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虎-第7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良玉点点头,略顿了顿,便大声传令道:“传本侯之令,命东线金声桓王德仁二将,如你之计,表面虚张声势,暗中疾疾撤走,领全军尽归武昌,与本侯一道守城。另外,速派使者,前往河南求援,让李自成速派援兵,以救我军危势,事成之后,本侯割地送钱,以为酬谢,决不会有半点吝啬。”

    说到这里,左良玉喉头哽咽,眼中竟有泪光闪动。

    唉,割地送钱,以此求人,面子与里子尽失,若非情况实在糟糕,自已如何会出此下策啊!

    而地上的黄澍,虽唯唯诺诺,却一直在盯着左良玉,期望他说出下面的话来。

    左良玉直视着黄澍的眼神,神情十分复杂,沉默了一下,才低声道:“仲霖,本侯再派你为代表,紧急赶往鄂西,让梦庚弃守鄂西,统领全军精锐,径自退往湘西南一带,以保我军最后之根本。当然,本侯也会迅速从武昌城中调拔大批钱粮军械,紧急运往湘西南,确保他及全军将士粮饷无忧。”

    “嗯,宁南侯之令,在下记下了。”黄澍拱手致礼,眼中亦有泪光闪动。

    左良玉安排既定,立即开始按计划实施。

    很快,正在固守东边防线的金声桓与王德仁二将,皆得到了这道连夜送来的密令,二将皆是大惊,全军亦是哗然不已。

    军令在前,二将不敢违抗,遂立即按左良玉指示,虚作声势,佯作出击之态,暗中却在收拾行李军械,准备放弃东边防线,撤回武昌。

    东边敌兵的异动态态势,立即引起了正与其对峙的唐军的注意。

    很快便有哨骑将对面防线的敌军异状,向唐军第六镇镇长刘国能紧急禀报。

    正在专心查看军用地图的刘国能,听到这个消息,顿是颇为惊讶。

    此时,唐军第六镇的兵马分布状态为,镇长刘国能与副镇长额弼纶所率的甲乙二营,与正那驻守宿松的左军金声桓相对峙。而丙营营长祖大弼,则是在北边麻城一带,与驻守此处的左军王德仁相峙对战,与本阵倒是相距甚远。

    因情况紧急,那祖大弼部离本营太过遥远,刘国能只来得及召见副镇长额弼纶,一道来帐中议事。

    额弼纶一入帐内,刘国能立即把现在对面的敌军异动,向他简述了一番。

    额弼纶闻言,不觉亦是眉头大皱,表情也颇为惊异,他呐呐道:“这倒是怪了,那对面的左军,与我军对峙了数月之久,一直龟缩城中,未敢出战,怎么现在忽然这般大胆,竟要出城与我军对战了么?”

    “是啊,此事颇为怪异。按说现在我军第二镇兵马,正在鄂西一带四处攻略,左军不得已,复从东边抽调了近十万兵马西援,其东线守备兵力已是不足,如何竟有这般胆略,来与我军正面决战,这事确是颇为奇怪。”刘国能捋着胡须,一脸沉思。

    额弼纶眨着眼睛,仿佛忽然想起了什么,对刘国能试探地说了一句:“刘镇长,该不是敌军虚张声势,明为进攻我军,暗则私自退兵了吧?”

    刘国能哦了一声,半晌不语。

    他沉吟良久,却还是摇了摇头道:“弼纶,你这番话,皆是猜测,非有实据,不足为信。若是敌军真要退兵,那就只说明,现在武昌十分危急,他们才会不得已而退走。而武昌果有危情,只可能是九江城被我军夺取,我唐军第九镇兵马,正要从九江水陆两路进攻武昌,才会让左良玉这厮不得不忍痛下令,令东边兵马撤出防线,全军退守武昌。只不过,现在九江城中尚未有消息传来,我等不可轻率,还需稍安勿躁才是。”

    额弼纶点了点头,认同了刘国能的看法。随后,刘国能下令,令唐军第二镇兵马,全军作好准备,准备与出城作战的左军正面大战,一决雌雄。

    当然,他也立即派出信使,前往麻城外围,去通知那正与王德仁部对峙的祖大弼,让他也作好准备,不可轻敌。

    刘国能没想到的是,他派出的信使尚在路上,那边的祖大弼,已得到手下哨骑禀报,说现在王德仁部敌军,异动频繁,似有出城与自已决一死战的态势。

    这段时间一直闲来无事的祖大弼,听了手下的禀报后,反而兴奋异常,原本懒洋洋蜷在椅上的他,立即从中军大帐椅子上,腾地站起。

    “奶奶的,你小子所说,可是实情?那狗入的王德仁,真的要出城与俺决一死战么?”

    “禀将军,敌军确有此意。小的远远探得,那麻城城墙上,旗帜与兵员数量,皆是大为增长,出城哨探的敌骑,亦是增加了许多。城外异动连连,烟尘大起,似在摆阵准备一般。可见,敌军估计是得了不少增援,想要出城与我军对决一战呢。”

    “哦,竟有这等事?”

    “只是,先前刘镇长不是说,现在我军正在攻打鄂西,敌军不得不从东边抽调大批兵力入援鄂西么?他们又是从哪儿得来这恁多援兵,真他娘的奇怪。”祖大弼捋着有如猬刺般的胡须,一脸的犹疑之色。

    他暗自沉思了一阵,便猛地一拍案桌,大叫道:“他娘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俺倒要看看,王德仁这半年都不敢与我军对战的狗贼,到底是哪来的勇气,竟敢出城与我军正面对战了。来人啊,速速给俺备马!”

    “得令!”

    很快,披挂整齐一身甲胄的祖大弼,在近百名精锐骑兵的护卫下,从城外大帐中奔出,一路径往王德仁驻守的麻城而来。

    一路行得近了,祖大弼立即远远看到,那麻城上,点插的旗帜确是比往日多了许多,上面来回巡视的兵丁,亦至少增加了一倍,看上去,这麻城中的兵员,确是比往日多了不少呢。

    而在城外,远远可看十多名左军的野外哨骑,正远远观察着自已,在这些哨骑的外面,隐隐可见烟尘涌动,倒似敌军在装运军械粮草,以做好作战准备一般。

    祖大弼心下大疑,却又不便发作。他略略沉吟,脸上闪过一道狠色,随即喝令全军回营。

    回得营中,脸色狠厉的祖大弼,二话不说,拿起案桌上的一坛老酒,一掌拍去封泥,提将起来,大口大口地直往口中灌去,大股的淡黄色酒液,顺着嘴角流下,将他胸前的铁甲洗染得闪闪发亮。

    须臾酒尽,祖大弼晃了晃空坛,嘿的一声,将此坛朝地上狠狠一掼,砰的一声爆响,将此坛摔得粉碎。

    “奶奶的!狗入的王德仁狗胆包天,胆敢出城去跟老子作战,好,长本事了,老子就成全他!”喝得一脸通红双眼血丝弥漫的祖大弼,打着饱嗝大声道:“传俺军令,全军立即集结,全营作战,俺此番前去,倒要与王德仁那厮好好会会,不斩了那厮狗头,爷爷不姓祖!”

    “祖将军,此事重大,敌军援兵数量亦是不明,可要向刘镇长先行禀报么?”旁边一名副将犹豫着提出建议。

    “哼!先杀败了王德仁这厮,再报不迟!奶奶的,快半年没杀人了,爷爷我手痒得很!”祖大弼冷冷丢下这句话,遂大步出帐而去。

    不多时,祖大弼的丙营全部兵马集结完毕,祖大弼立即下令,全军进逼麻城,在王德仁动手进攻之前,抢先向其邀战。

    战鼓隆隆,军号嘹亮,唐军排出惯用的一字长阵,推着营中的三十门重型龙击炮,一路烟尘滚滚地向麻城推进。

    “将军!不好了!不好了!”

    正指挥全军士卒,紧急装运仓库中的粮草军械的王德仁,忽见到有哨骑远远高喊着,一脸急色地向自已疾跑过来。

    “何事这般惊慌,真真不成体统。”王德仁皱起眉头。

    “将军,不好了!唐军似来攻城了!小人在城外,发现那祖大弼部兵马,已全军齐出,正一路烟尘浩浩荡荡地向我麻城杀奔而来呢!”那一脸灰尘与汗水的哨骑,来到王德仁十步开外,立即下跪奏禀。

    “啊!竟有这等事?唐军怎么会现在来攻,难道,他们已知晓了我军的计划么?”听到哨骑的禀报,王德仁不觉瞪大了眼睛。

    细细一想,又感觉不对,这左良玉下令撤退的密旨,昨天深夜方到,今天全军尚在筹备后撤,这消息就算要泄漏,也不可能这么快啊。

    “将军,唐军此番前来,其势甚大,倒似要与我军决一死战一般,现在我军何去何从,还请将军速作决断啊!”见王德仁捋胡不言,那哨骑一脸焦急,又急急地追问了一句。

    。。妙书屋。

第七百三十一章 搏一把再说() 
听到这哨骑急急逼问,王德仁心下愈发烦躁,眉头紧拧如锁。他绷着脸,象一头困兽一般来回踱了数步,心下才终于拿定了主意。

    哼!奶奶的,现在唐军攻上门来了,我军现在,只能给他们来个兵来将挡,硬着头皮也要上了。

    “传本将这令,全军迅做准备,就在麻城城外,与敌军摆开阵势,与他们来个决一死战!”王德仁冷冷下令。

    “将军,这,这如何使得。”旁边一名副将急急过来,凑耳低声说道:“将军,我军现在一直急于撤退,军无战心,唐军气势如此凶猛,我军如何可与其硬抗啊。唐军若鼓噪来攻,我军士气如此低迷,只怕连一合之力,都不能应付啊。还不如就在城中固守,以待后援……”

    “呸!援兵个屁!”王德仁冷冷地说了句粗话,便道:“你之心意,本将何尝不知。只不过,现在唐军远来,我军若不敢应战,只敢龟缩城中的话,必会被其窥破我军实情。我军那虚张声势,表面要进攻,实则要后撤之计划,必会被其完全看透。到了那时,唐军拼力来攻,我军将会有全军覆没之险。就算唐军暂不攻城,他们若来个重兵围城,我们有机会再撤么?所以,本将决定反其道而行之,干脆全军出城,摆出与唐军决一死战的态势,这般行事,反而能让唐军心生疑虑,不敢轻举妄动。这样的话,若能坚持到天黑,本将自有办法,让全军尽数撤离麻城,径返武昌。“

    见到这名副将以及他身边之人,皆还是一副疑虑重重的样子,王德仁环视众人,长叹一声,又道:“各位,自古用兵打仗,哪有甚十全十美之事。现在本将之举,算是不得已而为之,至于这般行事能不能被唐军识破,就看天意吧。各位休得多虑,且听本将安排便是。”

    众人听他这么一说,心下虽是无奈,却也只能纷纷硬着头皮,拱手应道:“是,请将军下令便是。”

    “好,各位请听我军令……”

    很快,按王德仁的军令,其手下五万余兵马,尽数出城,就在麻城城外,摆开战阵,与正大步前来的唐军阵伍,正面对决。

    与此同时,这些出城列阵的军兵中,更有极多的城中的青壮,也被迅速征集,列于阵后,充填人数,虚招旗帜,作出一副兵力强盛,人马众的模样,远远看去,其阵势规模,倒是近乎对面的唐军两倍以上。

    唐军主将祖大弼,远远地从千里镜中看到,这王德仁部敌军竟真的出城迎城,凭城列阵与自已对战,顿是大吃了一惊。

    尤其是他看到敌军阵势规模,还是真的十分宏大,有近乎自已的两倍的兵力数量,原本战意昂扬的他,心下不觉大疑,那上头的酒意,倒是清醒了一半。

    王德仁这厮,倒是不惧我军气势,真的敢出城作战,其阵势规模亦如此宏大,让是令自已开了眼界。莫非,这厮真的有了大批援兵,才让他们有与我军对战到底的勇气么?

    祖大弼虽外形粗悍,但他毕竟不是有勇无谋之辈,心思却亦颇为细致。他见王德仁之军阵有如此气势,在未了解敌兵虚实之前,倒也未敢轻进,于是,他喝令全军加强戒备,减缓行进速度,务必保持军伍严整有序。

    在离对面的王德仁军阵约二里之地外,祖大弼喝停军阵,远远地与对面王德仁部兵马,以此距离,互相对峙。

    此时,时近黄昏。

    夕阳渐坠,原本燠热的天气,开始渐渐降温,晚风缕缕,带来丝丝凉意。只不过,这变凉的天气,却丝毫没有降低两军对峙的肃杀气氛。

    见到天色渐晚,对面敌军虚实却是不知,祖大弼心头焦躁,战与不战的想法,在他内心天人交战,更让他懊烦不已。

    而在对面,见到唐军在一箭之地外列阵,原本心下十分恐慌的王德仁,发现唐军久久没有动静,心下不觉暗喜。

    他知道,自已的虚张声势之计,果然起了效果,让一路攻来的唐军,畏于自已的军势不敢再径直来攻,自已想要的目的,总算是达到了。

    王德仁看看渐得昏黑的天色,估计唐军现在不敢进攻,故极可能会在天黑后自行退去,便叮嘱手下,利用现在的对峙机会,将城中军械粮草,加紧向武昌运输,以便到了天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