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虎-第6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将军远来辛苦,请速随末将入山海关内歇息。”祖大乐一脸笑容,语气十分亲切。

    “好,咱们都是老相识了,将来又要皆在闯王之下效力,客套话咱也不说了,就请祖总兵带路。”唐通倒也爽快,向祖大乐拱手抱拳回道。

    快到山海关南门之际,唐通看到,山海关城头,旗帜破旧散乱,士卒稀少零落,一副落魄潦倒的模样,一时间,心下莫名感慨,本就不多的警惕心,顿是更加放松。

    将入城之际,祖大乐提出,让三千兵马暂在城外歇息,并设酒食款待,唐通自是畅快答应。

    随后,唐通带着数名亲随部众入城,跟随祖大乐参观山海关城池布防情况。祖大乐同时又告诉他,自已已在客厅摆下盛宴,待参观完毕后,要为其好生接风洗尘。

    唐通见祖大乐如此热情周到,心下十分欢喜。心情愉快的他,未及多想,连声称谢。

    于是,在唐通等人入城之时,就在南门外,祖大乐下属部众摆开桌椅,绵延极广,广开筵席款待唐通的三千军兵。他想得十分周全,就连马军的马匹,都有军兵牵走,在一旁加喂草料,好生照顾。

    唐通带着数名随从,与祖大乐等人登上山海关城墙,一路巡看布防情况,当他眺望雄关壮景,平野旷畴,海天无涯之时,心下不觉愈发感慨。

    “好一座壮阔雄关,真真天下第一雄关是也!”唐通感叹道“本将向来疏忙,一直未得入山海关一览这壮阔风光,今天方得有机缘入得此关中,好生地一览这雄关壮隘,一睹这塞外风景,倒亦是人生快事。”

    祖大乐哈哈一笑“唐总兵,祖某倒是觉得,这人生快事么,睹胜景观风情,自是难得,但相比投效明主,让自已一展所长,不负平生之志,才是最让人痛快啊。”

    “祖总兵所言甚是。”唐通笑着回道“先前咱们在明朝时,能同朝为官效力,便是缘分,现在祖总兵能幡然归附,再与唐某同朝共事,共效英主,更是难得之机缘,确是更令人心意畅快啊。”

    见唐通一副完全上套,对自已根本不加任何怀疑的模样,祖大乐心下暗笑,他捋须叹道“能与唐总兵再度同朝为官,自是难得好事,只是,在下在想,那窃据帝位的李自成,真的是值得你我投效的英主吗?”

    听得这话,唐通瞬间变了脸色。

    什么意思?

    你这厮不是刚刚才在返城路上,还说要与我一起为大顺效力,为李闯王为大顺朝卖命吗?怎么现在到了山海关城头,却又是恁样的一番话语?!

    难道说,祖大乐这厮,对自已所说的一切话语,皆为逛骗,所做所说的一切,都仅仅是为了请君入瓮……

    一股冰冷至极的寒气,刹时从唐通脊背窜起,直入脑门。

    “祖总兵,你这话,究竟是何意思?“

    “唐总兵,事到如今,本将也不想隐瞒了。”祖大乐脸上笑容骤然消失,沉声回道“本兵与我之部下,早已为唐军效力。此番设计,确为赚你而来。但本兵想说的是,唐总兵乃是人中豪杰,在流寇手中做事,亦是时局所逼,迫不得已。现在如能在此地幡然醒悟,共为唐王效力,从此为自已也为部下搏一个大好前程,不亦美哉?”

    祖大乐这番话一说,唐通的脸上已是煞白一片,豆大的冷汗,从他额头上涔涔直冒。

    唉,自已一时贪功,糊涂油蒙了心,原本以为祖大乐部孤悬边塞,窘迫无依,将只会引颈翘盼坐等自已前来收编纳降,却万没想到,这厮早已留了后手,竟先行投效了李啸。如今反是将计就计,请君入瓮,暗来来图赚我,倒是大出了自已意料。

    指望长江香饵稳,不知暗里钓鱼钩。

    自已这条贪食的鱼儿,怎么就这般愚蠢地径直吞下了这精心布置的鱼钩呢?

    自已这内心的苦处,如何可说!

    唐通还未及回话,祖大乐已然咳嗽一声,举手做了个手势。

    唐通迅速地看到,从城墙两边,已有数十名刀枪闪亮盔甲鲜明的军士,正簇拥着一名身穿钢制铠甲系着鲜红披风的将领,向自已快步行来。装备精良的他们,气质昂扬,一脸自信,与旁边那面容麻木的守兵完全两样。

    这些人,毫无疑问,就是潜藏在城中唐军了。

    唐通心下不停叫苦,可恨呀,可恨自已玩了一辈子鹰,如何今天却被鹰给啄了眼睛。

    “唐总兵,久仰了,本将是唐军兴中镇副镇长刘国能,今天得见,到是幸会。”那名将领行得近了,立刻向唐通拱手打着哈哈。

    唐通直视着他的一脸笑容,内心之中,却是何其苦涩难言。

    “唐总兵,你也是个聪明人,接下来到底要怎么做,也就不用刘某再加点醒了吧。”刘国能一脸灿烂笑容“俺只想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与其跟李自成这个满是流寇习性的草头王混,还不如与祖总兵一样,及时投效我唐王,在其帐下效力驱驰,方为正道啊。若唐总兵能就此幡然醒悟,及时反正,那从此你我之间再无芥蒂,一同共为明主效力,岂非上策乎?”

    唐通不能答话,只是低垂着头,脸上肌肉都在微微颤抖。

    刘国能言语方毕,那祖大乐紧接过话头,继续说道“唐总兵,恕在下言,李自成这个人,虽然从去年至今,趁着唐军北征清虏,国中兵力空虚之机,成立伪朝,又侥幸夺了京城,弑杀了崇祯皇帝,看似风头无两,其实却是危机重重。我只说一点,那流贼夺了京城,本该安定民心,稳固基业,结果却是流寇贪残本性大显,在京城中追赃助饷,抢掠百姓,奸婬妇女,可谓无恶不作,闹得京城鸡犬不宁,人心惶惶。这些事实,想必唐总兵纵未亲见,亦是多有耳闻,当知祖某所言,未为虚也。”

    “祖某可以说,这些流寇纵然横扫了大明北方,夺下了京城重地,但依然是沐猴而冠,流寇习气丝毫未改,如何有半点明君英主之气象!这样的军队与朝廷,根本就不懂治国为何物,又如何可得长久!李自成这样猖獗跋扈又无德无能之辈,这样望之不似人君之徒,纵登了伪帝之位,又能在其上复待几日!将军当日被迫效力,勉强安身,确是自有苦衷,但若是今朝,还想着去为这样的匪贼效力卖命,岂非明珠暗投,自毁前程乎!”

    祖大乐微微一叹,又继续说道“祖某之所以一直未率兵南下,去投这李自成,也正因为,在听了京中传来的种种负面消息后,祖某才最终决断,哪怕在这山海关中再苦熬下去,也不会接受李自成这流寇头子的招降与委派。”

    唐通脸现难堪之色,他喉头涌动,却说不出话来,只是转过脸,刻意掩饰自已的尴尬。

    见唐通这番模样,祖大乐知他已然心动,遂趁热打铁,“想来祖某,何其幸运,在前段时间,清虏调派大军,意图来夺赚我这山海关。我军兵微将寡,根本难以抵挡,在情况万分危急之时,幸得唐王派出刘将军前来此地,救我出这必死之境,保全了这天下第一雄关,祖某之心下感念,何以言之!”

    祖大乐说到这里,神情激动,脸色泛红,他朗声继续道“唐王李啸,虽是祖某女婿,但祖某之所以选择投他,亦未完全因为这般原因。实在是唐王深孚人望,堪为国之倚柱,无论治政还是理兵,皆是大明翘楚,朝中当无一人能及也。在京城万般危急之际,唐王心忧帝君,竟不避艰险路远,不顾敌军重重,仅带自身护卫就从辽东千里迢迢赶回京城,趁敌军攻城之机,混入京城去营救皇帝。虽然事未成功,但这般胆识,这般忠义,大明天下何人可及!不为这样有胆识,有气节,治军理政皆是举国无双的英明主公效力,反去投靠流贼,去过有一天没一天的糊涂日子,唐总兵你何等豪杰,岂可再这般碌碌自误下去啊!”

    祖大乐的话语,说得慷慨激昂,更令唐通惶愧不已。他涨红了脸,嘴巴嗫嚅着想说话,却又一脸犹豫不决。

    仿佛猜中了他的心思,明白了他在想什么一般,刘国能哈哈一笑,对唐通说道“唐总兵,刘某知道你心思已动,但之所以一直不肯应诺,想必是念及京城的家属亲朋,以及多年来好不容易攒下的财货土地,今天若要就此全部弃之,来投我唐军,定觉十分可惜,万难舍弃,刘某所言,可是实情?”

    唐通脸上愈见涨红,羞赧之色清楚可见,他还未说话,刘国能却又冷笑着说道“所以,唐总兵觉得,自已城外尚有三千兵马可用,若挣扎着脱出城去,未必没有脱逃的机会。只不过,你这般算计心思,我等早就洞若观火,提前作了勾当布置。你若还想侥幸行险,只怕非但自身会受伤害,你的这些部下,亦是一个都不得保全了。”

    刘国能这番看似平静,却是暗中满是杀机的话语,让唐通浑身一哆嗦。

    刘国能冷冷一笑,伸手向背后遥遥一指。

    唐通顺着他的手指看去,远远看到的景象,让他顿是目瞪口呆。

    他可以看到,他带来的三千兵马,几乎已是人人倒伏于桌上,一副醉死过去的模样,就算还有几个人在挣扎着吃喝,亦是东倒西歪,丑态毕现。

    “你,你们,竟给我部下下了蒙汗药!”唐通又惊又怒,语气惊讶得几不成声。

    刘国能微微一笑,捋须言道“你放心,没加太多,只不过能让他们睡个小半时辰罢了。本将在想,这般吃醉了,再来接受这身份转换,更没甚心理负担吧。再说了,他们就算是发觉不吃,又岂能逃得出我军的掌心!”

    刘国能的手指,复往更远处指了指,唐通吃惊地看到,在那目光尽头的树影中,竟是旗幡隐隐,甚至可隐约看到刀枪盔甲反射的点点光芒。

    原来,唐军为防万一,已提前在城外的树林中藏了伏兵,若是自已发觉情形不对,执意不从,定要率手下兵马加以反抗的话,唐军一定会立即伏兵尽出痛下杀手,对自已与这三千部下,来个斩尽杀绝。

    一时间,那冰寒之气,又在瞬间从腰间窜入脑门,令他生生地打了个寒噤。

    到了这般境地,就是个傻瓜也知道,要如何做出决断了。

    唐通再不犹豫,扑通一声,掀襟跪地,拱手抱拳,大声应喏道“二位将军所言极是!唐某愿与三千部下一道归顺唐王。从今之后,我等投效唐王帐下,任其驱使,纵肝脑涂地,亦绝无二话!”

    。

第六百五十二章 崇祯大葬,太子登基() 
见唐通再无法可想,跪地求降,刘国能与祖大乐,不觉相视一笑。

    刘国能伸手将其扶起,一边大笑道“唐将军能及时反正,投效唐王,真乃俊杰之士也。其实呢,只要你真心是投效,我唐王自有手段,将你家里亲朋,以及金银财货,都有办法得以保全。”

    唐通闻言大喜,忙问其故。

    刘国能告诉他,现在他全军既降,就让他派两名信得过的亲随,尽快赶回密云家中,然后自已也会与唐军安全司人员联系,趁现在消息尚未走漏,让他们协助唐通家人,全部北撤至山海关,金银财货尽可能带走,至于家宅田亩,则暂时放弃。

    刘国能劝道“唐总兵,风物长宜放眼量。将来你若在唐王帐下好生效力奋发有为,休说这点家宅田亩,就是更多的荣华富贵,亦可轻易取之有如探囊取物罢了。“

    唐通叹道“刘镇长所言极是,唐某记下了,接下来,我军兵马,皆由刘镇长全权安排处置,唐某绝无二话。”

    “好!唐总兵果是个难得的爽快人。”刘国能朗声道“这一两天,唐总兵与贵部兵马一道在城中歇息,到从山东运兵饷器仗的船只返回,就送你们前去山东,到了山东之后,再由唐王安排。”

    “谨遵刘将军之令!”

    两天后,从山东赶来了大批的船只,装载了整整80门重型龙击炮的火炮部队,以及三千名铳兵,两千名辅兵,五百名飞鹞子轻骑,以及足可支撑一年有余的粮草军械,这样一来,整个山海关的防御得到了极大加强,与先前相比,提升了何止几个数量级。

    卸载完兵员粮草军械后,整只舰队立即装载唐通及他手下的三千兵马回返。

    他这些兵马,都是赤手空拳,全无任何武器,刘国能又另派了一千名枪兵护送,这样唐通的兵马中,纵有人员不满,却是断无人敢生出半点反抗之心。

    ————————————————

    而在唐通等人刚刚在山海关投降唐军之日,已从山东丰国镇登陆,护送着太子朱慈烺,永王朱慈照,以及崇祯皇帝与定王朱慈炯的棺柩,一道回到了济南。

    回到济南之际,长平公主朱媺娖得到消息,从李啸府中大声嚎泣着飞奔而去。她冲到了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