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虎-第4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啸还是没有说话。

    只不过,他的眼神愈发阴沉得可怕。

    这二人的意见,在李啸看来,无异于火上浇油,大大激化矛盾,是绝对不可采纳的。因为无论采取他二人谁的意见,如果李啸这样做的话,可谓与明廷彻底撕破脸皮了,也许对于自已来说,只剩下起兵自立为主一条路可走了。

    李啸现在还不想这样做。

    现在的李啸,因为改组军队,装备新式武器,开拓南洋荒地等事项,已将他手上的数千万两银子的财力,基本花了个罄尽。

    现在的李啸,财政上还是相当紧张的,毕竟大把的钱财花了出去,要见到效果,可能还要个两三年时间。

    这两三年时间,李啸必须小心翼翼地控制财政与支出,防止财务崩溃,在军队转型完毕,且土地开发初步完成后,再开始向外大力拓展,方为合适之举。

    所以李啸认为,如果真要现在一时冲动,同时与明朝与清朝一同为敌的话,且不说兵力上会相形见绌,财力上也是再难于支撑,除非把手下军队变成李自成那种流寇模式,以战养战,用中停地掳掠夺与裹胁,来发展壮大自已,而这是李啸所绝对不接受的。因为他若这样一做,且不说先前积累的英名毁于一旦,也等于是把自已,放在国中全部的官僚与将领的对立面上了。

    而且,李啸现在还在利用与明朝的大体平和的关系,不停地从明朝国内转移人口,把这些源源不断的汉族人口,有如种子一样不停地充填到南洋与东北亚各个新建省份中,以进一步壮大自已的实力,强化自已的力量,直到将来,让一个由自已用心塑造,全新的、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的、有初步近代模式的汉人帝国,在世界面前,峥嵘崛起。

    换句话来说,现在的李啸,实力还尚未到可以与明朝彻底撕破脸面,完全对立的状态,既然如此,那李啸实际上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姑且承认现状,接受这个明朝赐下的平辽王爵衔,默认明廷与清朝签下议和协议。然后在这两年里,继续发展壮大自已的实力,顺利实现军队转型,以及对手下各统治地域的进下开发与控制,这才是李啸最为迫切的任务。

    李啸相信,就算明朝与清朝达成议和协议,清朝想在这两年里,就发展到能完全压制自已的状态,还是根本不可能达到的。

    李啸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二人,不必再说下去了。

    然后,他淡淡道:“二位,本王认为,现在我军财力有限,军队还未完全转型,还没有到能与朝廷彻底撕破脸皮的程度,故而,继续对朝廷何持表面上的的恭敬与遵从态度,才是我等唯一可行之策。我军现在的根本大计,还是要继续完成军队转型及训练,还有继续从国内移民,把南洋与东北亚开发好,这些事情才是真正的重要与关键所在。本王相信,只要我军实力进一步壮大,将来还怕没机会改变现状么?“

    听李啸这样说,陈子龙与姜曰广二人皆沉默了。

    不过,很快陈子龙便接话道:“李大人能考虑长远,暂作潜伏,亦是好事。我等可以利用这两年的时间,好好发展壮大自已的实力,等到南洋与东北亚等地一切都稳步发展,并开始有固定产出,财政也不再紧张之际,再开始图布天下,却是更加妥当。“

    姜曰广也点头道:“卧子所言甚是,现在我军保持守势,再徐徐拓展,确是更加妥当之举,以学生看来,我军现在最为首要的任务,要要确保海参崴堡快速修好,估计明清议和之后,皇太极要进攻的首要目标,便是海参崴堡了。“

    李啸很同意两人的说法,他点头道:“二位说得甚是。现在海参崴堡才刚修了内城,外城才修了一半,还需要加紧修建,争取在明清议和谈定之后,便能顺利完工。然后,在海参崴堡完工后,本王还要再调派平南镇丙营兵马,前往海参崴堡,以加强当地防御,确保海参崴堡固若金汤。“

    李啸说完这话,姜曰广突然象想起了什么一样,对李啸笑道:“李大人,我等自辽东返回,已有两个月了,那被我军俘虏的清廷宗室巴布海,和在图库拉山崖投降我们的清廷户部参政索海,二人现在均在登州无所事事,却不知大人打算如何处置他们?“

    李啸哦了一声,这才想起还有这档事来。

    原来自返回山东后,李啸有大堆的事情要处理,又要关心松锦大战与明清议和等事,如何安置巴布海与索海二人,倒还真的一时忘了。

    这两个人,已然彻底背叛清廷,现在就是李啸放他们逃回,他们也没胆量回去了。只不过,这两个人都是才能平平之辈,那索海更是因为坠马而成为了残疾,已然不能再如他们手下投降的军队一样,被李啸洗脑改造后吸收入军,那如何安置他们,倒还要好好考虑一下。

    李啸想了想,便道:“这样吧,让这两人以我军退役人员待遇安置,全部送到澳洲,就在那里当个普通百姓过日子算了,反正对于他们来说,本王没有取他们性命,给了他们活路,已是足够仁慈。他们将来,就在当地,娶个汉人女子,养家糊口过日子吧。“

    随后,就在李啸,安排巴布海和索海前往澳洲安置之际,明廷派出的回访使者团,也跟着清朝使团,来到了沈阳城中。

    望着沈阳西门上,那用满汉双语书写的“盛京“二字时,主使马绍愉,与副使李御兰,不觉皆是感慨万千。

第四百九十九章 羞辱之宴() 
见到明廷使者前来,且宁完我禀报此次出使明国顺利完成议和之事,皇太极十分高兴,随及令人从沈阳西门径自迎接,直入盛京皇宫。

    然后,他下令,亦如上次一般,在他最喜欢的凤凰楼上,设宴款待明国的正副二位使臣。

    因为议和协定已基本达成,皇太极心下十分愉快,为体现对明朝使臣的重视,他让诸如代善、多尔衮、多铎、豪格的满州宗室权贵,以及范文程,宁完我,高鸿中,鲍承先,还有新近投降的洪承畴之类这些汉奸文臣,一道作为陪席,齐来凤凰楼中。

    朗中马绍愉、参将李御兰二人,一路穿亭过殿,入得凤凰楼上来,便立刻便看到,一个头戴大毛本色貂皮缎台正珠蛛预冠,身穿绣二色金面天马皮金加貂皮五爪黄龙褂,腰间束金带头线钮带挂带挎,脚穿青缎毡里皂靴,端坐龙椅之上的大胖壮汉,端坐在北面龙椅之上。

    二人立即在心下明白,此人就是此时的清朝崇德皇帝,皇太极了。

    二人又注意到,在一旁右侧,则是端坐着五六名身着墨青色衮龙团袍,头戴东珠红缨凉帽的满洲重臣,而在左侧,则是一长串身着各色补子的的清廷汉人文官。

    见到这阵势,二人心下皆是一惊,没想到,清廷对自已这般看重,接待规格这般高,倒是大大出乎了自已意料。

    很快,两人迅速地注意到了,原先的大明蓟辽总督洪承畴,已然剃发改装,也穿着清朝官服,带着一脸谨慎的假笑,叨陪在文臣末席。

    马李二人,与洪承畴着互相遥遥对视时,双方的眼神都十分复杂,仿佛有无尽的话语装在其中,却一句也说不出来。

    想到洪承畴这位原先在大明呼风唤雨,炙手可热的人物,松锦之战战败投降后,现在清朝之中,这般毫无气节的腆颜求存,马李二人心下,都有一种莫名的凄凉哀伤之感。

    二人叹息着往前走了几步,便看到,正对着皇太极的龙椅位置的,则是客席,在这里摆了一张长酒桌与两把椅子,桌了摆了两副碗筷和一些酒菜,此时正空置着,马绍愉与李御兰二人心下明白,这便是给自已所坐之位置了。

    而在所有席位相围的中央空地上,正生着熊熊旺火,上面炙烤着四只肥羊,四只山鹿,两只野猪,烤架之下,燃烧正旺的木柴劈啪作响,让楼中暖和得有些炙人。

    马李二人看到,这八只动物,皆已烤得焦黄酥烂,油水渗滴,肉香扑鼻,令人闻之即食指大动。

    二人心下便是明白,看来除了酒桌上那些酒菜,这些个烤羊、烤鹿、烤猪,便是主食了。

    见得二人进来,皇太极挥了挥手,一边示意他们立刻坐下,一边朗声说道;“二位明国的贵客,千里远来我大清,路上辛苦了。今天朕特备薄席,一为明国使臣接风洗尘,二为明清两办达成议和协议一贺。请二位使者速速入席吧。”

    二人入坐后,皇太极复向他们,简略介绍了旁边的一众满洲权贵与各名汉奸文臣,各人互相招呼致礼后,皇太极便笑着对二人说道:“二位使者,上次明国派陈子龙与周元忠二位使者前来时,朕也是这般款待他们,他们倒是吃得极爽利,让朕心下亦称赞不已。却不知道,二位以前在明国时,可曾这么吃过野味么?“

    马绍愉李御兰见皇太极虽然表面热情,却是暗地里立刻就拿话来压自已,心头不觉一凛。

    马绍愉眼珠一转,急急答道:“皇上盛情整治恁多野味,想必味道极好,马某向来无缘得尝,今天倒是可难得一快朵颐了。“

    马绍愉说完这话,却看到一众清州权贵的脸上露出一种幸灾乐祸的表情,而一众汉奸文臣的脸上,则都是一副神情怪异而复杂的模样。

    他不由得心下犯嘀咕了,怎么了,不就是吃肉么,难道还有什么名堂不成?

    想到这里,他眼神复杂地与对一旁的李御兰二人,对视了一眼,两个人都从对方眼神中看到了一种莫名的担忧。

    龙椅上的皇太极,仿佛一眼就看穿了他们的真实想法一般,他虽面带微笑,心头却是一声冷哼。

    不过,他脸上还是保持着热情的笑容,对二人说道:“二位使者,朕知道,你们汉人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肉要割正,菜要码齐,总之规矩多多。只是,咱们满洲人可没有这么多的讲究,直接烤熟了,便用小刀割了吃,只图吃个痛快舒服,贵使若是不习惯,我便派人重新整治便是。”

    马绍愉心下一凛,不觉暗中叫苦。

    他恨恨地暗想,这皇太极这话,定是故作宽宏的试探之语,欲看看自已这些使者,是不是多有那怯弱汉人的娇贵习气,从而方便暗中考察自已这个代表大明前来的议和使团,究竟是个样的水准。

    马绍愉心可以断定,如果自已表现怯场,甚至软弱的话,这些人面兽心的鞑虏,一定会在已基本谈成的和议中,再强行添加对大明的压榨性条款进去。

    若是这样,这大明的脸面,可就要被自已丢尽了。

    于是,他想到这里,便拱手笑道:“多谢皇上关照,换席就不必了,我等客随主便,却也觉得这样吃法既豪气,又方便,想必吃起来,一定美味的紧。”

    旁边的李御兰也赶紧补充了一句:“皇上,不必这般客气,我等既来之则安心,这样吃挺好的,我等正要好好尝尝呢。“

    皇太极眯着眼,眼中却是冷光闪烁,他快速打量了一番马李二人一番,感觉此二人虽然看似与原先的陈子龙和周元忠一样,勉力作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他看人极为深刻,从他们那躲闪而犹豫的眼神中,皇太极猜到了这二人,定是硬着头皮装的,仅仅是在表面上强撑着,终是难以相信。

    想到这里,他便淡然一笑,复道:“贵臣心下若有抵触,还是莫要口是心非才好,不需这般勉强的。”

    见皇太极有如洞烛之明之般地看穿了自已,马绍愉与李御兰皆觉脸上羞躁异常,却又不好多说什么,两人蹙足而立,十分尴尬。

    这时,一旁的代善插过来,他大声道:“皇上,这两位明朝使者,皆是远来稀客,且先让他们尝尝我满州美食,也是好事。现在这烤肉皆已熟透,正是让人垂涎之时,还皇上下令速速割来,让我等一解腹中饥馁。“

    听了代善的话,皇太极闻言大笑,便向一旁的太监挥了挥手。

    那太监会意,便从御桌上取出一把镂花小刀,先向眼前烤得滋滋冒油的野猪肉上割了一刀,却正是最肥美的里脊肉,分割成两块,小心地放入马绍愉与李御兰二人碗中。

    随后,那些太监又分别割肉到众中碗中,给每个人的碗中,都盛上了厚厚的一块。

    皇太极的声音,又从龙椅上传来:“二位贵客请用,好好尝尝我满州风味。开席后,我们满州人要请客人吃第一块最肥美的肉,这可是咱们满洲人的待客规矩,不要客气。”

    听了皇太极的话语,马绍愉与李御兰又下意识地犹豫地对望了一眼。

    然后二人向皇帝应诺一声,便开始吃肉。

    此时,整个凤凰楼中一片寂静,诸如代善多尔衮等人皆是不吃,而是饶有兴致的想看这两人是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