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虎-第2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了炮手在战场上实际使用。

    定装火炮火药,是赵杰等人从鲁密铳定装火药中得来的灵感。这种事先测好份量,用油纸包裹,分别保存使用的定装火药,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高深的技术,但这点小小改进,却让炮手在操作时,更加简便安心。这种定装火炮弹药的方法,可完全杜绝了装药过多而导致炸膛的可怕情况。毕竟,如果在紧张的战斗环境下,让炮手还要去亲自测算份量再倒火药,压力极大的炮手,在操作过程中极易产生失误。

    而且,哪怕不打仗,就是在平时训练炮手时,要让这些基本都是文盲的炮手,去了解不同型号火炮的火药配比,也是一个很大的麻烦,只会徒增炮手学习的畏难情绪。

    而除了改进了定装火炮火药外,赵杰还与车马行的工匠们进行了合作,生产出了适合火炮搬运拉行的四轮炮车。

    这种四轮炮车,虽然车身主体,亦是由厚重实木制成,但全身包铁皮,以增加火炮搬运时的耐磨度,且所有的轮子与承轴,皆是由用标准件组成的中碳钢制成,以便于在磨损时,可以及时更换。

    有了这种炮车,一般只有400至500多斤重的轻型龙击炮,可由单马拉行,有1000斤至1600斤重的中型龙击炮,可由双马拉行,而最重的2000斤至2500斤重型龙击炮,则可由4匹大马同时拉动行走。

    赵杰对火炮性能的介绍之后,又喜孜孜地对李啸说道,经过他们实际试验,一门普通的龙击炮,经测试,在打至3000多发时,炮膛才开始出现裂痕而淘汰更换。

    3000发!

    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

    要知道,现在欧洲的铁炮,一般仅能打600发便会淘汰报废。而现在明清双方,所制作的火炮,不过仅能打放不到300发。(注:康熙20年时,清朝曾拿南怀仁监制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进行了大规模测试,动用240门炮于3个月实弹射击21,600发。《康熙实录》中记载,有几门大炮射击300~400发以后依然完好。也就是说,明清时代的火炮,寿命一般不超过300发。)

    李啸心下暗想,这样的龙击炮制作出来,那么至少可以经历数十次战争,都不会被淘汰。这样坚固耐久的火炮,却是能更好地支持,李啸将来那跨越千里的长途远征。

    听完了赵杰的介绍,接下来,李啸自然是要亲自测试火炮的射击性能了。

    “拉至城外山崖之处,给本官试炮。”

    李啸一脸喜色地昂然下令道具。

    “在下遵令!”(。)

第二百六十五章 铁模铸炮() 
“好了,就停放在这里,卸炮后,立刻开始置放炮架。”

    在离城那那面陡峭的山崖,将近八百步(约1000米)的距离,赵杰喝令炮手停止推进这门重型龙击炮,把火炮从炮车卸下后,就地开放置放炮架。

    据赵杰介绍,这个距离,是这门重型龙击炮的准确射程的最大距离,另外,其有效射程为1500步(约2000米)。

    听赵杰介绍龙击炮的射程竟有这般远时,李啸一脸喜悦。

    他知道,在明清时代,哪怕是威力最大的新式红夷大炮,准确射程基本在600米左右,至于有效射程,最高也只达到了1500米。

    可见,李啸生产的龙击炮,远远地超越了这个时代。

    沉重的实木包铁炮架放好后,这门重型龙击炮,被一众炮手使出吃奶的力气,扛上了炮架,再把这门重达2500斤的龙击炮好生固定稳妥。

    “清膛准备!”

    赵杰大喊完,这些炮手立刻打开炮口的密封盖,伸入干布将炮膛中的防护油抹净,再打开火门盖子,倒入一点引火之药,再将其余的定装火炮火药全部从炮口倒入,后用捅棍捣至半实,随后从炮口由两名炮手一齐发力,将那枚巨大的32斤铁弹塞入炮膛。

    “调整炮位!”

    赵杰这一声喊后,炮手们立刻使用铳规测距,调整炮耳,选择仰射角度,再仔细校准准星与照门,接着便打开火门盖子,插上火绳,做好了开炮的准备。

    “预备,点火!”

    一名炮手,立刻点燃了手中持着长条火绳,火绳冒出淡蓝色的火光,慢速地燃烧起来。

    “放!”

    听了赵杰的命令,炮手立刻将手中的火绳,点燃了眼前这门龙击炮火门上的火绳,只得滋滋一束光苗隐入火门之中。

    “砰!”

    几乎就在瞬间,龙击炮发出一声几乎可以震破耳膜的爆响,炮口飘起腥红的余焰,大团的呛鼻白烟立刻四处弥漫,一枚包黑的炮弹呼啸出膛,向着山崖上用石灰标记的地方凌厉出击。

    远远地听到一声闷响,炮弹准确地山崖上那画了石灰的大圈,碎石飞溅,周围的炮手顿时一阵欢呼。

    李啸从千里镜中看到,炮弹准确地击了1200米外的山崖上的画圈处,以击中部位为放射起点,整面青石山崖上,呈现出密如蛛网般的巨大裂痕,可见这枚32斤的炮弹,对山崖造成了多么大的打击。

    “很好,复位炮架,继续打!”

    赵杰随后接着下令,炮手们随后开始将因为后座力严重后退歪斜的龙击炮重新复位,用湿布清理炮膛,抹去药渣,再开始重新如先前步步骤装填。

    这个年代,没有现代大炮所使用的炮架制退复进机。整个世界上,无论欧洲还是中国,所有火炮都是所谓的架退炮,也就是说,开炮时全炮受后座力后退,需要以人力将其复位。

    这样的火炮有个巨大的缺点,那就是,在长时间炮战下,将会大幅消耗炮兵体力。有军事分析家认为,拿破仑之所在滑铁卢战败,固然有一系列的政治与军事原因,但其手下炮兵体力耗尽导致火炮无法完全复位,亦是重要原因之一。

    实际上,在18世纪到19世纪工业革命时代晚期的时候,欧洲各国也曾出大力研究过各种制退复进系统,但是基本全部失败了。

    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当时弹簧之类的刚性系统制造不易,同时很快就会弹性疲乏,更换与维修起来也很复杂。直到19世纪末,才发明使用不会弹性疲乏的液体或气压制动,进行压力制退复进的炮身复位装置,直至此时,这才使火炮复进系统真正实用化,出现了所谓的管退炮。

    这个问题现在无法解决,毕竟,李啸军的机械工业水平,太过低阶原始,远远达不到能生产气动或液压装置的程度,所以,李啸也只能默认现实,还是让炮手们多出把力气吧。

    对于这个问题,赵杰也曾向李啸提出过缓解的方案,这个缓解方法,还是当年的孙元化想出来的。那就是在选定的炮兵阵地上,让士兵用铲子挖土,在火炮后方堆出小土堆。则火炮发射时后座后退,就会经由斜坡滑到小土堆上,士兵再用力一推,火炮就会从斜坡滑下来,稍微校正调整就可以简单复位。

    当然,这种解决的方法,太过简陋与敷衍,但在战场上,却还是相当实用的招数。

    李啸同时注意到,自已手下的这些炮手,装填还不够熟练,配合也还有些生疏,虽有定装火药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但全套动作完成时,竟然耗时近5分钟。

    而在当时世界上,操作水平最快的是英国海军,平均每2分钟,便可重新击发一次。李啸军手下的炮手,操作熟练程度,却还有待提高。

    在接下来,李啸军又接连打放了八炮,便因炮膛过热,恐再继续打会导致炸膛,而停止了打放。

    李啸看到,山崖上的画圈处,赫然现出一个大洞,巨大的裂缝从这个大洞的周围,呈圆形四处散布,大块的青石从山崖上崩塌下来,在山脚下滚落了一地。

    能在这么远的距离,有这个打击效果,李啸十分满意。

    试想一下,那些远不如山崖坚实的城墙,若在数十门这样的重型龙击炮那凌厉威猛的打击下,该会以怎样的速度迅速崩垮。

    哼,等到这些重型火炮生产到了一定数量,自已就把它们带到台湾去,那么,无论是西班牙的圣多明哥城,还是荷兰的赤嵌城或热兰摭城,都将会在这样的火炮强力打击下,迅速灰飞烟灭。

    从此之后,李啸军一直以来最为短板的攻打坚城,将再不会成为制约李啸的头痛问题。

    除了打击力巨大外,赵杰制成的这门龙击炮,还有一个优点,更让李啸心喜。

    那就是,龙击炮一次可以打放的炮弹数量。

    据史书上记载,现在的明军与清军每门火炮平均只能打放四五次,便会炮膛过热,再无法使用,不然便会炸膛。

    这种火炮因为多次打放而导致的炮膛过热的时候,并不能急急地灌水使其迅速冷却,因为炽热的炮管,在突遇到的冷水的情况下,很可能会立刻产生极为细小的裂隙,从而会在下一次打放中炮膛炸裂,故只能待其慢慢自然冷却,才能重新进行下一轮的打放。

    而冷却的时间,一般最少需要半个多时辰,若是炎热的夏天,耗费一个半时辰的情况,亦是常见。

    而李啸军的龙击炮,其火炮每次连续打放炮弹的数量,与现在的明军与清军火炮相比,几乎多了一倍,这得益于李啸采用精钢制炮,导热很快,同时略为粗糙的表面使其散热良好,这才使得龙击炮能有比明军与清军的火炮多了近一倍的打放时间。

    “赵总头,若以现在的速度,每个月可铸这重型龙击炮多少门?”

    心下极喜的李啸,也不多加掩饰,开门见山的直接向赵杰问道。

    “禀都督,这般重型龙击炮,因其耗费钢材颇多,且制作泥模不易,以我军现在速度,每月只怕最多只能生产两门。”赵杰面有难色地回道。

    听了赵杰的这番话,李啸不觉皱起了眉头。

    李啸有三大营的兵力,皆要配备龙击炮,而火炮厂一个月才只能生产两门,这个速度确实慢了点。

    不过,赵杰的话,却让李啸仿佛发现了什么突破口一般。

    泥模铸炮?

    如果换成铁模铸炮呢?

    仿佛只在瞬间,这个念头便从李啸心头电光火石般地闪出。

    李啸前世看过一些书中介绍过泥模制炮。这泥模铸炮,是中国传统的铸炮工艺,即用水和泥,制成模具,然后范金倾铸,层层笋合,最终制出炮身。

    这种泥模,有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必须烘得干透才行,否则外表虽干,里面湿润,一遇金属熔液,潮气自生,铸成的火炮就有蜂窝,打放时炮膛容易炸裂伤人。而烘干泥模却是一件耐心活计,需得自然阴干,不可使用急火薰烤,这样制成一个合格的泥模,往往要一个月之久,如果碰上雨雪阴寒天气,则须两三个月。况且一具泥模只能铸造一尊火炮,随即随弃,不能再用。

    而铁模铸炮,在李啸印象中,是清人龚振鳞于鸦片战争期间发明,算是中国人在火炮制作技术方面,难得的领先世界的一次。因为这样的先进铸炮方法,在欧洲则要在30年后的1873年,才开始首先在英国使用这种技术。

    鸦片战争时,浙江嘉兴县县丞龚振麟,被上司调到宁波军营,受命赶制火炮。因其事甚急,因此他发明出铁模铸炮法,以其快速生产火炮用以对抗英军。

    具体方法为,首先以腊制造火炮,再几次翻砂作成铁模。铸炮时,先将铁模的每瓣内侧刷上两层浆液。第一层浆液是用细稻壳灰和细沙泥制成的;第二层浆液是用上等极细窑煤调水制成的。然后,两瓣相合,用铁箍箍紧、烘热,节节相续,最后浇铸金属熔液。待浇足熔液,冷却成型以后,即刻按模瓣次序剥去铁模,如剥掉笋壳一样,逐渐露出炮身。

    至此,一门用铁模铸炮法制出的火炮,正式成型。

    这种铁模铸炮法,与泥模铸炮相比,铁模铸炮的优越性在于:工艺简便易行,节省模具原料,不受气候条件限制,缩短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没有湿气残留,尤其是解决了蜂窝(气泡)的难题,大大提高了火炮铸造质量,大幅降低铸炮废品率。

    在龚振麟成功研发出铁模铸炮法后,他的同僚们称赞说:“其法至简,其用最便,一工收数百工之利,一炮省数十倍之资。且旋铸旋出,不延时日,无瑕无疵,自然光滑,事半功倍,利用无穷,辟众论之导轨,开千古之法门,其有裨于国家武备者,岂浅鲜哉!”

    龚振麟自已,对自已费尽精力研发的铁模铸炮,亦是十分暗自得意。

    他在《铸炮铁模图说》中,还专门总结了铁模铸炮的多个优点。其中讲到铁模的特点,便是一模多铸,成本低、工时少,减少表面清理,镟铣内膛的工作量,铸型不含水分,少生气孔,用后收藏,维修方便,如果战时紧迫,能很快投产以应急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