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虎-第6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奈地连连摇头。

    “哼,吴三桂这厮,强要与我军相争,现在又打白旗投降,真真自取其辱,羞也不羞!”刘文秀一脸快意地冷笑道。

    “刘帅,现在吴部兵马愿降,你看……”祖大寿在一旁低声问道。

    “准他降了,反正这厮投降惯了,再当个三姓家奴,又有何妨。倒是省却我军一番厮杀,亦是好事。”刘文秀大手一挥,厉声下令:“如战前布置,准其投降,全军立即按计划行动!”

    “在下得令!”

    那些唐军骑兵,在得到本阵传来的军令之后,不再追击吴军溃兵,反而拔转马头,再朝两边兜转前行,径自绕到吴军本阵后面,准备那吴军那些关宁铁骑一道,去夹击那些正鏖战不止的满州骑兵。

    而唐军本阵,则继续保持阵型,如墙而进,有如钢铁洪流,快步向吴军本阵压来,绝不给吴军任何喘息的时间。

    此时此刻,见到情况这般大变,吴三桂这厮,竟然向唐军临阵投降,为免自已会被关宁铁骑与唐军合力消灭,那些满州骑兵再不犹豫,立刻拔马回逃。

    对于仓皇遁去的他们来说,今天这番经历,该是永生难以摆脱的恶梦了。

    想跑,没那么容易。

    三千关宁铁骑,与追上来的唐军骑兵一道,合力追击了一段长长的距离,复斩杀了两百多名落单的满州骑兵后,才领兵撤回。

    这时,一万三千余名溃兵,已狼狈不堪地奔回本阵,他促整理阵型后,唐军战阵业已快步压至前面十余步外,大盾如墙,墙上枪尖如从,森寒闪烁。无数面斗大的红底黑字的唐字军旗,在热风中猎猎招摇,十分显眼。

    望着已然近在眼前的唐军战阵,吴三桂面皮抽搐,脸上的痛苦神色,简直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该死的,早知唐军如此能战,早知现在要被迫投降,当初为何不及抓住祖大寿的劝降机会,率部及时反正,简直愚不可及!

    要是当初自已及时率部投降了唐军,说不定还是大功一件呢,这升官晋爵,只怕亦是手到擒来啊。

    哪里会象现在这样,这般屈辱地被迫投降,非但白白折损了数千弟兄,自已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他人手中,而就算唐军能接纳自已与部下,但能获得的利益与好处,都会大大降低大打折扣呢!

    这个世界,哪里有后悔药卖,就是价格再高,自已都会毫不犹豫地购买啊。

    在吴三桂悔恨无及之时,从唐军阵后,唐军统帅刘文秀与副帅祖大寿,在一众护卫的簇拥下,一齐缓缓策马而出,来到离吴三桂不远处站定。

    吴三桂一脸羞赧,不敢正想看他二人。他紧紧地咬着牙,在长长地吸了一口气后,忘记过去迅速滚鞍下马,纳头跪拜。

    “罪臣吴三桂,谢唐军不杀之恩!”

    其他诸如胡国柱夏国相等下属部将,见吴三桂纳头而拜,亦不再迟疑,立即紧随吴三桂,纷纷跪地参拜。

    “长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祖大寿一脸痛惜之色,望向地下跪拜的吴三桂,一脸不忍之色,长长地一声叹息。

    吴三桂不敢起身,只是拱手禀道:“舅舅,什么也别多说了。长伯愚蠢,有眼不识泰山,强要与贵军相争,今日之战可谓自取其辱,悔之何及矣!此番战败来降,亦再无半点颜面可言,刘将军与舅舅,要如何裁处我等,但凭处置便是,在下断无二话。”

    “吴将军,你与诸将,皆且起身说话吧。我军既已容你等归降,这先前之冲突,种种不快,亦可就此揭过了。”刘文秀心下快意地俯望地上畏缩的吴三桂,冷冷一笑,轻轻地抬了抬马鞭,示意其起身说话。

    吴三桂脸皮涨得通红,他站起身来后,其余的胡国柱夏国相等人,亦个个沉默起身,气氛十分尴尬。

    吴三桂强自挤出笑容,讪讪起身,又叹道:“在下惭愧,再次谢过刘将军厚德隆恩,贵军愿接纳我等,不究既往,这般宽大为怀,那我等岂能不推心置腹,誓死效忠乎?从今后,我等愿在贵军帐下,投效驱驰,尽效死力。”

    刘文秀闻言,哈哈大笑,内心却在不停感叹。

    吴三桂这厮,还真是有做三姓家奴的最佳潜质啊,他这番话语,只怕当日,也同样对多尔衮说过了吧。

    刘文秀内心鄙视,表面却作如欣赏之相,他沉声道:“很好,吴将军这番表态,甚合本将之心。你们放心吧,我军既能容尔等归降,自当用人不疑。只要你等忠心效力,又如何会不加信任呢。但是,尔等亦需知,我唐军可以不咎既往,却绝不容今后生变。此番来投我军后,尔等要尽心效忠,再不得有任何反复,否则,军法无情,唐王亦必不轻饶!”

    吴三桂内心一凛,便急急应道:“此为自然,将军何必多虑。我等败军之将,得容唐军收留,实是不胜感激,安敢再起异心乎。我军部下,任凭贵军安排分配,在下无不从命。还望唐王与刘将军,能不计前嫌量材为用,为我军各位将士,各自谋个前程出路,在下就心安无碍了。在此,且容我先代他们,先行谢过刘将军了。”

    刘文秀点点头,捋须道:“嗯,你这这话倒甚是中听。我唐军之中,向来不容山头,你部兵马,既来相投,自然要由我军彻底整顿改编,将领军兵,亦会各自谋取出路,这个你自可放心便是。现在时间紧急,且待我等回军之后,第四镇镇长段时棨大人,便会即刻飞信禀明唐王,好生安排尔等一干部众。”

    吴三桂心中石头落地,同样有有说不出的失蕱,他暗暗想到,也许,从现在开始,自已将永远失去这些如臂所指的部下了,只不过,现在人在屋檐下,活命尚是不易,安可多求其他乎。

    于是,他再无二话,立即大声答应,随后与唐军监抚司文官一道,整顿收拾自已的这些剩余兵马。军中各类辎重器械,亦完全向唐军禀报交纳。

    很快,唐军清点本次战果,发现共消灭吴军三千七百余人,加上关宁铁骑所消灭的近三百名满州骑兵,共灭敌四千余人。除了这些被消灭的敌军外,其余人等,总数约一万五余人,业已尽皆投降唐军。

    相形之下,唐军损失极其轻微,几可忽略不计,这般战果,让唐军统帅刘文秀心下极其快慰。

    他立即下令,让全军快速打所战场,便立即撤退离开,全军尽返独石口堡。

    而为了安抚人心,除了那些战死的满州骑兵外,那些战死的吴军士兵,亦先由其部下,全部拖运其独石堡内,再统一焚化。

    唐军这番举动,让吴军上下,内心既感且愧,人心顿是安定了许多。

    很快,唐军打扫完战场后,全军便全速撤退回独石口,只留下地上一百来具满州骑兵的尸首,以及极多的废弃旗帜、武器与死马。

    唐军凯歌高奏,胜利返回,那摄政王多尔衮方亲统大军,匆匆来到吴三桂与唐军交战之处。

    此时的他,已从那些逃回的满州骑兵口中,得知了唐军在此打败吴三桂,吴三桂这厮业已向唐军投降的可怕消息,故他一路来此,皆是紧绷着脸,一脸强自抑制的怒容。

    看到旷茫原野上,那一地的人马死尸,皆是跟随拜克图前来监阵的满州骑兵,多尔衮的内心,更是愤怒非常,牙齿咬得格格响。

    接着,当有军兵扛着拜克图那血糊糊的尸体,一路拖来见他之时,多尔衮的愤怒,终于不可遏制地彻底爆发了。

    “吴三桂!你这个无耻的三姓家奴!你辜我信任,背叛大清,本王誓要亲手斩杀你这无耻之徒!”

    多尔衮厉声大吼,声音被热风传出极远,全军闻之,无不肃然。

    “摄政王,现在敌兵已撤,我军却该如何行动?”一旁的阿巴泰低声问道。

    多尔衮从狂怒与失态中渐渐平静下来,一脸落寞的他,长吸一口气,苦笑道:“唐军刚挫败我军前锋,收降其众,士气十分旺盛,为免再中其奸计,我军行动需得小心行事,再不可重蹈方才吴部覆亡投降的过错了。”

    他沉声道:“传令下去,现在全军远来辛苦,士气不振,皆且暂于此处扎营。且待休整一日后,明天天亮后,立即全军攻入边墙薄弱之处,直取独石口!”

    “嗻!”

    十二万多的清军,因此就地扎营,营帐近乎一眼望不到边,气势十分壮阔。而为了防止唐军夜间袭营,多尔衮安排了大量的散游哨骑,哨探范围放得极远,直至边墙之下,以免营盘突遭不测。

    从白天到晚上,倒亦是全军无事,那些游走的清军哨骑,可以远远看到边墙之上,唐军旗帜遍布,军士极多,看上去一副戒备森严的样子。

    只不到,到了深夜,清军正睡得十分深沉香甜之际,忽地从边墙之处,传来连绵不断的隆隆擂鼓声,其中更是多夹有兵士呐喊鼓噪之声,有如春雷滚滚汹涌传来。

第六百八十章 清顺合兵金汤城() 
一夜无眠,到了现在才刚刚入梦的多尔衮,瞬间惊醒。

    怎么回事?

    难道有唐军来袭营么?

    久经沙场的他,立即掀被而起,急急披衣着甲,快步行出营外。

    “怎么回事?可是唐军要来夜袭么?”多尔衮冲着护卫厉声大喝。

    那护卫畏惧地望着他,嗫嚅着回道:“回禀摄政王,那边墙之处虽然灯火通明,鼓声震天,喊杀阵阵,却一直未有兵马前来,倒甚是奇怪呢。”

    “哦?竟是这样?”

    多尔衮皱着眉头,他右手摩挲着剑柄,低头思虑了一阵,脸上便浮起冷笑,随即下令:“去,速去把阿济格与阿巴泰二人唤来,来我帐商议。”

    “嗻。”

    很快,一身甲胄齐全又神情慌张的阿济格与阿巴泰二人,匆匆来到中军帐中。

    “摄政王,唐军这般擂鼓响号,作势甚壮,却又不来相攻,却是何故?”阿济格一脸怪异神情,急急向多尔衮发问。

    多尔衮冷冷一笑,他并未回话,一旁的阿巴泰,倒是一脸犹豫地插话道:“摄政王,在下在想,可是那守关的唐军,并不是要来趁夜袭营,而只是虚张声势,刻意不让我军安歇不成?”

    “正是如此。”多尔衮冷笑着回答道:“你二人也读过三国演义,应该知道,唐军必定是欲学三国时,那诸葛亮在汉中吓退曹操之策,他们想以此方式,让我军连夜不得安睡,从而疲弊我军,让我军最终煎熬不住,从而不得不退兵。”

    “那摄政王之意是?”

    “哼,唐军既然只是虚应恐吓,我军又岂会中其奸计。我军布置了如此之多的哨骑远探,唐军突袭之策得逞。”多尔衮沉声道:“你二人下去后,且让全军继续休息,鉴于唐军今夜骚扰,让我军兵士不得好生休息,就让明天军士多睡两个时辰,再起床造饭,然后,寻机进攻其边墙薄弱之处,争取一举拿下独石口!”

    “得令!”阿济格与阿巴泰齐齐拱手。

    未出多尔衮所料,唐军鼓噪了一夜,却始终未派兵过来战斗,倒是弄得清军一夜睡不安稳,更有许多胆小的军士,干脆合甲而卧,以防意外。

    次日天亮,整整鼓噪了一夜的边墙之处,总算安定了下来。

    这一夜折腾,多尔衮也没有睡好,虽然较往日多睡了两个时辰,但早上起床之际,他依然双眼浮肿,睡目惺忪,一幅精神不振的样子。

    多尔衮起床之后,亦不稍怠,立即安排哨骑去边墙之处探查,看看边墙何处守卫薄弱,能让自已这十二万大军,顺利地破墙而入。

    哨骑派出之后,多尔衮又立即下令,让手下军兵紧急整备军械,准备在吃过早饭之后,就立即朝边墙开进。

    而在他自已开始用膳之际,这时,忽有手下急急跑来报信。

    “启禀摄政王,不好了!唐军已连夜从边墙遁走了!”

    听到这条消息,手持一条猪腿的多尔衮,不由得呆住了。

    不是吧,唐军闹腾了一夜,怎么到了现在,反而在自已即将攻打边墙之际,就全部撤走了?

    这实在不合常理呀。

    这时,那名手下的声音继续传来:“禀摄政王,方才哨骑前去哨探边墙,不经意才发现,唐军已不知何时全部撤走,那边墙之上,依然旗帜遍布,戒备森严。一众哨骑鼓起勇气再走近些后,才突然发现,边墙上那些旗帜,不过是虚张声势,而那些警备的唐军,竟然都不过是些稻草人。”

    听到这个消息,刚在发怔的多尔衮,瞬间明白了一切。

    他一咬牙,暴怒地将手中的猪腿扔出老远,那油腻腻的猪蹄在空中划过一道长长弧线,才砰的一声闷响,滚跌在营帐的角落之处。

    多尔衮双拳紧握,一脸悔之无及。

    他娘的,中了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