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虎-第6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每营配备飞鹞子轻骑兵600人,玄虎重骑600人,骑兵数量为1200人。

    除了这些作战部队外,每营另配辅兵2000人,负责搬运军械粮草,以及军中诸多杂事,同时,这些辅兵还可作为预备队,对作战部队进行及时的战损补充。

    这样的军兵数量与结构,与原先相比,看似兵员数量大为减少,但由于火铳兵与火炮部队的大量增加,实际上每营的战力,非但没有转弱,反而随着人员的精减大幅上升,特别是在远程攻击以及城池攻守战中,李啸的这支极度重视火器使用的唐军,与这个时代的其他军队相比,有完全高出一层的作战能力。

    这样的话,每营兵马的总人数,最终定额为9190人,因此,每镇的兵马总数则为27570人。故而李啸的七镇兵马,总人数为192990人。

    如果部队编练成功,那这总人数达近20万的唐军,其强横的军力与超卓的实力,无疑令指挥它的李啸,成了这个时代中,最有力量也最有实力的人。

    而且,如果将来作战需要更多的军镇兵力,李啸的经济能力,也完全可以支撑应对。之所以现在没有编制更多的军镇兵马,是因为,现在李啸虽然在兵员数量以及经济能力都没问题的情况下,他依然受限于火器工厂的火铳打造能力,以及火炮铸造数量。故在现在时间这般紧急的情况下,只能先行整编出两只新编军镇出来。

    以上事情都议定之后,接下来,便是各军镇的将领人员安排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件事情,比上面那些军种配比人数定额之类,更为重要的多。

    毕竟,行军打仗,最关键的还是看人,特别是直接指挥这支军队的将领,更是整只军队的核心所在。

    经过与姜曰广陈子龙二人的详细讨论,最终李啸得出了一张令他颇为满意的将领人员安排名单。

    1、第一镇镇长田威,副镇长秦良玉,二人分管甲乙两营,丙营营长为祖大乐。

    由兴中镇改编而成的第一镇,镇长为原兴中镇镇长田威,副镇长,则由现在的丙营营长秦良玉担任,二人另外分辖甲乙两营,而第一镇丙营营长,则由李啸的岳丈祖大乐担任。

    原山海关总兵祖大乐,虽是自已的岳丈,但李啸并没有特别看重他这一点。最让李啸欣赏的,是祖大乐在那般兵微将寡又孤立无援的境况之下,竟没有与吴三桂一样,污毁名节屈膝降清以求自保,反而是拼死抵抗清军,坚持到了唐军赶来接收山海关,近来又成功诱降了流寇大将唐通的三千兵马,实是功绩甚大,故这丙营营长一职,祖大乐虽是新投李啸,却是绝对配得上。

    这第一镇兵马的驻防,李啸打算,暂时让他们负责山东地界、旅顺城、济州岛,东江诸岛,以及新得的山海关的守卫任务。

    2、第二镇镇长安和尚,副镇长莫长荣,二人分管甲乙两营,丙营营长为高杰。

    由征西镇改编而成的第二镇,主要将领不变,镇长为原征西镇镇长安和尚,副镇长为原征西镇副镇长莫长荣,亦分辖甲乙两营,这二人皆是李啸的老兄弟,故再由他们统领第二镇,当为最好的选择。

    而第二镇丙营营长,则由前些年来投靠李啸,原李自成手下重要将领的高杰来担任。

    这些年来,高杰投效李啸之后,东征西战,任其驱驰,倒是立了好多战功,充满体现了一个优秀将领的杰出才能。李啸对他十分欣赏,自是一路提拔刻意栽培,于是,正好利用这次整编时机,将其提为营长之职。

    这第二镇兵马,李啸安排他们继续驻守于川东、郧阳,以及随州一带。他们的作用,主要是监防已然割据川中,马上就要登基称帝的流寇张献忠。同时,也是利用第二镇的兵力,对驻防鄂东却野心勃勃的左良玉部,产生潜在的威摄力。

    3、第三镇镇长李定国,副镇长罗正,二人分辖甲乙两营,丙营营长为李万庆。

    由平南镇改编成的第三镇,基本的主将皆不变,镇长为原平南镇镇长李定国,副镇长为原平南镇副镇长罗正,第三镇丙营营长,则因原丙营营长曹变蛟被提拔为镇长,故改由原丙营甲总总长李万庆,这名原先的流寇猛将来担任。

    在经历过海参嵅大战这样惨烈之极的大战役后,原先的平南营元气大伤,其部兵马,在山东休整数月之后,方才渐渐恢复元气。随后,整只队伍重新从山东南下,前往南洋各地驻防。

    第三镇驻防的范围,极其广大,说是李啸手下所辖地域最为广阔者,亦不为过。从日本萨摩,到台湾,到琉球,到菲律宾,到新几内亚岛,到整个澳洲,统统都要分兵驻防。

    好在这些李啸新近平定获得的土地,虽然李啸已大力装运流民过来,但相比国内,人口依然是十分稀少,故在短时间内,应该没有任何产生威胁的敌对势力存在,故这第三镇的守卫任务,总体还算比较轻松,足以应裕自如,甚至尚有余力抽调内地进行战斗。这也是李啸为何有信心,将原平南镇兵马调往海参崴之处征战的重要原因。

    4、第四镇镇长段时棨,副镇长刘文秀,二人分辖甲乙两营,丙营营长为祖大寿。

    由定北镇改编成的第四镇,主要将领亦如从前,镇长为原定北镇镇长段时棨,副镇长为刘文秀,至于第四镇丙营营长,则新近投靠李啸的祖大寿担任。

    原本的祖大寿部那叛清反正兵马,曾与段时棨等人一同经历了镇远堡守卫战,在见识了唐军的超卓战力后,他对唐军的勇悍深自畏服,诚心效力再无异心。而李啸对祖大寿这位曾经的老上级,这位为明朝守边多年的明末名将,亦是照顾有加刻意提拔。

    他之所以让判清反正的祖大寿任此要职,一是为了尽用祖大寿之杰出将才,二是为了给诸多投降清军的兵马作个表率。让他们都明白,只要能及时反正,去为唐军真诚效力,那唐军绝对会对他们信重有加,而不会刻意冷淡与看轻。

    第四镇兵马,主要驻守的宣府北路一带。自当日宣府被流寇攻下后,留守在金汤城的第四镇剩余兵马,趁宣府北路空虚之机,趁机抢占了整个宣府北路。在段时棨率部从镇远堡回返后,镇长段时棨便下令,全军分驻北路各个重要军堡,严防流寇或清虏来攻。

    这第四镇兵马,有如驻于塞北的一把锋利尖刀,北慑蒙古诸部,南胁李自成部流寇,让各个蒙古部落与南面驻守的流寇兵马,皆不敢轻举妄动。

    5、第五镇镇长武壮,副镇长冯双礼,二人分辖甲乙两营,丙营营长为马祥麟。

    由安东镇改成的第五镇兵马,从小兵一路提拔为镇长的武壮,原张献忠部流寇手下大将的副镇长冯双礼,皆如从前,而丙营营长,则由秦良玉之子,原安东镇甲营乙总总长马祥麟担任。

    马祥麟自去安东镇效力以来,无论是兴建庙街堡,抑或北攻雅库茨克,还是随军南掠满清诸地,皆是十分出力,让李啸十分欣赏。更兼其为忠良之后,又是白杆兵的代表人物,故李啸亦对其十分看重,有个存心立其为表率的心思,故趁这次整编良机,立刻将其提拔为第五镇丙营营长。

    第五镇兵马,其驻守的面积,却与驻守南洋的第三镇,相差无比,他们要负责北海道,库页岛,以及包括庙街堡,伯力堡,海参嵅在内的整个外满,以及包括雅库茨克城在内的,面积地域极其辽阔的整个东西伯利亚地区。

    第五镇主要对手,一是南面的满清,二是西面的沙俄。现在的第五镇,除了小股部队常常对满清进行骚扰作战外,其余诸部,基本处于平静状态。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只是无所事事的存在。

    因为在李啸的计划中,等到流寇平静,鞑虏降伏之后,第五镇兵马,就要立刻行动,要继续全力西攻,一定攻入西西伯利亚地区,要将这些地区的沙俄势力,全部铲除干净。最终要打到叶尼塞河岸边,在这已方后勤能力达到极限的地方,与沙俄以河为界,分统据之。

    6、第六镇镇长刘国能,副镇长额弼纶,二人分辖甲乙两营,丙营营长为祖大弼。

    新编的第六镇,其镇长为原兴中镇副镇长,前流寇大将刘国能,副镇长为已为自已效力多年,从北到南,一路从山东征战到澳洲的爱新觉罗宗室子弟,莽古尔泰之长子额弼纶,由他二人分辖甲乙两营,至于丙营营长,则是新投李啸的,原辽东前锋总副总兵祖大弼。

    7、第七镇镇长曹变蛟,副镇长靳统武,二人分辖甲乙两营,丙营营长为完颜叶臣。

    新编第七镇,镇长为原平南镇丙营营长曹变蛟,副镇长为原济州岛驻守长官靳统武,丙营营长则为,在第一次旅顺攻夺战中,率部投降自已的完颜叶臣。此人在旅顺投降后,积极投效,随后一路南下,在平南镇镇长李定国指挥下,攻台湾,打菲律宾,克新几内亚岛,最终平定澳洲,立下赫赫战轼,自已也被提拔为原平南镇乙营丙总总长。

    此人效力军中已久,早已汉化并娶妻生子,故李啸选贤任能,自不避其原先的满州人身份,依然加以提拔重用,让其担任第七镇丙营营长之职。

    与会三人都知道,一个更加动荡,却也更加激越的时代,就要来临了。

第六百五十五章 治世之能,无过李啸() 
李啸计划既定,立刻开始着手实施,整个山东之地,都是一片忙碌。

    新帝初立,万事俱新,李啸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这段时间忙得可谓脚不沾地。相反地,对于刚刚登基不久的皇帝朱慈烺来说,在经过了登基时的忙碌不安后,现在倒是一段难得的空闲时间。

    由于身体尚未完全恢复,右臂的行动亦尚是艰难,这段时间以来,朱慈烺一直呆在由济南府衙改建而成的简易皇宫中,每天除了安心静养外,最多就院子内外散散步,日子虽然平静,却是有些百无聊赖了。

    现在李啸的安排与行动,他倒也是遵循礼制,凡事都对朱慈烺这个橡皮图章作了简要说明与禀报。而对于李啸所禀的政军大事,朱慈烺皆是不甚明了,故他自是全部批准,绝无任何阻碍。

    只不过,这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对于宫外的一切,亦是十分向往,充满了想要去了解一番的好奇心。但他身为天子,拘于身份,自是不能随意上街,故现在一心养病的他,只能每天呆在宫中无所事事。

    但朱慈烺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自已虽不便外出,却可派出现在为自已服务的亲随太监,也就是曹化淳与王承恩二人,作为自已的耳目,分别前往山东各地巡游,让他们去了解了山东当地的情况后,再回来向自已禀报。

    他这个想法,李啸想都没想,立刻加以支持,并告诉朱慈烺,若派出太监去了山东各地,皆会大行方便,绝不会刻意为难他们的。

    得到李啸的承诺,朱慈烺十分高兴,立刻开始派出手下。

    偌大一个山东,他只有曹化淳与王承恩两名亲随大太监可派,自然不能到处都去,所以,他安排曹化淳前往山东南部,去参观李啸的重工业基地铁龙城,而王承恩,则被派去山东东北部,去参观赤凤城与旁边的登州城。

    这两处地方,可谓李啸在山东的立足根本,自然派太监去当地探查,是最有价值的去处。

    约摸二十天后,两名太监竟差不多同时返回,正在院中晒太阳的朱慈烺十分欢喜,立即在院中召见了他们二人。

    朱慈烺迅速发现,二人脸上皆满是感慨之色,仿佛此次出巡探查,发现了极有意思的事情一样,二人皆是一副急欲向朱慈烺禀报所见所闻的情形。

    首先说话的是王承恩,他向朱慈烺禀报道“陛下,老奴刚从登州回来,这些天来,一路所行所看,皆是令奴婢十分感慨呢。”

    “哦,但可细细讲来。”

    “陛下,臣自十天前,离开济南,一路往东北而去,前往赤凤城与登州城。这一路行走之道路,听说是泥水匠人用甚水泥修成的大道,路况十分轩敞,平直易行,比大明他处任何官道都要强得多。车马在道上行得极快,倒是让路程减省了许多。道路两边,沃野平畴,无边无际,一块块开垦得十分平整的田地里,种满了正在灌浆的小麦,一眼望去,麦浪滚滚碧绿连天,十分喜煞人也。”

    王承恩顿了下,又说道“这田亩之中,偶尔可见农人穿梭往来,似在给麦子施肥培土,人人皆是忙碌得紧。碧空如洗,青山如黛,掩映着点点村落,风景十分动人。一时间,倒引起了老奴归耕之意呢。”

    听到王承恩的这般描述,久居深宫的朱慈烺亦是十分向往,他咂了咂嘴,回道“先帝曾常对朕说,国家当以民为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