五艘船只,其中两艘一号福船满载着从赤凤卫中运回的铁器,径直驶回皮岛,另三艘船只,则带着李啸军赤凤总兵马,于长山庙岛附近折向东北,往锦州驶去。

    李啸此次出征,利在突袭,故一切以快速机动为要。而因为火炮搬运不便,他并未带上火炮部队,只是把60架投石机和鲁密铳手带上,当然,还带上了大批的震天雷。

    见到那些盔甲整齐,武器崭新的李啸军兵,无论是出发还上坐船,都是严整有序,有如机器一般听从指挥,沈志祥与一众东江镇军兵,皆是暗地佩服。

    一众东江镇军兵私下议论时,无不满是羡慕与称赞。

    “瞧见没,看看人家赤凤卫的军兵,这军容,这气势,比咱们东江镇,那可是强上甚多!”

    “咳,强将手下无弱兵嘛,听说那李指挥使,北击鞑子,南杀流寇,端的是一条英雄好汉!他手下的军兵,自然也是个顶个的强。”

    “就是,你看这赤凤卫的军兵,盔甲鲜明,武器锋锐,又这般严整有序,说是咱们大明第一等的强军,亦不为过。”

    “可不是,这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看看这朝气蓬勃的赤凤卫,看看这凭河扼海的赤凤雄城,再看看咱们这混吃等死的东江镇,如何不让人愧得慌。”

    “要是,要是这李大人,能来管管咱们东江镇就好了。。。。。。”

    “嘘,小声点,要让沈副总或王副将听到,定要好好抽你小子一顿,谁让你嘴上没个把门的。”

    东江镇的军兵在私下谈论时,率队出征的赤凤总副总长李定国,却是满心的感慨。

    他身着李啸亲赐给他的,原先李啸一直自已穿着的白摆牙喇盔甲,肩系一袭鲜红的的织花披风,强劲的海风吹拂过来,披风有如旗帜般迎风而舞,猎猎作响。

    傲立船头的他,注视着蔚蓝天空下,那一望无际波涛涌动的浩淼大海,看着洁白的海鸥围绕着船只四下翻飞,刚刚过了十八岁生日不久的李定国,顿觉身心舒旷,思绪飞扬。

    几个月前,自已还是跟着义父,对那些明朝州县大加掳掠,现在,自已却又成了大明官军的一名将领,要为明朝去抗击鞑子,这身份转变的迅速,让李定国颇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这段时间以来,李定国最为感慨的,便是他发现这李啸军,与以往所遇到的任何一支明军都不一样。

    李啸的建军模式与实际管理,可以说,完全超出了李定国对军队的一贯认知。

    这支军队中,有掌管军兵生活、战绩考核及晋升的独特机构监抚司,有每天大量的洗脑式口号教育,有军令如山完全服从指挥的刻苦训练,有兵卒每天识字的文化教育,有将领只负责训练与作战的新颖治军模式。。。。。。桩桩件件,无不给李定国留了下深刻的印象。

    不过,经过开始的不适应后,到现在,李定国越来越发觉,李啸这样的军队管理方式,有其独到的优越之处。

    首先,通过李啸一手控制的监抚司文官人员,达到对将领进行分权的目的,使得将领对士兵再无擅自威福的赏罚之权,从而大大减轻了将领对士兵的控制程度,以免年深岁久后,军兵成为将领的私兵,从而使得将来的李啸军不论如何扩军,这些拿着丰厚薪资,受伤与战死皆有优厚抚恤的李啸军军兵,却只会效忠李啸一人。统兵将领若有异心,除了有监抚司官员与安全司暗探暗中监督外,其手下军兵也会难于听命。从而大幅度降低了军队叛变的可能性,避免了内讧与分裂的巨大危险。

    其次,这些李啸军军兵,由于每天大量地高强度地背诵为李啸效忠的思想,以及那些为国为民战死后,能上天堂享乐投生富贵之家之类的洗脑口号,使军兵尽可能地减免了对于受伤与死亡的恐惧,从而使军兵们在战场上能更加不畏生死地奋勇杀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