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虎-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到啊,竟是和自已称兄道弟的老熟人李啸亲来救援,只是,他不先前已随郑芝龙的船队去了台湾了么?

    沈志祥忽觉脸上一阵莫名燥热。

    前来攻打海洋岛的自已,等会该怎么面对李啸的盘问呢,沈志祥内心十分忐忑。

    在沈志祥踌躇不前之际,李啸亦已发现了走在队伍最前头的他。

    两人目光相接触,李啸十分平静,沈志祥却是羞愧不已。

    在沈志祥踌躇之际,右边的萨穆什喀已率领三千满洲兵马,已然来到了李啸军阵前,随即一声令下,全军下跪请降。

    此时,李啸等人也已下得船来,缓步来到了萨穆什喀面前。

    “三等梅勒章京萨穆什喀,率满洲兵马三千,前来投靠将军,还请将军收纳。”

    未着盔甲,头戴凉帽,身穿一件淡蓝箭衣的萨穆什喀,态度极为谦恭地向李啸打扦行礼,然后简述了一遍弑杀马福塔率众投降的经过。

    李啸以一种极其复杂地眼神,看着这位历史上的正白旗骁将,向自已这般恭敬求降,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

    只是,李啸随即满心疑虑。

    这种一旦自已身家性命受到威胁,便会毫无犹豫地叛变的人,自已能接纳他吗?

    一旁的陈子龙,见到李啸犹豫的神情,便于旁边轻声附耳道:“李大人,以学生之见,此人当可纳之。“

    “哦?“

    “大人,此人弑主而叛,以求活命,已是彻底断了回归清廷的可能,只要我军能给予其与清廷相当的待遇,我料此人必愿尽心尽力为大人驱驰作战。至于此人极度势利,将自身性命视为重于一切,却是不过是人之常情。想想古往今来,真正无欲无私一心报国的忠臣良将,能有几人啊。“

    在陈子龙的诚恳劝导下,李啸紧绷的脸上,渐渐舒缓开来。

    他在心下知道,陈子龙说的很有道理。

    想当初,自已茕然一身,落魄潦倒地前往广宁中屯所投军之际,有谁能看得起自已,又有谁会忠诚于自已。当初自已被任命为哨骑队副队长,诸如田威莫长荣等人,皆是明着表示对自已的看轻与不服,最终还是在自已一次又一次的获取胜利后,不断积累了威望与权势,这些人才渐渐地变得心服口服,从而为自已忠心效力。

    再说了,象前年在锦州郊外投降自已的查塔,不也是这般被逼无奈,方向自已投降的么,与现在同样被逼投降的萨穆什喀,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而如果自已以后也象马福塔一样,陷入必死的绝境,却还要不顾属下性命,决然死斗,又有谁能保证,象军中查塔、额弼纶、喀喇木之类的满族将领,甚至田威、安和尚、段时棨之类的亲信汉族将领,不会也象萨穆什喀一样,背叛自已呢?

    脱离现实条件,而妄谈忠诚,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

    更何况,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衰弱与无能本身就是一种罪恶,尤其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乱世之中。

    归根结底,想让部下能为自已忠诚效力,那么自已就一定要不断发展壮大下去,让他们感觉跟随自已能水涨船高,升官晋爵。哪怕期间出现短暂挫折,也要能让他们看到希望与未来,这才是维系人心的根本。

    想到这里,李啸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他虚扶起萨穆什喀,朗声道:“萨穆什喀,你能审时度势,及时率部反正,归顺大明,本督心下甚慰,准了尔等之请降。“

    萨穆什喀一脸喜色道:“奴才谢过李大人!另外,我部武器盔甲粮秣辎重等物,皆在营中,请李大人等下派人验收。“

    李啸点点头,又勉慰了他几句,便令人将他们带下去休息,准备等会与沈志祥军兵一起,带回赤凤卫。

    见到那三千满洲军兵,已被李啸军分别带下去后,一直踌躇不前的沈志祥,才长叹了一口气,率着队伍继续向李啸阵前行去。

    在距离李啸约五步开外,沈志祥率众下跪。

    “罪将沈志祥,前番失足投清,实是罪不可赦。但我部现已斩杀清鞑将领马福塔,愿以献颅之功,求李都督准允我部重新投效大明。”

    沈志祥红着脸向李啸大声喊完这段话,然后双手高举着盛放马福塔头颅的盒子,率众下跪求降。

    李啸将他虚扶起来,接过他手中的盒子,这时,两人目光重新相碰,在李啸灼热的目光接触下,沈志详讪讪地将脸扭向一边。

    “李都督。。。。。。“

    “不用多说了。你部投降清廷之事,我也多有了解,当时尔部陷于窘迫之境,你率部投降,亦有不得已之处。现在你能重新率领回归大明,又与那萨穆什喀一同斩杀了那死硬到底的马福塔,也算大功一件。“李啸缓缓而述,然后轻轻地拍了拍沈志祥的肩膀,让沈志祥更觉脸上莫名躁热。

    当然,在他心下,却是十分的感激与欣喜。

    只不过,当他听到李啸下面的话语时,脸上的的讪笑,顿时僵住了。

    因为,李啸一脸郑重神情地说道:“沈志祥,你这些兵马,都由我军收降,但是你与王副将,本督却还是希望,你们能继续留在清廷那边。”

    “李大人,这。。。。。。”沈志祥大惊失色,急欲辨说。

    李啸却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言,他继续说道:“沈志祥,你先别激动,其实本督这样做,是有充分考虑的,因为本督认为,你们留在清廷那边,对本督的帮助,可能会更大。”

    “哦?”

    “沈志祥,以本督来看,你可谎报本地战况,就说与你与马福塔率部攻岛之时,遭遇明军大部,经过一番苦战后,马福塔与一众清军皆战没身死,只有你与副将王庭瑞,以及数十名亲兵死战得脱,方抢得一条船只得返驻地。由于马福塔、萨穆什喀等人,皆已死无对证,皇太极纵对你心存疑虑,却一时亦难挑出破绽。且因你部刚刚归降,也实不便立刻惩处你等败军失将之罪。以本督估计,皇太极极可能再度令尔等重驻石城岛或皮岛,以让你部歇养军力,再图振作。”

    听了李啸这番话语,沈志详不是个头脑简单的笨蛋,立刻明白了李啸的良苦用心。

    他点头笑道:“还是李都督思虑周详,如此亦好。我等返回石城岛后,因我等身为清军的身份,一可更方便与贵军重新开展贸易。二则贵军可引我等为内线,探取清廷情报。如此一来,确比重归大明对贵军更有帮助啊。”

    李啸大笑起来:“沈总兵与本督果是心有灵犀,倒是一点就透啊。好吧,等我军清点了你部的降兵与军械粮秣之后,你便选上数十名亲兵,乘船返回吧。”

    沈志祥一脸感动,连声向李啸称谢,方随着一众军兵下去。

    见到沈志祥与王庭瑞二人欢喜退下,李啸心下不由得感慨,看来,这如何收降使用这些人,还真是门独特的艺术呢。

    在陈子龙田威等人清点清军辎重与降兵之时,李啸亲切接见了从镇海堡上急急赶了出来的靳统武和一众军兵。

    “统武,此番守住镇海堡,真真辛苦你了。”李啸的眼神十分欣慰。

    “禀大人,本将乃海洋岛主将,自是守土有责,如何敢担这辛苦两字。”靳统武一脸感激地说道:“大人从台湾赶回,便立刻引兵来救,我等倒要谢过大人及时救援之情才是。”

    李啸大笑起来,随后他勉励了靳统武几句,便又和船厂总头林大壮等人,商讨重建船厂一事。

    “李大人,老夫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林大壮犹豫着对李啸说道。

    “林师傅但说无妨。”

    “李大人,请恕在下直言,这海洋岛,实非设立大型船厂的佳地。”林大壮低声说道。

    “哦,林师傅何出此言?”

    “李大人,你看,这海洋岛上,地域狭小,难屯重兵,那么,若有敌军来犯,援军一时难来,唯一自保之计,便是凭堡固守。如此一来,军民辎重等尚可得保全,但诸如船厂等大型工厂,则必然会成为敌军焚掠之对象。可叹敌军焚灭容易,但我军要重建船厂,却又要花多少心血人力与钱财啊。”

    林大壮的话语,听得李啸频频点头:“林匠头此话甚是有理。这船厂重建一事,就等本督在山东重新堪好地界,再行重建不迟。”

    林大壮释然道:“如此最好不过,这些一来,若有敌军来袭,我军可立刻出兵救援,当可保船厂安然无虞。”

    李啸在心头,牢牢记下了林大壮的话语,他决定,一定要尽快找到合适的船厂重建位置,以便让船厂尽快恢复船只生产。

    随后,李啸又交待了海洋岛上其他人等的重建工作安排,陈子龙田威等人也皆清点搬运完了清军辎重,大部分的粮食,皆留于镇海堡内,以便当地军民食用。其余的盔甲武器军械之类,则全部搬运上船,带回赤凤卫。

    在这些工作都做完后,李啸便下令,拔出一条原东江镇的小型鸟船,让沈志祥王庭瑞等人乘船返回石城岛,而他则带着三千满洲兵马,以及沈志祥部军兵,乘船返回赤凤卫而去。

    在返回赤凤卫的航程中,李啸在心里,却是一直在记挂一件事情。

    那就是,到现在为止,朝鲜那边的战事,究竟已进行到了何种程度。

    雄心勃勃的李啸,在解除了海洋岛的危局后,他下一步最想做的事情,便是出兵朝鲜,从而直接插手朝鲜战事进程。

    因为李啸若这般做,他相信,会给自已带来巨大的好处。。。。。。(。)

第二百五十章 目标,江华岛() 
两天后,李啸全军从海洋岛上返回赤凤卫。

    在将所获物资分别入库,且嘉奖抚恤将士完毕,李啸下令,让那三千满洲兵马,如先前的投降满洲兵马一样,前往铁龙城挖铁矿劳改。而沈志祥部的原东江镇军兵一千余人,则分别进入赤凤卫蹲犬山的采石场、石灰场、砖厂、水泥厂中做苦役,以赎前罪。

    然后,李啸下令,带上赤凤营的甲总、乙总两部兵马,前往朝鲜进行紧急救援。只留丙总兵马守卫赤凤卫。

    除此之外,李啸将原早投降的那批满洲兵马,也就是当初和查塔一同在锦州郊外投降的九百余名满州鞑子,人与马皆着原有的正白旗盔甲,单独成立为一只骑兵队伍,号为满洲骑兵哨,由额弼纶任主将,萨穆什喀任副将,一同随军出征朝鲜。

    因此这批鞑子的原有将领查塔,因为上次房山县夺取城门的战役中,表现极为突出与卖力,现在已升为了横行哨副哨长,亦是相当重要的职位,李啸经考虑再三,决定暂不改变查塔的军中职务。

    这批鞑子,自当日被从锦州押回后,随及被押往铁龙城铁矿劳改,在经过一年多的劳改后,有六七十名鞑子死于劳改过程中,剩余的九百来名鞑子,在劳改结束后,被就地改编成为铁龙城的辅兵。

    因为这些满州鞑子,基本上人人都有骑射能力,故全部作为后备骑兵培养,每日加以训练,现在李啸把他们组成满洲骑兵哨,却是十分自然之事。

    当然,这只满州骑兵哨,里面也与李啸的其他部队一样,设有全部由汉人文官组成的监抚司,主管军兵的功绩考核、文化教育、军纪检验等事,从而保证军队有战斗与生活两套班子,以分割将领对军兵的管控权,加强对基层军兵的实际掌握。

    而且,在这近二年的时间里,这些满洲军兵,无论是在挖矿劳改时,还在是当辅兵时,天天都有监抚们高强度的洗脑教育,现在这些蓄了长发,与汉人一般衣冠装束,日常生活习惯也与汉人无异的满洲军兵,人人都在心下,对自已的汉人身份相当认同了,甚至还有不少的满洲军兵,给自已取了汉人名字。

    在李啸的允许下,还有不少满州军兵,在成为辅兵有了固定生活来源后,如查塔等人一样,纷纷取了汉人女子为妻,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对于那在白山黑水的老家,可谓半点眷恋也没有了。

    对于满族这个刚刚脱离蒙昧状态,绝大部分人都是文盲,宗教亦相当原始的民族,用明显高级的汉文化对他们加以薰陶改变,泯灭他们原有的民族烙印,效果是相当的明显。李啸甚至认为,这些人融入汉族,成为汉族的一分子的速度,可能比台湾的土著们还要快一些。

    其实,真正极难溶解,无法汉化,完全油盐不进,甚至每每反客为主的是信奉某教的族群。当然,在明朝时,某教的族群数量还是相对较少的,现在的李啸,因为其军民中基本上没有某教的人,暂时还不用考虑这个令他头痛的问题。

    而受到任命的额弼纶与萨穆什喀,皆极为欢喜,纷纷向李啸大声表示,要为李大人尽力做战,以建新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