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虎-第4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整整追了近十里后,李自成与一众流寇老营骑兵,侥幸逃出生天。但基本全部的流贼步兵,都被唐军所斩杀或俘虏。

    李啸立刻下令,让全军将士休辞劳苦,在看好俘虏的同时,立刻再去追杀败逃的李自成部军兵,乘机解了开封城之围。

    只不过,李啸的这心思,李自成也早已看出,仓惶逃回开开封城本营的他,急急下令,全军放弃包围开封城,立刻退往位于开封城西南部朱仙镇的驻军本营,。

    在李啸率领全部唐军,拼死拼活地追击了数十里,终于赶到开封城下时,围城的流寇早已退散而去,各类辎重武器旗帜散落了一地。李啸的唐军,顺利地占领了开封城外,早已空无一人的流寇军营。

    至此,到了这时近黄昏之际,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战,终于结束,以李自成部流寇惨败,李啸的联军大胜而告终。

    “万胜!”

    “万胜!”

    “杀流贼,得功名!”

    “杀流贼,上天庭!”

    ……

    唐军士兵尽力欢呼,每个人都是一番极度欢欣的表情。而一同作战的侯恂部兵马,见唐军这般勇悍,无不心下暗赞。

    这时,就在唐军军兵与监抚文官们,开始紧急清点战场之际,开封城东门轰的一声打开,一大堆官员从开封城中涌出,纷纷来到李啸座前参拜。

    “河南巡抚李仙风,拜见李大人……”

    “河南巡按高名衡,拜见唐国公……”

    “河南总兵陈永福,拜见李大人……”

    “河南副将范志骠……”

    “开封参将徐举……”

    李啸脸带微笑,一一虚扶起各人。

    河南巡抚李仙风,一幅标准的文人相貌,以一种极为感慨的表情,向李啸说道:“李大人,多亏大人你急公好义,千里率部来救,方得打退李贼,救了这开封城,救了这满城的军民百姓啊!本抚心下着实感激。请李大人,再受我一拜。”

    李啸急急搀扶起他,微笑道:“李巡抚不必过于客气,本公身为大明臣子,理当守护这大明国土,这开封城能解此重围,军民得救,本公心下,亦是欢喜得紧呢。”

    李仙风大笑起来,两人正相聊甚欢,这时,忽然听得一声高喊:“周王驾到!”

    李仙风压低声音道:“看来唐国公此战大胜,周王也知道了,这才特地出城迎接李大人呢。”

    李啸哦了一声,他略一犹豫,也屈身与李仙风高名衡等人一起,下跪迎接。

    这时,头戴双角龙纹的乌纱折上巾,身着五章青衣,两肩纹金龙,系着素表朱里的大带,上挂金纹玉龙形珮,下着赤红袜舄的周王朱恭枵,在两名侍卫的搀扶下,缓缓从大门正中而出。

    李啸上次来河南开封时,因为职位太低,倒是与其没有任何谋面或交情。只不过,李啸从前世读过的历史中知道,这朱恭枵,是明太祖朱元璋十一世孙,周端王朱肃溱嫡长子。

    在真实历史上,李自成挖河放水三打开封时,朱恭枵和他的王妃、王子、一部分宗室和部分王府官员,幸得侯恂与高名衡等人救助,才得以从一片洪水的开封城中逃脱。后来,崇祯知道此事后,赐书慰劳,并赐帑金文绮,命周王一家,暂时寄居彰德。

    后来,李自成未攻下开封并撤走,但开封城内,已被大水泡的一塌糊涂,周王王府和宫殿都被淹没,朱恭枵历经多年搜刮的财富与钱粮,皆在大水中化为泡影,更有多名家人离散,不知所踪。

    经历此劫后,年逾六旬的朱恭枵,倍受打击,心力交瘁。原本身体康健的他,迅速病倒,在崇祯十七年春,朱恭枵终于病死于彰德府。

    明史记载,“王薨,赠谥未行,国亡”,随后,他的子孙南走,大部分不知所踪。而朱恭枵第五子绍烿、第六子绍焜等人,则投降清廷,以求“恩养”。只不过,原本以为,可以重新过上舒服的王爷生活的他们,不久都被清廷以“私藏金银印信,图谋不轨”的罪名,当街杀死,以绝后患。

    李啸看到,已经六十多岁的周王朱恭枵,虽然须发皆白,一脸皱纹,但却是身体康健,气态雍容,神情自然,有一种久在上位者的气势。此时的他,手捋着修剪得极好三绺清髯,带着一脸亲切而感激的笑容,笑吟吟地向李啸走来。

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 
“在下李啸,拜见鲁王殿下。”见到周王走近,李啸跪地,恭敬行礼。见李啸躬身行礼,朱恭枵的眼神,明显地一亮,脸上笑容愈见喜悦。“唐国公速速请起。”朱恭枵虚扶李啸起身,上下打量了一番身着华贵盔甲的李啸,然后点头赞叹道:“唐国公,久闻不如一见,唐国公真真一表人材也!你率部千里远来,解我开封之围,让城中数十万军民百姓得以保全,这番天大功绩,国朝还有何人,复可为之。”看着朱恭枵这么大年纪,却还是对自已一脸套近乎的笑容,李啸心下十分感慨。于是他微笑道:“周王殿下,你这般谬赞,本公何以克当。”“唐国公客气了,本王非是虚夸之语,实是内心赞慕之至也。现在流寇已挫,开封得保,这城外非述话之地,若李大人不嫌,还请李大人随孤王入敝府中小坐,以解孤王平生渴仰之思。”朱恭枵脸上的笑容,更显热切。见到朱恭枵身为明朝显贵亲王,却在自已面前这般巴结逢迎,李啸心下十分受用。只不过,他也知道,现在李自成虽然退走,但依然威胁重大,远没到可以彻底放松之时。李啸笑了笑,拱手谢道:“多谢周王抬爱,只是战事紧急,且待灭了李自成部,让河南之地重归宁靖之后,李某再去拜访周王殿下吧。”周王点点头,对李啸这负责的态度十分认同,便说道:“唐国公戎马倥偬,战事匆忙,孤王确不便多扰,但全军将士此番大胜,孤王却是一定要多加犒劳,方表吾等慰问之心,还望李大人勿为推却。”见周王这般表态,一旁的李仙凤,高名衡等人也纷纷大声表态道:“周王这般豪气,吾等也当略表绵薄之心,这劳军之事,也算我们一份。”李啸大笑:“好,诸位盛情,李某心下着实感谢。就代全军将士,谢过诸位了。”李啸与众人言谈间,这时,监抚司的战场统计报告也出来了。“禀唐国公,此战统计,我军共俘虏流寇32815人,斩杀16234人,缴获军械盔甲武器无数。另我军伤亡人数为1320人,友军侯侍郎部伤亡人数2562人……”听到监抚司向李啸的禀报,朱恭枵李仙风等人,愈是惊叹不已。好么,对阵李自成的这精锐部众,李啸的军队竟有这般战力,敌我损失对比如此悬殊,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完胜呢。不过,他们都看到,身为主将的李啸,倒是并没有特别欢喜的表情,他轻轻哦了一声,便下令,将俘虏全部押回陈桥镇的营盘处,而将缴获的盔甲武器之类,全部让给侯恂部。见李啸对友军这般慷慨豪爽,各人对李啸,心下愈加尊敬了几分。接下来,朱恭枵李仙风等人安排宴席,杀羊宰猪,在城外摆酒犒劳李啸和与侯恂的部队,整个场地一片热闹欢腾。而朱恭枵李仙凤等开封城中官员,则与李啸侯恂等共围一桌,各人觥筹交错,互相劝酒,气氛十分融洽。河南巡抚李仙凤,借着酒意向李啸问道:“李大人,现在李贼已逃往朱仙镇,那李大人接下来,却该如何对付他们呢?”他的话一话完,朱恭枵高名衡等人,皆直勾勾地望向李啸,每个人都想要从李啸的嘴中,得到答案。李啸环视了一圈桌上各人的表情,心头却不由得暗笑。这帮家伙,个个嘴上不停吹捧自已,但在内心之中,却还是对自已究竟愿意在这河南之地,征战到何等程度,而十分疑虑呢。既然如此,那自已正好利用他们的忧虑,来给自已谋些好处。“各位勿忧,本公来救河南,非是只救开封一城,至于现在被流贼所侵占的豫中豫西一带,本公亦当全部铲除之,力求将流寇全部清除出河南,方可结束此战事。”李啸此话一出,满座的官员皆十分高兴,特别是河南巡抚李仙风,一脸如释负重的表情。不过,接下来,李啸话锋一转,又道:“当然,这样一来,我军转战河南各地,自是费时良久,粮饷开销会十分巨大,士兵抚恤亦需多费银两。而在两军鏖战中,百姓也是多受牵连,命涂膏锷,身填沟壑,本公每念及此,心头亦是多有不忍也……”李啸说到这里,李仙风等人,自是知道李啸说这番话的意思是什么,李仙风急急接过话来:“李大人,至于粮草与抚恤,皆可由我河南官府置办,却无需多虑。只不过,现在两军交战,我河南百姓,置身其中,命丧刀锷,却实是无奈之事。我等身为河南官员,却也没办法啊。”李啸笑道:“李巡抚,你等能为我军筹办粮饷,抚恤士卒,本官十分承情。至于河南百姓,本官倒有一法,可救河南百姓于倒悬,免受这场刀兵之灾。”听李啸这一说,桌上各人皆是睁大眼睛,朱恭枵率先开口问道:“李大人你有何妙法,孤王洗耳恭听!但请唐国公详细言之,若是救下这河南一省的百姓,李大人乃是万家生佛再世也。”李啸微微一笑:“周王过誉了。本公在想,既然这河南之地,已成与流寇作战的正面战场,那全省各地,皆有被流寇侵袭的危险,故而,本公希望周王、李巡抚以及各类同僚,能让下属官员作好安排,把其下的百姓,尽可以安排迁移到山东去,再由我军,安排到海外定居,如此一来,才可终免刀兵之灾,得以保全性命哪。”李啸这话一出,各人顿时陷入沉默。原来,李啸转来绕去,打着保护百姓的幌子,最终还是为了充实他的海外领地,这一招以退为进,倒是运用得妙呢。而且李啸一开口,就是想要河南全省的百姓,这般气魄,倒是大得很呢。只是,自已能不答应他么?若不答应,休说河南一省百姓,极可能会就此丧命于流贼刀下,那李啸若见这番条件不满足,也怕是会随便寻个理由,撤兵回返山东。那这样一来,这河南之地,可就真的只能任由流贼肆虐了。这开封城,莫非还要迎来下一次,被流寇重兵围城的日子吗?河南巡抚李仙风脸上涌起苦笑,却还是向李啸拱手道:“李大人仁慈爱民之心,本抚深为感佩。这河南之地,百姓生存困苦,又处刀兵战场,实是度日唯艰,李大人若能把他们安排到海外,也是功德一件,本抚在此,先代全省军民百姓,谢过李大人了。”李仙风一说完,桌上其余各人,虽是表情各异,却也只得纷纷向李啸表示感谢。这些人中,周王朱恭枵也以一种感慨的语气,对李啸说道:“李大人这般计策,对我河南百姓,实是最好的一条生路啊。虽然百姓要背井离乡,永别祖业,却能得到活命机会,能够延续祖宗血脉,亦是极难得的好事了。”“那李某就多谢各位了。”李啸笑了笑,然后脸上便显出凝重之色:“各位,象现在,这开封城中的百姓,已被流寇围困近两月,生活困苦已极。以李某之见,还是要尽快移民离开,去海外落脚安顿,方为好事。不然,万一哪天流寇复来侵袭,本公若救援不及,可就糟了。““李大人,你放心吧,这些移民之事,本抚自会尽快安排的。现在开封城中,为了躲避流寇,来自河南各地的居民百姓,有二十余万之多,这些百姓,没有家业,没有工作,淹困于开封城中,生活确实十分困苦。本抚当可把他们,尽数交于李大人,将他们安顿去海外生活,倒是难得好事。“李仙风捋须言道。李啸闻言,心下甚是欢喜。好么,自已已区区一番话,便轻易说动了这些人,就换来了这二十多万的开封百姓。甚至都是不用象与流贼交易一样,要花银子购买人员,这可真是一笔难得的好买卖呢。“好,那本公就再次谢谢各位了。“李啸微笑着举起酒杯,向各人巡展一圈,然后一饮而尽。随后,李啸率军,重回陈桥镇,在营地中休息。回到营中后,有手下军兵喜孜孜前来禀报,说拿获了流贼一名大将,田见秀。听到拿获了田见秀,李啸不觉微微一笑。前世看过历史的他,知道这个田见秀,外号为锁天鹞,能文能武,乃是李自成手下一员大将,崇祯十四年时,已在李自成手下任权将军。此人性格仁厚,亲爱士卒,幼年时还上过私塾,倒是颇有儒将之风,倒与李自成那一众粗豪无墨的将领十分不同。在顺治二年,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杀害后,此人与吴汝义一起,走岳州,到松滋,在这里找到了李过与高一功的部队,随后奉李过为主。不久之后,亦追随李过,投效南明,与何腾蛟堵胤锡等人,一起合作抗清。只不过,此人虽有儒将之风,却是个甚无主见,堪称墙头草随风倒之辈。在投降李过之后,因一次战斗中,被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