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虎-第6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士英见朝堂一时一片安静,众臣皆是沉默,他当然知道这般朝臣内心到底在想什么,不由得暗自冷笑。

    送死你去,当官我来,没有任何东西,能比自已的政治前程更为重要。既然马士英愿意当这个出头鸟,愿意当这个出头椽子,就让他当去吧,反正自已只要择个干净之地站脚,不去趟这浑水便好。

    这便是这众朝臣,内心最为真实的态度与看法。

    想到自已这般努力思虑对策,这般极力想扭转不利的战局,而朝中众臣却是这般冷漠自保与已无关态度,马士英内心甚是凄寒,他一声轻叹,把求援般的目光,投入正在龙椅上呆坐的朱由崧。

    现在,马士英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朱由崧身上了。

    因为他知道,朝臣们可以明哲保身置身事外,但作为政府首脑的弘光监国,断不可能对此事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

    甚至说得更直白点,那就是朝中的所有臣僚,都可以向李啸屈膝而降或是四散逃逸,只有这位监国朱由崧,却是无法投降也无可脱逃,乃是李啸断不可轻易放过之人,故在这关系到弘光朝生死问题上,他必须立即作出决断。

    果然,朱由崧沉默良久,终于一声长叹,对马士英低低地说道“唉,时局到了现在,也只能如此,且作权宜之计了。毕竟存亡继续,才是孤这个监国,最需要办好之事。列祖列宗在上,还望你们在天之灵,能体谅本监国一片不得已之用心吧。”

    朱由崧敛起神色,对马士英大声道“马阁老,这与其他三国结盟共抗李啸之事,亦由你全权负责,你所派遣之使者,皆可为朝廷之全权代表。只要能与他们达成结盟协议,让这三国立即出兵为我朝分忧,那将来李啸兵退,孤也如你所讲,对他们断不吝另有重赏。”

    “微臣谨遵监国之命。”马士曲心中石头落地,脸色大为轻松,立即向弘光监国叩首应诺。

    至此,迁都与结盟之事皆已议定,散朝之后,马士英立即派出亲随太监,紧急前往郑芝龙所在的福州,让他迅速出兵,护送弘光监国东行播越,迁都杭州。

    与此同时,他立刻分别派出使者,立即前往清廷、李自成部、张献忠部,请求结盟发兵。

    至此,唐军在对岸不断练兵,以等水师到来,气氛喧闹而忙碌。

    而弘光朝廷,则是紧急将朝中紧要财宝与文件,纷纷打包,以方便到时能迅速逃走。而这些朝中的官员,除时紧急收拾金银细软外,亦开始将南京的房产紧急抛售,以准备在郑芝龙部到来后,能走得了无遗憾。

    不知不觉,又是半个多月过去。

    说来也巧,就在唐军水师,悉数到达南京城外的长江对岸之时,那郑芝龙派遣其手下大将,时为福州总兵的郑鸿逵,也正巧带着数千兵士,紧急赶到了南京城中。

    这时的南京城的所有守军,皆可从这江边城墙上中,遥遥看到,那唐军高大威武的战列舰,足有近百艘之多,已然有如过江之鲫一般布满了整个江面,气势十分雄壮骇人。

    更可怕的是,几乎所有的南京城居民百姓都可以看到,那些战舰沿着长江岸边一字排开,一排排舷盖打开,露出一门门黑洞洞巨大的炮口,纷纷瞄准了南京留都所在的位置。

    这时,弘光监国站在宫廷塔楼的最高处,他从千里镜中,清楚地看到,那些正缓缓举高的炮口,似乎正一齐向着宫廷的位置来瞄准,他那张肥胖的大脸上,顿是骇得冷汗直流。

    而在他旁边,则是同样惊悚不已的刘孔昭,没有千里镜的他,也可清楚目视见到,唐军这连片巨大舻船,有如摭蔽天日的浮云一般,在城外江边缓缓地一字排开,骇得他亦是双腿不停地发抖。

    “不能等了!不能等了!”弘光扔下千里镜,踉跄着快步奔下塔楼而去“唐军即将开始炮击南京,孤断不可在此坐以待毙,请速令宫中卫士,护孤一道出城而去。”

    “是,是……”同样一脸虚汗的刘孔昭急急应诺,又立即说道;“微臣这就去组织撤离,同时,也请监国尽快下令,让城中残余守军一并撤退,让他们护送监国一齐撤走。”

    “嗯,就这么办。”

    君臣二人急急返回宫殿之后,还未来得及下令,那首辅马士英带着一名英武将领,一脸大汗地从宫外迅速跑入。

    “监国!监国!好消息,好消息啊!南宁侯郑芝龙已派福州总兵郑鸿逵,领着三千精锐,到达了南京城外,正欲护送监国立即离开呢。喏,这位便是郑鸿逵大人。”马士英抹着脸上的汗水,急急向朱由崧介绍

    弘光监国听得这话,简直喜出望外,满身的肥肉都高兴地直颤。

    “太好了!太好了!奶奶的,鸿逵你总算是及时来了,真真列祖列宗保佑啊,幸甚,幸甚!不然再迟一步,孤再就真怕难不脱唐军的魔掌了。”

    朱由崧双眼放光,极其喜悦地向郑鸿逵快步行来,这一刻的他如此兴奋,一张肥脸油光直冒,不停地搓着双手。如果现在的他,不是穿着龙袍,那无论是谈吐还是气质,倒是与一个普通的地主老财差不多。

    见到这个肥胖如猪的弘光监国,气质鄙陋,言谈粗俗,在自已的面前竟是如此失态,郑鸿逵对皇帝的所有美好想象,都瞬间破灭了。取而代之的,是满心的鄙视与嘲讽。

    这般畏死退缩,苟且无能之辈,也能当监国,唉,这大明朝,难道真是气数将尽了么……

    好在他修养不错,没有把内心的真实心态表露出来,只是淡淡一笑,便对朱由崧说道“监国不过如此。末将此来,是奉南安侯之命,专程迎接监国入闽,迁都福州,从此可得良久安稳。还请监国立即收拾,随末将速速离开。”

    听到郑鸿逵这句话,朱由崧脸上的笑容,忽然僵住了。

    旁边原本咧着嘴一脸欢喜的马士英与刘孔昭,一时间亦皆愣住了。

    不是吧,不是跟郑芝龙说好了去杭州的吗?怎么现在要朝廷搬去福州了?这,这……

    见三人一时间愣不过神来,郑鸿逵淡淡一笑,平静地回答道“监国,二位大人,南安侯之所以派末将前来,护送各位朝臣紧急赶去福州,而不是监国要去的杭州,实是出于不得已之考虑。”

    “哦,是什么考虑?”朱由崧下意识地回了一句。

    “南安侯对在下说,杭州离南京甚近,作为迁都之地,甚不保险。那唐军既能拿下南京,那其后必会掩兵东进,直取杭州,而南安侯的兵马主力,尽在福建一带,浙江一带,实无多少兵马可用,这样一来杭州势必亦难保全,到时候,难道监国又要第三次迁都么?这岂非是笑谈。”

    郑鸿逵顿了下,又道“南安侯此虑,末将以为甚是有理。监国若能从这南京紧急离开,径往东南,迁都福州,那么,南安侯有重兵守护,当可保圣驾无虞。而浙江至福建只有仙霞关一道险径进入,我军兵马,只需扼守此处,便可阻断唐军入闽,从而为朝廷保有充足的喘息休整时间。到时,待时机成熟,待唐军后勤不继师老兵疲,再由南安侯发动兵马,重夺江南,必亦大有可为矣。

    郑鸿逵说完,脸带微笑地环视三人,一脸平静而从容的模样。

    不过,他这番话语说完,朱由崧与马士英刘孔昭三人,却依旧皆是满面阴沉。

    哼,说这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实郑芝龙最看重的,不过仅是一条吧。

    那就是若弘光监国朱由崧迁都福州,那就彻底地成了郑芝龙手下傀儡,可以任意操弄,将他彻底玩弄于掌中,且再无任何后顾之忧。

    这样凭白得到一个傀儡皇帝,对郑芝龙来说,实在是天上掉馅饼般的好事呢。

    见三人俱是沉默,郑鸿逵心下不耐,他冷着脸喝问了一句“怎么样,监国,二位大人,难道你们内心抵触,不愿意迁都福州吗?“

    。

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 
郑鸿逵这句粗鲁无礼的话语,让朱由崧、马士英、刘孔昭三人,内心顿时有如刀割般难受。

    主弱臣强,无以制下,自然是饱受挟制与羞辱,现在的这般境地,不知道算不算是咎由自取。

    可恨啊,朝廷到了这般危难之境,郑芝龙等人,平日里饱受朝廷恩惠,却是一只喂不熟的白眼狼。

    他们非但没想着,在这危难时节,要怎么扶助君主匡救社稷,反而一心弄权只顾谋私,现在连他手下的这个武夫,都可以对监国朱由崧这般粗鲁无礼大加蔑视,朝廷的颜面,天家的尊严,真真半点无存了。

    只不过,就在朱由崧等人,还未来得回答郑鸿逵的话语,朝堂中的每个人,都清楚地听到从江边传来,那迢遥而连绵炮响。

    唐军的舰船,终于开炮了。

    当然,朱由崧等人不知道,唐军这番炮击,只威吓性的炮击方式,并没有瞄准南京中的任何建筑与物体,只是想以这样震慑性的炮击,让城中原本就紧张到了极点的气氛,更加恐慌而难过。

    朱由崧等人,闻声皆是一怔,他们近乎下意识地,一齐急急跑出宫去,仿佛是为了躲避唐军即将轰向宫廷的炮弹一般。而在这时,他们却清楚见到,这时的天空中,约有上千颗大大小小的黑点,从空中呼啸着疾划而过。

    “看,那就是唐军的炮弹!”旁边有太监,一脸惊惧地叫喊了起来。

    见到这些呼啸划过的炮弹,郑鸿逵脸色亦是大变,他立即大声喝道;“监国,各位,唐军首轮试射调整,估计接下来,就该要精准射击了!末将请监国勿要再犹豫了,要立即随末将离城迁都!不然,那唐军炮弹无眼,万一一颗炮弹砸来,我等皆为齑粉矣!各位再不撤走,恐有性命之忧!”

    郑鸿逵这半劝半吓的话语,让监国朱由崧脸孔哆嗦有如中风,那一脸的肥肉不停地颤动,他脸上的惊惧之情,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这时,复有担任守城总指挥的忻城伯赵之龙,急急来报“不好了!不好了!监国,现在有大批唐军小型舰船,正在江北一带,大量接应唐军步兵登船渡江,而我军没有水师,如何可阻挡他们南渡!估计他们很快就要直驶南下,渡江直取我南都了。只是这南京城中,兵微将寡,又如何守得住啊!”

    听了这赵之龙带着哭腔的禀报,朱由崧脸色煞白,额头豆大的冷汗直冒,他再不犹豫,立即下令“速速传孤之令,让全城守军,与本监国一道跟随郑总兵撤走,迁都前往福州。“

    “得令!”那名传信的赵之龙如遇大赦,立即下去急急安排。

    朱由崧扭过头来,复对马士英急急说道”去紧急通知城中朝官,愿随本监离开的,亦请他们快快跟随本监离去,万万不要成了唐军的俘虏。”

    马士英连忙回道“这个微臣早有安排,请监国放心,在下早已通知了他们,现在愿追随监国离去的官员,估计都已带着家小等在南门外了。”

    朱由崧嗯了一声,心下稍觉安慰,便对郑鸿逵挤出笑容道“郑总兵,现在局势如此危急,本监国也不想多说什么了。就与众臣一道迁都福州吧。这一路上,全凭郑总兵护卫周全了。”

    郑鸿逵点点头,嗯了一声,算是回答,随即率先扭头朝宫城外快步离去。

    朱由崧在背后,凝视着郑鸿逵那傲然离去的身影,不觉双拳紧握,心下甚恨,却是再难发作。直到那郑鸿逵已然走远,他才恨恨一跺脚,嘴中骂了一句谁也听不清的脏话,扭动肥躯,快步跟上他离去。

    这时,那满载唐军步兵的船只,正从北岸密集出发,远远望去,有如一群摭蔽江边的群鸥。而弘光监国朱由崧,则带着一众追随他的朝臣,以及从城中紧急撤下的千余名守军,一齐跟着郑鸿逵的三千精锐骑兵,一道仓皇南遁,急急潜逃离去。

    至此,南京仅剩空城一座,政府首脑与城中守军,皆逃了个一于二净。而在朱由崧等人快速南下行远,唐军步兵才刚刚中流而渡之际,那南京城头上,就高高飘扬起了许多面巨大的白旗,南京的十二道城门,亦同时打开,大批未走的官员与城中的百姓,蜂拥出城,迎接唐军的到来。

    此时,独立伫立船头,担任攻城总指挥的唐军第七镇镇长曹变蛟,见到自家军兵才刚上岸,这南京城头就扬起白旗,他的脸上,不觉露出甚是遗憾的神色。

    哼,朱由崧这个怂包,果然是个没卵子的货,唐军未至,就率先弃城而逃,真真愧杀先人也!只可叹这厮逃得飞快,倒是未能成全自已活捉之功。而自已想着登船上岸后,挥兵直攻南京的宏大计划,到现在,亦是没有半点施展的余地了。

    当然,曹变蛟也知道,朱由崧这般仓皇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